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8747U -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8747U
CN208168747U CN201820481272.1U CN201820481272U CN208168747U CN 208168747 U CN208168747 U CN 208168747U CN 201820481272 U CN201820481272 U CN 201820481272U CN 208168747 U CN208168747 U CN 208168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ire coil
magnet mechanism
magnet
sun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2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小球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812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8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8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87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遮阳帘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和右边框;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所述磁体机构包括磁铁,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设置在右边框内的第一通电线圈、第二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和第四通电线圈,所述的第一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二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三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的第四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实现遮阳帘的电动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装置与中空玻璃,尤其是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背景技术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是一种在中空玻璃内部设置遮阳帘的产品,其具有美观、清洁、抗风、节能等优点,是高层建筑和台风地区建筑的遮阳最佳应用方式,目前该产品按操作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
目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主要采用管状电机来实现遮阳帘的展开与收起,成本较高,国产管状电机价格约200~300元/个,进口管状电机价格约500~600元/个,而且,管状电机由于安装在中空玻璃内部,出现故障时维修麻烦,必须拆开中空玻璃才能修理,维护成本高。另外,由于现有的管状电机是通过将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实现遮阳帘的收起,只能适合中空间距较大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在中空间距较小且尺寸大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中,管状电机不能应用,例如,中空间距为14mm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当该外窗尺寸较大时,遮阳帘完全收起时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的最大直径会大于14mm,以致该类产品不能电动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无需在中空玻璃内部安装电机,通过设置多个通电线圈和磁体机构实现遮阳帘的电动控制,应用成本低,操作便捷,还实现了小中空间距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电动控制。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和右边框;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所述磁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的磁铁,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设置在右边框内的第一通电线圈、第二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和第四通电线圈,所述的第一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二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三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的第四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通电线圈、第二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第四通电线圈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移动位置和方向分别控制第一通电线圈、第二通电线圈、第三通电线圈、第四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磁体机构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两个第二弹簧、用于定位销水平移动的两个第二定位孔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用于所述磁铁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弹簧,所述定位销采用磁铁材料;所述磁铁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磁铁分别排斥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通电线圈的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分别吸引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可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用于所述定位销水平移动的第二定位孔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用于所述磁铁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转向滑轮与至少两根第二拉绳;所述磁铁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弹簧推动定位销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通电线圈的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分别通过第二拉绳拉动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可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配重铁芯,所述配重铁芯通过两根第三拉绳与磁体机构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和右边框;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所述磁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的磁铁,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设置在右边框内竖直布置的单通电线圈,所述单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在所述单通电线圈内竖直移动,所述控制装置与单通电线圈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移动位置和方向控制单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单通电线圈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在所述单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配重铁芯,所述配重铁芯通过两根第三拉绳与磁体机构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两个第二弹簧、用于定位销水平移动的两个第二定位孔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用于所述磁铁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弹簧,所述定位销采用磁铁材料;所述磁铁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磁铁分别排斥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通电线圈的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分别吸引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可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用于所述定位销水平移动的第二定位孔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用于所述磁铁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转向滑轮与至少两根第二拉绳;所述磁铁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弹簧推动定位销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通电线圈的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分别通过第二拉绳拉动磁体机构两侧的定位销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可竖直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和右边框;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所述磁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下部的磁铁,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定位机构和设置在右边框内竖直排列的多个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多个通电线圈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移动位置和方向分别控制多个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磁体机构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确定模块、上升模块、下降模块和停止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所述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所述的上升模块用于接收上升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向下运动;所述的下降模块用于接收下降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动方向的电流后产生吸引磁场使磁体机构可竖直向上移动;所述的停止模块用于接收停止指令,并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上升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2、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向下运动;
