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7099U - 一种节水防臭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水防臭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7099U
CN208137099U CN201820506224.3U CN201820506224U CN208137099U CN 208137099 U CN208137099 U CN 208137099U CN 201820506224 U CN201820506224 U CN 201820506224U CN 208137099 U CN208137099 U CN 208137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eat
water
concave station
top connection
automatic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62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Zhongm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孟志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孟志斌 filed Critical 孟志斌
Priority to CN2018205062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7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7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7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水防臭阀,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以及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的节水防臭组件;所述节水防臭组件包括固定座、开设在固定座上的通水孔、设置在通水孔下部内侧壁上的凹台面、盖合在凹台面上的弹性硬塑料薄膜以及设置在弹性硬塑料薄膜下表面一侧的限位板。本实用新型的凹台面设为斜面,弹性硬塑料薄膜上表面的水由于自身重力会滑落到排水管道,弹性硬塑料薄膜上方不容易积存残留污水污渍;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相互连接后,中部形成环形容槽,恰好限制定位节水防臭组件的位置,在防臭效果下降时,可方便快速的更换节水防臭组件,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自由端便于与管道的合适位置快速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节水防臭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防臭阀。
背景技术
不论是商业写字楼、城市住宅或者生产厂房,基本上都需要设置排水管道,生活污水或者工业污水通过这些排水管道将污水排走,排水管道上需要设置阀门,现有的管道阀门有的采用简单的开关,简单的开关只起到打开闭合的作用,排水管道没有设置及封闭气味防臭返流的措施,造成排水管道的垃圾气味从气流相通的排水孔向上返气,还有一部分采用工业阀门,不仅成本高,而且检修更换极为不方便,另外还有一些排水管道通过设置S型弯,依靠S型弯的积水隔绝主下水道的臭气,但这种方式,S型弯内的污水需要另外的清水冲走才能隔绝臭气,每次都浪费部分清水,积累起来浪费的清水也很可观,造成水源浪费,而且S型弯内积存的水封层挥发之后,就失去了防臭功能,而且S型弯容易沉淀积存脏污,不易清理,甚至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节水防臭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水防臭阀,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以及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的节水防臭组件;
所述节水防臭组件包括固定座、开设在固定座上的通水孔、设置在通水孔下部内侧壁上的凹台面、盖合在凹台面上的弹性硬塑料薄膜以及设置在弹性硬塑料薄膜下表面一侧的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螺钉,螺钉依次穿过限位板和弹性硬塑料薄膜后固定在凹台面上;
所述凹台面为斜面,凹台面固定连接螺钉的一侧高于其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接头包括上接水管以及连接在上接水管下端的上连接管;
所述上连接管内侧设置有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内侧边上设置有环形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接头包括下连接管以及连接在下连接管下端的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的上部内侧设置有下凸台,所述排水管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限位平台;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口位于下凸台上方。
所述下凸台的内径小于固定座的外径且大于固定座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挡板与连接管内壁的间距大于固定座与下连接管的侧壁厚度之和;
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口和连接管的上端口均位于环形挡板与连接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硬塑料薄膜为PET塑料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所用零部件材质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廉价的物品,降低了产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水管道的污水脏污不会积存,其产生的压力下压弹性硬塑料薄膜,弹性硬塑料薄膜打开,污水脏污顺畅流走,消除了S型弯易堵塞的问题;在管道没有污水脏污时,弹性硬塑料薄膜自动闭合到下凹台面,其下方的臭味被封闭,不能通过下水口外逸,达到防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凹台面设为斜面,弹性硬塑料薄膜上表面的水由于自身重力会滑落到排水管道,弹性硬塑料薄膜上方不容易积存残留污水污渍;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相互连接后,中部形成环形容槽,恰好限制定位节水防臭组件的位置,在防臭效果下降时,可方便快速的更换节水防臭组件,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自由端便于与管道的合适位置快速对接;本实用新型弹性硬塑料薄膜可采用废弃CT胶片或胶卷胶片等,达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少市政建设资源财力的消耗,为建设节约绿色城市作出贡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能:排泄功能、防臭功能、防外溢功能,消除了苍蝇、蚊子等各种寄生虫的滋生地,因此,本装置是各城市排污管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装置,它对消除城市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水防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 上接头、2下接头、3节水防臭组件、1-1上接水管、1-2环形挡板、1-3上连接管、1-4上凸台、2-1下连接管、2-2限位平台、2-3排水管、2-4下凸台、3-1固定座、3-2凹台面、3-3弹性硬塑料薄膜、3-4限位板、3-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4所示,一种节水防臭阀,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以及设置在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的节水防臭组件3;所述节水防臭组件3包括固定座3-1、开设在固定座3-1上的通水孔3-6、设置在通水孔3-6下部内侧壁上的凹台面3-2、盖合在凹台面3-2上的弹性硬塑料薄膜3-3以及设置在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下表面一侧的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上设置有螺钉3-5,螺钉3-5依次穿过限位板3-4和弹性硬塑料薄膜3-3后固定在凹台面3-2上;所述凹台面3-2为斜面,凹台面3-2固定连接螺钉3-5的一侧高于其另一侧。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经过多次试验,斜面角度小于10°时,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上面表有部分污水残留,需要清水冲洗后隔绝臭气,节水效果不佳,斜面角度大于30°时,弹性硬塑料薄膜3-3闭合后产生缝隙,防臭效果不佳,在斜面角度为10°-30°时,污水排放彻底,无需清水冲洗,管道下方臭气隔绝好。