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9193U -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9193U
CN208139193U CN201820818550.8U CN201820818550U CN208139193U CN 208139193 U CN208139193 U CN 208139193U CN 201820818550 U CN201820818550 U CN 201820818550U CN 208139193 U CN208139193 U CN 208139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rtition
collector lens
lens
len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185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文娟
涂俊
吴寒梅
陈军
张�林
孙俊忠
王坤
周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185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9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9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9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包括前镜筒、中镜筒、后镜筒、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LED冷光源、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前镜筒的一端设置通孔,LED冷光源设于通孔处,前镜筒的另一端与中镜筒的一端连接,中镜筒的另一端与后镜筒的一端连接,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和第一隔片均设置在前镜筒内,第三聚光透镜、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均处于中镜筒内,第四聚光透镜设于后镜筒内,第一聚光透镜、第一隔片、第二聚光透镜、第二隔片、第三聚光透镜、第三隔片和第四聚光透镜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并抵紧连接,且均与前镜筒共轴,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的中心部位均设有通光孔。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镜微创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微创手术在外科手术中越来越普及,在微创腔镜手术中,医用冷光源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微创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及稳定的照明。
但目前的医用LED冷光源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1.LED冷光源直接照射,光形较散,无法凝聚成平行光照射。
2.光行散,光线不均匀,导致光的亮度不高,腔内手术照射面不够清晰,无法满足手术的要求,在微创腔镜手术中,普通LED冷光源芯片是安装在LED芯片支架上,其透镜为直接封装在LED芯片表层,与LED芯片形成一个整体,其发光角度为120度,因而导致光行散,无法聚光,腔内照射面不够清晰,影响手术的正常有效的进行。
3.聚光不明显,出光效率低,无法提供冷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包括前镜筒、中镜筒、后镜筒、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LED冷光源、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
所述前镜筒的一端设置通孔,通孔与所述前镜筒共轴,所述LED冷光源设于所述通孔处,前镜筒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镜筒的一端连接,中镜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镜筒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镜筒、中镜筒和后镜筒呈一字型排列,且相互共轴,所述LED冷光源向前镜筒内发光的发光角度为110~130度。
所述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和第一隔片均设置在所述前镜筒内,且第一隔片处于所述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二聚光透镜之间,所述第一聚光透镜固定在所述通孔上,所述第三聚光透镜、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均处于中镜筒内,且第三聚光透镜处于所述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之间,所述第二隔片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上的远离第一聚光透镜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聚光透镜设于后镜筒内,所述第四聚光透镜与所述第三隔片上的远离第三聚光透镜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聚光透镜、第一隔片、第二聚光透镜、第二隔片、第三聚光透镜、第三隔片和第四聚光透镜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并抵紧连接,且均与所述前镜筒共轴,所述后镜筒上的远离前镜筒的一端设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与所述前镜筒共轴。
所述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的中心部位均分别用于光穿过的通光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筒和中镜筒之间相互螺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镜筒和后镜筒之间相互螺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光透镜的形状为半圆球状,进光面为平面,出光面为半圆球状,所述第一聚光透镜上的进光面处于通孔内,接收LED冷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第一聚光透镜的光线折射率为70~90度,所述第一聚光透镜上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隔片相互抵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进光面为平面,其外径与所述前镜筒的内径相匹配,出光面为弧形面,第二聚光透镜的进光面朝向第一聚光透镜的出光面,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光线折射率为50~70度,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一隔片,出光面抵紧所述第二隔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聚光透镜的外径与所述中镜筒的内径相匹配,第三聚光透镜的进光面和出光面均为弧形面,第三聚光透镜进光面朝向第二聚光透镜的出光面,所述第三聚光透镜的光线折射率为20~30度,所述第三聚光透镜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二隔片,出光面抵紧所述第三隔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聚光透镜的进光面为弧形面,出光面为平面,第四聚光透镜的进光面朝向第三聚光透镜的出光面,所述第四聚光透镜的出光面发出的光为平行光,第四聚光透镜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三隔片,出光面与所述后镜筒的内壁相互抵紧,第四聚光透镜的出光面处于所述后镜筒的出光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片的外径与所述前镜筒的内径相匹配,第一隔片中心的通光孔为喇叭状,且其大口径一端处于远离第一聚光透镜的一