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1265U -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1265U
CN208131265U CN201821468815.2U CN201821468815U CN208131265U CN 208131265 U CN208131265 U CN 208131265U CN 201821468815 U CN201821468815 U CN 201821468815U CN 208131265 U CN208131265 U CN 20813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riving member
collecting pipe
ano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88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碧伟
陈奎续
黄小连
邓晓东
钟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ong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ong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88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1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采用旋转结构代替振打结构,有效解决振打不能有效清除结块的粉尘、以及影响除尘效率等问题。所述旋转式阳极系统包括阳极管排,所述阳极管排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尘管,各所述收尘管外均套接固定有第一传动件,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实现相邻所述收尘管的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动力源连接,以带动所述收尘管绕各自的轴线回转而清灰。

Description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厂除尘设备一般采用电除尘、袋除尘、电袋复合除尘器。由于电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维护费用低、运行阻力小、成本不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阳极板是电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核心部件,现有阳极板除尘技术,一般采用捶击振打阳极板,使阳极板上的粉尘振动而脱落。
但是,由于粉尘易结块,而且振打力从阳极板一端传到另一端时会减小,使得阳极板的振动变弱,通过振打的形式不能完全清除阳极板上的粉尘,这样会使除尘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会导致除尘效率大大降低。并且,通过振打阳极板清灰,对阳极板振打部件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要求。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振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阳极板的积灰不易清除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采用旋转结构代替振打结构,有效解决振打不能有效清除结块的粉尘、以及影响除尘效率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阳极系统,包括阳极管排,所述阳极管排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尘管,各所述收尘管外均套接固定有第一传动件,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实现相邻所述收尘管的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动力源连接,以带动所述收尘管绕各自的轴线回转而清灰。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阳极系统中,阳极管排的相邻收尘管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转动配合,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各第一传动件带动收尘管绕各自的轴线回转,附着在各收尘管的积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进而脱离收尘管,实现清灰。
如此,一方面,与振打的清灰形式相比,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实现清灰可以通过控制转动速度实现有效清灰,解决了振打不能有效清除结块的粉尘这一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无需振打机构,也就解决了振打机构对强度和韧性的高要求问题;再者,由于振打力存在由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递问题,容易导致清灰力不均匀,进而影响清灰效果,本方案利用大致在轴向均匀分布的离心力进行清灰,解决了清灰力在轴向分布不均的问题,改善了清灰效果;此外,与振打清灰相比,旋转清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清灰效率。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传动管,所述传动管外套接固定有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处于端部的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件以其所处的所述收尘管的轴线为转轴。
可选地,各所述收尘管的轴线平行,所述传动管的轴线平行于各所述收尘管的轴线,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传动管同轴,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其所处的所述收尘管同轴。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是传动齿轮。
可选地,包括至少两排所述阳极管排,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向间隔分布有与所述阳极管排对应连接的所述传动管,所述传动轴通过连接件将绕其水平轴线的转动转化为各所述传动管绕垂直轴线的回转。
