CN208201723U -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1723U
CN208201723U CN201820532827.0U CN201820532827U CN208201723U CN 208201723 U CN208201723 U CN 208201723U CN 201820532827 U CN201820532827 U CN 201820532827U CN 208201723 U CN208201723 U CN 208201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greening
pedestal
severa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28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萍萍
徐建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azhe Gard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azhe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azhe Garde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azhe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328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1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1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1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若干首尾相接排列的绿化隔离带单体,绿化隔离带单体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支架和用于挂设绿化容器的若干横杆,各横杆相互平行设置且间隔设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支架上设有若干用于架设横杆的卡槽,支架包括竖直安装在底座上的套管和滑移连接于套管内的伸缩杆,套管上设有用于固定伸缩杆的限位组件,套管的上端设有与伸缩杆平行的立柱,卡槽间隔分布在伸缩杆和立柱上,绿化容器包括挂卡在相邻两根横杆上的若干挂绳以及固定连接在挂绳两端的绿化箱,同一挂绳上的两个绿化箱之间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背景技术
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而面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城市噪音、道路光污染等无法隔离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其中,垂直绿化又称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有人也将立体绿化称之为:建筑绿化,因为大部分立体绿化都运用在建筑上,而护坡绿化往往是用于堤坝防水,防止泥土流失的一种绿化方式。
目前现有的市政绿化隔离带,大多直接种植在中央隔离带的土壤上,一方面,新种植的隔离带的树木高度较小,需要养护一端时间后才能起到隔挡光线的作用。另外,当遇到长时间的缺水或者日光暴晒后,植被会出现局部的死亡,此时及时补充种植的树木高度也明显小于其他的正常的植被。由此在夜间汽车灯光交汇时,灯光相互影响会提高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减少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包括若干首尾相接排列的绿化隔离带单体,所述绿化隔离带单体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支架和用于挂设绿化容器的若干横杆,各横杆相互平行设置且间隔设于相邻两个支架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用于架设横杆的卡槽,所述支架包括竖直安装在底座上的套管和滑移连接于套管内的伸缩杆,所述套管上设有用于固定伸缩杆的限位组件,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与伸缩杆平行的立柱,所述卡槽间隔分布在伸缩杆和立柱上,所述绿化容器包括挂卡在相邻两根所述横杆上的若干挂绳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挂绳两端的绿化箱,同一挂绳上的两个所述绿化箱之间反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天时,操作者驱动上述伸缩杆向下滑移,使得伸缩杆的下端收缩在上述套管内。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上的绿化箱也能够随之下移,由此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开车时视野的开阔度。黑夜时,操作者驱动上述伸缩杆上移,使得伸缩杆伸到在套管外,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上的绿化箱也能够随之上移,由此对称设置的两个绿化箱之间上下相互错位,即可提升整个绿化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从而达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的目的,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绳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根所述横杆上,其一端绕过另一根横杆并固定连接有绿化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挂绳的中心部位固定在其中一根横杆上,此时降低了在升降上述伸缩杆时对绿化箱的影响,提高了绿化箱挂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块,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上设有凹槽,卡块通过弹簧水平滑动地连接在凹槽内且卡块的外端突出在凹槽外,所述套管上设有若干用于卡接所述卡块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沿套管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按压卡块,压缩弹簧,使得卡块能够收缩在凹槽内,从而使得卡块与卡接孔相互分离。接着继续驱动伸缩杆上移,使得卡块外壁与套管内壁贴合并沿套管轴向方向向上移动,当卡块移动到上一个相邻的卡接孔处时,卡块沿凹槽方向向外移动并卡接在卡接孔内,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上的绿化箱能够上移一段距离。由此对称设置的两个绿化箱之间上下相互错位,即可提升整个绿化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从而达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的上壁与卡块远离凹槽的一侧之间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驱动上述伸缩杆上移,此时卡块沿着倒角方向自动压缩设置在凹槽内的弹簧,从而使得卡块与卡接孔相互分离;由此使得操作者在驱动上述伸缩杆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竖直设有转动连接于底座的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螺杆穿过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驱动上述螺杆,螺杆转动带动伸缩杆上移,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上的绿化箱能够上移一段距离。