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9600U -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89600U CN208189600U CN201721154700.1U CN201721154700U CN208189600U CN 208189600 U CN208189600 U CN 208189600U CN 201721154700 U CN201721154700 U CN 201721154700U CN 208189600 U CN208189600 U CN 2081896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 laser slotting
- sided
- silicon nitride
- solar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包括背银主栅、铝栅线、背面氮化硅膜、背面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所述背面氮化硅膜、背面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连接;所述背面氮化硅膜和背面氧化铝膜经过激光开槽后形成30‑500个平行设置的激光开槽区,所述激光开槽区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所述铝栅线通过激光开槽区与P型硅相连;所述铝栅线与背银主栅垂直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降低电池串阻,大幅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吸收太阳辐射能,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
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基本上只采用正面钝化技术,在硅片正面用PECVD的方式沉积一层氮化硅,降低少子在前表面的复合速率,可以大幅度提升晶硅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随着对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研究PERC背钝化太阳电池技术。目前业界主流厂家的焦点集中在单面PERC太阳能电池的量产,而对于双面PERC太阳能电池也仅仅是一些研究机构在实验室做的研究。
对于双面PERC太阳能电池,由于光电转换效率高,同时双面吸收太阳光,发电量更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能降低电池串阻,大幅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包括背银主栅、铝栅线、背面氮化硅膜、背面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所述背面氮化硅膜、背面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连接;
所述背面氮化硅膜和背面氧化铝膜经过激光开槽后形成30-500个平行设置的激光开槽区,所述激光开槽区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
所述铝栅线通过激光开槽区与P型硅相连;所述铝栅线与背银主栅垂直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激光开槽区为连续式排布或分段式排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激光开槽区截面形状为梯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激光开槽区的槽口宽度为10-500μm,激光开槽区的槽底宽度为30-80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激光开槽区的深度为1-2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铝栅线的宽度为30-550μm;背银主栅的宽度为0.5-5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铝栅线的根数为30-500条;所述背银主栅的根数为2-8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背银主栅为连续直栅;或所述背银主栅呈间隔分段设置;或所述背银主栅呈间隔分段设置,各相邻分段间通过连通区域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背面氮化硅膜的厚度为20-200nm;所述背面氧化铝层的厚度为2-30n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背面氮化硅膜的折射率为1.5-3.0。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激光开槽区的槽口宽度收窄,增加硅片表面的受光面积,同时将激光开槽区的槽底宽度扩大,增加铝栅线与P型硅的接触面积,能降低电池串阻,大幅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解决现有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问题。另外,制备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设备投入成本低,工艺简单,且与目前生产线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包括背银主栅1、铝栅线2、背面氮化硅膜3、背面氧化铝膜4、P型硅5、N型发射极6、正面氮化硅膜7和正银电极8;所述背面氮化硅膜3、背面氧化铝膜4、P型硅5、N型发射极6、正面氮化硅膜7和正银电极8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连接;
所述背面氮化硅膜3和背面氧化铝膜4经过激光开槽后形成30-500个平行设置的激光开槽区9,所述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
所述铝栅线2通过激光开槽区9与P型硅5相连;所述铝栅线2与背银主栅1垂直连接。
现有P型PERC太阳能电池多为单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电池正面可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而电池背面因设置全铝背电场遮挡了阳光进入硅片的背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在背面氮化硅膜3、背面氧化铝膜4这两层进行激光开槽,形成激光开槽区9。铝浆印刷在激光开槽区9内,烧结后形成铝栅线2,铝栅线2与P型硅5形成局部接触可收集硅片的电流。然而此处存在一个矛盾的局面:当铝栅线2的条数和宽度增大时,铝栅线2与P型硅5的接触越好,降低电池串阻,相应地由于铝栅线2遮光,硅片背面的受光面积也同样减少,同样不利于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通过将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宽度收窄,增加硅片表面的受光面积,同时将激光开槽区9的槽底宽度扩大,增加铝栅线2与P型硅5的接触面积,即可解决现有双面PERC太阳能电池两难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是指激光开槽区9在硅片表面的开口处,而激光开槽区9的槽底是指激光开槽区9深入到P型硅5的最深处。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宽度为10-500μm,激光开槽区9的槽底宽度为30-800μm;所述激光开槽区9的深度为1-20μm。
更佳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宽度为80-300μm,激光开槽区9的槽底宽度为120-600μm;所述激光开槽区9的深度为5-15μm。
另外,所述激光开槽区9为连续式排布或分段式排布。所述激光开槽区9截面形状为梯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只要确保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宽度比激光开槽区9的槽底宽度小即可,不限于上述截面形状。
