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3305U -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3305U
CN208143305U CN201820406473.5U CN201820406473U CN208143305U CN 208143305 U CN208143305 U CN 208143305U CN 201820406473 U CN201820406473 U CN 201820406473U CN 208143305 U CN208143305 U CN 208143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hone shell
air bag
fixed plate
shel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64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枥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n Z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n Z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n Z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n Z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64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3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3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33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固定框,所述手机壳固定框外部安装有手机壳背板,且手机壳固定框内部设置有手机壳固定板,并且手机壳固定框右侧安装有音量键,所述手机壳背板内部安装有指纹孔,且手机壳背板内部固定有手机壳固定板,所述音量键下方设置有开机键,所述手机壳固定板外侧设置有第一气囊,且手机壳固定板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且第一气囊外部设置有手机壳背板,所述第二气囊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且第二气囊外部固定有手机壳背板。该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结构比较牢固,不容易被划破,而且该装置内部设置有双层的气囊,大大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
一般的手机结构比较简单,一般为单层橡胶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手机壳掉落在地面时,单层的橡胶结构防护较差,而且手机壳橡胶材质比较柔软,容易被划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手机结构比较简单,一般为单层橡胶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手机壳掉落在地面使,单层的橡胶结构防护较差,而且手机壳橡胶材质比较柔软,容易被划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固定框,所述手机壳固定框外部安装有手机壳背板,且手机壳固定框内部设置有手机壳固定板,并且手机壳固定框右侧安装有音量键,所述手机壳背板内部安装有指纹孔,且手机壳背板内部固定有手机壳固定板,所述指纹孔外部设置有指纹孔保护环,且指纹孔右上方设置有摄像孔,所述指纹孔保护环内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板,所述音量键下方设置有开机键,所述手机壳固定板外侧设置有第一气囊,且手机壳固定板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且第一气囊外部设置有手机壳背板,所述第二气囊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且第二气囊外部固定有手机壳背板。
优选的,所述指纹孔保护环包括第一固定件、固定槽、第二固定件和固定孔,且第一固定件下端设置有固定槽,第一固定件内部固定有固定孔,固定槽下方固定有第二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关于固定槽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且固定槽内部直径与手机壳固定板外部直径相等,并且固定孔内部直径大于指纹孔的内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手机壳固定板采用铝合金材质,且手机壳固定板位于手机壳固定框和手机壳背板的中心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外部均为椭圆状结构,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关于手机壳固定板上下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结构比较牢固,不容易被划破,而且该装置内部设置有双层的气囊,大大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效果。该装置的指纹孔保护环可以将手机壳固定板的切口固定住,避免手机壳固定板将指纹孔附近的手机壳背板顶坏,防止手机壳固定板将手机壳背板划伤,而手机壳固定板比较牢固,受到外力的时候不容易出现破损,而且手机壳固定板采用比较轻的材质,降低该装置的重量,而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该装置内部的手机直接被摔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纹孔保护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壳固定框,2、手机壳背板,3、指纹孔,4、指纹孔保护环,401、第一固定件,402、固定槽,403、第二固定件,404、固定孔,5、摄像孔,6、音量键,7、开机键,8、手机壳固定板,9、第一气囊,10、第二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固定框1,手机壳固定框1外部安装有手机壳背板2,且手机壳固定框1内部设置有手机壳固定板8,并且手机壳固定框1右侧安装有音量键6,手机壳背板2内部安装有指纹孔3,且手机壳背板2内部固定有手机壳固定板8,指纹孔3外部设置有指纹孔保护环4,且指纹孔3右上方设置有摄像孔5,指纹孔保护环4内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板8,指纹孔保护环4包括第一固定件401、固定槽402、第二固定件403和固定孔404,且第一固定件401下端设置有固定槽402,第一固定件401内部固定有固定孔404,固定槽402下方固定有第二固定件403,此结构的指纹孔保护环4起到保护指纹孔3的作用,避免指纹孔3被手机壳固定板8划伤,同时也避免手机壳固定板8从指纹孔3划伤部位裸露出来将使用者手指划伤,第一固定件401和第二固定件403关于固定槽402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且固定槽402内部直径与手机壳固定板8外部直径相等,并且固定孔404内部直径大于指纹孔3的内部直径,此结构的第一固定件401和第二固定件403可以将手机壳固定板8固定住,避免手机壳固定板8受到震动时候将手机壳背板2划破,音量键6下方设置有开机键7,手机壳固定板8外侧设置有第一气囊9,且手机壳固定板8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10,手机壳固定板8采用铝合金材质,且手机壳固定板8位于手机壳固定框1和手机壳背板2的中心线上,此结构的手机壳固定板8可以提高该装置的强度,避免装置被比较尖锐的物体划破,从而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而且手机壳固定板8为铝合金材质,使手机壳固定板8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效果,第一气囊9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1,且第一气囊9外部设置有手机壳背板2,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外部均为椭圆状结构,且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关于手机壳固定板8上下对称分布,此结构的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起到缓冲的作用,在该装置掉落地面时,椭圆状结构的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发生形变将受到的力吸收掉,避免该装置内部的手机受到伤害,第二气囊10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1,且第二气囊10外部固定有手机壳背板2。