由此方便了操作者提升或下降上述伸缩杆,从而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上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螺杆同轴设置,所述套管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自由端穿出到所述套管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螺杆转动,由此使得操作者在驱动上述螺杆转动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的自由端处安装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机而非手轮驱动蜗杆,由此能够保持同一绿化隔离带单体上的两根螺杆的同步驱动,使得操作者在驱动或者调节上述伸缩杆的高度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且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挂绳上的两个所述绿化箱的下端面从相互远离的一端到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绿化箱的底面倾斜设置,此时减少了泥土从绿化箱的上端开口处掉落的机率,十分的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减少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2、通过将挂绳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在横杆,有效降低了伸缩杆上移时对横杆的影响,提高了绿化箱挂卡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螺杆,方便了操作者上移或下降上述伸缩杆,由此对称设置的两个绿化箱之间上下相互错位,即可达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凹槽、卡块、弹簧、卡接孔、套管以及伸缩杆之间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
图4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底座、螺杆、螺孔、蜗轮以及蜗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
附图说明:1、绿化隔离带单体;2、底座;3、支架;4、横杆;5、卡槽;6、套管;7、伸缩杆;8、立柱;9、挂绳;10、绿化箱;11、凹槽;12、卡块;13、弹簧;14、卡接孔;15、倒角;16、螺杆;17、螺孔;18、蜗轮;19、蜗杆;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首尾相接排列的绿化隔离带单体1,绿化隔离带单体1包括底座2、竖直设置在底座2上的两根支架3和用于挂设绿化容器的若干横杆4。其中,底座2呈矩状并通过水泥浇筑在中央隔离带处,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中央隔离带的地面上。另外,每个横杆4均相互平行设置且间隔设于相邻两个支架3之间,在支架3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架设横杆4的卡槽5,上述横杆4的两端均卡接在相对应的卡槽5内,由此即可将绿化容器依次挂卡在横杆4上,接着在上述绿化容器内填土并摘种有绿植,在绿植隔挡作用下即可形成遮挡的屏障,不仅能够起到绿化的装饰作用、吸附尘土和汽车尾气,而且还能遮挡夜间车辆交汇时来回车道上汽车之间的灯光污染。
为了减少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3包括竖直安装在底座2上的套管6和滑移连接于套管6内的伸缩杆7,套管6上设有用于固定伸缩杆7的限位组件(图中未标记),在套管6的上端安装有与上述伸缩杆7平行的立柱8,卡槽5间隔分布在伸缩杆7和立柱8上。结合图2所示,绿化容器包括挂卡在相邻两根横杆4上的一根挂绳9以及绑在该挂绳9两端的两个绿化箱10,并且同一挂绳9上的两个绿化箱10之间反向设置。由此黑夜时,操作者驱动上述伸缩杆7上移,使得伸缩杆7伸到在套管6外,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7上的绿化箱10也能够随之上移,由此对称设置的两个绿化箱10之间上下相互错位,即可达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绿化箱10挂卡的稳定性,在挂绳9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根横杆4上,其一端绕过另一根横杆4并固定连接有绿化箱10,其另一端直接连接有另一绿化箱10。由此驱动上述伸缩杆7上移时,对称设置的两个绿化箱10之间上下相互错位,此时降低了在升降上述伸缩杆7时对绿化箱10的影响,提高了绿化箱10挂卡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块12,每根伸缩杆7的底部均水平开设有凹槽11,该卡块12通过弹簧13水平滑动地连接在凹槽11的底壁上且上述卡块12的外端突出在凹槽11外。与此同时,每根套管6上均开设有四个用于卡接上述卡块12的圆形卡接孔14,且上述四个卡接孔14沿套管6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由此提高了伸缩杆7上移后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为了方便操作者在驱动上述伸缩杆7,如图3所示,在卡块12的上壁与卡块12远离凹槽11的一侧之间设有倒角15,由此操作者驱动上述伸缩杆7上移,此时卡块12沿着倒角15方向自动压缩设置在凹槽11内的弹簧13,从而使得卡块12与卡接孔14相互分离,从而使得操作者在驱动上述伸缩杆7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提升或下降上述伸缩杆7,在底座2上竖直安装有两根轴承连接在底座2上的螺杆16,每根螺杆16均安装在相对应的套管6内,并且每根螺杆16的上端均穿过相对应伸缩杆7,并与相对应伸缩杆7的下端部螺纹连接,同时在伸缩杆7的下端部向上开设有一个与螺杆16相适配的螺孔17。操作者驱动上述螺杆16,螺杆16转动带动伸缩杆7上移,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7上的绿化箱10能够上移一段距离。由此方便了操作者提升或下降上述伸缩杆7,从而减少了夜间行车的危险程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驱动螺杆16,在每根螺杆16靠近底座2的一侧均安装有一个蜗轮18,该蜗轮18与相对应的螺杆16同轴设置,同时在相对应套管6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一根与上述蜗轮18相啮合的蜗杆19,同时该蜗杆19的自由端穿出到套管6外。由此操作者只需转动螺杆16,蜗杆19即可驱动蜗轮18转动,进而带动螺杆16转动,由此使得操作者在驱动上述螺杆16转动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提高效率,在每根蜗杆19的自由端处均安装有一个电机20,该电机20为伺服电机20。由此安装电机20而非手轮来驱动蜗杆19,此时操作者只需通过控制器同时驱动两个电机20转动,由此能够保持同一绿化隔离带单体1上的两根螺杆16的同步驱动,从而使得操作者在驱动或者调节上述伸缩杆7的高度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且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为了减轻绿化箱10的重力,减少泥土从绿化箱10的上端开口处掉落的机率,此时将位于同一挂绳9上的两个绿化箱10的下端面从相互远离的一端到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由此减少了泥土从绿化箱10的上端开口处掉落的机率,十分的实用和方便。
工作原理:
