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9136U -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9136U
CN208169136U CN201820700389.4U CN201820700389U CN208169136U CN 208169136 U CN208169136 U CN 208169136U CN 201820700389 U CN201820700389 U CN 201820700389U CN 208169136 U CN208169136 U CN 208169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impeller
level
circulating pump
hydrocarbon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03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克文
闫强
李军伟
赵凤军
王县文
梁立国
熊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ump Co Ltd Of Shenyang Blower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ump Co Ltd Of Shenyang Blower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ump Co Ltd Of Shenyang Blower Group filed Critic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ump Co Ltd Of Shenyang Blower Group
Priority to CN2018207003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9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9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9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涉及烷基化装置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要求的烃循环泵,以应用在烷基化装置中来提高汽油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烃循环泵,用于烷基化装置,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转动设置有泵轴,所述泵壳内对称布置有第一过渡流道和第二过渡流道;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所述第一级叶轮和所述第二级叶轮均设置于所述泵轴上,所述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流道和所述第二过渡流道与所述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连通,且所述第一级叶轮和所述第二级叶轮均为双吸叶轮。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输送生产烷基化油的主要原料和烷基化油。

Description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烷基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迅猛增长,使得汽油的需求量随之增长,而汽油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空气的质量。
烷基化油是汽油高辛烷值组分,它可以使汽油变得更加清洁,烷基化装置是生产烷基化油的装置,烃循环泵是该装置中用于输送生产烷基化油的主要原料和烷基化油的,是整个装置的重要设备,该烃循环泵通常要求具有低转速、低汽蚀余量和高扬程等特点,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满足此要求的烃循环泵,因此,研发一种烃循环泵,应用于烷基化装置中来提高汽油的质量,以提高空气质量,变得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要求的烃循环泵,以应用在烷基化装置中来提高汽油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烃循环泵,用于烷基化装置,包括:
泵壳,所述泵壳内转动设置有泵轴,所述泵壳内对称布置有第一过渡流道和第二过渡流道;
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所述第一级叶轮和所述第二级叶轮均设置于所述泵轴上,所述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流道和所述第二过渡流道与所述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连通,且所述第一级叶轮和所述第二级叶轮均为双吸叶轮。
具体地,所述泵壳包括泵体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泵体两端的第一泵盖和第二泵盖,所述第一泵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泵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泵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机械密封,所述泵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机械密封,所述泵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密封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泵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机械密封密封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泵盖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所述第二泵盖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包括两个背对背布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转动布置。
具体地,所述泵壳内相对布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渡流道和所述第二过渡流道均连通的第一叶轮腔和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一级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叶轮腔内,所述第二级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叶轮腔内;
所述第一级叶轮两侧的肩部均套设有第一叶轮密封环,所述第二级叶轮两侧的肩部均套设有第二叶轮密封环;
所述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一壳体密封环,所述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二壳体密封环,所述第一叶轮密封环插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环内,所述第二叶轮密封环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环内。
具体地,所述泵轴上套设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和轴套,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位于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和所述第一级叶轮之间,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位于所述第二机械密封和所述第二级叶轮之间,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二级叶轮和所述泵轴的轴肩之间;
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外部的第一喉部衬套,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轴套外部的第二喉部衬套,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外部的第三喉部衬套。
具体地,所述第一泵盖和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泵盖和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均为缠绕垫。
