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9230U -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9230U
CN208159230U CN201820452789.8U CN201820452789U CN208159230U CN 208159230 U CN208159230 U CN 208159230U CN 201820452789 U CN201820452789 U CN 201820452789U CN 208159230 U CN208159230 U CN 208159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wheel
seed wheel
convex platform
ob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27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栋材
陶韵晖
徐浩
黄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4527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9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9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92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排种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包含种箱、壳体、种刷、排种轮、阻塞轮和排种斗,壳体上部为种箱,壳体下部固定有排种斗,壳体两侧上固定有种刷与排种轮接触,其特征在于,种箱中间有隔板,其特征在于,壳体一侧固定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中间为圆柱段,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能实现生物多样性且能满足混种需求,而且能设置需要的种植间隔,且结构简单;第一排种轮的排种槽的参数选择使对于早灿6号种子的播种效率达到最优。

Description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排种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背景技术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依靠传统的栽培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机器直播是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中最简单的种植方式,而排种器作为播种机中非常重要的零件,对种植谷物机械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功能、效果将直接对农作物耕种的质量、成本以及日后的量化工作产生影响。排种器根据其工业原理可分为机械式、振动式和气力式,其中,气力式类的排种器相较于其它排种器具有更高使用性、对种子损伤更小的优点,但由于其结构比较复杂,投入成本及技术需求也更高。而机械式排种器由于其性能稳定、价格便宜而广受使用者推崇,成为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机型,槽轮排种器是一种常用的排种器,但是如何得到最好的槽轮排种器的槽孔结构形式值得我们研究,另外我们通常在排种的时候,有时需要不同的种子间隔播种,来保证种植系统的多样性,如何在一次播种路径上实现不同种子播种条件值得我们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这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包含种箱、壳体、种刷、排种轮、阻塞轮和排种斗,壳体上部为种箱,壳体下部固定有排种斗,壳体两侧上固定有种刷与排种轮接触,其特征在于,种箱中间有隔板,其特征在于,壳体一侧固定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中间为圆柱段,所述花键轴左右两段为花键段,花键轴中间段外套有阻塞轮,阻塞轮右端面通过固定杆焊接在固定板上,所述阻塞轮为两侧面带有圆环凸台的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轴心水平开有直径等于花键中间段外径的通孔,左侧的圆环凸台上以圆心角72°均匀开有5个方形孔,右侧的圆环凸台上以圆心角90°均匀开有4个方形孔,方形孔中放置有可竖直滑动的滚柱,左侧的圆环凸台中有五激波轮,所述五激波轮外齿廓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5个凸起的凸轮,右侧的圆环凸台中有三激波轮,所述三激波轮外齿廓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3个凸起的凸轮,圆环凸台外有排种轮,三激波轮和五激波轮中心都有花键通孔与花键轴的花键段匹配,左侧的圆环凸台外有第一排种轮,右侧的圆环凸台外有第二排种轮,第一排种轮内壁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10个凸起的齿廓,所有排种轮内齿廓和所有激波轮外齿廓都与滚柱接触,第二排种轮内壁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7个凸起的齿廓,第一排种轮和第二排种轮外圈上各均开有8条排种槽,所述阻塞轮水平穿过隔板,第二排种轮和第一排种轮均有一部分穿过壳体位于壳体外。
隔板位于垂直于阻塞轮轴线的中心对称面上。
所述第一排种轮的排种槽为钩勺型槽孔,槽孔螺旋角为14.01°。
所述第一排种轮的排种槽为钩勺型槽孔或V型槽或梯形槽或半圆形槽。
所述第一排种轮和第二排种轮外径相等。
所述排种斗为两个,左侧排种斗位于第一排种轮下方,右侧排种斗位于第一排种轮下方。
