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5844U -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5844U
CN208175844U CN201820736559.4U CN201820736559U CN208175844U CN 208175844 U CN208175844 U CN 208175844U CN 201820736559 U CN201820736559 U CN 201820736559U CN 208175844 U CN208175844 U CN 208175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ft shell
frog
thunder
doubl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65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he Technology (Bengb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inc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inc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inc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65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5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5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5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包括:空腔软质壳体、双钩、引线、控制器、蜂鸣器、微型振动马达和电池;其中双钩位于空腔软质壳体内,双钩的钩柄端与引线连接,并且引线通过设置在空腔软质壳体一端的引线孔穿出至空腔软质壳体外与钓线连接;双钩的钩尖由空腔软质壳体腹部设置的双钩孔穿出并紧贴空腔软质壳体腹部,双钩的钩尖朝向引线孔;控制器、蜂鸣器、微型振动马达和电池均位于空腔软质壳体内,并且电池、蜂鸣器、微型振动马达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蛙只要抛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发出间歇性的抖动和声响,将雷蛙拖至钓点,就能主动引诱猎食类鱼种攻击咬钩,不用反复抛杆就可轻松钓获鱼儿。

Description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假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背景技术
雷蛙是路亚钓法中使用的一种假饵,是模仿青蛙的外形制作,专门用来钓黑鱼等巨型鱼。在台湾黑鱼也称雷鱼,故将钓黑鱼用的假饵称雷蛙,雷蛙属于浮水型假饵,雷蛙特殊设计的钓钩埋藏在背部,当黑鱼攻击咬住雷蛙后钩尖即可露出刺中黑鱼;
现用的雷蛙抛入水中后不能自己发声和抖动,都要借助外力或收线抖动引诱鱼来上钩,收线饵就会慢慢偏离钓点,重复抛饵常会惊吓鱼儿,很难钓上目标鱼。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抖动和自动发声提高咬钩率的路亚钓鱼用雷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外壳伪装成鱼类喜食的生物,内装有控制器,外壳外连接有作为入水感应线或充电线的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本实用新型抛入水中会浮在水面形成50度斜角,并间歇性的发出抖动和声响,引诱猎食类鱼种攻击咬钩,所用的双钩与外壳紧密贴合为一体,使用时钩草的机率大大降低,提高钓鱼效果,从而轻松钓获大型鱼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包括:空腔软质壳体、双钩、引线、控制器、蜂鸣器、微型振动马达和电池;
其中所述双钩位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内,所述双钩的钩柄端与引线连接,并且所述引线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腔软质壳体一端的引线孔穿出至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外与钓线连接;所述双钩的钩尖由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腹部设置的双钩孔穿出并紧贴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腹部,所述双钩的钩尖朝向所述引线孔;
所述控制器、所述蜂鸣器、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和所述电池均位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内,并且所述电池、所述蜂鸣器、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蛙只要抛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发出间歇性的抖动和声响,将雷蛙拖至钓点,就能主动引诱猎食类鱼种攻击咬钩。不用反复抛杆就可轻松钓获鱼儿。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电池为可更换蓄电池,能够对其进行充电,或者为了避免等待充电时间直接更换充满电的蓄电池。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并且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伸出至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外,所述正极感应线是通过内部的串接二极管和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负极感应电线通过内部反向二极管和所述电池负极连接,通过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不仅能够与适配的充电器电性连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而且在抛入水中后借助水的导电性,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导通,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导通,启动控制器内部开关,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工作。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腹部开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便于更换位于是空腔软质壳体内的电子元件或蓄电池。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双钩的钩尖设置有倒刺,并且钩尖向外倾斜,使鱼咬饵后更容易刺鱼,且刺中鱼后不容易脱钩。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设置为仿真青蛙形或仿真蝉形或仿真老鼠形或蛋状,提升鱼类猎食兴趣。