S3、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接收下降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5、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向上运动;
S6、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确定模块、上升模块、下降模块和停止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所述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每个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所述的上升模块用于接收上升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向下运动;所述的下降模块用于接收下降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动方向的电流后产生吸引磁场使磁体机构可竖直向上移动;所述的停止模块用于接收停止指令,并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上升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每个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2、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向下运动;
S3、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接收下降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每个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5、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向上运动;
S6、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无需在中空玻璃内部设置电机,通过通电线圈在通入电流时产生的吸引磁场使磁体机构竖直移动从而实现遮阳帘的升降;
(2)通过多个通电线圈通电来提供遮阳帘升降的动力,通电线圈故障率低,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在通电线圈不通电时将磁体机构固定不动,在通电线圈通电时可使磁体机构移动,有效减少了产品的运行能耗;
(4)根据磁体机构的实时位置控制磁体机构附近的通电线圈通电工作,有效降低了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的运行能耗;
(5)通过电动控制拉绳的移动来实现遮阳帘的升降,无需将拉绳缠绕在转动轴上,实现了小中空间距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电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磁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磁体机构中磁铁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磁体机构中磁铁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磁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磁体机构中磁铁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磁体机构中磁铁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边框,2-拉绳,3-遮阳帘,4-底梁,5-转向件,6-升降滑轮,7-转向滑轮,8-转角件,9-拉绳固定孔,10-动滑轮,11-第一通电线圈,12-磁体机构,13-第二通电线圈,14-第三通电线圈,15-第四通电线圈,16-右边框,17-第三拉绳,18-配重铁芯,19-单通电线圈,20-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定位销,23-第二定位孔,24-第一定位孔,25-磁铁,26-第二转向滑轮,27-第二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3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1和右边框16;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12,所述磁体机构12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的磁铁25,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设置在右边框16内的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和第四通电线圈15,所述的第一通电线圈11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二通电线圈13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三通电线圈14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所述的第四通电线圈15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其中,所述磁体机构12可在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和第四通电线圈15内竖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电线圈的数量可根据产品的高度、遮阳帘的展开与收起幅度具体设置,并不仅限与上述4个通电线圈,而且所有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均相同。
优选地,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或第四通电线圈15的高度分别为中空玻璃高度的1/7~1/6。
优选地,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还包括一个转角件8、至少两个转向件5和至少两根拉绳2,所述的磁体机构12上部装有一动滑轮10,所述的转向件5上装有升降滑轮6,所述的转角件8上装有转向滑轮7;所述转角件8的下部设有拉绳固定孔9,所述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一底梁4上,另一端穿过遮阳帘3,经升降滑轮6、转向滑轮7和动滑轮10后被固定在拉绳固定孔9中,其中,当遮阳帘为百叶帘时,所述遮阳帘收放机构还包括转角机构,所述转角机构用于控制百叶帘的转动角度,转角机构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具体介绍,转角结构中转轴的转动可通过动滑轮10的移动实现。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12移动位置和方向分别控制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磁体机构12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12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
优选地,参见图3和图4,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两个第二弹簧21、用于定位销22水平移动的两个第二定位孔23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用于所述磁铁25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24与第一弹簧20,所述定位销22采用磁铁材料;所述磁铁25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排斥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在通电线圈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吸引述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电线圈中设有可使定位销22插入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配重铁芯18,所述配重铁芯18通过两根第三拉绳17与磁体机构12的下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安装在右边框内上部的用于限制磁体机构12最大向上移动位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限制磁体机构12最大向下移动位置的第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结构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这里不再表述。
实施例2:参见图5、图6、图7和图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采用另一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3两侧的定位销22、两个第二弹簧21、两个用于所述定位销22水平移动的第二定位孔23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用于所述磁铁25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24、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定位孔24内的第二转向滑轮26与至少两根第二拉绳27;所述磁铁25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弹簧21推动定位销22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在通电线圈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通过第二拉绳27拉动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电线圈中设有可使定位销22插入的间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电线圈中设有可使定位销22插入的间隙。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控制装置通过控制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和定位机构可实现遮阳帘的升降与停止,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使用可分为上升模式和下降模式。
在上升模式时,控制装置分别给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通入第一预设值与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其中,所有通电线圈中通入上述电流后会产生吸引磁场可吸引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即该吸引力应大于遮阳帘3的重力与所有滑轮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在该模式中,由于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总是与距离最近的通电线圈相互吸引的磁力最大,无论磁体机构12在任何位置,当所有通电线圈通入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时,磁体机构12会向下移动带动遮阳帘的上升,当需要停止时,控制装置可控制通入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的电流值为零,定位机构在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和第四通电线圈15均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从而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停止。
