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2219U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2219U
CN208152219U CN201820116753.2U CN201820116753U CN208152219U CN 208152219 U CN208152219 U CN 208152219U CN 201820116753 U CN201820116753 U CN 201820116753U CN 208152219 U CN208152219 U CN 208152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ression
recessed portion
sponge city
dry
rain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67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进伟
杨宏旺
张华巍
曲毅
丁宇
王兆选
卢爽
王翠辉
郑勇
武伟
孙传君
贾宁
曹贻社
谢辉
任国杰
宋晓琳
马吉飞
牟玉明
金田宗
柳晓明
于海深
李鹏
吴晓峰
孟令学
梁春花
臧岐山
张广为
康琦
鲍庆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167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2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2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2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包括具有凹陷部的洼地本体,凹陷部内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可渗透土壤层、碎石基层、不锈钢编织过滤网和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所述的碎石基层内设置有穿孔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结构的每层均呈下凹设计,有利于蓄积雨水,达到快速下渗外排的目的。抑水坝的设计可以有效阻隔雨水,可以实现滞留暴雨洪水,增加下渗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专利CN105696688A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或地表层雨水的快速集输系统,其主要依次由地表的渗透层、过滤层、集水管道组成,由于该系统渗透层表面为水平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下渗量,除此之外,底部半圆管状的排水管道搜集雨水面比较局限,影响了该系统的收集雨水性能。专利CN205857343U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该装置主要低势绿地、蓄水池和雨水净化装置组成,该装置同样也是通过渗透、过滤的方式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但同样存在收集雨水比较局限的不足。专利CN205934752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性路面结构,其主要由基土层、集水管路组成。同样也存在雨水收集效率低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有利于蓄积雨水、可快速下渗外排、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包括具有凹陷部的洼地本体,凹陷部内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可渗透土壤层、碎石基层、不锈钢编织过滤网和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所述的碎石基层内设置有穿孔管道。
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呈下凹式设计,这样有利于蓄积雨水,达到快速收集雨水的目的。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为将原质土壤与沙子混合后填充形成。雨水依次经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不锈钢编织过滤网和碎石基层过滤后,一部分通过穿孔管道侧壁上的穿孔进入穿孔管道,并由穿孔管道汇集外排,一部分经可渗透土壤层下渗补充地下水。
优选的,所述的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上部设置有植被层。
优选的,所述的凹陷部沿横向延伸,凹陷部内设置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抑水坝,所述多个抑水坝沿横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抑水坝的高度低于洼地本体最高位置处的高度,以防止雨水漫溢。
所述的可渗透土壤层一般为原质土壤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的每层均呈下凹设计,有利于蓄积雨水,达到快速下渗外排的目的。抑水坝的设计可以有效阻隔雨水,可以实现滞留暴雨洪水,增加下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植被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抑水坝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2-穿孔管道,3-碎石基层,4-可渗透土壤层,5-不锈钢编织过滤网,6-抑水坝,7-植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包括具有凹陷部的洼地本体,凹陷部内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可渗透土壤层4、碎石基层3、不锈钢编织过滤网5和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1,所述的碎石基层3内设置有穿孔管道2。
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呈下凹式设计,这样有利于蓄积雨水,达到快速收集雨水的目的。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1为将原质土壤与沙子混合后填充形成。雨水依次经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1、不锈钢编织过滤网5和碎石基层3过滤后,一部分通过穿孔管道2侧壁上的穿孔进入穿孔管道2,并由穿孔管道2汇集外排,一部分经可渗透土壤层4下渗补充地下水。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1上部设置有植被层7。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凹陷部沿横向延伸,凹陷部内设置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抑水坝6,所述多个抑水坝6沿横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抑水坝6的高度低于洼地本体最高位置处的高度,以防止雨水漫溢。
所述的可渗透土壤层4一般为原质土壤层。
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的每层均呈下凹设计,有利于蓄积雨水,达到快速下渗外排的目的。抑水坝6的设计可以有效阻隔雨水,可以实现滞留暴雨洪水,增加下渗量。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干洼地一般选取渗透性良好的地面,整体呈下凹设计,先沿公路两边人工挖凹坑,深度大约0.5m-1.5m。坡度1:3。在底层中间铺设穿孔管道2的位置人工压实,之后铺设穿孔管道2,直径为20cm-40cm。在穿孔管道2周围填充粒径为2cm-5cm石子,之后用原质土填充至连续缓慢的下凹渠。之后用不锈钢编织过滤网5覆盖,最后将原质土和沙子均匀混合后填充,厚度大约40cm-60cm。进一步的,可在最上层种植当地植被。更进一步的,可在沿横向延伸的凹陷部内间隔设置沿纵向设置的抑水坝6,抑水坝6采用水泥、沙子、混凝土结构,抑水坝6的面积依干洼地/植被洼地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抑水坝6低于洼地本体的两边5cm-10cm。

Claims (5)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凹陷部的洼地本体,凹陷部内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可渗透土壤层(4)、碎石基层(3)、不锈钢编织过滤网(5)和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1),所述的碎石基层(3)内设置有穿孔管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质土壤-细沙混合物层(1)上部设置有植被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部沿横向延伸,凹陷部内设置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抑水坝(6),所述多个抑水坝(6)沿横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水坝(6)的高度低于洼地本体最高位置处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渗透土壤层(4)为原质土壤层。
CN201820116753.2U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Active CN208152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6753.2U CN208152219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6753.2U CN208152219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2219U true CN208152219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413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6753.2U Active CN208152219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22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9544A (zh) * 2019-03-29 2019-10-22 张谦 一种利用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9544A (zh) * 2019-03-29 2019-10-22 张谦 一种利用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2630C (zh) 结构性水资源回收工法
CN105794523B (zh) 一种具有雨水渗蓄净化功能的树池装置
CN103603320B (zh) 一种lid型雨水沟渠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CN206752614U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下沉式绿化分隔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6352331U (zh) 海绵城市理念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CN106193245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水田地下隐形水库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71217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206219935U (zh) 一种高强度、高渗透性的透水路面结构
CN213476523U (zh) 一种园林用渗水路面
CN106917522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207032427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6667420U (zh) 海绵城市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109338839A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20815221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干洼地
CN207469190U (zh) 一种高效排水的渗渠结构
CN208501715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08362838U (zh) 一种透水路面
CN216786729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CN206245443U (zh) 一种新型植草沟系统
CN214402046U (zh) 一种盐碱地绿化排盐入渗结构
CN109056897A (zh) 辐射型雨水蓄释渗井系统
CN205529776U (zh)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CN105350637B (zh) 城市绿地地下雨水调蓄装置
CN211772539U (zh) 道路绿化带雨水收集及收集喷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