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时,先将合适的该装置安装在手机外部,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安装有该装置的手机掉落在地面的时候,手机壳固定框1或者手机壳背板2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然后第一气囊9将这个力吸收掉,而第一气囊9吸收掉这个力时会发生形变,避免这个力继续向手机的方向传递,而且手机在撞向地面的时候手机会有一个向下的冲击力,而手机撞击部位的第二气囊10会将手机撞击的力吸收掉发生形变,降低手机撞向地面的冲击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手机被摔坏,而且手机壳固定板8安装在手机壳固定框1和手机壳背板2的内部,使手机壳固定框1和手机壳背板2结构比较牢固,在受到比较尖锐物体的撞击时,手机壳固定板8可以将尖锐物体阻挡住,避免手机受到刺穿的情况,而指纹孔保护环4可以将手机壳固定板8固定住,避免手机壳固定板8受到震动的时候将手机壳背板2划破将使用者手指划伤,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包括手机壳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固定框(1)外部安装有手机壳背板(2),且手机壳固定框(1)内部设置有手机壳固定板(8),并且手机壳固定框(1)右侧安装有音量键(6),所述手机壳背板(2)内部安装有指纹孔(3),且手机壳背板(2)内部固定有手机壳固定板(8),所述指纹孔(3)外部设置有指纹孔保护环(4),且指纹孔(3)右上方设置有摄像孔(5),所述指纹孔保护环(4)内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板(8),所述音量键(6)下方设置有开机键(7),所述手机壳固定板(8)外侧设置有第一气囊(9),且手机壳固定板(8)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10),所述第一气囊(9)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1),且第一气囊(9)外部设置有手机壳背板(2),所述第二气囊(10)外部安装有手机壳固定框(1),且第二气囊(10)外部固定有手机壳背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孔保护环(4)包括第一固定件(401)、固定槽(402)、第二固定件(403)和固定孔(404),且第一固定件(401)下端设置有固定槽(402),第一固定件(401)内部固定有固定孔(404),固定槽(402)下方固定有第二固定件(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401)和第二固定件(403)关于固定槽(402)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且固定槽(402)内部直径与手机壳固定板(8)外部直径相等,并且固定孔(404)内部直径大于指纹孔(3)的内部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固定板(8)采用铝合金材质,且手机壳固定板(8)位于手机壳固定框(1)和手机壳背板(2)的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外部均为椭圆状结构,且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关于手机壳固定板(8)上下对称分布。
CN201820406473.5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3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6473.5U CN208143305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6473.5U CN208143305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3305U true CN208143305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64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3305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33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119A (zh) * 2019-01-07 2019-03-08 兰州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移动式通讯装置
CN112492083A (zh) * 2020-10-09 2021-03-12 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壳
CN116582612A (zh) * 2023-07-13 2023-08-11 深圳市蓝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119A (zh) * 2019-01-07 2019-03-08 兰州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移动式通讯装置
CN112492083A (zh) * 2020-10-09 2021-03-12 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壳
CN116582612A (zh) * 2023-07-13 2023-08-11 深圳市蓝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3305U (zh)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手机壳
CN106339039A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防摔减震平板电脑
CN208257896U (zh) 具有充电线收纳功能的防摔手机保护套
CN210534620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影音护眼平板电脑
CN208046714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组件
CN207802009U (zh) 一种手机电子显示屏的防爆结构
CN211860224U (zh) 一种智能云手机保护壳
CN207588964U (zh) 一种手机防摔保护壳
CN111565243B (zh) 一种抗震和防摔性能好的手机壳
CN206421268U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防摔减震平板电脑
CN209170478U (zh) 一种散热防摔手机保护壳
CN212163439U (zh) 一种新型防摔手机壳
CN207399315U (zh) 一种手机的减震结构
CN207835570U (zh) 一种带有美容镜的手机壳
CN208739192U (zh) 一种手机防水防摔保护装置
CN111614821A (zh) 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功能性5g手机
CN215186892U (zh) 一种耐磨型三防手机壳
CN218679142U (zh) 一种防水抗摔型智能手机壳
CN219437053U (zh) 一种耐摔的手机壳
CN206728101U (zh) 一种防弹摔手机壳
CN220711534U (zh) 一种嵌合式转接头及一体式手机壳
CN209267789U (zh) 一种具有便携性的音箱设备
CN207835562U (zh) 一种防撞型手机壳
CN214311525U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摔功能的平板电脑
CN212392980U (zh)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