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6338U -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 Google Patents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6338U
CN208156338U CN201820702756.4U CN201820702756U CN208156338U CN 208156338 U CN208156338 U CN 208156338U CN 201820702756 U CN201820702756 U CN 201820702756U CN 208156338 U CN208156338 U CN 208156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etection device
intelligent glasses
processing component
mirr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27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玉强
谭智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cou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cou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cou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cou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027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6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6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63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眼镜框架,包括镜框本体以及设置于镜框本体上的用于矫正不良用眼习惯的处理部件,镜框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左框架与右框架连接,处理部件分为重量相等的第一组处理部件和第二组处理部件,第一组处理部件安装在左框架上,第二组处理部件安装在右框架上,以使镜框本体左右两侧平衡。本实用新型再提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架和设置在眼镜框架上的镜片,眼镜框架采用上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用户佩戴舒适度高,且能够矫正用户的不良用眼习惯。

Description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框架、包含该智能眼镜框架的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人口近视率上升,国内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据了解,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并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的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专家论证80%的近视是由于人们不良用眼习惯造成。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眼镜框架,大多数是用于拍摄或者娱乐,而普通的眼镜框架只能佩戴使用,并不能发现用户的不良用眼习惯,更无法对用户的不良习惯进行提醒。
此外,部分用于眼镜上产品均作为眼镜的配件存在,通常将其设置在眼镜框架一边,使得眼镜框架两边的重量不平衡,用户在佩戴眼镜的过程中由于眼镜左右两边的失衡容易产生不舒适感并且容易引起用眼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眼镜框架,镜框的左右两侧的总重量平衡,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感,降低用眼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其用户佩戴舒适度高,能够矫正用户的不良用眼习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智能眼镜框架,包括镜框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镜框本体上的用于矫正不良用眼习惯的处理部件,所述镜框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框架以及右框架,所述左框架与所述右框架连接,所述处理部件分为重量相等的第一组处理部件和第二组处理部件,所述第一组处理部件安装在所述左框架上,所述第二组处理部件安装在所述右框架上,以使所述镜框本体左右两侧平衡。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触点充电组件,所述触点充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镜框本体上的充电触点。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框架包括左镜框以及一端与所述左镜框连接的左镜脚,所述右框架包括右镜框以及一端与所述右镜框连接的右镜脚;
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底部和/或所述右镜框的底部;
或,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顶部和/或所述右镜框的顶部;
或,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脚的外侧和/或所述右镜脚的外侧;
或,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脚远离所述左镜框的一端和/或所述右镜脚的远离所述右镜框的一端。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防水保护装置,所述防水保护装置为自恢复保险丝。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距离检测装置、时间计量装置、姿态检测装置以及光照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所述时间计量装置、所述姿态检测装置、所述光照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前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右镜框的前端;
或,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前端和所述右镜框的前端;
或,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分布于所述左镜框和所述右镜框之间的鼻托上;