如图2,印刷在激光开槽区9的铝栅线2与背银主栅1垂直连接,将铝栅线2收集到的电流传送至背银主栅1,铝栅线2和背银主栅1组成背银电极。优选地,铝栅线2的宽度为30-550μm;背银主栅1的宽度为0.5-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背银主栅11除了如图2所示为连续直栅的设置外,还可以呈间隔分段设置,如图3所示。也可以呈间隔分段设置,且各相邻分段间通过连通区域连接,如图4所示。连通区域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形、弧形或以上几种图形的组合,连通区域至少1个,连通区域的宽度为0.01-4.5mm。
优选地,所述背面氮化硅膜3的厚度为20-200nm;所述背面氧化铝层的厚度为2-30nm。
优选地,所述背面氮化硅膜3的折射率为1.5-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激光开槽区9的槽口宽度收窄,增加硅片表面的受光面积,同时将激光开槽区9的槽底宽度扩大,增加铝栅线2与P型硅5的接触面积,能降低电池串阻,大幅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解决现有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问题。另外,制备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设备投入成本低,工艺简单,且与目前生产线兼容性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银主栅、铝栅线、背面氮化硅膜、背面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所述背面氮化硅膜、背面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连接;
所述背面氮化硅膜和背面氧化铝膜经过激光开槽后形成30-500个平行设置的激光开槽区;
所述激光开槽区包括激光开槽区在硅片表面的开口处的槽口,以及激光开槽区深入到P型硅的最深处的槽底,所述激光开槽区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所述激光开槽区的槽口宽度为10-500μm,激光开槽区的槽底宽度为30-800μm,激光开槽区的深度为1-20μm;
所述铝栅线通过激光开槽区与P型硅相连;所述铝栅线与背银主栅垂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开槽区为连续式排布或分段式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开槽区截面形状为梯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铝栅线的宽度为30-550μm;背银主栅的宽度为0.5-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栅线的根数为30-500条;所述背银主栅的根数为2-8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银主栅为连续直栅;或所述背银主栅呈间隔分段设置;或所述背银主栅呈间隔分段设置,各相邻分段间通过连通区域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氮化硅膜的厚度为20-200nm;所述背面氧化铝层的厚度为2-30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氮化硅膜的折射率为1.5-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54700.1U CN208189600U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54700.1U CN208189600U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89600U true CN208189600U (zh) | 2018-12-04 |
Family
ID=6444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54700.1U Active CN208189600U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896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42530A (zh) * | 2020-12-01 | 2021-03-23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09-11 CN CN201721154700.1U patent/CN2081896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42530A (zh) * | 2020-12-01 | 2021-03-23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542530B (zh) * | 2020-12-01 | 2024-03-08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65658A (zh) | 一种p型se-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25080B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系统和制备方法 | |
CN103029423B (zh) | 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印刷丝网 | |
CN106847943B (zh) | 打孔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系统和制备方法 | |
CN208690277U (zh) | 一种p型se-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 | |
CN206628484U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 |
CN208189600U (zh) |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 | |
CN106887478B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 |
CN207409505U (zh) | 一种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系统 | |
CN110416342A (zh) |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hjt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76513B (zh) | 一种等离极化激元横向异质集成的太阳电池 | |
CN106952977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 | |
CN106898660B (zh) | 利于吸收太阳光的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628483U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 |
CN206619601U (zh) | 一种栅线结构改进的太阳能电池片 | |
CN209658189U (zh) | 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单多晶p型单面perc电池 | |
CN206628477U (zh) |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 |
CN106898659A (zh) |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 |
CN206628487U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 |
CN206758442U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 |
CN206505931U (zh) | 利于吸收太阳光的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 | |
CN202183399U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06697488U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和电池 | |
CN206639804U (zh) | 打孔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系统 | |
CN207381412U (zh) |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