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8335U -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8335U
CN208158335U CN201820736921.8U CN201820736921U CN208158335U CN 208158335 U CN208158335 U CN 208158335U CN 201820736921 U CN201820736921 U CN 201820736921U CN 208158335 U CN208158335 U CN 208158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rotor
heat dissipation
permanent magnet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69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志伟
刘志华
谢卫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207369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8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8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8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包括定子支架、转子支架、转子、内定子、外定子、进风口、鼓风机、出风口和冷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个方案分为五路风道分别为外定子、内定子、转子、转子内侧、永磁体进行冷却,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特别是创造性的设计了内定子和转子内侧两条散热风路,可以有效的解决双定子电机的散热问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改进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双定子电机是一种在传统电机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定子的新型结构电机,是一种高功率密度电机,在电机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其作为发电机运行时可提高电机的发电能力。但由于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有功率密度大、电机结构复杂,散热困难,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子支架、转子支架、转子、内定子、外定子、进风口、鼓风机、出风口和冷却器。所述转子支架与所述转子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之间,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固定于所述定子支架上,所述定子支架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安装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的一侧,所述定子支架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安装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的另一侧,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的出风口位于靠近所述鼓风机进风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个方案分为五路风道分别为外定子、内定子、转子、转子内侧、永磁体进行冷却,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特别是创造性的设计了内定子和转子内侧两条散热风路,可以有效的解决双定子电机的散热问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定子支架、2-转子支架、3-转子、4-内定子、5-外定子、6-进风口、7-鼓风机、8-出风口、9-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子支架1、转子支架2、转子3、内定子4、外定子5、进风口6、鼓风机7、出风口8和冷却器9。所述转子支架与所述转子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之间,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固定于所述定子支架上,所述定子支架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安装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的一侧,所述定子支架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安装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的另一侧,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的出风口位于靠近所述鼓风机进风口的位置。
从发热情况来看,主要发热部件在定子,电机的冷却系统主要针对电机定子进行冷却,所以在定子开设通风道,以保证定子散热。采用在电机的定子轭部开轴向通风冷却通道,通风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进行流体和温升计算验证散热效果。
冷却气体的流程,从鼓风机出来的冷却气体通过入口风罩循环后,经过端盖上的入风口进入电机内部,分5路分别对电机的4个主要部分进行冷却:第1路:冷却气体流经外气隙。对外电机转子永磁体及外定子表面进行冷却。第2路:冷却气体通过外定子铁心上的通风孔流经定子铁心。对外定子铁心及绕组端部进行冷却。第3路:冷却气体流经内气隙,对内电机转子永磁体及定子内表面进行冷却。第4路:冷却气体通过内定子铁心上的通风孔流经定子铁心。第5路:增加了内转子内侧轴向通风道,对内转子进行冷却。分成五路对电机进行冷却,在选用合适的鼓风机的情况下可以将双定子电机内部温升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上述方案采用自扇冷却的轴向通风方式,利用鼓风机使冷却空气从电机的一端进,另一端出。整个方案分为五路风道分别为外定子、内定子、转子、转子内侧、永磁体进行冷却,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特别是创造性的设计了内定子和转子内侧两条散热风路,可以有效的解决双定子电机的散热问题。
在实际运用中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与双馈风力发电机相比无需齿轮箱增速架构简单易于维护,但由于直驱式风机极对数较多因此体积较大。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体积与功率成正比,因为风力发电机体积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体积问题限制了大功率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双定子电机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双定子电机内部温升较高特别是内定子和转子内侧容易发热,因此必须要有一种良好的散热方案。
本发明为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这一优良的电机设计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散热结构,在根据电机功率选用合适鼓风机的情况下可以良好的限制电机内部温升,为设计大功率的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支架、转子支架、转子、内定子、外定子、进风口、鼓风机、出风口和冷却器,所述转子支架与所述转子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之间,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固定于所述定子支架上,所述定子支架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安装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的一侧,所述定子支架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安装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定子的另一侧,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出风口位于靠近所述鼓风机进风口的位置。
CN201820736921.8U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8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6921.8U CN208158335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6921.8U CN208158335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8335U true CN208158335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692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8335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8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922B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
CN102769356B (zh) 具有空气冷却结构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及其空气冷却方法
CN202026203U (zh) 一种具有空气冷却结构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CN202183694U (zh) 一种机壳水冷式风力发电机冷却结构
CN102130540B (zh) 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通风散热结构
CN204334189U (zh) 具有三风扇全循环冷却风路系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EP2536006A1 (en) Vertical shaft disc-type outer rotor electric machine and cool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02679191U (zh) 双冷却风扇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3475147A (zh) Ic611冷却方式的箱式机座低压大功率电机
CN109639030A (zh) 一种高速电机及包括其的电吹风
CN202183693U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
CN208539671U (zh) 一种自冷却电机转子
CN208158335U (zh) 一种双定子永磁风力发电机散热结构
CN203434791U (zh) Ic611冷却方式的箱式机座低压大功率电机
CN107528423A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用密闭式永磁发电机
CN207677576U (zh)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通风冷却结构
CN205039633U (zh) 一种永磁风力发电机内风路结构
CN117040196A (zh) 一种双离心-轴流交叠冷却增压式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通风系统
CN207766098U (zh) 一种立式水轮发电机组的通风散热系统
CN208923982U (zh) 一种风冷散热微型电机
CN203707998U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串激马达
CN203261190U (zh) 一种超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散热结构
CN202856538U (zh) 电机风路结构
CN206149056U (zh)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及发电机
CN208782657U (zh) 一种新型冷却风导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