在下降模式时,控制装置分别给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通入第二预设值与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其中,所有通电线圈中通入上述电流后产生的吸引磁场可磁体机构12竖直向上移动,即该吸引磁场的吸引力无需吸引磁体机构向下运动,只需吸引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向下运动带动定位销向内移动从而使磁体机构12受遮阳帘3重力的作用向上移动,当需要停止时,控制装置可控制通入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的电流值为零,定位机构在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和第四通电线圈15均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从而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遮阳帘升降的控制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他还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遮阳帘的升降。
为了更好地降低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运行能耗,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确定模块、上升模块、下降模块和停止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其中,距离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磁铁机构12或配重铁芯18的下端,也可以安装在右边框16内腔的下端,预定位置可以是右边框16的下端或其他预定位置。
所述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所述的上升模块用于接收上升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即该吸引力应大于遮阳帘3的重力与所有滑轮产生的摩擦力之和。
所述的下降模块用于接收下降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动方向的电流后产生吸引磁场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向上移动,即该吸引磁场的吸引力无需吸引磁体机构向下运动,只需吸引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向下运动带动定位销向内移动从而使磁体机构12受遮阳帘3重力的作用向上移动。
所述的停止模块用于接收停止指令,并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上升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2、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
S3、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接收下降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一通电线圈11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二通电线圈13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三通电线圈14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第四通电线圈15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5、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上运动;
S6、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3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1和右边框16;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12,所述磁体机构12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的磁铁25,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设置在右边框16内竖直布置的单通电线圈19,所述单通电线圈19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在所述单通电线圈19内竖直移动,所述控制装置与单通电线圈19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12移动位置和方向控制单通电线圈19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优选地,所述单通电线圈19的高度分别为中空玻璃高度的1/2~2/3。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单通电线圈19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12在所述单通电线圈19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其中,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定位机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配重铁芯18,所述配重铁芯18通过两根第三拉绳17与磁体机构12的下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单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和定位机构可实现遮阳帘的升降与停止,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使用可分为上升模式和下降模式。
在上升模式时,控制装置给单通电线圈19通入第一预设值与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其中,单通电线圈中通入上述电流后会产生吸引磁场可吸引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即该吸引力应大于遮阳帘3的重力与所有滑轮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在该模式中,由于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总是与距离最近的通电线圈相互吸引的磁力最大,无论磁体机构12在任何位置,当单通电线圈通入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时,磁体机构12会向下移动带动遮阳帘的上升,当需要停止时,控制装置可控制通入单通电线圈19的电流值为零,定位机构在单通电线圈19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从而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停止。
在下降模式时,控制装置给单通电线圈19通入第二预设值与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其中,单通电线圈19中通入上述电流后产生的吸引磁场可磁体机构12竖直向上移动,即该吸引磁场的吸引力无需吸引磁体机构向下运动,只需吸引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向下运动带动定位销向内移动从而使磁体机构12受遮阳帘3重力的作用向上移动,当需要停止时,控制装置可控制通入单通电线圈19的电流值为零,定位机构在单通电线圈19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从而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遮阳帘升降的控制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他还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遮阳帘的升降。
实施例4: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3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1和右边框16;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12,所述磁体机构12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的磁铁25,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设置在右边框16内竖直排列的多个通电线圈,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多个通电线圈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12移动位置和方向分别控制多个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其中,所述多个通电线圈的数量大于等于5个。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磁体机构12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12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两个第二弹簧21、用于定位销22水平移动的两个第二定位孔23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用于所述磁铁25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24与第一弹簧20,所述定位销22采用磁铁材料;所述磁铁25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排斥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在通电线圈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吸引述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移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3两侧的定位销22、两个第二弹簧21、两个用于所述定位销22水平移动的第二定位孔23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用于所述磁铁25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24、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定位孔24内的第二转向滑轮26与至少两根第二拉绳27;所述磁铁25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弹簧21推动定位销22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在通电线圈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通过第二拉绳27拉动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多个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和定位机构可实现遮阳帘的升降与停止,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使用可分为上升模式和下降模式。
