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1941U -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1941U
CN208191941U CN201820524549.4U CN201820524549U CN208191941U CN 208191941 U CN208191941 U CN 208191941U CN 201820524549 U CN201820524549 U CN 201820524549U CN 208191941 U CN208191941 U CN 208191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tail
connecting tube
drift
float
f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245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5245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1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1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19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它涉及渔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它包含漂脚、漂身、换尾机构、漂尾,所述漂脚设置在漂身的下端并与漂身一体成型,所述漂身通过换尾机构与漂尾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包含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漂身的上端,所述漂尾下端插入连接管内并与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漂尾过盈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根据垂钓者不同的需求自行更换漂尾,漂尾的拆装简单方便,连接方式稳定牢固,有效的提升垂钓者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背景技术
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所以鱼漂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
鱼漂上的漂尾有着各种各样的规格吗,而不同规格的漂尾对垂钓有着不同的影响,垂钓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来选择漂尾。而目前的鱼漂,出厂时漂身、漂尾、漂脚均做成一体,垂钓者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漂尾的更换,得买许多不用规格的鱼漂,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它能解决目前鱼漂出厂时漂身、漂尾、漂脚均做成一体,垂钓者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漂尾的更换,得买许多不用规格的鱼漂,给使用带来不便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固定连接在漂身2的上端,所述漂尾4下端插入连接管31内并与连接管31连接,所述连接管31与漂尾4过盈配合。
所述连接管31设置在漂身2上端的内部或外部。
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刚性连接管32、柔性连接管33,所述刚性连接管32一端插入漂身2的上端,刚性连接管32的另一端置于漂身2外并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柔性连接管33内并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管33与刚性连接管32过盈配合,所述漂尾4与柔性连接管33过盈配合。
所述刚性连接管32为不锈钢管或木质构件。
所述柔性连接管33为橡胶管。
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第一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35,所述第一连接管34设置在漂身2的上端,第一连接管3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3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二连接管35与第一连接管34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35内并与第二连接管35连接,所述漂尾4与第二连接管35过盈配合。通过两个连接管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进行换尾,拆卸简单,方便,漂尾4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漂身2上。
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安装管36、设置在漂身2上端的内螺纹,所述安装管36的一端设置有与漂身2上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安装管36与漂身2上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安装管36内并与安装管36连接,漂尾4与安装管36过盈配合。漂尾4通过安装管36与漂身2螺纹连接,在不增加过多重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固。
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凹槽37、凸块38,所述凹槽37设置在漂身2的上端口内,所述凸块38设置在漂尾4一端的外端面上,所述凹槽37与凸块38相配合,所述漂身2与漂尾4通过凹槽37和凸块38相卡合的方式拆卸连接。漂身2与漂尾4通过凹槽37与凸块38相配合连接,拆装简单,连接稳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根据垂钓者不同的需求自行更换漂尾,漂尾的拆装简单方便,连接方式稳定牢固,有效的提升垂钓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连接管31、刚性连接管32、柔性连接管33、第一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35、安装管36、凹槽37、凸块3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固定连接在漂身2的上端,所述漂尾4下端插入连接管31内并与连接管31连接,所述连接管31与漂尾4过盈配合。所述连接管31设置在漂身2上端的内部或外部。
使用时,连接管31可与市面上的大部分漂尾4相匹配,如:一体扁尾、加粗尾、垂头尾等各类型漂尾4,当需要更换漂尾4时只需市面上购买普通漂尾4即可,连接管31固定在漂身2上端的内部或者外部,漂尾4只需将下端插入连接管31内即可,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实用性高。
实施例2
参看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刚性连接管32、柔性连接管33,所述刚性连接管32一端插入漂身2的上端,刚性连接管32的另一端置于漂身2外并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柔性连接管33内并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管33与刚性连接管32过盈配合,所述漂尾4与柔性连接管33过盈配合。所述刚性连接管32为不锈钢管或木质构件。所述柔性连接管33为橡胶管。
使用时,采用刚性连接管32与柔性连接管33相配合的换尾方式,拆卸及安装漂尾4简单方便,同时漂尾4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漂尾4在受到外力时柔性连接管33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对漂尾4加以保护,防止漂尾4折断。