可选地,所述阳极管排中,各所述收尘管上下延伸,并沿烟气的流动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收尘管是空心管,所述阳极管排以其处于烟气流动方向两端的端口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阳极管排以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前端的端口作为所述出水口,以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后端的端口作为所述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阳极管排还包括若干弧形管和柔性接管,各所述收尘管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柔性接管,在上下两端中,处于同一端的相邻所述柔性接管通过所述弧形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收尘管的上部和下部均套接固定有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传动管的上部和下部均套接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动件,上部和下部的所述第二传动件与各自处于同一部分的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信号连接的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尘器,包括电场和置于所述电场内的阳极系统,所述阳极系统是上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
可选地,所述电场包括沿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至少两级电场,各级所述电场内均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旋转式阳极系统。
可选地,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前端的一级电场连通有进口喇叭,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后端的一级电场连通有出口喇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除尘器的俯视图;
图3是多排阳极管排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阳极管排的主视图;
图5是图3所示阳极管排中收尘管的俯视图。
图1-图5中:
进口喇叭-1 高压装置-2 壳体-3 第一电场-4 第二电场-5灰斗-6 出口喇叭-7阳极管排-8 第一传动件-81 收尘管-82 柔性接管-83 弧形管-84 放电极-9 传动管-10第二传动件-101传动轴-11 动力源-12 监测系统-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文所述的上下是以除尘器的使用状态为参照定义的,使用时,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垂直地指向地面的方向是下,垂直地背离地面的方向是上。
本文所述的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至少是三个以上。
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是为了区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两个以上的部件,不表示对顺序的特殊限定。
本文所述的前后是以烟气的流动方向为参照,烟气的流动方向是由前指向后的,即,前后方向是指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流动方向所指向的方向是后,与后相反的方向是前。可以理解的是,烟气的流动方向是指烟气的大致走向,并非实际流动路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涉及一种除尘器,包括电场和置于该电场内的阳极系统,该阳极系统用于捕集被荷电的粉尘,以实现烟气的除尘。其中,阳极系统是旋转式阳极系统,利用收尘管82的旋转清除表面堆积的粉尘,从而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振打清灰,解决振打清灰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方案中,除尘器设有壳体3,电场是包括在壳体3内的,具体可以包括沿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至少两级电场,各级电场内均可以布置有至少一个旋转式阳极系统,具体可以根据各级电场的大小设置旋转式阳极系统的个数以及每个旋转式阳极系统的规模。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本方案的除尘器设有两级电场,分别定义为第一电场4和第二电场5,其中,第一电场4处于烟气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二电场5处于烟气流动方向的下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除尘后烟气的洁净度设置电场的级数。当电场的级数增多时,烟气每流经一级电场,速度都会有所降低,而烟气的速度越低,其中所携带粉尘的捕集效果就越好,除尘后所形成烟气的洁净度就越高。
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处于最前端的一级电场连通有进口喇叭1,处于最后端的一级电场连通有出口喇叭7。进口喇叭1用于引入烟气,出口喇叭7用于排出烟气。
本方案的除尘器还设有高压装置2,用于对电场内的放电极9进行供电,使得放电极9可以对烟气进行电晕放电,以便烟气中的粉尘被荷上负电。由于异性相吸的原理,带负电的粉尘向本方案的阳极系统运动,并堆积在阳极系统中收尘管82的表面。高压装置2可以与各级电场匹配设置,具体可以在每一级电场均设置一个高压装置2,该高压装置2具体可以设于每一级电场的顶部。在每一级电场的下部均设有灰斗6,用于收集被清除的粉尘。
如图2-图5所示,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阳极系统,该阳极系统是旋转式阳极系统,包括阳极管排8,该阳极管排8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尘管82,各收尘管82外均套接固定有第一传动件81,各第一传动件81依次转动连接,以通过第一传动件81实现相邻收尘管82的转动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传动件81与动力源12连接,然后带动与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其他第一传动件81转动,进而带动各收尘管82绕各自的轴线回转,从而利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堆积在收尘管82表面粉尘甩掉,实现清灰。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阳极系统中,阳极管排8的相邻收尘管8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81转动配合,在动力源12的带动下,各第一传动件81带动收尘管82绕各自的轴线回转,附着在各收尘管82的积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进而脱离收尘管82,实现清灰。
如此,一方面,与振打的清灰形式相比,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实现清灰可以通过控制转动速度实现有效清灰,解决了振打不能有效清除结块的粉尘这一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无需振打机构,也就解决了振打机构对强度和韧性的高要求问题;再者,由于振打力存在由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递问题,容易导致清灰力不均匀,进而影响清灰效果,本方案利用大致在轴向均匀分布的离心力进行清灰,解决了清灰力在轴向分布不均的问题,改善了清灰效果;此外,与振打清灰相比,旋转清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清灰效率。
本方案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在旋转时,可以控制阳极管排8先慢速旋转再快速旋转,以有效地避免扬尘,改善清灰效果。