具体地,所述泵体的吸入口和吐出口朝向同一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烷基化装置,包括前述的烃循环泵。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泵轴上设置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且在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和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之间连通设置渡流道,使得该泵构成双级泵,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满足烃循环泵的高扬程要求,而且,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均为双吸叶轮,有效减小了该泵的汽蚀余量,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满足烃循环泵的低汽蚀余量的要求,同时,通过将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和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之间的过渡流道设计为两个,即第一过渡流道和第二过渡流道,且二者为对称布置,有效避免了介质由单一过渡流道进入二级涡室所产生的径向力,减小了泵体的径向尺寸,从而降低了泵的高度,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再配以高效的水力模型和与之匹配的涡壳以及优化的叶轮结构,即可使得该泵满足烃循环泵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从而使得该烃循环泵可以应用到烷基化装置中来提高汽油的质量,以提高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烃循环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烃循环泵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申请的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烃循环泵,用于烷基化装置,其包括泵壳,该泵壳内转动设置有泵轴1,泵壳内对称布置有第一过渡流道2和第二过渡流道3;第一级叶轮4和第二级叶轮5,二者均可以采用滑装的方式安装于泵轴1上,第一级叶轮4的吐出涡室通过第一过渡流道2和第二过渡流道3与第二级叶轮5的吸入涡室连通,从而使得该泵构成双级泵,且所述第一级叶轮4和所述第二级叶轮5均为双吸叶轮,降低了该泵的汽蚀余量,还可以起到平衡径向力的作用。具体地,第一过渡流道2和第二过渡流道3可以上下对称布置,二者的一端可以分别与第一级叶轮4的出口连通,二者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与第二级叶轮5两侧的出口连通,从而实现介质的流动,同时起到平衡径向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烃循环泵,通过在泵轴上设置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且在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和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之间连通设置渡流道,使得该泵构成双级泵,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满足烃循环泵的高扬程要求,而且,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均为双吸叶轮,有效减小了该泵的汽蚀余量,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满足烃循环泵的低汽蚀余量的要求,同时,通过将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和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之间的过渡流道设计为两个,即第一过渡流道和第二过渡流道,且二者为对称布置,有效避免了介质由单一过渡流道进入二级涡室所产生的径向力,减小了泵体的径向尺寸,从而降低了泵的高度,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再配以高效的水力模型和与之匹配的涡壳以及优化的叶轮结构,即可使得该泵满足烃循环泵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从而使得该烃循环泵可以应用到烷基化装置中来提高汽油的质量,以提高空气质量。
具体地,参见图1,泵壳包括泵体6和分别连接于泵体6两端的第一泵盖61和第二泵盖62,前述的第一过渡流道2和第二过渡流道3均由两个泵盖和泵体6连接后所形成,在第一泵盖6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泵盖6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泵轴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机械密封11,泵轴1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机械密封12,泵轴1的一端通过第一机械密封11密封插接于第一通孔,泵轴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机械密封12密封插接于第二通孔。也就是说,泵轴1与第一泵盖61和第二泵盖62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机械密封11和第二机械密封12进行密封,保证了泵盖和泵轴1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也保证了密封件的耐腐蚀性,其中,第一机械密封11和第二机械密封12均可以采用适用于该泵的标准件,且均可以为双重密封的组合方式,即其有两道密封,第一道密封可以为湿密封,即可以通过在泵体6的吐出口和机械密封之间连通一管线,利用泵体6自身输送的介质来实现第一道密封,也就是利用泵体6自身的介质来冲洗机械密封,可以降低机械密封自身的热量,以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实现环保且可以保证输送介质的清洁性;第二道密封可以为干密封,即可以向机械密封内充入氮气,实现无压隔离气体密封,保证了工艺流体的微量或零泄漏,作为第一道密封的安全保护密封,同时,该第一机械密封11和第二机械密封12均可以具有泄漏收集装置,该装置可以将密封腔内泄漏气体连通至排放管,使得介质不会漏到空气中,从而保证了该泵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泵盖6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轴承7,该第一轴承7可以为深沟球轴承;第二泵盖62的外侧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轴承8,该第二轴承8可以包括两个背对背布置的角接触球轴承;泵轴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转动布置。其中,第一轴承7可以为泵体6的驱动端轴承,其为径向轴承,且可采用深沟球轴承,以便更好地承受径向负荷;第二轴承8可以为泵体6的非驱动端轴承,其采用背对背布置的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很好地承受轴载荷,以便承担残余轴向力。
具体地,参见图1,泵壳内相对布置有分别与第一过渡流道2和第二过渡流道3均连通的第一叶轮腔9和第二叶轮腔10,二者均由两个泵盖和泵体6连接后所形成,第一级叶轮4设置于第一叶轮腔9内,第二级叶轮5设置于第二叶轮腔10内;第一级叶轮4两侧的肩部均套设有第一叶轮密封环41,第二级叶轮5两侧的肩部均套设有第二叶轮密封环51;第一叶轮腔9内设置有第一壳体密封环91,第二叶轮腔10内设置有第二壳体密封环101,第一叶轮密封环41插设于第一壳体密封环91内,第二叶轮密封环51插设于第二壳体密封环101内。通过第一叶轮密封环41、第二叶轮密封环51、第一壳体密封环91和第二壳体密封环101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平衡轴向力的作用,重要的是,还可以实现当叶轮和泵壳发生研磨时,泵壳和叶轮会通过壳体密封环和叶轮密封环进行研磨,从而不会对泵壳和叶轮造成损伤,此时,只需更换密封环和叶轮密封环即可,而不必更换泵壳和叶轮,使用更方便。
具体地,参见图1,泵轴1上套设有第一锁紧螺母13、第二锁紧螺母14和轴套15,第一锁紧螺母13位于第一机械密封11和第一级叶轮4之间,第二锁紧螺母14位于第二机械密封12和第二级叶轮5之间,轴套15位于第二级叶轮5和泵轴1的轴肩之间,使得第一级叶轮4和第二级叶轮5可以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3、第二锁紧螺母14、轴套15和泵轴1上的轴肩实现定位;且在第一泵盖61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套设于第一锁紧螺母13外部的第一喉部衬套131,泵体6内设置有套设于轴套15外部的第二喉部衬套151,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套设于第二锁紧螺母14外部的第三喉部衬套141,以实现当泵盖、泵体6和泵轴1发生研磨时,第一泵盖61可以通过第一喉部衬套131和第一锁紧螺母13与泵轴1进行研磨,第二泵盖62可以通过第三喉部衬套141和第二锁紧螺母14与泵轴1进行研磨,泵轴1可以通过轴套15和第二喉部衬套151与泵体6进行研磨,而不会对泵壳和泵轴1造成损伤,此时,只需更换喉部衬套、锁紧螺母和轴套15即可,而不必更换泵壳和泵轴1,使用更方便。
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泵盖61和泵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图中未示出),第二泵盖62和泵体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图中未示出),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均可以为缠绕垫,以提高密封垫的耐腐蚀性,进而更好地保证泵盖和泵体6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泵体6的吸入口和吐出口朝向同一侧,以便满足施工设备的连接和布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烷基化装置,包括前述的烃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烷基化装置,包括烃循环泵,该烃循环泵通过在泵轴上设置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且在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和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之间连通设置渡流道,使得该泵构成双级泵,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满足烃循环泵的高扬程要求,而且,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均为双吸叶轮,有效减小了该泵的汽蚀余量,从而使得该泵能够满足烃循环泵的低汽蚀余量的要求,同时,通过将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和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之间的过渡流道设计为两个,即第一过渡流道和第二过渡流道,且二者为对称布置,有效避免了介质由单一过渡流道进入二级涡室所产生的径向力,减小了泵体的径向尺寸,从而降低了泵的高度,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再配以高效的水力模型和与之匹配的涡壳以及优化的叶轮结构,即可使得该泵满足烃循环泵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从而使得该烃循环泵可以应用到烷基化装置中来提高汽油的质量,以提高空气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烃循环泵,用于烷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壳,所述泵壳内转动设置有泵轴,所述泵壳内对称布置有第一过渡流道和第二过渡流道;
