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1603U - 缝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缝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1603U
CN208151603U CN201820427803.9U CN201820427803U CN208151603U CN 208151603 U CN208151603 U CN 208151603U CN 201820427803 U CN201820427803 U CN 201820427803U CN 208151603 U CN208151603 U CN 208151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parts
viscous
workbench
s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78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董海瑞
韩安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278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1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1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1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制设备,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绷缝机;设于工作台上的折边器;用于粘取裁片的粘取装置;用于将粘取装置传输至工作台上的传输装置,粘取装置连接于传输装置。此种缝制设备中,通过粘取装置的设置可以取代人工对裁片进行分离,无论裁片厚度如何,从一叠裁片中均可以准确分离出单层裁片,由传输装置对粘取装置进行传输,再由折边器和绷缝机实现裁片的折边与缝制,能够提高分离效率,进而提高折边缝制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由于粘取装置通过与裁片粘接实现对裁片的获取,只要能够保证粘取装置粘住裁片即可,对粘取装置与裁片之间的距离要求较小。

Description

缝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制设备。
背景技术
前门襟的折边缝制是衬衫缝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门襟的制作直接决定了整个衬衫的品质。在服装厂中,从裁床裁剪下来的裁片经过折边与缝线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钉扣或者锁眼工序。
其中,在折边缝制之前需要将单层裁片从成摞裁片中分离出来。目前,分离操作是通过人工分拣完成的,导致分离效率非常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高分离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制设备,能够提高折边缝制前的裁片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制设备,包括:
设于工作台上的绷缝机;
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折边器;
用于粘取裁片的粘取装置;
用于将所述粘取装置传输至所述工作台上的传输装置,所述粘取装置连接于所述传输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滑轨、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的悬臂和连接于所述悬臂的驱动装置,所述粘取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悬臂上,所述滑轨由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向上延伸且在绕过所述工作台的预设边沿后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预设边沿为直线型边沿。
优选地,所述滑轨呈J字形,且所述滑轨的弧形钩状部扣设于所述预设边沿处。
优选地,所述粘取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转轮、设于所述转轮上的粘性件和用于推下所述粘性件上粘住的裁片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设于两个所述转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粘取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是否粘取单层裁片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由所述预设边沿起依次经过所述折边器和所述绷缝机,所述折边器与所述绷缝机设于所述传送带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预设边沿与所述折边器之间还设有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上设有用于使裁片靠边对齐的对齐壁面。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裁片是否到位以控制所述吸风装置启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所述吸风装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制设备中,包括绷缝机、折边器、粘取装置和传输装置。在使用时,粘取装置从成摞的裁片中粘取出单张裁片,由传输装置将粘取装置和粘取装置上的裁片输送至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通过折边器对粘取的裁片进行折边,再由绷缝机进行缝纫。