以前后方向作为电场的长度方向,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水平面内,可以垂直于前后的方向作为电场的宽度方向,将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电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的阳极管排8,各阳极管排8可以在宽度方向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间隔分布。对于单个阳极管排8而言,各收尘管82可以在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并依次连通,以形成以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阳极管排8。
如图3所示,本方案的旋转式阳极系统还可以包括与动力源12连接的传动管10,在该传动管10外套接固定有第二传动件101,第二传动件101与处于端部的第一传动件81转动配合,驱动第一传动件81以其所处的收尘管82的轴线为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该收尘管82转动,此时,处于该端部的收尘管82相当于一个驱动管,将驱动力依次传递至该阳极管排8的其他收尘管82,使得其他收尘管82也绕各自的轴线回转。
在本方案中,传动管10可以设于阳极管排8的后端,第二传动件101与处于最后端的第一传动件81进行转动配合,并通过该第一传动件81将驱动力传递给其他的第一传动件81。每个传动件的转动均可以带动各自所处的收尘管82进行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
其中,第一传动件81和第二传动件101均可以是传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的形式实现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各收尘管82的轴线平行,均可以上下延伸;并且,传动管10的轴线平行于各收尘管82的轴线,第二传动件101与传动管10同轴,第一传动件81与其所处的收尘管82同轴,使得收尘管82以及传动管10均绕上下延伸的轴线回转。
如图3所示,本方案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包括至少两排阳极管排8,以烟气的流动方向为长度方向,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高度方向,以水平面内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则各阳极管排8可以在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同时,每个阳极管排8均对应连接有一个传动管10,用于实现对各阳极管排8的驱动。
本方案的旋转式阳极系统还包括与动力源12连接的传动轴11,传动轴11的轴向间隔分布有与阳极管排8对应连接的传动管10,即该传动轴11的轴向处于除尘器的宽度方向;此时,传动轴11的轴向与传动管10大致垂直,传动轴11通过连接件将绕其水平轴线(在本实施例中对应左右延伸的轴线)的转动转化为各传动管10绕垂直轴线的回转。通过一个传动轴11可以实现两个或者多个传动管10的驱动,进而实现两排或者多排阳极管排8的驱动。该连接件可以是齿轮组,用于将驱动力进行垂直转换后再传送至传动管10,或者,连接件还可以是万向节等结构形式。
为提高对收尘管82的驱动可靠性,收尘管82的上部和下部均可以设置第一传动件81,以便在阳极管排8的上部和下部均形成传动链,实现对收尘管82的可靠驱动。相应地,传动管10的上部和下部也设有第二传动件101,上部的第二传动件101与上部的第一传动件81传动配合,下部的第二传动件101与下部的第一传动件81传动配合。由于各第二传动件101固定于传动管10,各第一传动件81固定于收尘管82,传动管10通过转动带动上部和下部的第二传动件101同步转动,可以保证上下部的第二传动件101的转动同步性,进而保证上下部的第一传动件81的传动同步性。
所述上部和下部是相对而言的,以收尘管82在上下方向的中心为参照,处于该中心以上的部分定义为上部,处于该中心以下的部分定义为下部。
如图5所示,收尘管82可以是空心管,阳极管排8以其处于烟气流动方向两端的端口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处于最前端的端口作为出水口,处于最后端的端口作为进水口,如图4所示。此时,水的流动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反,由低温区向高温区通水,更有利于降温。
其中,除尘器中烟气的进口温度一般在140摄氏度左右,经过与收尘管82进行换热,可以使除尘器内温度降到110摄氏度左右,可以有效的减少大约10%的烟气量;由于除尘器内的空间是一定的,减少的烟气量也使得烟气流速降低,这有利于烟气中的粉尘被放电极9荷电,并被阳极管所捕集,可以有效的提高除尘效率。
如图4所示,阳极管排8还包括若干弧形管84和柔性接管83,各收尘管82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柔性接管83,在上下两端中,处于同一端的相邻柔性接管83通过弧形管84连通。柔性接管83和弧形管84共同起到连接相邻收尘管82的作用,并且,柔性接管83不随收尘管82转动,在不影响收尘管82转动清灰的同时,可以保证收尘管82与弧形管84的连接密封性。
同时,本方案还可以包括与动力源12信号连接的监测系统13,如图3所示,该动力源12可以是电机,监测系统13用于检测该电机的转速等,以控制收尘管82的转动。
如图3所示,本方案由监测系统13控制电机带动传动轴11转动,传动轴11带动多根传动管10转动,传动管10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一圈传动齿(即第二传动件101),并与收尘管82进行齿配合传动,每根传动管10会带动一排收尘管82旋转。收尘管82的直径在10mm~100mm,收尘管82与放电极9的间距在100mm~400mm,当收尘管82的表面堆积一定的粉尘时再开启电机,驱动收尘管82旋转并脱落至灰斗6(设于电场的下部),收尘管82的转速在1m/s~100m/s,并可以采用先慢速转动再快速转动的方式,以避免扬尘。
综上,本方案利用一套电机传动结构及监测系统13带动多排阳极管排8高速转动,从而利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脱除收尘管82表面堆积的粉尘,从而解决通过常规振打无法有效清灰的问题。
同时,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收尘管82为空心结构,管内通入常温水作为冷却水,由于除尘器内温度一般在140摄氏度左右,可以通过换热进行余热再利用,节约了能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换热实现了对烟气的降温,可以有效减少烟气量,减小烟气通过电场时的流动速度,使烟气中的粉尘更容易被放电极9荷电,并被收尘管82所捕集,可以有效的提高除尘效率。图5中采用波浪线表示收尘管82中通入的冷却水。
