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3712U -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3712U
CN208173712U CN201721902822.4U CN201721902822U CN208173712U CN 208173712 U CN208173712 U CN 208173712U CN 201721902822 U CN201721902822 U CN 201721902822U CN 208173712 U CN208173712 U CN 208173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flow
flow field
cooling liquid
field structure
fue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28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想
西蒙.法林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ming Power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Shen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ming Power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Shen Li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ming Power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Shen Li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ming Powe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28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3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3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371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该冷却流场结构设置在双极板本体(1)上,包括冷却液进口(2)、冷却液出口(4),以及连接冷却液进口(2)和冷却液出口(4)的流道,该流道由依次连接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冷却液主流道(3)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组成,其中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为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使得冷却液均匀的分布,减小了冷却液进出口的压降,使电池的输出性能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需要保持膜电极各点性能一致,因此需要保持膜电极各点的气体分布均匀、温度分布均匀。如果气体分布不一致、膜电极各点散热条件不一致,会导致膜电极各点实际性能有较大差异,严重时会导致膜电极中部分会出现局部过热,甚至烧穿质子交换膜。此外,如果燃料电池运行中生成的多余的水不能及时排除,则会堵塞流道,造成气体流动受阻。
目前极板流场的类型主要有蛇形流场、交指流场和平行流场等,蛇形流场是较早提出的一种流道形式,它的突出优点是能迅速排除生成的液态水,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对于面积比较大的流场,因其流道长度长、弯角多,而使得压降大、气体浓度分布差别大,弯角处易积水,从而导致系统效率低。交指流场将所有通过流场的气体趋向膜电极气体扩散层,增加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并有效避免液体水在气体扩散层内的集聚,但有压降过大从而造成零部件选择困难及能耗过高的缺点。针对蛇形流场的这些问题,有很多改进专利,例如专利号CN03806839,其将流场分为主、副流场,虽然解决了气体浓度差的问题,但压降依然很大。
平行流场具有的压降低的特点,但流道中气体的流动和反应情况的微小差别会对电池的整体性能造成扰动,容易出现性能不稳定的情况。除此之外,当前的现有技术中双极板冷却通道狭窄,进出口压降大,并且对每个冷却流道分配不均一,并且双极板需要提供足够的厚度来满足冷却液流通,这样使得整体双极板组装成电堆后的整体长度以及重量无法降低。当电池输出工作时,冷却液通过冷却流道,由于各冷却流道距离入口远近的关系会造成冷却液分配的不均匀,从而会导致反应产生的热无法均匀地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局部生成的水凝结聚集而堵塞部分流道,从而导致电池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使得冷却液均匀的分布,减小了冷却液进出口的压降,使电池的输出性能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该冷却流场结构设置在双极板本体上,包括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以及连接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的流道,该流道由依次连接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冷却液主流道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组成,其中入口过渡冷却流道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为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是指入口过渡冷却流道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的横截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中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1mm。
冷却液进口设置在双极板本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冷却液进口设有至少两条引流槽。所述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一端与冷却液进口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主流道连通。所述的冷却液主流道为多条平行的直流道组成的流场。所述的出口过渡冷却流道一端与冷却液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主流道连通。所述的冷却液出口的结构与冷却液进口相同,上下对称分布在双极板本体两端。所述的双极板本体由阳极板和阴极板组成,其中阳极板和阴极板相贴合的面均设有流道,组合成所述冷却流场结构。所述的阳极板和阴极板均为石墨板。
从冷却液进口进入的冷却液首先通过过渡冷却流道,使得冷却液均匀的分布在冷却液主流道中。当电池产生电化学反应时,冷却液的均匀分布,促进了阴阳极板反应区的均匀热交换,同时也使得冷却液由冷却液进口直至冷却液出口的整个流通通道顺畅,压力降小,在装大功率多片电堆时,整体冷却液需求的压力较小,对冷却液循环设备的需求降低,大大地降低了电堆的集成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通过过渡冷却流道,均匀分布到直通型主流道的每一个流道内部,在反应时,反应热与主流道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均匀的热交换,不会产生局部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使得电极板表面各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输出性能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此发明使得双极板厚度大幅降低,整体装堆尺寸减小,重量降低,燃料电池单位体积、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大幅提高,在制造方面,双极板阴极流道、阳极流道,以及冷却流道可以一次成型,大幅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D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极板本体,2、冷却液进口,21、引流槽,3、冷却液主流道,4、冷却液出口,5、入口过渡冷却流道,6、出口过渡冷却流道,7、阳极板,8、阴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该冷却流场结构设置在双极板本体1上,包括冷却液进口2、冷却液出口4,以及连接冷却液进口2和冷却液出口4的流道,该流道由依次连接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冷却液主流道3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组成,其中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为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所述的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是指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的横截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的形设计,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所述的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中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1mm。
