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8990U -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8990U
CN208168990U CN201820696239.0U CN201820696239U CN208168990U CN 208168990 U CN208168990 U CN 208168990U CN 201820696239 U CN201820696239 U CN 201820696239U CN 208168990 U CN208168990 U CN 208168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bearing
shaft
magnetic
bea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962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Muhua
Original Assignee
To Yue Teng Wi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 Yue Teng Wi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To Yue Teng Wi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962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8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8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8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其中,轴承组件用于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磁轴承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磁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固定的推力盘、分设于所述推力盘两侧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推力盘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推力盘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能够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起到对机械件进行支撑、限位和旋转配合的作用,其中,滚动轴承作为轴承的一种,以滚动的方式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以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
现有技术中,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转轴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力和径向力,且轴向力和径向力均会作用于滚动轴承,由于滚动轴承承受轴向力的能力有限,在转轴转速较高时滚动轴承受到轴向力所产生的磨损很严重,从而导致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另外,也有采用在转轴上单独安装机械推力轴承对转轴进行轴向支撑,但是转子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机械推力轴承的磨损也较为严重,尤其是在转速较高的场合,推力轴承的磨损更为严重,进而导致整个转子系统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以解决在转轴转速较高时滚动轴承受到轴向力所产生的磨损很严重,从而导致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组件,用于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磁轴承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磁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固定的推力盘、分设于所述推力盘两侧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推力盘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推力盘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体,包括磁芯和环设所述磁芯的线圈,所述磁轴承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子朝向所述推力盘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定子朝向所述推力盘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可选的,所述磁轴承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推力盘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穿过所述第一定子和/或所述第二定子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沿所述第一定子和/或所述第二定子的周向均布。
可选的,所述磁轴承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转轴或所述推力盘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正对所述推力盘的旋转面,所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滚动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设置于所述内圈和外圈内的滚动件,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段和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段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段同轴旋转的第二转轴段,所述第一转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轴段的直径,所述内圈的背向所述滚动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转轴段的旋转面配合,所述内圈的端壁与所述第一转轴段的端壁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包括转轴和如上所述的轴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透平、燃烧室和如上所述的转子,所述轴承组件、所述压气机和所述透平依次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压气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出气口与所述透平的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压气机的叶轮与所述透平的叶轮相靠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轮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第一机匣、第二机匣和如上所述的燃气轮机,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发电机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匣内,所述压气机、燃烧室和所述透平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匣内,所述第一机匣和所述第二机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组件,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磁轴承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磁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固定的推力盘、分设于所述推力盘两侧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推力盘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推力盘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运动。由此,在转轴工作过程中,尤其是转轴高速运转时,转轴发生轴向位移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轴向力由磁轴承承受。这样,能够减小或消除滚动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从而能够提高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另外,由于推力轴承采用非接触式的磁轴承,轴承组件在承受轴向力时,定子与推力盘之间具有间隙,不会产生磨损,延长轴承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根据转轴的转速对轴承组件的磁轴承进行主动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轴承组件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3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3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3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4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4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4对应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对应的离心式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承组件100,用于安装于转轴200上,所述轴承组件100包括磁轴承110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120,所述至少一个滚动轴承120套设于所述转轴200上;