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所述第一级叶轮和所述第二级叶轮均设置于所述泵轴上,所述第一级叶轮的吐出涡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流道和所述第二过渡流道与所述第二级叶轮的吸入涡室连通,且所述第一级叶轮和所述第二级叶轮均为双吸叶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循环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壳包括泵体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泵体两端的第一泵盖和第二泵盖,所述第一泵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泵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泵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机械密封,所述泵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机械密封,所述泵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密封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泵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机械密封密封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烃循环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泵盖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所述第二泵盖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包括两个背对背布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转动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循环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壳内相对布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渡流道和所述第二过渡流道均连通的第一叶轮腔和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一级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叶轮腔内,所述第二级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叶轮腔内;
所述第一级叶轮两侧的肩部均套设有第一叶轮密封环,所述第二级叶轮两侧的肩部均套设有第二叶轮密封环;
所述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一壳体密封环,所述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二壳体密封环,所述第一叶轮密封环插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环内,所述第二叶轮密封环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环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烃循环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轴上套设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和轴套,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位于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和所述第一级叶轮之间,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位于所述第二机械密封和所述第二级叶轮之间,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二级叶轮和所述泵轴的轴肩之间;
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外部的第一喉部衬套,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轴套外部的第二喉部衬套,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外部的第三喉部衬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烃循环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泵盖和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泵盖和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均为缠绕垫。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烃循环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体的吸入口和吐出口朝向同一侧。
8.一种烷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烃循环泵。
CN201820700389.4U 2018-05-11 2018-05-11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Active CN208169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0389.4U CN208169136U (zh) 2018-05-11 2018-05-11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0389.4U CN208169136U (zh) 2018-05-11 2018-05-11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9136U true CN208169136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66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0389.4U Active CN208169136U (zh) 2018-05-11 2018-05-11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91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470A (zh) * 2019-05-13 2019-07-23 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输送泵
EP3964713A1 (en) * 2020-09-03 2022-03-09 Sulzer Management AG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for conveying a flu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470A (zh) * 2019-05-13 2019-07-23 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输送泵
EP3964713A1 (en) * 2020-09-03 2022-03-09 Sulzer Management AG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for conveying a flu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9136U (zh) 烃循环泵和烷基化装置
CN106246559B (zh) 一种双泵体双吸式屏蔽泵
CN204061194U (zh) 两级单吸径向剖分离心泵
CN207420948U (zh) 一种耐久耐腐蚀的管道机构
CN206487688U (zh) 一种对卧式离心泵泵轴的冷却结构
CN206035832U (zh) 双进口双吸水平中开多级离心泵
CN204610295U (zh) 立式低温离心泵
CN107100856A (zh) 一种高效型高吸程式干式双吸泵
CN209193759U (zh) 一种污泥浆化搅拌装置
CN209083586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自吸泵
CN206816503U (zh) 真空自吸泵
CN205745415U (zh) 一种高效水管阀门
CN206889278U (zh) 一种高效型高吸程式干式双吸泵
CN207568921U (zh) 一种高密封性风机用轴承及轴承箱
CN206770267U (zh) 一种小流量高扬程泵
CN207485672U (zh) 用于海水淡化系统的高压泵
CN206071895U (zh) 一种防堵塞污水泵
CN206943013U (zh) 一种带有冷却冲洗的耐磨损单级双吸中开泵
CN206071887U (zh) 一种直连式双级低温离心泵结构
CN206448955U (zh) 一种化学品船用立式二硫化碳泵
CN206111570U (zh) 一种双进口水平中开式离心泵
CN203500104U (zh) 一种小流量高扬程自吸泵
CN203548250U (zh) 磁力驱动液下泵
CN203516122U (zh) 液压潜水泵
CN212898956U (zh) 一种自平衡多级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