实施例3
参看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第一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35,所述第一连接管34设置在漂身2的上端,第一连接管3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3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二连接管35与第一连接管34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35内并与第二连接管35连接,所述漂尾4与第二连接管35过盈配合。
使用时,通过两个连接管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进行换尾,拆卸简单,方便,漂尾4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漂身2上。
实施例4
参看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安装管36、设置在漂身2上端的内螺纹,所述安装管36的一端设置有与漂身2上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安装管36与漂身2上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安装管36内并与安装管36连接,漂尾4与安装管36过盈配合。
使用时,漂尾4通过安装管36与漂身2螺纹连接,在不增加过多重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固。
实施例5
参看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凹槽37、凸块38,所述凹槽37设置在漂身2的上端口内,所述凸块38设置在漂尾4一端的外端面上,所述凹槽37与凸块38相配合,所述漂身2与漂尾4通过凹槽37和凸块38相卡合的方式拆卸连接。
使用时,漂身2与漂尾4通过凹槽37与凸块38相配合连接,拆装简单,连接稳定。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漂脚(1)、漂身(2)、换尾机构(3)、漂尾(4),所述漂脚(1)设置在漂身(2)的下端并与漂身(2)一体成型,所述漂身(2)通过换尾机构(3)与漂尾(4)可拆卸连接;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固定连接在漂身(2)的上端,所述漂尾(4)下端插入连接管(31)内并与连接管(31)连接,所述连接管(31)与漂尾(4)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1)设置在漂身(2)上端的内部或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刚性连接管(32)、柔性连接管(33),所述刚性连接管(32)一端插入漂身(2)的上端,刚性连接管(32)的另一端置于漂身(2)外并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柔性连接管(33)内并与柔性连接管(33)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管(33)与刚性连接管(32)过盈配合,所述漂尾(4)与柔性连接管(33)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管(32)为不锈钢管或木质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管(33)为橡胶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第一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35),所述第一连接管(34)设置在漂身(2)的上端,第一连接管(3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3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二连接管(35)与第一连接管(34)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35)内并与第二连接管(35)连接,所述漂尾(4)与第二连接管(35)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安装管(36)、设置在漂身(2)上端的内螺纹,所述安装管(36)的一端设置有与漂身(2)上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安装管(36)与漂身(2)上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漂尾(4)的一端插入安装管(36)内并与安装管(36)连接,漂尾(4)与安装管(36)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尾机构(3)包含凹槽(37)、凸块(38),所述凹槽(37)设置在漂身(2)的上端口内,所述凸块(38)设置在漂尾(4)一端的外端面上,所述凹槽(37)与凸块(38)相配合,所述漂身(2)与漂尾(4)通过凹槽(37)和凸块(38)相卡合的方式拆卸连接。
CN201820524549.4U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1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4549.4U CN208191941U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4549.4U CN208191941U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1941U true CN208191941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3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2454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1941U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1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1941U (zh) 一种可替换漂尾的鱼漂
CN207523347U (zh) 一种艺术设计便捷式画板
CN207935723U (zh) 一种手柄可拆卸的手持云台
CN207700308U (zh) 智能马桶可拆卸冲洗结构
CN201432150Y (zh) 燕尾式凸口板牙盒
CN203913064U (zh) 一种钓竿尾塞
CN206590957U (zh) 一种新型污水厌氧处理用布水头
CN209265351U (zh) 一种基于卡式网卡的固定挡片
CN201111868Y (zh) 可拆式笛
CN208488011U (zh) 一种箭头箭尾可更换的竹、木箭
CN201782642U (zh) 搅拌棒
CN208211283U (zh) 一种拆卸式可调节浮漂
CN20986223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敲蛋机
CN208159891U (zh) 一种钓鱼用鱼竿支架头
CN209283947U (zh) 授粉器
CN208850769U (zh) 一种组合式双头毛刷
CN20923604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扫把
CN106002859A (zh) 一种新型铲刀
CN216244208U (zh)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天然气锅炉蒸汽机
CN205458139U (zh) 电磁炉烧水水壶手柄
CN202724039U (zh) 人工髋关节股骨柄
CN209737461U (zh) 一种螺栓批咀
CN209032712U (zh) 一种小鼠固定器
CN219440042U (zh) 一种可拆卸的胃管
CN218726581U (zh) 一种新型环保液体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