冷却液进口2设置在双极板本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冷却液进口2设有至少两条引流槽21。所述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一端与冷却液进口2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主流道3连通。所述的冷却液主流道3为多条平行的直流道组成的流场。所述的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一端与冷却液出口4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主流道3连通。所述的冷却液出口4的结构与冷却液进口2相同,上下对称分布在双极板本体1两端。
如图4所示,所述的双极板本体1由阳极板7和阴极板8组成,其中阳极板7和阴极板8相贴合的面均设有流道,组合成所述冷却流场结构,阳极板7一侧设有导氢气的流场,另一侧设有导冷却流体的流场a,阴极板8一侧设有导氧气的流场,另一侧设有导冷却流体的流场b,流场a和流场b的结构相对应,粘合后组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流体流场。所述的阳极板7和阴极板8均为石墨板。
从冷却液进口2进入的冷却液首先通过过渡冷却流道5,使得冷却液均匀的分布在冷却液主流道3中。当电池产生电化学反应时,冷却液的均匀分布,促进了阴阳极板反应区的均匀热交换,参见图3,同时也使得冷却液由冷却液进口2直至冷却液出口4的整个流通通道通畅,压降减小,在装大功率多片电堆时,整体冷却液需求的压力较小,对冷却液循环设备的需求降低,降低了电堆的集成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该冷却流场结构设置在双极板本体(1)上,包括冷却液进口(2)、冷却液出口(4),以及连接冷却液进口(2)和冷却液出口(4)的流道,其特征在于,该流道由依次连接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冷却液主流道(3)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组成,其中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为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是指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和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的横截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高外低的弧形结构中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进口(2)设置在双极板本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冷却液进口(2)设有至少两条引流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过渡冷却流道(5)一端与冷却液进口(2)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主流道(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主流道(3)为多条平行的直流道组成的流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过渡冷却流道(6)一端与冷却液出口(4)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主流道(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出口(4)的结构与冷却液进口(2)相同,上下对称分布在双极板本体(1)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板本体(1)由阳极板(7)和阴极板(8)组成,其中阳极板(7)和阴极板(8)相贴合的面均设有流道,组合成所述冷却流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板(7)和阴极板(8)均为石墨板。
CN201721902822.4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73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2822.4U CN208173712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2822.4U CN208173712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3712U true CN208173712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8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282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73712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37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400A (zh) * 2017-12-29 2018-06-12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CN111554950A (zh) * 2020-05-18 2020-08-18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燃料电池单元、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400A (zh) * 2017-12-29 2018-06-12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CN108155400B (zh) * 2017-12-29 2023-12-05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CN111554950A (zh) * 2020-05-18 2020-08-18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燃料电池单元、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8480B (zh) 一种温湿度均匀性增强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及电堆
CN108155400A (zh) 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CN105870477B (zh) 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6816610B (zh) 一种基于迷宫挡板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12786913B (zh) 双极板及包含其的燃料电池
CN105489913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10391436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CN103413956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道
CN104821407B (zh) 叶脉状燃料电池流场结构、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112103531B (zh) 一种基于对称蛇形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9301282A (zh) 一种主动排水叶脉状交指型流场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9411782A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
CN112786914A (zh) 一种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208806305U (zh) 一种燃料电池阳极流场板
CN107634240A (zh) 一种小型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CN113463107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结构及阳极极板
CN113555580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用的极板
CN215731791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装置
CN208173712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场结构
CN109326802A (zh) 一种圆盘形叶脉状交指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11952623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7482238A (zh) 一种具有螺旋结构流道的pem电池流场板
CN215118955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207651597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气流场板
CN114464835A (zh) 一种水滴状双极板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