通过粘取装置的设置可以取代人工对裁片进行分离,无论裁片厚度如何,从一叠裁片中均可以准确分离出单层裁片,由传输装置对粘取装置进行传输,再由折边器和绷缝机实现裁片的折边与缝制,能够提高分离效率,进而提高折边缝制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由于粘取装置通过与裁片粘接实现对裁片的获取,只要能够保证粘取装置粘住裁片即可,对粘取装置与裁片之间的距离设置要求较小,成摞裁片的高度降低一段距离后再控制粘取装置下移的最低位置即可,适应性较好,无需像夹具一样每取下一张裁片即改变一次需要夹具下移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中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1-绷缝机,2-悬臂,3-滑轨,4-储物箱,5-粘取装置,6-定位传感器,7-裁片,8-折边器,9-传送带,10-吸风装置,11-固定部件,12-升降电机,13-胶带,14-转轮,15-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缝制设备,能够提高折边缝制前的裁片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缝制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包括绷缝机1、折边器8、粘取装置5和传输装置。其中,绷缝机1和折边器8设置在工作台15上。粘取装置5用于粘取裁片7。传输装置用于将粘取装置5传输至工作台15上,粘取装置5连接于传输装置。通过粘取装置5的设置,可以提高裁片7分离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缝制设备具体可以用于前门襟的折边缝制。粘取装置5从成摞前门襟裁片中粘取出单层裁片7,传输装置传输粘取装置5至预设位置,使裁片7脱离粘取装置5,然后由折边器8进行折边,折边后裁片7进入绷缝机1中,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折边区域的线迹缝制,前门襟裁片的折边缝制工序最终完成,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当然,该缝制设备也可以用于其他种类裁片7的折边缝制。
具体地,请参考图1,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滑轨3、滑动设置在该滑轨3上的悬臂2和连接于该悬臂2的驱动装置。粘取装置5固定设置在该悬臂2上,能够随悬臂2在滑轨3上进行滑动。滑轨3由工作台15的下方向上延伸且在绕过工作台15的预设边沿后在工作台15的上方延伸设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悬臂2在滑轨3上进行滑动,驱动装置具体可以为电机、气缸等装置。悬臂2与粘取装置5可以通过滑轨3完成工作台15台面上方与下方之间的自由运动,其中,悬臂2运动的速度、定位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程序设定。
在粘取装置5粘取裁片7时,通常只会粘在单层裁片7的一部分区域上,而其他部分相对于粘取位置下垂,实际使用时,优选粘住裁片7上靠近边部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由下至上传输裁片7,在传输过程中,裁片7下垂的部分会搭在预设边沿上,随着裁片的上移,该预设边沿可以将裁片7展平,使裁片7呈平展状态置于工作台15上。
更具体地,该预设边沿可以设置为直线型边沿,以保证裁片7的展平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工作台15的下方可以设置储物箱4,该储物箱4用于储存成叠的裁片7,刚刚在裁床上裁切好的前门襟裁片可以存放在其中。储物箱4具体可以设置在工作台15下方靠近滑轨3的端部处,而滑轨3的另一端设置在工作台15上方并靠近折边器8设置,以满足裁片7的运输与定位需求。在储物箱4中,只要根据位置要求将一叠裁片7摆放完成,再通过粘取装置5的粘取,裁片7就能够完成单层分离的要求。优选地,储物箱4可以设置为侧面开口的箱体,在放置裁片7时,对于每张裁片7,可以一部分伸出于储物箱4之外,此时,裁片相当于悬置在该储物箱4上设置为开口的侧面的底边边沿上,处于储物箱4之外的部分呈下垂状态,使裁片7之间可以相对分散,进一步保证裁片能够单层分离。
在上述设有滑轨3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滑轨3具体可以呈J字形,且该滑轨3的弧形钩状部扣设于工作台15的预设边沿处。通过弧形钩状部的设置,避免了直角等需要速度突变的结构的设置,悬臂2由下至上运动的过程中轨迹为弧形线,可以使悬臂2运动平缓,避免裁片7发生较大摆动,可进一步保证裁片7的平展性,且便于电机等驱动装置对悬臂的速度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考图6,粘取装置5具体可以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转轮14、设置在转轮14上的粘性件和伸缩装置,粘性件可以粘住裁片7。该伸缩装置设置在两个转轮14之间,伸缩装置用于推下粘性件上粘住的裁片7。使用时,单层裁片7可以同时粘在两个转轮14的粘性件上,以实现被粘住裁片与其他裁片7之间的分离。伸缩装置启动后可以对被粘住裁片7的中部施力将裁片7从粘性件上推下。其中,伸缩装置具体可以为气缸、液压缸、伸缩杆等。以气缸为例,通过活塞杆的伸出动作来实现对裁片7的推下。
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装置的设置以及伸缩装置与转轮14之间相对位置的设置,使粘取装置5同时具有粘取和释放的功能,可以实现成摞裁片7的单层分离以及裁片7与粘取装置5之间的自动分离,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其中,伸缩装置的启动时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程序设置,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裁片7整片到达工作台15上时即启动伸缩装置。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粘取装置5中具体可以包括固定部件11,固定部件11固定连接于悬臂2,固定部件11可以通过升降电机12与转轮14相连,通过升降电机12可以控制转轮14的高度,以更好地适应裁片7的高度。