所述磁轴承110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200固定的推力盘111、分设于所述推力盘111两侧的第一定子112和第二定子113,所述推力盘111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112和所述第二定子113上设有第二磁性件114,所述推力盘111与所述第一定子112和所述第二定子113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111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14的磁力作用下在转轴200的轴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轴承110为用于限制转轴200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轴承,滚动轴承120为用于限制转轴200在径向方向上移动的轴承。转轴20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轴承组件100的结构优化后,其转速可以达到50000-100000r/min。
转轴200为一体结构,磁轴承110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120安装于转轴200上的不同位置,如图1所示,图1中的滚动轴承120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于磁轴承110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滚动轴承120的数量还可以是1个、3个等等,对于滚动轴承120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并不做限定。
磁轴承110包括推力盘111、第一定子112和第二定子113,推力盘111为环形结构,其内圈与转轴200固定连接。第一定子112和第二定子113分别设置于推力盘111的两侧,且均为环形结构,第一定子112和第二定子113的内圈与转轴200间隔设置。
所述推力盘111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112和所述第二定子113上设有第二磁性件114,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114能够相互产生磁力,所述推力盘111与所述第一定子112和所述第二定子113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111在转轴200的轴向上运动。又由于推力盘111与转轴200固定连接,因此,转轴200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14的磁力作用下在轴向上运动,从而调整转轴200的轴向位置,消除滚动轴承120受到的转轴200的轴向力。所述推力盘111上设置第一磁性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可以在推力盘111的两侧涂覆磁粉层,或者在推力盘111的两侧镶嵌片状的永磁体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组件位于转轴200的预设位置时,滚动轴承120不受转轴200的轴向力,当转轴200工作过程中产生了轴向位移(向第一定子112靠近一个单位距离),此时第一定子112上的第二磁性件114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斥力会大于第二定子113上的第二磁性件114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斥力,两个斥力的合力修正转轴200的轴向位移(将转轴200向第二定子113移动一个单位距离),使转轴200回到预设位置,从而减小或消除滚动轴承120受到转轴200的轴向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磁轴承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磁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固定的推力盘、分设于所述推力盘两侧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推力盘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推力盘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在转轴的轴向上运动。由此,在转轴工作过程中,尤其是转轴高速运转时,转轴发生轴向位移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轴向力由磁轴承承受。这样,能够减小或消除滚动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从而能够提高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件114为电磁体,包括磁芯和环设所述磁芯的线圈,所述磁轴承110还包括控制器116,所述控制器11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轴承110可以为电磁轴承,在事先多次模拟试验中可得出转轴200产生轴向力的时间,技术人员可针对不同时间的轴向力大小设计对应控制电流的计算机程序并存入控制器116中,控制器116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向第一定子112上的线圈和第二定子113上的线圈输入相应的电流,控制第二磁性件114输出相应的磁力来抵抗转轴200受到的轴向力,从而减少或者消除滚动轴承120承受的轴向力,以提高滚动轴承120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子112朝向所述推力盘111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定子113朝向所述推力盘111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磁性件114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114设置于第一定子112朝向所述推力盘111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114之间的磁力更强。同理,第二磁性件114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定子113朝向所述推力盘111的一侧。
通过在第一定子112和/或第二定子113上开设容纳槽,并在容纳槽内设置第二磁性件114,轴承组件100在承受轴向力时,由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114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第一定子112和/或第二定子113与推力盘111之间保证预定的间隙,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轴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可选的,所述磁轴承110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推力盘111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117,所述位移传感器117沿所述转轴200的轴向穿过所述第一定子112和/或所述第二定子113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117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16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117检测转轴200的轴向位移量,并将检测到的轴向位移量传递至控制器116,控制器116计算抵抗该轴向位移量所需的推力,并向线圈发送能产生该推力的电流,从而控制第二磁性件114输出相应的磁力来抵抗转轴200受到的轴向力,从而减少或者消除滚动轴承120承受的轴向力,以提高滚动轴承120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其中,位移传感器117可以沿所述转轴200的轴向穿过第一定子112设置、也可以沿所述转轴200的轴向穿过第二定子113设置,还可以两个位移传感器117分别沿所述转轴200的轴向穿过第一定子112和第二定子113设置。以位移传感器117穿过第一定子112设置为例说明:位移传感器117的探头位于第一定子112和推力盘111之间,并且靠近于第一定子112,用于检测第一定子112与推力盘111之间的间隔距离的变化值,即为转轴200的轴向位移量。
进一步地,为了准确检测转轴200的轴向位移量,位移传感器11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117沿所述第一定子112和/或所述第二定子113的周向均布。
多个位移传感器117各测量得到一个轴向位移量,并将全部测量到的轴向位移量发送至控制器116,由控制器116结合全部的轴向位移量计算抵抗该轴向位移量所需的推力,并向线圈发送能产生该推力的电流,从而控制第二磁性件114输出相应的磁力来抵抗转轴200受到的轴向力,较单一位移传感器117而言,使用多个位移传感器117能够降低测量误差,从而提高了修正转轴200轴向位移的精度。