所述阻塞轮左右两侧的圆环凸台外侧都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一盖板,所述阻塞轮右侧的圆环凸台外侧都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中心有通孔,通孔直径为花键轴花键段的外接圆直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外径都小于排种槽最底端到排种轮轴心的距离。
在使用时,第一电机带动三激波轮旋转和五激波轮旋转,三激波轮通过滚柱将带动第一排种轮旋转,五激波轮通过滚柱带动第二排种轮旋转,由于阻塞轮固定,当激波轮凸起数目和滚柱数目之和等于排种轮内齿廓凸起数目时,激波轮和排种轮是同向旋转;由于阻塞轮固定,激波轮转速与对应排种轮转速之比等于排种轮内齿廓凸起数目和激波轮凸起数目之比;所以第一电机转一圈,能实现第一排种轮和第二排种轮不同的播种速度,而这种结构形式,只需要改变阻塞轮第一圆柱体的轴向长度便能改变播种的行距,一种早籼6号种子从隔板左侧进入种箱,另一种需要植物的种子从隔板右侧进入种箱,通过排种轮通过不同速度排出;此外钩勺型槽孔,槽孔螺旋角为14.01°。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能实现生物多样性且能满足混种需求,而且能设置需要的种植间隔,且结构简单;第一排种轮的排种槽的参数选择使对于早灿6号种子的播种效率达到最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主视图
图2.去第一电机和固定板后本发明后视图
图3.去盖板后本发明主视图
图4.去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盖板后本发明后视图
图5.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调整阻塞轮第一圆柱体的轴向长度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7.第二排种轮俯视图
在图1至图7中,1、种箱,2、壳体,3、种刷,4、排种轮,4.1、第一排种轮,4.2、第二排种轮,5、排种槽,5.1、第一排种槽,5.2、第二排种槽, 6、排种斗,7、隔板,8、固定板,9、第一电机,10、花键轴,11、阻塞轮,11.3、圆环凸台,11.1、第一圆柱体,11.2、通孔,11.3、圆环凸台,12、方形孔,13、滚柱,14、激波轮,14.2、五激波轮,14.1、三激波轮,15、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固定杆,18、花键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7中,这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包含种箱1、壳体2、种刷3、排种轮4、阻塞轮11和排种斗6,壳体2上部为种箱1,壳体2下部固定有排种斗6,壳体2两侧上固定有种刷3与排种轮4接触,其特征在于,种箱1中间有隔板7,其特征在于,壳体2一侧固定焊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固定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输出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花键轴10,所述花键轴10中间为圆柱段,所述花键轴10左右两段为花键段,花键轴10中间段外套有阻塞轮11,阻塞轮11右端面通过固定杆17焊接在固定板8上,所述阻塞轮11为两侧面带有圆环凸台11.3的第一圆柱体11.1,第一圆柱体11.1轴心水平开有直径等于花键中间段外径的通孔11.2,左侧的圆环凸台11.3上以圆心角72°均匀开有5个方形孔12,右侧的圆环凸台上以圆心角90°均匀开有4个方形孔12,方形孔12中放置有可竖直滑动的滚柱13,左侧的圆环凸台11.3中有五激波轮14.2,所述五激波轮14.2外齿廓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5个凸起的凸轮,右侧的圆环凸台11.3中有三激波轮14.1,所述三激波轮14.1外齿廓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3个凸起的凸轮,圆环凸台11.3外有排种轮4,三激波轮14.1和五激波轮14.2中心都有花键通孔18与花键轴的花键段匹配,左侧的圆环凸台11.3外有第一排种轮4.1,右侧的圆环凸台11.3外有第二排种轮4.2,第一排种轮4.1内壁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10个凸起的齿廓,所有排种轮4内齿廓和所有激波轮14外齿廓都与滚柱13接触,第二排种轮4.2内壁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7个凸起的齿廓,第一排种轮4.1和第二排种轮4.2外圈上各均开有8条排种槽5,所述阻塞轮11水平穿过隔板7,第二排种轮4.2和第一排种轮4.1均有一部分穿过壳体2位于壳体2外。
隔板7位于垂直于阻塞轮11轴线的中心对称面上。
所述花键轴10中间段长度等于第一圆柱体11.1轴向长度。
所述第一排种轮4.1的第一排种槽5.1为钩勺型槽孔,槽孔螺旋角为14.01°。
所述第二排种轮4.2的第二排种槽5.2为钩勺型槽孔或V型槽或梯形槽或半圆形槽。
所述第一排种轮4.1和第二排种轮4.2外径相等。
所述排种斗6为两个,左侧排种斗位于第一排种轮4.1下方,右侧排种斗位于第二排种轮4.2下方。
所述阻塞轮11左侧的圆环凸台11.3外侧都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一盖板15,所述阻塞轮11右侧的圆环凸台11.3外侧都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二盖板16,所述第二盖板16中心有通孔,通孔直径为花键轴10花键段的外接圆直径,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6的外径都小于排种槽5最底端到排种轮4轴心的距离。

Claims (7)