其中,转轮14的一侧可以设置放卷轮,胶带13卷于放卷轮上且自由端卷于转轮14上进行收卷,胶带13即为粘性件,通过放卷轮与转轮14的的转动可以更新转轮14上的胶带13,粘性件更换方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粘取装置5上还可以设有用于检测是否粘取单层裁片7的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报警器。由于在分离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出现意外情况,例如,裁片7没有分离出来,或者一次分离出几层裁片7等,在检测到粘取装置5粘取的并非单层裁片7时,报警器进行报警,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应对该意外情况。其中,检测传感器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检测传感器可以设置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裁片7的有无以及裁片7的透光性来判断是否为单层裁片7。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和图3,工作台15上还可以设置传送带9,传送带9由预设边沿起依次经过折边器8和绷缝机1,折边器8与绷缝机1设置在传送带9的同一侧。传输装置将裁片7传送至传送带9上,再由传送带9依次传送至折边器8进行折边、绷缝机1进行缝制,从而可以实现裁片7在工作台15上的自动传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其中,悬臂2的高度可以与传送带进行适应性设置,优选地,粘取装置位于工作台15上时,粘取装置的底部与传送带的上表面可以相贴合,悬臂2在工作台15上方的运动路径平行于传送带的延伸方向,此时,悬臂2在工作台15上运动时,裁片7能够贴着传送带9的上表面进行运动,以通过悬臂2的拖拽进一步将裁片7摊平延展。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至图4,工作台的预设边沿与折边器8之间还可以设有吸风装置10,吸风装置10上设有用于使裁片7靠边对齐的对齐壁面。当传送带9将裁片7传送至吸风装置10处时,吸风装置10朝向对齐壁面吸取该裁片7,使该裁片7靠近对齐壁面的边缘会贴着对齐壁面前进,裁片7可以按照对齐壁面所限定的方向与位置传送进折边器8,从而实现对裁片7位置的自动化调整,保证裁片7的准确摆放,满足了折边环节的加工需求,减少了由传统人工对位带来的时间消耗和人力成本,实现折边步骤的自动化,且便于实现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对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设备中还可以由机械手取代吸风装置10,通过机械手实现工作台15上的裁片7与折边器8之间的裁片7传送。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至图4,工作台15上还可以设有用于检测裁片7是否到位以控制吸风装置10启动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吸风装置10。定位装置可以为吸风装置10提供启动信号。优选地,定位装置可以为定位传感器6。在工作台15上,当定位传感器6检测到裁片7时,即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该信号时向吸风装置1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吸风装置10启动,从而实现吸风装置10的自动化启动,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其中,定位传感器6具体可以为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通过检测裁片是否遮挡定位传感器6来对裁片进行定位。
对于设置折边器8、吸风装置10、传送带9、绷缝机1和定位传感器6的一种缝制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中,吸风装置10、折边器8与绷缝机1沿着传送带9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定位传感器6具体可以设置在吸风装置10与传送带9之间,定位传感器6可以检测裁片7伸出传送带9带面的部分,定位传感器以及吸风装置10的位置可以决定裁片7在进入折边器8之前的进入状态。当定位传感器6检测到裁片7时,吸风装置10启动吸住裁片7以对裁片7进行对位,裁片7贴着对齐壁面逐渐前进至折边器8中并按照折边器中设定的方式进行折边,其中,未进入折边器8中的裁片7呈平展状态,而从折边器8中出来的裁片7沿着一条大体平行于传送带9传送方向的折痕呈折叠状态,折叠好的裁片7进入绷缝机1中进行缝纫。通过气吸与传感器对位的方式可以将分离出来的裁片7准确送至绷缝机1的机针处,以可靠完成折边与缝制的加工工作,实现从裁片7的分离、传输、折边至缝制步骤的完全自动化。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装置也可以进行其他设置,例如,定位装置还可以为摄像头,通过视觉定位来实现对裁片7的定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缝制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工作台(15)上的绷缝机(1);
设于所述工作台(15)上的折边器(8);
用于粘取裁片(7)的粘取装置(5);
