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3613U -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3613U
CN208153613U CN201820430931.9U CN201820430931U CN208153613U CN 208153613 U CN208153613 U CN 208153613U CN 201820430931 U CN201820430931 U CN 201820430931U CN 208153613 U CN208153613 U CN 208153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wall
outer casing
damper
coil
overclad tub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09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星宇
郑思洁
朱贤杰
钟天成
王文庆
石天赐
沈中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04309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3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3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36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包管(1)和线圈(2),所述线圈(2)设置在外包管(1)内,所述外包管(1)内还设有外包管阻磁隔层(3),所述的外包管(1)设置在复合外缸壁(4)外并和复合外缸壁(4)贴合,复合外缸壁(4)内设有复合活塞盘(5),所述复合活塞盘(5)紧贴所述复合外缸壁(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将线圈移至外缸壁外层的外包管、设计的磁路实现增加阻尼通道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出力。

Description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磁路设计简单,响应速度快,便于设计与制作,阻尼力连续可调的优点。
传统磁流变阻尼器 需在活塞盘设计有线圈挖槽,由于线圈自身直径及匝数的限制,线圈挖槽宽度不可能无限制的减小,通常会占阻尼通道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因此阻尼器将损失50%以上的最大出力。在磁流变阻尼器中,有磁通穿过的阻尼通道部分称为有效工作长度,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增加阻尼通道处有效工作长度可以使磁流变阻尼器提供更大的阻尼力。
实用新型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磁流变阻尼器有线圈挖槽,阻尼器损失最大出力。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包管1和线圈2,所述线圈2设置在外包管1内,所述外包管1内还设有外包管阻磁隔层3,所述的外包管1设置在复合外缸壁4外并和复合外缸壁4贴合,复合外缸壁4内设有复合活塞盘5,所述复合活塞盘5紧贴所述复合外缸壁4。
所述的复合外缸壁4,包括三个外缸壁,分别为第一外缸壁4-1、第二外缸壁4-3和第三外缸壁4-5,相邻外缸壁之间设有阻磁隔层,分别为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和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所述第一外缸壁4-1、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4-3、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和第三外缸壁4-5从左到右依次排放,设置在左右两个端盖7之间。
所述第一外缸壁4-1、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4-3、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和第三外缸壁4-5为一整体。
外包管1,第一外缸壁4-1、第二外缸壁4-3、第三外缸壁5-5为导磁材料,述第一外缸壁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阻磁隔层4-4为阻磁材料。
所述的复合活塞盘5包括第一活塞盘5-1,第一永磁体5-2第二活塞盘5-3,第二永磁体5-4,第二活塞盘5-5,第一活塞盘5-1,第一永磁体5-2第二活塞盘5-3,第二永磁体5-4,第二活塞盘5-5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活塞盘5-1、第二活塞盘5-3、第三活塞盘5-5为导磁材料。
还包括磁流变液8,所述的所述磁流变液8设置在复合外缸壁4和端盖7之间。
所述线圈2由多组线圈组成。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将线圈移至外缸壁外层的外包管、设计的磁路实现增加阻尼通道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磁流变阻尼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合外缸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复合活塞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磁流变阻尼器简易磁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包管1和线圈2,所述线圈2设置在外包管1内,所述外包管1内还设有外包管阻磁隔层3,所述的外包管1设置在复合外缸壁4外并和复合外缸壁4贴合,复合外缸壁4内设有复合活塞盘5,所述复合活塞盘5紧贴所述复合外缸壁4。所述的活塞杆6设在在复合外缸壁4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将线圈2移至外缸壁外层的外包管1、设计磁路实现增加阻尼通道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出力的目的。
如图2所示,所述的复合外缸壁4,包括三个外缸壁,分别为第一外缸壁4-1、第二外缸壁4-3和第三外缸壁4-5,相邻外缸壁之间设有阻磁隔层,分别为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和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所述第一外缸壁4-1、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4-3、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和第三外缸壁4-5从左到右依次排放,设置在左右两个端盖7之间。
其中第一外缸壁4-1、第二外缸壁4-3、第三外缸壁5-5为导磁材料,配合所述第一永磁体5-2、第二永磁体5-4形成磁回路所述第一外缸壁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阻磁隔层4-4阻磁材料,阻碍复合外缸壁4中形成纵向磁路。外包管也是导磁材料
如图3所示,所述的复合活塞盘5包括第一活塞盘5-1,第一永磁体5-2第二活塞盘5-3,第二永磁体5-4,第二活塞盘5-5,第一活塞盘5-1,第一永磁体5-2第二活塞盘5-3,第二永磁体5-4,第二活塞盘5-5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盘5-1、第二活塞盘5-3、第三活塞盘5-5为导磁材料,配合所述5-2、第二永磁体5-4形成磁回路,所述第一永磁体5-2、第二永磁体5-4为阻磁材料,阻碍复合外缸壁4中形成纵向磁路。所述的第一永磁体5-2、第二永磁体5-4起引磁、线圈零电流状态下的阻尼通道处的工作磁场供给、阻碍磁流变液颗粒的沉降和提供更高的阻尼调节系数作用。
还包括磁流变液8,所述的所述磁流变液8设置在复合外缸壁4和端盖7之间。所述磁流变液8由所述复合外缸壁4和端盖7进行密封。
所述线圈2由多组线圈组成。