或,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中其中一个设置所述左镜框和右镜框的前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分布于所述左镜框和所述右镜框之间的鼻托上。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左镜框与所述左镜脚连接处;和/或,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右镜框与所述右镜脚连接处。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单元、震动单元、发光单元、电极刺激单元、电致变色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眼镜框架上的镜片,所述眼镜框架采用如权利要求上述的智能眼镜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第一组处理部件的重量等于第二组处理部件的重量,使得左框架承受的重量之和与右框架承受的重量之和相等。平衡镜框本体的左右两侧的重量,提升镜框本体在佩戴时的平衡性,防止用户在佩戴所述智能眼镜框架时由于左右两侧的重量失衡引起眼镜整体的侧偏,提升用户的舒适感,降低用眼疲劳的危险。通过时间计量装置、光照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以及姿态检测装置对用户的用眼时长、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距离、阅读坐姿以及阅读光照环境进行检测,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使用户及时矫正不良用眼习惯。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智能眼镜框架一角度的结构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述智能眼镜框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00、左框架;110、左镜框;120、左镜脚;200、右框架;210、右镜框;220、右镜脚;230、收纳槽;240、铰接轴;250、充电插脚;260、导电触片;300、鼻托;
1、报警装置;2、时间计量装置;3、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距离检测装置;6、光照检测装置;7、姿态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眼镜框架,包括镜框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镜框本体上的用于矫正不良用眼习惯的处理部件,所述镜框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框架100以及右框架200,所述左框架100与所述右框架200连接,所述处理部件分为重量相等的第一组处理部件和第二组处理部件,所述第一组处理部件安装在所述左框架100上,所述第二组处理部件安装在所述右框架200上,以使所述镜框本体左右两侧平衡。
由于第一组处理部件的重量等于第二组处理部件的重量,左框架100和右框架200对称设置,将第一组处理部件和第二组处理部件分别安装在左框架100和右框架200上,使得左框架100承受的重量之和与右框架200承受的重量之和相等,以使所述镜框本体左右两侧平衡。通过此设计,平衡镜框本体的左右两侧的重量,提升镜框本体在佩戴时的平衡性,防止用户在佩戴所述智能眼镜框架时由于左右两侧的重量失衡引起眼镜整体的侧偏,提升用户的舒适感,降低用眼疲劳的危险。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正确佩戴智能眼镜框架时,所述镜框本体位于用户的鼻梁左侧部分为左框架100,所述镜框本体位于用户的鼻梁右侧部分为右框架200。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触点充电组件,所述触点充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镜框本体上的充电触点。触点充电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进行充电,保证处理部件的正常工作,延长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在清洗眼镜时,水从充电触点与镜框本体连接的位置进入到所述镜框本体的内部,在所述充电触点与镜框本体连接的位置涂覆防水密封胶。
所述左框架100包括左镜框110以及一端与所述左镜框110连接的左镜脚120,所述右框架200包括右镜框210以及一端与所述右镜框210连接的右镜脚220。其中,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框架100和/或所述右框架200的上。具体的,所述充电触点可以设置在所述右镜脚220的远离所述右镜框210的一端,或者,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脚120的远离所述左镜框110的一端;或者,在所述左镜脚120远离所述左镜框110的一端和所述右镜脚220的远离所述右镜框210的一端均设置充电触点。或者,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脚120的外侧和/或所述右镜脚220的外侧。或者,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框110的底部或顶部;或者,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右镜框210的底部或顶部;或者,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右镜框210的底部和所述左镜框110的底部均设置充电触点。或者,在所述右镜框210的顶部和所述左镜框110的顶部均设置充电触点。或者,所述充电触点设置所述左镜框110靠近所述左镜脚120的一端;或者,所述充电触点设置所述右镜框210靠近所述右镜脚220的一端。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充电触点具体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上位置但并不限于以上的位置,实际上充电触电的设置的具体位置可根据所述镜框本体的结构、形状或者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设置,只要是将充电触点设置在框架本体上且方便充电触点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位置均可。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为充电插脚250。充电插脚250设置在所述右镜脚220远离所述右镜框210的一端,为了方便在充电插脚250不充电时将所述充电插脚250收起,所述左镜框110对应所述充电插脚250的位置设置有收纳槽230,所述充电插脚250的一端通过铰接轴240与所述收纳槽230的底部铰接,当不需要充电时,将所述充电插脚250绕铰接轴240转动使所述充电插脚250远离所述铰接轴240的一端向收纳槽230内折叠,从而使充电插脚250被收纳到所述收纳槽230内,防止充电插脚250占用多余的空间,并对充电插脚250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提高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整体美观性。为了防止所述充电插脚250收纳在收纳槽230内时充电插脚250容易从收纳槽230的内部滑出,在所述收纳槽230的底部设置有粘胶层,以将所述充电插脚250通过粘胶层粘贴在在收纳槽230内。