黑夜时,操作者驱动电机20,电机20带动蜗杆19转动,使得蜗轮18和螺杆16随之转动,此时螺杆16转动带动伸缩杆7上移,使得伸缩杆7上移至在套管6外,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7上的绿化箱10也能够随之上移,由此对称设置的两个绿化箱10之间上下相互错位,即可提升提高上述绿化箱10的设置高度,从而达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的目的。
白天时,操作者驱动上述伸缩杆7向下滑移,使得伸缩杆7的下端收缩在上述套管6内。此时位于上述伸缩杆7上的绿化箱10也能够随之下移,由此开阔开车时的视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包括若干首尾相接排列的绿化隔离带单体(1),所述绿化隔离带单体(1)包括底座(2)、竖直设置在底座(2)上的若干支架(3)和用于挂设绿化容器的若干横杆(4),各横杆(4)相互平行设置且间隔设于相邻两个支架(3)之间,所述支架(3)上设有若干用于架设横杆(4)的卡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竖直安装在底座(2)上的套管(6)和滑移连接于套管(6)内的伸缩杆(7),所述套管(6)上设有用于固定伸缩杆(7)的限位组件,所述套管(6)的上端设有与伸缩杆(7)平行的立柱(8),所述卡槽(5)间隔分布在伸缩杆(7)和立柱(8)上,所述绿化容器包括挂卡在相邻两根所述横杆(4)上的若干挂绳(9)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挂绳(9)两端的绿化箱(10),同一挂绳(9)上的两个所述绿化箱(10)之间反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绳(9)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根所述横杆(4)上,其一端绕过另一根横杆(4)并固定连接有绿化箱(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块(12),所述伸缩杆(7)的底部上设有凹槽(11),卡块(12)通过弹簧(13)水平滑动地连接在凹槽(11)内且卡块(12)的外端突出在凹槽(11)外,所述套管(6)上设有若干用于卡接所述卡块(12)的卡接孔(14),所述卡接孔(14)沿套管(6)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的上壁与卡块(12)远离凹槽(11)的一侧之间设有倒角(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竖直设有转动连接于底座(2)的螺杆(16),所述螺杆(16)设置在所述套管(6)内,所述螺杆(16)穿过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上设有与螺杆(16)相适配的螺孔(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在靠近所述底座(2)的一侧上设有蜗轮(18),所述蜗轮(18)与螺杆(16)同轴设置,所述套管(6)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18)相啮合的蜗杆(19),所述蜗杆(19)的自由端穿出到所述套管(6)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9)的自由端处安装有电机(2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同一挂绳(9)上的两个所述绿化箱(10)的下端面从相互远离的一端到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
CN201820532827.0U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Active CN208201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2827.0U CN208201723U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2827.0U CN208201723U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1723U true CN208201723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3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2827.0U Active CN208201723U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17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5213A (zh) * 2020-01-07 2020-05-19 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建筑绿化外墙
CN114145156A (zh) * 2021-11-19 2022-03-08 嘉兴久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连体生态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5213A (zh) * 2020-01-07 2020-05-19 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建筑绿化外墙
CN111165213B (zh) * 2020-01-07 2022-02-01 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建筑绿化外墙
CN114145156A (zh) * 2021-11-19 2022-03-08 嘉兴久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连体生态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2001U (zh) 一种具有驱虫功能的景观灯
CN205504674U (zh) 一种园林草坪灯
CN206149963U (zh) 垂直绿化水景结构
CN208201723U (zh) 一种市政绿化隔离带
CN212436546U (zh) 一种绿化景观墙
CN208338428U (zh) 一种城市规划人工生态绿岛
CN110326455A (zh) 一种用于美化城市环境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绿化墙
CN209398008U (zh) 一种园林景观隔断用护栏
CN210726216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树木栽培架
CN205357354U (zh) 一种立体绿化柱
CN207260013U (zh) 一种带有绿化功能的公路护栏
CN106034779A (zh) 一种可自动伸缩收展的垂直绿化墙
CN208201731U (zh) 一种绿化隔离带
CN111418389A (zh) 一种带有垂直绿化的绿色建筑
CN216795870U (zh) 一种园林建造用垂直绿化装置
CN215223415U (zh) 一种绿化用藤类植物攀爬架
CN206987455U (zh) 一种防水亭子
CN205667173U (zh) 猕猴桃种植温棚
CN212413987U (zh) 一种园林景观用遮阳花箱
CN208509743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景观林用遮阳设备
CN110130464A (zh)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变电站使用的地下排水设备
CN206110321U (zh) 建筑阳台
CN208863237U (zh) 一种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藤类植物攀爬架
CN214853044U (zh) 一种市政绿化装置
CN210459791U (zh) 一种用于雨水回收的绿色屋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