最后,与常规平板的阳极系统相比,阳极管排8的集尘面积大,增加了收尘面积,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管排(8),所述阳极管排(8)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尘管(82),各所述收尘管(82)外均套接固定有第一传动件(81),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81)实现相邻所述收尘管(82)的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传动件(81)与动力源(12)连接,以带动所述收尘管(82)绕各自的轴线回转而清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12)连接的传动管(10),所述传动管(10)外套接固定有第二传动件(101),所述第二传动件(101)与处于端部的所述第一传动件(81)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件(81)以其所处的所述收尘管(82)的轴线为转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收尘管(82)的轴线平行,所述传动管(10)的轴线平行于各所述收尘管(82)的轴线,所述第二传动件(101)与所述传动管(10)同轴,所述第一传动件(81)与其所处的所述收尘管(82)同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排所述阳极管排(8),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12)连接的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轴向间隔分布有与所述阳极管排(8)对应连接的所述传动管(10),所述传动轴(11)通过连接件将绕其水平轴线的转动转化为各所述传动管(10)绕垂直轴线的回转。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排(8)中,各所述收尘管(82)上下延伸,并沿烟气的流动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收尘管(82)是空心管,所述阳极管排(8)以其处于烟气流动方向最前端的端口作为出水口,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后端的端口作为进水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排(8)还包括若干弧形管(84)和柔性接管(83),各所述收尘管(82)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柔性接管(83),在上下两端中,处于同一端的相邻所述柔性接管(83)通过所述弧形管(84)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管(82)的上部和下部均套接固定有所述第一传动件(81),所述传动管(10)的上部和下部均套接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动件(101),上部和下部的所述第二传动件(101)与各自处于同一部分的所述第一传动件(81)转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动力源(12)信号连接的监测系统(13)。
9.除尘器,包括电场和置于所述电场内的阳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系统是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阳极系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包括沿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至少两级电场,各级所述电场内均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旋转式阳极系统;
和/或,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前端的一级电场连通有进口喇叭(1),处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最后端的一级电场连通有出口喇叭(7)。
CN201821468815.2U 2018-09-07 2018-09-07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Active CN20813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8815.2U CN208131265U (zh) 2018-09-07 2018-09-07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8815.2U CN208131265U (zh) 2018-09-07 2018-09-07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1265U true CN208131265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1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8815.2U Active CN208131265U (zh) 2018-09-07 2018-09-07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1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778A (zh) * 2018-09-07 2018-12-21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778A (zh) * 2018-09-07 2018-12-21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9818A (zh) 一种五金件制作车间用环保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8131265U (zh)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CN111514661B (zh) 一种处理酸性废气的旋风除尘装置
CN113798061A (zh) 一种静电除尘器的快速清灰结构
CN106731434A (zh) 一种组合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CN205606673U (zh)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CN209335427U (zh) 一种环保型钢管除锈生产线
CN103463873A (zh) 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28001B (zh) 一种干湿结合式静电除尘器及除尘方法
CN113813715A (zh) 一种组合式旋转滤筒废气净化系统
CN212801847U (zh) 一种新型多级过滤的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利用系统
CN109046778A (zh) 除尘器以及旋转式阳极系统
CN203220969U (zh) 一种网状移动收尘极电除尘器
CN109528082A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环保除尘设备
CN203540242U (zh) 一种高浓度粉尘分离脉冲除尘器
CN106512634A (zh) 一种流线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CN106823664A (zh) 一种横置锚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CN109528083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环保除尘设备
CN109529514B (zh) 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
CN106622661B (zh) 一种交汇式波形变速管道凝并器
CN87201120U (zh) 清洁路面收尘车
CN201171948Y (zh) 旋转振动脉冲斜折叠式布袋除尘器
CN209173558U (zh) 精炼炉抽烟罩旋风除尘装置
CN206567092U (zh) 一种控制pm2.5的除尘装置
CN215235039U (zh) 扁圆长型水平旋转阳极网板径滤式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