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为导电触片260,可通过导电触片260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进行充电。导电触片260的设置方便用户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充电,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直接将导电触片260与外部电源接触即可实现充电,方便了用户充电,不同于充电插脚的设置在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将充电插脚从收纳槽中打开才能充电。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防止在充电过程中导电触片260与外部电源之间发生松动,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为磁吸导电触片,通过磁吸导电触片能够利用磁铁的吸附作用,使磁吸导电触片吸附在外部电源的充电位置上,避免充电触点与外部电源的充电位置由于存在间隙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在再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为USB充电接口(图中未示出),在充电过程中,将与外部电源连接的USB充电接头与所述USB充电接口连接,实现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充电。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进行充电。具体的,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为无线充电模块,通过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接收外部的射频能量为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电源模块充电,方便充电。
在具体的实施中,可通过外置充电线将充电触点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以实现对所述智能眼镜框的充电。用户可在睡觉或者在所述不使用眼镜的情况下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进行充电,方便使用。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例,可以将所述智能眼镜框架与具有充电功能的眼镜盒配合使用,其中,在眼镜盒内设置与所述智能眼镜框架适配的放置位,在所述放置位与所述充电触点对应的位置设置充电接口,将充电触点与充电接口连接,实现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充电,将所述智能眼镜框架放置在所述眼镜盒内充电可利用眼镜盒对眼镜进行防护,防止损坏眼镜,同时也避免使用充电线,充电更加便捷。
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电源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4包括防水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水保护装置为自恢复保险丝。通过设置防水保护装置可以对智能眼镜框架进行清洗,当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电路由于进水而发生短路或过载而导致电路故障时,流经自恢复保险丝的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聚合树脂融化,体积迅速增长,形成高阻状态,工作电流迅速减小,从而对电路进行限制和保护。当故障排除后,自恢复保险丝重新冷却结晶,体积收缩,导电粒子重新形成导电通路,自恢复保险丝恢复为低阻状态,从而完成对电路的保护,无须人工更换,即使在清洗时,有水或液体进入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内部,也不会对智能眼镜框架内部的电路造成损坏。需要注意的是,防水保护装置并不限于自恢复保险丝,防水保护装置还可以是具有与自恢复保险丝等同功能的防短路保护装置。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包括控制模块3、检测模块以及报警装置1;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距离检测装置5、时间计量装置2、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具体的,所述离检测装置5、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报警装置1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3连接。
具体的,电源模块4用于对所述控制模块3、检测模块以及报警装置1进行供电。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所述镜框本体与阅读目标之间的距离,当所述镜框本体的前方有遮挡物进入距离检测装置5的检测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3发出指令,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开始计时,以计量用户阅读或办公时间(即用眼时长),当所述镜框本体的遮挡物离开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的检测范围,且超过时间计量装置2设定的休眠时间镜框本体的前方没有遮挡物再次出现在距离检测装置5的检测的范围内时,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清零,如果是在时间计量装置2设定的休眠时间范围内,在所述镜框本体前方出现再次出现遮挡物,则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继续计时。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用户的坐姿,光照检测装置6用于对用户的阅读环境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对用户的坐姿、光照强度、用户与阅读目标的之间的距离和用眼时长进行检测,若任一项超出了设定的安全指标,所述报警装置1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注意用眼安全,并及时矫正。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分别通过时间计量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5、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分别对用户的用眼时长、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的距离、阅读坐姿、和阅读光照环境进行检测后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3,如果以上的检测结果任一项超出了设定的安全指标,报警装置1发出报警信号,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醒,以矫正用户的不良用眼习惯。电源模块4、时间计量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5、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通过贯穿于镜框本体的内部的走线通道的导线连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电源模块4、时间计量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5、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左镜框110和所述右镜框210之间连接处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鼻托300,通过鼻托300减轻眼镜对脸部的压力,提升用户佩戴眼镜时的舒适感。