所述上接头1包括上接水管1-1以及连接在上接水管1-1下端的上连接管1-3;所述上连接管1-3内侧设置有上凸台1-4,所述上凸台1-4的内侧边上设置有环形挡板1-2。所述下接头2包括下连接管2-1以及连接在下连接管2-1下端的排水管2-3;所述排水管2-3的上部内侧设置有下凸台2-4,所述排水管2-3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限位平台2-2;所述固定座3-1的下端口位于下凸台2-4上方。所述下凸台2-4的内径小于固定座3-1的外径且大于固定座3-1的内径。所述环形挡板1-2与连接管1-3内壁的间距大于固定座3-1与下连接管2-1的侧壁厚度之和;所述固定座3-1的上端口和连接管2-1的上端口均位于环形挡板1-2与连接管1-3之间。所述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为PET塑料薄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所用零部件材质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廉价的物品,降低了产品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水管道的污水脏污不会积存,其产生的压力下压弹性硬塑料薄膜,弹性硬塑料薄膜打开,污水脏污顺畅流走,消除了S型弯易堵塞的问题;在管道没有污水脏污时,弹性硬塑料薄膜自身的弹性使其自动闭合到下凹台面,其下方的臭味被封闭,不能通过下水口外逸,达到防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凹台面3-2设为斜面,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上表面的水由于自身重力会滑落到排水管道,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上方不容易积存残留污水污渍;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相互连接后,中部形成环形容槽,恰好限制定位节水防臭组件3的位置,在防臭效果下降时,可方便快速的更换节水防臭组件3,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自由端便于与管道的合适位置快速对接;本实用新型弹性硬塑料薄膜可采用废弃CT胶片或胶卷胶片等,达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少市政建设资源财力的消耗,为建设节约绿色城市作出贡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能:排泄功能、防臭功能、防外溢功能,消除了苍蝇、蚊子等各种寄生虫的滋生地,因此,本装置是各城市排污管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装置,它对消除城市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水防臭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以及设置在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的节水防臭组件(3);
所述节水防臭组件(3)包括固定座(3-1)、开设在固定座(3-1)上的通水孔(3-6)、设置在通水孔(3-6)下部内侧壁上的凹台面(3-2)、盖合在凹台面(3-2)上的弹性硬塑料薄膜(3-3)以及设置在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下表面一侧的限位板(3-4);
所述限位板(3-4)上设置有螺钉(3-5),螺钉(3-5)依次穿过限位板(3-4)和弹性硬塑料薄膜(3-3)后固定在凹台面(3-2)上;
所述凹台面(3-2)为斜面,凹台面(3-2)固定连接螺钉(3-5)的一侧高于其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防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防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包括上接水管(1-1)以及连接在上接水管(1-1)下端的上连接管(1-3);
所述上连接管(1-3)内侧设置有上凸台(1-4),所述上凸台(1-4)的内侧边上设置有环形挡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防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2)包括下连接管(2-1)以及连接在下连接管(2-1)下端的排水管(2-3);
所述排水管(2-3)的上部内侧设置有下凸台(2-4),所述排水管(2-3)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限位平台(2-2);所述固定座(3-1)的下端口位于下凸台(2-4)上方;
所述下凸台(2-4)的内径小于固定座(3-1)的外径且大于固定座(3-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水防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1-2)与连接管(1-3)内壁的间距大于固定座(3-1)与下连接管(2-1)的侧壁厚度之和;
所述固定座(3-1)的上端口和连接管(2-1)的上端口均位于环形挡板(1-2)与连接管(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防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硬塑料薄膜(3-3)为PET塑料薄膜。
CN201820506224.3U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节水防臭阀 Active CN208137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6224.3U CN208137099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节水防臭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6224.3U CN208137099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节水防臭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7099U true CN208137099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6224.3U Active CN208137099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节水防臭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7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8626U (zh) 一种自洁马桶盖与马桶
CN208137099U (zh) 一种节水防臭阀
CN108729520A (zh) 无菌抽水马桶及控制方法
CN206859351U (zh) 一种卫生间空气净化系统
CN205712382U (zh) 一种马桶自洁装置
CN205636929U (zh) 一种节水装置
CN213428219U (zh) 一种新型应用于食材清洗机器内部的曝气结构
CN210947073U (zh) 防臭地漏
CN203546841U (zh) 多功能防臭地漏
CN208137072U (zh) 一种马桶节水防臭多功能装置
CN201526075U (zh) 分体式自动密封防臭降噪地漏
CN208815644U (zh) 带有冲水翻盖的蹲便器
CN207794258U (zh) 一种可清洗地漏
CN207244805U (zh) 一种便于清洁可滤发的下水道地漏组合
CN201158849Y (zh) 多用途除臭地漏
CN201087458Y (zh) 浮子式地漏堵臭防虫器
CN208072588U (zh) 一种直通地漏
CN2481776Y (zh) 直排式无臭节水座便器
CN205205957U (zh) 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防堵厨房水槽
CN218952367U (zh) 一种装配式防臭排水装置
CN203977504U (zh) 免洗水箱
CN212984082U (zh) 一种冲洗阀的防污器
CN209695048U (zh) 一种无水小便斗
CN210055837U (zh) 一种旱厕所坐便器
CN203440877U (zh) 地漏用防异味止回漏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9

Address after: 050051 room 603, unit 3, building 2, CPPCC community, No. 248, Xinhua Road, Qiaoxi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ijiazhuang Zhongmeng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51 3, unit 2, 248 Xinhua Road 2, Qiaoxi District, Shijiazhuang, Hebei.

Patentee before: Meng Zhi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