1.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包含种箱、壳体、种刷、排种轮、阻塞轮和排种斗,壳体上部为种箱,壳体下部固定有排种斗,壳体两侧上固定有种刷与排种轮接触,其特征在于,种箱中间有隔板,壳体一侧固定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中间为圆柱段,所述花键轴左右两段为花键段,花键轴中间段外套有阻塞轮,阻塞轮右端面通过固定杆焊接在固定板上,所述阻塞轮为两侧面带有圆环凸台的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轴心水平开有直径等于花键中间段外径的通孔,左侧的圆环凸台上以圆心角72°均匀开有5个方形孔,右侧的圆环凸台上以圆心角90°均匀开有4个方形孔,方形孔中放置有可竖直滑动的滚柱,左侧的圆环凸台中有五激波轮,所述五激波轮外齿廓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5个凸起的凸轮,右侧的圆环凸台中有三激波轮,所述三激波轮外齿廓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3个凸起的凸轮,圆环凸台外有排种轮,三激波轮和五激波轮中心都有花键通孔与花键轴的花键段匹配,左侧的圆环凸台外有第一排种轮,右侧的圆环凸台外有第二排种轮,第一排种轮内壁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10个凸起的齿廓,所有排种轮内齿廓和所有激波轮外齿廓都与滚柱接触,第二排种轮内壁为余弦曲线形成的具有7个凸起的齿廓,第一排种轮和第二排种轮外圈上各均开有8条排种槽,所述阻塞轮水平穿过隔板,第二排种轮和第一排种轮均有一部分穿过壳体位于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其特征在于,隔板位于垂直于阻塞轮轴线的中心对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种轮的排种槽为钩勺型槽孔,槽孔螺旋角为1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种轮的排种槽为钩勺型槽孔或V型槽或梯形槽或半圆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种轮和第二排种轮外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斗为两个,左侧排种斗位于第一排种轮下方,右侧排种斗位于第一排种轮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轮左右两侧的圆环凸台外侧都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一盖板,所述阻塞轮右侧的圆环凸台外侧都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中心有通孔,通孔直径为花键轴花键段的外接圆直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外径都小于排种槽最底端到排种轮轴心的距离。
CN201820452789.8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59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2789.8U CN208159230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2789.8U CN208159230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9230U true CN208159230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278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59230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92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042A (zh) * 2018-04-02 2018-07-17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042A (zh) * 2018-04-02 2018-07-17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CN108283042B (zh) * 2018-04-02 2019-08-0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3298U (zh) 一种玉米播种机的播种装置
CN2349750Y (zh) 株距可调式穴播机
CN203814166U (zh) 一种两用精密排种器
CN108243683A (zh) 一种颗粒类农作物播种筒
CN208159230U (zh)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CN206237782U (zh) 一种用于农业成产的播种机
CN107820754A (zh) 一种农业播种一体装置
CN106612785A (zh) 一种播量可调的组合窝孔式排种器
CN205755455U (zh) 一种水稻螺旋排种器
CN108283042B (zh) 一种变距水稻槽轮排种器
CN208159449U (zh) 一种百叶式墙面垂直绿化装置
CN208624083U (zh) 一种谷子精少量播种机
CN114190204A (zh) 农业培植室
CN105532140A (zh) 一种用于两种作物同行间作的排种器
CN2888823Y (zh) 精量玉米排种器
CN108124550A (zh) 一种高速精密对置倾斜式勺轮排种器
CN208210662U (zh) 一种间距可调节式玉米种植机
CN206196315U (zh) 一种高填充双粒排种器
CN206462040U (zh) 一种垂直绿化装置
CN205389422U (zh) 一种外设种子箱式穴播滚筒装置
CN204305599U (zh) 水稻直播机穴播装置
CN203136494U (zh) 用于精量点播器上的取种装置
CN208210661U (zh) 一种燕麦穴播机
CN206226981U (zh) 一种播量可调的组合窝孔式排种器
CN210725979U (zh) 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8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