为了提高对阅读光照强度以及阅读距离检测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将光照检测装置6设置在左镜框110的前端,将距离检测装置5设置在右镜框210的前端,避免由于用户的头发或者衣服配饰对光照检测装置6和距离检测装置5遮挡而影响检测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左镜框110的前端指的是用户正确佩戴眼镜时,左镜框110远离用户的一侧,右镜框210的前端指的是用户正确佩戴眼镜时,右镜框210远离用户的一侧。光照检测装置6、距离检测装置5的安装位置但并不限于此设计,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分别设置在分布于所述左镜框110和所述右镜框210之间的鼻托300上。或者,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中其中一个设置所述左镜框110和右镜框210的前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分布于所述左镜框110和所述右镜框210之间的鼻托300上,或者,将距离检测装置5设置在左镜框110,将光照检测装置6设置在右镜框210上,或者是将距离检测装置5和光照检测装置6同时设置在左镜框110上或右镜框210上,以上述四种方式均能提高对阅读光照强度以及阅读距离检测的准确性。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距离检测装置5和光照检测装置6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左镜脚120或右镜脚220上,或者是距离检测装置5和光照检测装置6同时设置在左镜脚120和右镜脚220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报警装置1、时间计量装置2以及姿态检测装置7设置在左镜脚120上,将电源模块4设置和控制模块3设置右镜脚220上,但不限于上述的设置,在实际的生产中,报警装置1、电源模块4、控制模块3以及时间计量装置2在所述镜框本体上实际设置的位置根据其各自的实际重量设置,仅需要确保左框架100和右框架200两侧所承受的重量之和相等,且镜框本体左右两侧平衡即可。
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源模块4连接的行程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左镜框110与所述左镜脚120连接处;或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右镜框210与所述右镜脚220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行程开关,其中一个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左镜框110与所述左镜脚120连接处,另一个行程开关设置在述右镜框210与所述右镜脚220连接处,两个行程开关串联接入智能眼镜框架的电路中,与电源模块4连接,用于控制智能眼镜框架中的电路的通电或断电。当左镜框110与左镜脚120或者右镜框210与右镜脚220任一组或者两组同时折叠时,设置在其对应连接处的行程开关断开,实现智能眼镜框架自动关机,所述当左镜框110和左镜脚120以及右镜框210与右镜脚220同时打开时,设置在左镜框110和左镜脚120连接处的行程开关以及右镜框210和右镜脚220连接处的行程开关关闭,接通电路实现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自动开机。通过此设计,当用户打开左镜脚120和右镜脚220进行佩戴时,所述智能眼镜框架即刻开始工作,当摘下眼镜将所述左镜脚120和右镜脚220折叠收起时,所述智能眼镜框架停止工作,行程开关的设置在折叠或打开左镜脚120和右镜脚220的同时能够控制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关闭或开合,用户不需要额外操作开关才能打开或关闭智能眼镜框架,方便用户使用,并且节省了智能眼镜框架的用电量。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左镜框110和左镜脚120以及右镜框210和右镜脚220中的任一连接处设置行程开关,同样能够实现对所述智能眼镜框架自动开机和自动关机。
所述报警装置1包括声音单元、震动单元、发光单元、电极刺激单元、电致变色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报警装置1的报警的方式可根据控制模块3的信号和指令,产生声音、振动、发光、电极刺激或电致变色等不同形式的或不同形式组合的报警提示。优选的,声音单元可为骨传导语音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为红外传感器,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为姿态检测传感器,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为光照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眼镜框架上的镜片,所述眼镜框架采用上述的智能眼镜框架。该种眼镜能够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感并矫正用户的不良用眼习惯,以达到防止近视的目的。
所述眼镜还包括可选择性在所述镜片的表面形成遮挡层的辅助矫正组件,当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5、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对用户的用眼时长、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距离、阅读坐姿以及阅读光照环境进行检测后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3,如果以上的检测结果任一项超出了设定的安全指标时,通过控制模块3将启动辅助矫正组件在所述镜片的表面形成遮挡层,使得用户在暂时无法继续正常使用该眼镜,迫使用于及时矫正不良用眼习惯,提高用户的矫正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矫正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镜框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囊以及开设在左镜框110和右镜框210的周部朝向所述镜片出水孔,所述出水孔通过导水管与所述水囊连通,所述出水孔的开口部设置有电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所述控制模块3连接。当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5、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对用户用眼时长、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距离、阅读坐姿以及阅读光照环境进行检测后,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3,如果以上的检测结果任一项超出了设定的安全指标,控制模块3发出指令接通将电动阀电源模块4通电,启动电动阀使水囊内的水从通过电动阀喷到镜片上形成使镜片的表面模糊得遮挡层,迫使用户对当前的不良用眼习惯进行矫正。在实际使用中,可设置电动阀的每次开启时间的为0.5s-1s。