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前镜筒、中镜筒、后镜筒、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LED冷光源、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的组合形式,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排列,所述的LED冷光源通过前镜筒的通孔进入第一聚光透镜,经过第一聚光透镜完成一级聚光,将LED光源折射之后,再经过第二聚光透镜完成二级聚光,再经过第三聚光透镜完成三级聚光,最后经过聚第四聚光透镜完成第四级聚光,凝聚成一道平行光经由后镜筒将光传输出去,经过导光束与内窥镜连接,为腔内手术提供平行光照明,经过四次聚光之后,光形集中,便于凝聚成平行光照射,且光线均匀,光的亮度大大提高,使腔内手术照射面清晰,满足手术的要求,且能够提供冷光,聚光明显,出光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所述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包括前镜筒10、中镜筒20、后镜筒30、第一聚光透镜40、第二聚光透镜50、第三聚光透镜60、第四聚光透镜70、LED冷光源80、第一隔片A、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
所述前镜筒10的一端设置通孔11,通孔11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LED冷光源80设于所述通孔11处,前镜筒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镜筒20的一端连接,中镜筒2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镜筒30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镜筒10和中镜筒20之间相互螺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中镜筒20和后镜筒30之间相互螺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前镜筒10、中镜筒20和后镜筒30呈一字型排列,且相互共轴,所述LED冷光源80向前镜筒10内发光的发光角度为110~130度。
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第二聚光透镜50和第一隔片A均设置在所述前镜筒10内,且第一隔片A处于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和第二聚光透镜50之间,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固定在所述通孔11上,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均处于中镜筒20内,且第三聚光透镜60处于所述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之间,所述第二隔片B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上的远离第一聚光透镜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设于后镜筒30内,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与所述第三隔片C上的远离第三聚光透镜6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第一隔片A、第二聚光透镜50、第二隔片B、第三聚光透镜60、第三隔片C和第四聚光透镜70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并抵紧连接,且均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后镜筒30上的远离前镜筒10的一端设有出光孔31,所述出光孔31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
所述第一隔片A、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的中心部位均分别用于光穿过的通光孔a1、a2、a3。
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的形状为半圆球状,进光面为平面,出光面为半圆球状,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上的进光面处于通孔11内,接收LED冷光源80所发出的光线,第一聚光透镜40的光线折射率为70~90度,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上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隔片A相互抵紧,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的进光面为平面,其外径与所述前镜筒10的内径相匹配,出光面为弧形面,第二聚光透镜50的进光面朝向第一聚光透镜40的出光面,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的光线折射率为50~70度,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一隔片A,出光面抵紧所述第二隔片B,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的外径与所述中镜筒20的内径相匹配,第三聚光透镜60的进光面和出光面均为弧形面,第三聚光透镜60进光面朝向第二聚光透镜50的出光面,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的光线折射率为20~30度,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二隔片B,出光面抵紧所述第三隔片C,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的进光面为弧形面,出光面为平面,第四聚光透镜70的进光面朝向第三聚光透镜60的出光面,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的出光面发出的光为平行光,第四聚光透镜70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三隔片C,出光面与所述后镜筒30的内壁相互抵紧,第四聚光透镜70的出光面处于所述后镜筒30的出光孔31处。
所述第一隔片A的外径与所述前镜筒10的内径相匹配,第一隔片A中心的通光孔a1为喇叭状,且其大口径一端处于远离第一聚光透镜40的一方。
通过设置前镜筒、中镜筒、后镜筒、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LED冷光源、第一隔片、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的组合形式,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三聚光透镜、第四聚光透镜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排列,所述的LED冷光源通过前镜筒的通孔进入第一聚光透镜,LED冷光源的发光角度为120度最佳,经过第一聚光透镜完成一级聚光,将LED光源折射为80度为最佳,再经过第二聚光透镜完成二级聚光,此时发光角度为60度最佳,再经过第三聚光透镜完成三级聚光,再次将发光角度折射为25度的冷光源,发光角度为25度时,为最佳状态,最后经过聚第四聚光透镜完成第四级聚光,凝聚成一道平行光经由后镜筒将光传输出去,经过导光束与内窥镜连接,为腔内手术提供平行光照明,经过四次聚光之后,光形集中,便于凝聚成平行光照射,且光线均匀,光的亮度大大提高,使腔内手术照射面清晰,满足手术的要求,且能够提供冷光,聚光明显,出光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镜筒(10)、中镜筒(20)、后镜筒(30)、第一聚光透镜(40)、第二聚光透镜(50)、第三聚光透镜(60)、第四聚光透镜(70)、LED冷光源(80)、第一隔片(A)、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
所述前镜筒(10)的一端设置通孔(11),通孔(11)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LED冷光源(80)设于所述通孔(11)处,前镜筒(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镜筒(20)的一端连接,中镜筒(2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镜筒(30)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镜筒(10)、中镜筒(20)和后镜筒(30)呈一字型排列,且相互共轴,所述LED冷光源(80)向前镜筒(10)内发光的发光角度为110~130度;