以线圈2由6组线圈组成为例,6组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2-1、第二线圈2-2、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外包管1中缠有线圈的部分为磁芯,所述磁芯也有6组,分别为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三磁芯、第四磁芯、第五磁芯、第六磁芯。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流变阻尼器内部磁场由缠绕于外包管1中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三磁芯、第四磁芯、第五磁芯、第六磁芯的线圈和第一永磁体5-2、第二永磁体5-4共同激发,磁通流出磁芯后穿过第二外缸壁4-3,经阻尼通道到第二活塞盘5-3分为两部分,分别经第一永磁体5-2、第二永磁体5-4到5-1、第三活塞盘5-5,再次经过阻尼通道穿过第一外缸壁4-1、第三外缸壁4-5进入到外包管1中,最后到达磁芯另一端,形成闭合磁回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流变阻尼器由外部振动响应控制中心向外包管中的线圈输入矢量电流,由线圈通过导磁材料,间接对永磁体进行充磁和退磁,达到由阻尼通道处磁场强弱升降来改变阻尼力从而实现智能减振的目的。
原文以上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的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8)

1.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包管(1)和线圈(2),所述线圈(2)设置在外包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管(1)内还设有外包管阻磁隔层(3),所述的外包管(1)设置在复合外缸壁(4)外并和复合外缸壁(4)贴合,复合外缸壁(4)内设有复合活塞盘(5),所述复合活塞盘(5)紧贴所述复合外缸壁(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外缸壁(4),包括三个外缸壁,分别为第一外缸壁(4-1)、第二外缸壁(4-3)和第三外缸壁(4-5),相邻外缸壁之间设有阻磁隔层,分别为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和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所述第一外缸壁(4-1)、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4-3)、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和第三外缸壁(4-5)从左到右依次排放,设置在左右两个端盖(7)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缸壁(4-1)、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壁(4-3)、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和第三外缸壁(4-5)为一整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外包管(1),第一外缸壁(4-1)、第二外缸壁(4-3)、第三外缸壁(4-5)为导磁材料,所述第一外缸阻磁隔层(4-2)、第二外缸阻磁隔层(4-4)为非导磁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活塞盘(5)包括第一活塞盘(5-1),第一永磁体(5-2)第二活塞盘(5-3),第二永磁体(5-4),第二活塞盘(5-3),第一活塞盘(5-1),第一永磁体(5-2)、第二活塞盘(5-3)、第二永磁体(5-4),第三活塞盘(5-5)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盘(5-1)、第二活塞盘(5-3)、第三活塞盘(5-5)为导磁材料。
7.如权利要求1-3、5-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流变液(8),所述的所述磁流变液(8)设在在复合外缸壁(4)和端盖(7)之间。
8.如权利要求1-3、5-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由多组线圈组成。
CN201820430931.9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3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0931.9U CN208153613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0931.9U CN208153613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3613U true CN208153613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79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093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3613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36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261A (zh) * 2019-07-22 2019-11-05 江苏科技大学 自适应变阻尼涡激振动能量转化装置
CN110985589A (zh) * 2019-12-02 2020-04-10 江苏科技大学 磁流变液涡轮阻尼器
CN111335497A (zh) * 2020-03-24 2020-06-2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电磁多级可调变惯容变阻尼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261A (zh) * 2019-07-22 2019-11-05 江苏科技大学 自适应变阻尼涡激振动能量转化装置
CN110985589A (zh) * 2019-12-02 2020-04-10 江苏科技大学 磁流变液涡轮阻尼器
CN111335497A (zh) * 2020-03-24 2020-06-2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电磁多级可调变惯容变阻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3613U (zh)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CN103534508B (zh) 磁流变阻尼组件
CN204553671U (zh) 双筒式磁流变阻尼器
CN2934746Y (zh) 多模式磁流变液阻尼器
CN103148159B (zh) 复合式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61587A (zh) 一种双层永磁体型轴向电涡流制退复进装置
CN206545666U (zh) 可延长有效阻尼间隙长度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
CN109899443A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减振装置
CN105240444B (zh) 基于并联结构的磁流变减振器
CN104963986B (zh) 一种具有混合流动式液流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8518444A (zh) 永磁体和励磁线圈混合式磁流变阻尼器及其阻尼调节方法
CN111734773B (zh) 利用永磁机构的宽范围刚度阻尼可变的磁流变液吸振器
CN106015420A (zh) 一种半主动式振动控制电涡流阻尼器
JP4416937B2 (ja) 磁気粘性流体流動型制振装置
CN109404476A (zh) 一种内嵌多路旁通流道磁流变阻尼器
CN102278409A (zh) 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6015436B (zh) 一种阶变永磁流变阻尼器
CN203130893U (zh) 复合式作动器
CN101619752A (zh) 一种磁控流体阻尼器
CN105448459B (zh) 多永磁高速双向电磁铁
CN207750432U (zh) 一种外置冷却装置的双线圈型磁流变阻尼器
CN108361311A (zh) 一种挤压式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
CN108397509A (zh) 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
CN206802180U (zh) 一种内置弹簧式自动保护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7327533B (zh) 一种磁流变泥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