所述水囊设置有与所述框架本体外表面连通的注水孔,框架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可选择性封堵注水孔的开口的封堵塞,方便水囊的加水。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矫正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镜片表面的雾化玻璃层,所述雾化玻璃与电源模块4选择性连接,并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所述雾化玻璃的通电/断电。当眼镜正常工作时,所述雾化玻璃模与电源模块4正常接通,雾化玻璃处于透明的状态,当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5、姿态检测装置7以及光照检测装置6对用户的用眼时长、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距离、阅读坐姿以及阅读光照环境进行检测后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3,如果以上的检测结果任一项超出了设定的安全指标时,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雾化玻璃断电,使雾化玻璃不通电,并处于不透明的状态,从而在所述镜片的表面形成遮挡层,进而使用户暂时无法正常使用眼镜,迫使用户矫正不良用眼习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眼镜框架的控制方法,包括提供检测装置、报警装置1以及控制模块3,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距离检测装置5、时间计量装置2、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姿态检测装置7,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检测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的距离,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用于计量用户的用眼时长,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对用户的阅读光照强度进行检测,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对用户的坐姿进行检测,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将其各自检测的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3,当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中的任一项检测结果超出安全范围值时,由所述控制模块3发出指令启动所述报警装置1。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眼镜框架具有前面实施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结构。
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每隔时间T进行一侧检测,若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将其各自检测的结果均在安全范围值之内,则继续检测,反之,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3发出指令启动所述报警装置1。当所述镜框本体前方的有遮挡物进入距离检测装置5的检测范围时,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开始计时,以计算用户阅读或办公时间(即用眼时长),当所述镜框本体的遮挡离开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的检测范围时,超过了时间计量装置2设定的休眠时间镜框本体的前方没有遮挡物出现在距离检测装置5的检测的范围内时,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清零,如果是在时间计量装置2设定的休眠时间范围内,在所述镜框本体前方出现再次出现遮挡物,则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继续计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时间T为1s,在实际使用中,时间T进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控制方法还提供有电源模块4以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对所述电源模块4进行控制,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智能眼镜框架中的左镜框110和左镜脚120的连接处或设置在右镜框210和右镜脚220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镜框110和左镜脚120的连接处或设置在右镜框210和右镜脚220的连接处同时设置有所述行程开关。具体的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的控制方法具体原理如下:
打开左镜框110和右镜框210进行佩戴时,行程开关接通电路所述智能眼框镜开始工作,所述时间计量装置2、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所述光照检测装置6以及所述姿态检测装置7每隔1s分别对用户的用眼时长、用户与阅读目标之间的距离、阅读的光照环境以及用户坐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传送到控制模块3,若任一项检测的结果超出了设定的安全范围值,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启动报警装置1,提醒用户及时矫正,若检测的结果均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值内,则继续检测,当用户收到报警装置1的报警提示后,在下一次的检测之前并没有矫正,则控制模块3继续发出指令启动报警装置1,反之,则继续进行检测。当用户取下眼镜并将左镜脚120和右镜脚220折叠后,行程开关将所述智能眼框镜关机。
作为所述智能眼镜框架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眼球追踪传感器以及控制开关,所述眼球追踪传感器用于追踪眼球的移动,并将追踪的结果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通过对追踪的结果进行判断,若眼球在设定的时间内发生移动,则判断用户在用眼,若眼球在设定的时间内不发生移动,则判断用户在非用眼的状态,当用户处于非用眼的状态时,通过控制开关关闭所述智能眼镜框架,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眼球追踪传感器为电容性眼球追踪传感器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不具有特殊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镜框本体上的用于矫正不良用眼习惯的处理部件,所述镜框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框架以及右框架,所述左框架与所述右框架连接,所述处理部件分为重量相等的第一组处理部件和第二组处理部件,所述第一组处理部件安装在所述左框架上,所述第二组处理部件安装在所述右框架上,以使所述镜框本体左右两侧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触点充电组件,所述触点充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镜框本体上的充电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包括左镜框以及一端与所述左镜框连接的左镜脚,所述右框架包括右镜框以及一端与所述右镜框连接的右镜脚;