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第二聚光透镜(50)和第一隔片(A)均设置在所述前镜筒(10)内,且第一隔片(A)处于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和第二聚光透镜(50)之间,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固定在所述通孔(11)上,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均处于中镜筒(20)内,且第三聚光透镜(60)处于所述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之间,所述第二隔片(B)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上的远离第一聚光透镜(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设于后镜筒(30)内,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与所述第三隔片(C)上的远离第三聚光透镜(6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第一隔片(A)、第二聚光透镜(50)、第二隔片(B)、第三聚光透镜(60)、第三隔片(C)和第四聚光透镜(70)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并抵紧连接,且均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所述后镜筒(30)上的远离前镜筒(10)的一端设有出光孔(31),所述出光孔(31)与所述前镜筒(10)共轴;
所述第一隔片(A)、第二隔片(B)和第三隔片(C)的中心部位均分别用于光穿过的通光孔(a1、a2、a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筒(10)和中镜筒(20)之间相互螺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镜筒(20)和后镜筒(30)之间相互螺合连接或者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的形状为半圆球状,进光面为平面,出光面为半圆球状,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上的进光面处于通孔(11)内,接收LED冷光源(80)所发出的光线,第一聚光透镜(40)的光线折射率为70~90度,所述第一聚光透镜(40)上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隔片(A)相互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的进光面为平面,其外径与所述前镜筒(10)的内径相匹配,出光面为弧形面,第二聚光透镜(50)的进光面朝向第一聚光透镜(40)的出光面,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的光线折射率为50~70度,所述第二聚光透镜(50)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一隔片(A),出光面抵紧所述第二隔片(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的外径与所述中镜筒(20)的内径相匹配,第三聚光透镜(60)的进光面和出光面均为弧形面,第三聚光透镜(60)进光面朝向第二聚光透镜(50)的出光面,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的光线折射率为20~30度,所述第三聚光透镜(60)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二隔片(B),出光面抵紧所述第三隔片(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的进光面为弧形面,出光面为平面,第四聚光透镜(70)的进光面朝向第三聚光透镜(60)的出光面,所述第四聚光透镜(70)的出光面发出的光为平行光,第四聚光透镜(70)的进光面抵紧所述第三隔片(C),出光面与所述后镜筒(30)的内壁相互抵紧,第四聚光透镜(70)的出光面处于所述后镜筒(30)的出光孔(31)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片(A)的外径与所述前镜筒(10)的内径相匹配,第一隔片(A)中心的通光孔(a1)为喇叭状,且其大口径一端处于远离第一聚光透镜(40)的一方。
CN201820818550.8U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Active CN208139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8550.8U CN208139193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8550.8U CN208139193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9193U true CN208139193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14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18550.8U Active CN208139193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91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009A (zh) * 2018-05-28 2018-08-31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CN111694123A (zh) * 2019-03-11 2020-09-22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009A (zh) * 2018-05-28 2018-08-31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CN111694123A (zh) * 2019-03-11 2020-09-22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94123B (zh) * 2019-03-11 2022-09-27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3676B (zh) 透镜
CN208139193U (zh)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CN103090311B (zh) 透镜、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824861Y (zh) 侧出光激光光纤结构
CN104819433B (zh) 椭圆光斑实现装置、光斑调节装置及手术灯
CN103471036A (zh) 一种理论无损光效的led光全反射准直系统
CN107533157A (zh) 光束整形装置和使用光束整形装置的聚光灯
CN104296071A (zh) 全周光配光透镜的设计方法及相应的配光透镜
CN108006456A (zh) 一种实现极小角度光束的led光学照明装置
CN201652196U (zh) 组合式多镜面聚光装置
CN108469009A (zh) 一种医用led冷光源聚光装置
CN104075237A (zh) 光学系统及具有该光学系统的照明装置
CN202546603U (zh) 一种变焦透镜
CN207557536U (zh) 一种红光光源模组
CN101989034A (zh) 一种面阵积分式led投影机光源
CN201836809U (zh) 一种区域光源匀光透镜组
CN208457590U (zh) 一种散焦反射式耦合器
CN203404630U (zh) 可减少光线损失的钓鱼灯
TWI519730B (zh) 光源模組
CN209622699U (zh) 一种超小角度透镜配光系统
CN2864326Y (zh) 复合透镜矿灯
CN2929748Y (zh) 侧出光激光光纤结构
CN104075239A (zh) 光学系统及具有该光学系统的照明装置
CN108613026B (zh) 一种散焦反射式耦合器
CN206247118U (zh) Led光束图案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