在上升模式时,控制装置分别给所有的通电线圈通入第一预设值与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其中,所有通电线圈中通入上述电流后会产生吸引磁场可吸引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即该吸引力应大于遮阳帘3的重力与所有滑轮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在该模式中,由于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总是与距离最近的通电线圈相互吸引的磁力最大,无论磁体机构12在任何位置,当所有通电线圈通入电流产生吸引磁场时,磁体机构12会向下移动带动遮阳帘的上升,当需要停止时,控制装置可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的电流值为零,定位机构在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从而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停止。
在下降模式时,控制装置分别给所有的通电线圈通入第二预设值与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其中,所有的通电线圈中通入上述电流后产生的吸引磁场可磁体机构12竖直向上移动,即该吸引磁场的吸引力无需吸引磁体机构向下运动,只需吸引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向下运动带动定位销向内移动从而使磁体机构12受遮阳帘3重力的作用向上移动,当需要停止时,控制装置可控制通入所有的通电线圈的电流值为零,定位机构在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从而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停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现遮阳帘升降的控制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实现遮阳帘升降的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他还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遮阳帘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降低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运行能耗,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确定模块、上升模块、下降模块和停止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其中,距离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磁铁机构12或配重铁芯18的下端,也可以安装在右边框16内腔的下端,预定位置可以是右边框16的下端或其他预定位置。
所述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每个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所述的上升模块用于接收上升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即该吸引力应大于遮阳帘3的重力与所有滑轮产生的摩擦力之和。
所述的下降模块用于接收下降指令,并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动方向的电流后产生吸引磁场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向上移动,即该吸引磁场的吸引力无需吸引磁体机构向下运动,只需吸引磁体机构12中的磁铁25向下运动带动定位销向内移动从而使磁体机构12受遮阳帘3重力的作用向上移动。
所述的停止模块用于接收停止指令,并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上升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每个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2、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一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下运动;
S3、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接收下降指令,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并根据磁体机构12与预定位置的距离、每个通电线圈与预定位置的距离确定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和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其中,将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所在的通电线圈记为当前通电线圈,将距离所述磁体机构12的下端部最近的通电线圈记为下一通电线圈;
S5、控制当前通电线圈和下一通电线圈中通入第二预设值和预设电流方向的电流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向上运动;
S6、接收停止指令,控制所有的通电线圈均不通入电流时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的其它形式产品,不论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改变,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包括中空玻璃和置于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3)及遮阳帘收放机构,所述的中空玻璃内设有上边框(1)和右边框(16);所述的遮阳帘收放机构包括一个磁体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机构(12)包括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的磁铁(25),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设置在右边框(16)内的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和第四通电线圈(15),所述的第一通电线圈(11)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二通电线圈(13)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所述的第三通电线圈(14)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所述的第四通电线圈(15)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吸引磁场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磁体机构(12)移动位置和方向分别控制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3)、第三通电线圈(14)、第四通电线圈(15)的电流方向和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所述磁体机构(12)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不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所述磁体机构(12)当前位置预设距离内的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时可使磁体机构(12)竖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两个第二弹簧(21)、用于定位销(22)水平移动的两个第二定位孔(23)和设置在所述磁体机构(12)下部用于所述磁铁(25)竖直移动的第一定位孔(24)与第一弹簧(20),所述定位销(22)采用磁铁材料;所述磁铁(25)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排斥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外移动插入当前位置所在通电线圈的间隙中使所述磁体机构(12)固定不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磁铁(25)分别吸引所述磁体机构(12)两侧的定位销(22)向内移动使磁体机构(12)可竖直移动。
CN201820481272.1U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8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272.1U CN208168747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272.1U CN208168747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8747U true CN208168747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27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8747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8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4302B (zh) 智能玻璃清理机器人
CN107154526B (zh) 一种室外天线
CN201865548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帘
CN208182447U (zh) 一种空心水泥管吊装装置
CN208168747U (zh)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CN108301753A (zh)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CN108204198A (zh) 一种隐藏拉绳的中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
CN208374439U (zh) 一种自动焊锡设备用电感线圈夹持装置
CN208422282U (zh) 卷帘屏显示装置
CN115327471A (zh) 一种电能表校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4033025U (zh) 电动窗帘升降机
CN211974812U (zh) 一种温度自适应电控百叶窗系统
CN207499763U (zh) 遥控电动卷帘窗
CN219301688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监测装置
CN208633750U (zh) 一种中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
CN202785189U (zh) 一种双励磁电机节能电梯
CN207499766U (zh) 内置中空百叶窗结构
CN214472898U (zh) 玻璃耐高温稳定性测试装置
CN208723745U (zh) 自动下线机
CN221026843U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收线装置
CN112252949B (zh) 一种低成本的建筑外遮阳百叶帘一体化窗
CN210465221U (zh) 一种冷热冲击箱
CN220770715U (zh) 一种工业显示屏支撑机构
CN215169594U (zh) 一种电动控制百叶的双层中空内置百叶玻璃窗
CN216336034U (zh) 一种平稳运行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