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底部和/或所述右镜框的底部;
或,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顶部和/或所述右镜框的顶部;
或,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脚的外侧和/或所述右镜脚的外侧;
或,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左镜脚远离所述左镜框的一端和/或所述右镜脚的远离所述右镜框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防水保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距离检测装置、时间计量装置、姿态检测装置以及光照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所述时间计量装置、所述姿态检测装置、所述光照检测装置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前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右镜框的前端;
或,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左镜框的前端和所述右镜框的前端;
或,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分布于所述左镜框和所述右镜框之间的鼻托上;
或,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和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中其中一个设置所述左镜框和右镜框的前端,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分布于所述左镜框和所述右镜框之间的鼻托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左镜框与所述左镜脚连接处;和/或,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右镜框与所述右镜脚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单元、震动单元、发光单元、电极刺激单元、电致变色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
10.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框架和设置在所述眼镜框架上的镜片,所述眼镜框架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眼镜框架。
CN201820702756.4U 2018-05-11 2018-05-11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6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2756.4U CN208156338U (zh) 2018-05-11 2018-05-11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2756.4U CN208156338U (zh) 2018-05-11 2018-05-11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6338U true CN208156338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9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27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6338U (zh) 2018-05-11 2018-05-11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63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0644A (zh) * 2018-05-11 2018-09-04 东莞市卫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框架、眼镜及该智能眼镜框架控制的方法
CN109799624A (zh) * 2019-03-15 2019-05-24 北京艾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儿童护眼镜及终端设备
CN112946926A (zh) * 2021-02-07 2021-06-11 陈邦宋 一种防护眼镜及其智能设计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0644A (zh) * 2018-05-11 2018-09-04 东莞市卫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框架、眼镜及该智能眼镜框架控制的方法
CN108490644B (zh) * 2018-05-11 2023-09-19 深圳市天之链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框架、眼镜及该智能眼镜框架控制的方法
CN109799624A (zh) * 2019-03-15 2019-05-24 北京艾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儿童护眼镜及终端设备
CN112946926A (zh) * 2021-02-07 2021-06-11 陈邦宋 一种防护眼镜及其智能设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0644A (zh) 智能眼镜框架、眼镜及该智能眼镜框架控制的方法
CN208156338U (zh) 智能眼镜框架以及眼镜
CN103445775B (zh) 眼部用品
CN105182564B (zh) 近视防控镜框和近视防控眼镜
CN205003382U (zh) 智能眼镜架
CN103221877A (zh) 眼镜
CN104614875B (zh) 一种用于坐姿矫正的智能眼镜及其方法
CN107515479A (zh) 一种视力防护眼镜及其视力防护方法
CN109960032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可除尘ar智能眼镜
CN207851446U (zh) 一种视力防护眼镜
CN207852052U (zh) 智能式健康视力保护仪
CN209014846U (zh) 一种多用途儿童护眼眼镜
CN217932318U (zh) 一种具有测距功能的眼镜
CN109709688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智能眼镜
CN204480453U (zh) 红外视力保护仪电路
CN113009716A (zh) 一种带有体征监测功能的多功能眼镜
CN209673142U (zh) 一种青少年用眼智能监测装置
CN209821522U (zh) 一种智能眼镜的镜架
CN210038369U (zh) 一种防近视眼镜
CN113476280A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08013589U (zh) 一种具有预防近视眼功能的眼镜
CN107422494A (zh) 具有用眼提醒与眼球运动训练引导的智能眼镜
CN201469256U (zh) 瞳距测量仪
CN214094100U (zh) 一种视力保护台灯
CN111077681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