请参阅图4,可选的,所述磁轴承110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转轴200或所述推力盘111转速的转速传感器118,所述转速传感器118正对所述推力盘111的旋转面,所述转速传感器118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16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推力盘111固定于转轴200上,故推力盘111的转速与转轴200的转速相等。因此,通过测量推力盘111的转速即可以得到转轴200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提高转速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将转速传感器118正对所述推力盘111的旋转面设置,转速传感器118的检测探头可以检测到推力盘111的转速,从而得到转轴200的转速,并将该转速发送至控制器116。控制器116获取到转轴200的转速后,借助预先存储的程序计算出转轴200在该转速下所受到的轴向力,再向第一定子112上的线圈和第二定子113上的线圈输入相应的电流,控制第二磁性件114输出相应的磁力来抵抗转轴200受到的轴向力,从而减少或者消除滚动轴承120承受的轴向力,以提高滚动轴承120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如图1至4所示,可选的,滚动轴承120包括内圈、外圈和设置于所述内圈和外圈内的滚动件,所述转轴200包括第一转轴段210和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段210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段210同轴旋转的第二转轴段220,所述第一转轴段2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轴段220的直径,所述内圈的背向所述滚动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转轴段220的旋转面配合,所述内圈的端壁与所述第一转轴段210的端壁配合。
滚动轴承120中的外圈固定不动,内圈套设于第二转轴段220的旋转面,并与第二转轴段220共同旋转,滚动件用于减小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其中,内圈的端壁与第一转轴段210的端壁配合,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通过连接件将内圈的端壁与第一转轴段的端壁连接;通过在内圈的端壁和第一转轴段的端壁上设置卡合结构,将卡扣插入卡槽内从而实现内圈的端壁与第一转轴段的端壁卡合连接,等等,在此不做限定。此结构能够提高滚动轴承120中内圈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滚动轴承120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动轴承120为滚珠轴承,滚珠轴承可以采用深槽球轴承或者角接触球轴承。其中,所述滚珠轴承中的滚珠可以为陶瓷滚珠,以进一步提高滚动轴承120的耐磨性,延长滚动轴承120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滚动轴承120还可以是滚筒轴承等其他能够在转轴200的径向方向上旋转的其他滚动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100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容纳腔体和第二容纳腔体,所述第二容纳腔体的数量与滚动轴承120的数量相等,所述磁轴承110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滚动轴承120安装于第二容纳腔体。其中,第一定子112和第二定子113均安装于第一容纳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子,包括转轴200和如上所述的轴承组件100。
由于转子的结构是现有技术,轴承组件100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转子的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300、透平400、燃烧室和如上所述的转子,所述轴承组件100、所述压气机300和所述透平400依次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压气机300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出气口与所述透平400的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压气机300的叶轮与所述透平400的叶轮相靠设置。
将燃气轮机中的压气机叶轮与透平叶轮相靠安装,即两者相邻安装,中间不安装径向轴承或者推力轴承,此结构能够减少转轴200的轴向长度,降低了成本。
由于燃气轮机本体的结构是现有技术,轴承组件100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燃气轮机的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轮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500、第一机匣600、第二机匣700和如上所述的燃气轮机,所述轴承组件100和所述发电机50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匣600内,所述压气机300、燃烧室和所述透平40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匣700内,所述第一机匣600和所述第二机匣700连接。
将燃气轮机中的压气机300的叶轮与透平400的叶轮相靠安装,即两者相邻安装,此结构能够减少转轴200的轴向长度,以实现无需在第二机匣700内设置轴承,整个燃气轮发电机组的轴承全部设置在第一机匣600内,这样仅需保证第一机匣600内部轴承组件100的各定子部位的加工精度即可,而第一机匣600内部轴承组件的定子部位通过一次装卡加工即可完成,进而大幅降低整机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降低了成本,可工程化批量生产。
燃气轮发电机组应用图1所示轴承组件,其中,滚动轴承12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滚动轴承、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动轴承和磁轴承110之间,如图5所示。
燃气轮发电机组应用图2所示轴承组件,其中,滚动轴承120的数量为两个,轴承组件100的第一滚动轴承、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动轴承和磁轴承110之间,如图6所示,发电机500也可以设置于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之间,如图7所示。另外,轴承组件100的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和磁轴承110还可以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此种情况下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珠轴承与第二滚珠轴承之间,如图8所示。
燃气轮发电机组应用图3所示轴承组件,其中,滚动轴承12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滚动轴承、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动轴承和磁轴承110之间,如图9所示,发电机500也可以设置于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之间,如图10所示。另外,轴承组件100的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和磁轴承110还可以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此种情况下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珠轴承与第二滚珠轴承之间,如图11所示。
燃气轮发电机组应用图4所示轴承组件,其中,滚动轴承12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滚动轴承、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动轴承和磁轴承110之间,如图12所示,发电机500也可以设置于磁轴承110和第二滚动轴承之间,如图13所示。另外,轴承组件100的第一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和磁轴承110还可以依次设置于转轴200上,此种情况下发电机500可以设置于第一滚珠轴承与第二滚珠轴承之间,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燃气轮发电机组中的燃气轮机,可以为离心式燃气轮机,如图15所示,也可以为轴流式燃气轮机,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由于燃气轮发电机组本体的结构是现有技术,燃气轮机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燃气轮发电机组的结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轴承组件,用于安装于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磁轴承和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磁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固定的推力盘、分设于所述推力盘两侧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推力盘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推力盘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均间隔设置,所述推力盘能够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体,包括磁芯和环设所述磁芯的线圈,所述磁轴承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朝向所述推力盘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定子朝向所述推力盘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推力盘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穿过所述第一定子和/或所述第二定子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沿所述第一定子和/或所述第二定子的周向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轴承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转轴或所述推力盘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正对所述推力盘的旋转面,所述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滚动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设置于所述内圈和外圈内的滚动件,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段和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段两端且与所述第一转轴段同轴旋转的第二转轴段,所述第一转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轴段的直径,所述内圈的背向所述滚动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转轴段的旋转面配合,所述内圈的端壁与所述第一转轴段的端壁配合。