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空腔软质壳体为采用TPE环保漂浮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密封空腔的软质壳体,被咬后的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很快凹下去,使得原先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紧紧相贴合的双钩突出来,迅速使鱼儿上钩。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引线孔和所述双钩孔处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水进入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内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短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引线上设置有限位绳结卡球,所述限位绳结卡球直径大于所述引线孔内径,防止用力过大所述双钩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内拽出。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中,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底部镶有配重铅块,通过铅块重量来调整雷蛙的入水角度和雷蛙的重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外壳伪装成鱼类喜食的生物,内装有控制器,外壳外连接有作为入水感应线或充电线的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本实用新型抛入水中会浮在水面形成50度斜角,并间歇性的发出抖动和声响,引诱猎食类鱼种攻击咬钩,所用的双钩与外壳紧密贴合为一体,使用时钩草的机率大大降低,提高钓鱼效果,从而轻松钓获大型鱼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蛙只要抛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发出间歇性的抖动和声响,将雷蛙拖至钓点,就能主动引诱猎食类鱼种攻击咬钩。不用反复抛杆就可轻松钓获鱼儿;电池为可更换蓄电池,也能够对其进行充电,或者为了避免等待充电时间直接更换充满电的蓄电池;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并且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伸出至空腔软质壳体外,通过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不仅能够与适配的充电器电性连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且在抛入水中后借助水的导电性,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导通,使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和微型振动马达工作;空腔软质壳体腹部开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便于更换位于是空腔软质壳体内的电子元件或蓄电池;双钩的钩尖设置有倒刺,使鱼咬饵后不易挣脱;
空腔软质壳体设置为仿真青蛙形或仿真蝉形或仿真老鼠形或蛋状,底部镶有配重铅块,通过铅块重量来调整雷蛙的入水角度和雷蛙的重量;采用TPE环保漂浮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密封空腔的软质壳体,被咬后的空腔软质壳体很快凹下去,使得原先与空腔软质壳体紧紧相贴合的双钩突出来,迅速使鱼儿上钩。
引线孔和双钩孔处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水进入空腔软质壳体内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短路;引线上设置有限位绳结卡球,限位绳结卡球直径大于引线孔内径,防止用力过大双钩从空腔软质壳体内拽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附图为双钩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空腔软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蛙只要抛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发出间歇性的抖动和声响,将雷蛙拖至钓点,就能主动引诱猎食类鱼种攻击咬钩。不用反复抛杆就可轻松钓获鱼儿
结合附图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包括:空腔软质壳体1、双钩2、引线3、控制器4、蜂鸣器5、微型振动马达6和电池7;
其中双钩2位于空腔软质壳体1内,双钩2的钩柄端8与引线3连接,并且引线3通过设置在空腔软质壳体1一端的引线孔9穿出至空腔软质壳体1外与钓线10连接;双钩2的钩尖由空腔软质壳体1腹部设置的双钩孔11穿出并紧贴空腔软质壳体1腹部,双钩2的钩尖朝向引线孔9;
控制器4、蜂鸣器5、微型振动马达6和电池7均位于空腔软质壳体1内,并且电池7、蜂鸣器5、微型振动马达6均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电池7为可更换蓄电池,能够对其进行充电,或者为了避免等待充电时间直接更换充满电的蓄电池。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4电性连接有正极感应电线12和负极感应电线13,并且正极感应电线12和负极感应电线13伸出至空腔软质壳体1外,正极感应线12是通过内部的串接二极管和电池7正极连接,负极感应电线13通过内部反向二极管和电池7负极连接,通过正极感应电线12和负极感应电线13不仅能够与适配的充电器电性连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且在抛入水中后借助水的导电性,正极感应电线12和负极感应电线13导通,正极感应电线12和负极感应电线13导通,启动控制器4内部开关,使控制器4控制蜂鸣器5和微型振动马达6工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空腔软质壳体1腹部开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14,便于更换位于是空腔软质壳体1内的电子元件或蓄电池。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双钩2的钩尖设置有倒刺,并且钩尖向外倾斜,使鱼咬饵后更容易刺鱼,且刺中鱼后不容易脱钩。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空腔软质壳体1设置为仿真青蛙形或仿真蝉形或仿真老鼠形或蛋状,提升鱼类猎食兴趣。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空腔软质壳体1为采用TPE环保漂浮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密封空腔的软质壳体,被咬后的空腔软质壳体1很快凹下去,使得原先与空腔软质壳体1紧紧相贴合的双钩2突出来,迅速使鱼儿上钩。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引线孔9和双钩孔11处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水进入空腔软质壳体1内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短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引线3上设置有限位绳结卡球15,卡球15直径大于引线孔9内径,防止用力过大双钩2从空腔软质壳体1内拽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空腔软质壳体1底部镶有配重铅块,通过铅块重量来调整雷蛙的入水角度和雷蛙的重量。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4与微型震动马达6均采用灌胶封装,防水处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软质壳体、双钩、引线、控制器、蜂鸣器、微型振动马达和电池;