用于将所述粘取装置(5)传输至所述工作台(15)上的传输装置,所述粘取装置(5)连接于所述传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滑轨(3)、滑动设于所述滑轨(3)上的悬臂(2)和连接于所述悬臂(2)的驱动装置,所述粘取装置(5)固定设于所述悬臂(2)上,所述滑轨(3)由所述工作台(15)的下方向上延伸且在绕过所述工作台(15)的预设边沿后在所述工作台(15)的上方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边沿为直线型边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呈J字形,且所述滑轨(3)的弧形钩状部扣设于所述预设边沿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取装置(5)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转轮(14)、设于所述转轮(14)上的粘性件和用于推下所述粘性件上粘住的裁片(7)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设于两个所述转轮(1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取装置(5)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是否粘取单层裁片(7)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报警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上设有传送带(9),所述传送带(9)由所述预设边沿起依次经过所述折边器(8)和所述绷缝机(1),所述折边器(8)与所述绷缝机(1)设于所述传送带(9)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边沿与所述折边器(8)之间还设有吸风装置(10),所述吸风装置(10)上设有用于使裁片(7)靠边对齐的对齐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裁片(7)是否到位以控制所述吸风装置(10)启动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于所述吸风装置(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传感器(6)。
CN201820427803.9U 2018-03-28 2018-03-28 缝制设备 Active CN208151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7803.9U CN208151603U (zh) 2018-03-28 2018-03-28 缝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7803.9U CN208151603U (zh) 2018-03-28 2018-03-28 缝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1603U true CN208151603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7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7803.9U Active CN208151603U (zh) 2018-03-28 2018-03-28 缝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16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1843A (zh) * 2020-11-20 2021-03-1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全自动牛仔裤缝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1843A (zh) * 2020-11-20 2021-03-1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全自动牛仔裤缝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8998B2 (en) Rubber band machine
CN206085088U (zh) 带有智能调节式二次保护机构的机器人抓手
CN105077812B (zh) 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及其粘合方法
CN207205133U (zh) 平网焊机
CN209144405U (zh) 一种自动罗纹机的翻卷装置
CN208151603U (zh) 缝制设备
CN107641910B (zh) 一种全自动缝制设备
CN109440310A (zh) 一种自动罗纹机
CN207632193U (zh) 一种面料收卷纠偏装置
CN205329244U (zh) 一种尾纱清除、尾纱纱管筛选和空满管交换集成装置
CN109457406A (zh) 一种自动罗纹机的翻卷装置
CN108840129A (zh) 叠层布搬运装置
CN208346416U (zh) 折边缝制装置
WO2023025247A1 (zh) 鞋包缝纫装置
CN214831046U (zh) 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
CN204120307U (zh) 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
CN109322131A (zh) 一种用于牛仔裤自动吹灰方法
CN205329309U (zh) 折布边装置
CN209428808U (zh) 一种用于牛仔裤口袋除尘的自动吹吸灰循环装置
CN209508583U (zh) 一种自动罗纹机
CN205329308U (zh) 缝布边装置
CN208814284U (zh) 叠层布搬运装置
CN205329311U (zh) 对折装置
CN110537750B (zh) 衣领整理设备及方法
CN209291496U (zh) 一种胶冷线自动抓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8000 no.1008, east section of Donghai Avenue, Sanjia,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ac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10 No. 15 Airport South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Zhejiang, Taizhou

Patentee before: JACK SEWING MACHIN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