8.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组件。
9.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透平、燃烧室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所述轴承组件、所述压气机和所述透平依次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压气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出气口与所述透平的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压气机的叶轮与所述透平的叶轮相靠设置。
10.一种燃气轮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第一机匣、第二机匣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轮机,所述轴承组件和所述发电机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匣内,所述压气机、燃烧室和所述透平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匣内,所述第一机匣和所述第二机匣连接。
CN201820696239.0U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Active CN208168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6239.0U CN208168990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6239.0U CN208168990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8990U true CN208168990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6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96239.0U Active CN208168990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899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026A (zh) * 2020-11-18 2021-03-26 靳新中 平衡轴向力的多推力盘燃气轮机
CN113915150A (zh) * 2020-07-08 2022-01-1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离心压缩机
CN115898553A (zh) * 2022-11-11 2023-04-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方便的磁悬浮透平结构
CN115898553B (zh) * 2022-11-11 2024-06-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方便的磁悬浮透平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150A (zh) * 2020-07-08 2022-01-1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离心压缩机
CN112555026A (zh) * 2020-11-18 2021-03-26 靳新中 平衡轴向力的多推力盘燃气轮机
CN112555026B (zh) * 2020-11-18 2023-12-26 靳新中 平衡轴向力的多推力盘燃气轮机
CN115898553A (zh) * 2022-11-11 2023-04-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方便的磁悬浮透平结构
CN115898553B (zh) * 2022-11-11 2024-06-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拆装方便的磁悬浮透平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8990U (zh) 一种轴承组件、转子、燃气轮机及燃气轮发电机组
CN106505780B (zh) 一种磁悬浮永磁直驱高速电机
CN103609017B (zh)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US20090171491A1 (en) Rotor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CN207317743U (zh) 发电机气隙的实时检测系统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02877897A (zh) 涡轮机
CN103240592B (zh) 水轮发电机组盘车机组旋转中心精确确定的方法
JP5620941B2 (ja) 垂直軸型流体発電装置の回転軸装置及び垂直軸型流体発電装置
CN105783753A (zh) 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汽轮机转子挠度测量的方法
WO2014080327A2 (en) Machine with two co-axial rotors
US20130330173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ameter of a rotor, which is equipped with rotor blades, of a turbomachine
CN104350298B (zh) 轴承功率产生构造
KR101656482B1 (ko) 풍력발전기 내구시험용 시뮬레이터
CN207472210U (zh) 发电机的气隙实时测控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0594294A (zh) 一种推力盘可拆卸的磁悬浮轴承系统
CN110375684A (zh) 一种水轮机转子不圆度测量方法
CN109194021A (zh) 一种五自由度交流六极主动磁轴承支承的电主轴
CN110285748A (zh) 基于带冠叶片耦合特征的叶尖间隙标定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6121731B (zh) 一种双转子结构及涡轮发动机
CN106286080B (zh) 一种正向受力的风力或水力发电机
CN109764060B (zh) 一种径向磁悬浮轴承差动控制方法
CN210509989U (zh) 具有永磁磁悬浮轴承的风电主轴系统
CN103697062A (zh) 一种精密集成磁悬浮轴承
CN110821751B (zh) 一种用于改变变桨轴承的受力部件的负载的方法
CN105201563A (zh) 一种多级喷射冲击式涡轮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1, No. 2 Xinfeng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TECHNOLOGIES' XANADU OF RESONATORY-SOLAR-SYSTEME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5

Address after: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Jin Pu

Address before: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1202a, 12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19, Ronghua Middl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Jin Pu

Address before: 100029 room 104, No.101, building 3, yard a 29,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iyue Tengfe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n P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518063 10 Nanshan District Road, Gaoxin south,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Liu Muhua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1202a, 12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19, Ronghua Middl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Jin 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