其中所述双钩位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内,所述双钩的钩柄端与引线连接,并且所述引线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腔软质壳体一端的引线孔穿出至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外与钓线连接;所述双钩的钩尖由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腹部设置的双钩孔穿出并紧贴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腹部,所述双钩的钩尖朝向所述引线孔;
所述控制器、所述蜂鸣器、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和所述电池均位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内,并且所述电池、所述蜂鸣器、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可更换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正极感应电线和负极感应电线,并且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伸出至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外,所述正极感应电线是通过内部的串接二极管和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负极感应电线通过内部反向二极管和所述电池负极连接,通过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不仅能够与适配的充电器电性连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而且在抛入水中后借助水的导电性,所述正极感应电线和所述负极感应电线导通,启动控制器内部开关,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腹部开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钩的钩尖设置有倒刺,并且钩尖向外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设置为仿真青蛙形或仿真蝉形或仿真老鼠形或蛋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为采用TPE环保漂浮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密封空腔的软质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和所述双钩孔处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上设置有限位绳结卡球,所述限位绳结卡球直径大于所述引线孔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软质壳体底部镶有配重铅块。
CN201820736559.4U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Active CN208175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6559.4U CN208175844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6559.4U CN208175844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5844U true CN208175844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6559.4U Active CN208175844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58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5770A (zh) * 2019-12-18 2020-03-27 黄光佐 一种电子控制路亚拟饵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5770A (zh) * 2019-12-18 2020-03-27 黄光佐 一种电子控制路亚拟饵的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9781B2 (en) Fishing lure
CN106879564B (zh) 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
CN208175844U (zh) 一种路亚钓鱼用雷蛙
CN105638592A (zh) 钓鱼增氧诱鱼器
KR20150140065A (ko) 어식성 물고기 포획용 작살의 유인용 음향발생장치
CN208191934U (zh) 一种钓鱼机器人
CN212260214U (zh) 一种假饵
CN105145507A (zh) 弓式智能感应抓鱼器
CN210043027U (zh) 路亚钓用软体仿生鱼饵
CN207561200U (zh) 一种电动鱼饵
CN207411284U (zh) 一种可随时续窝的鱼竿
CN203040464U (zh) 一种可视钓鱼竿
CN205409219U (zh) 一种拖拽鱼线的诱鱼装置
CN204796531U (zh) 弓式智能感应抓鱼器
CN206949299U (zh) 一种渔网
CN212589728U (zh) 一种假饵充电装置
CN204811581U (zh) 水底自动钓鱼器
CN217547044U (zh) 一种垂钓辅助装置
CN203027948U (zh) 钓鱼增氧诱鱼器
CN213523521U (zh) 一种软体仿生鱼饵
CN216314950U (zh) 一种铅鱼饵和钓具
KR101553507B1 (ko) 돌려 감기 방식의 회유어 포획방법
CN108575938A (zh) 能在水面上漂浮能在空中飘行的钓鱼装置及其钓鱼的方法
CN214677241U (zh) 线导电动路亚与钓竿系统
CN221729440U (zh) 一种雷蛙拟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No.29 Zhangzhuang, Yeliu Village, Chuji Town, Huaiyuan County,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233433

Patentee after: Xianghe Technology (Bengb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0000 598 Xiaoshan Road,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QUEH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