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0164U -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0164U
CN208130164U CN201720494067.4U CN201720494067U CN208130164U CN 208130164 U CN208130164 U CN 208130164U CN 201720494067 U CN201720494067 U CN 201720494067U CN 208130164 U CN208130164 U CN 208130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baffle
moxa
channel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40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翠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JINGT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JINGT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JINGT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JINGT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40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0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0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01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所述灸座的两侧为分别悬挂于所述经络艾灸装置上的挂钩、中部为连接这两个挂钩的连接板,其中:所述连接板为条状,该连接板的两端形成可伸缩的插接结构;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艾灸容纳圈,每个艾灸容纳圈分别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一条焊接边;所述艾灸容纳圈的本体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艾灸容纳圈与底部形成由间距,治疗时艾灸逐渐释放热量并对中药进行缓慢加热,不会因为加热速度过快把生姜烤焦,且由于艾灸距离中药有一定的距离,不会产生热量无法对流而整体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作用时间持久,效果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背景技术
艾灸是我国传统中医自然疗法中的一种独特的经络外治法,其方法是将艾草制成艾条或艾柱,然后点燃艾条或艾柱,利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物热能以及药效,对人体不同经络或腧穴进行经脉温通。艾灸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温经行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申请号为“201320526972.5”、授权公告号为“CN 203389092U”、名称为“一种经络艾灸按摩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种经络艾灸按摩器,包括用于手持的外管,与外管通过轴承连接开有若干通孔的滚头,以及用于封闭滚头的盖子,滚头里面设有滤网,外管的内部设有用于夹持艾草条的内管,内管上面套有用于调整艾草条及其固定外管与内管的弹簧,所述的内管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加强件。该经络艾灸按摩器在原有的手持艾灸器上增设了一个加强件,其使用方式还是传统的用手拿着点燃的艾条对着穴位熏烤,作用面积也较小,一般只适合局部平坦的某个或者某些穴位或者部位,当需要对患者的整个经络或者整个关节进行艾灸时,操作费时费力,不仅温度很难控制,安全性也难把握,操作者稍不注意,艾灰就会落在患者身上烫伤皮肤,且在施灸面积方面、温度控制方面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提高。
申请号“201620367592.5”、授权公告号为“CN 205729781U”、名称为“一种经络艾灸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络艾灸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艾灸器端部和至少两个用于连接所述艾灸器端部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艾灸器端部与所述连接件围成一个周向封闭区域;相邻所述连接件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艾灸器端部铰接连接;所述经络艾灸器还设有用于可转动地连接另一个所述经络艾灸器的连接部。所述经络艾灸器中连接件和艾灸器端部围成一个周向封闭的区域用来放置艾草或艾草的燃烧物,即艾草的燃烧物直接与封闭区域进行接触,造成散热不均、使用后清洗不便的缺点。此外,该经络艾灸器只能对使用者的背部起到理疗作用,如果在肩颈部处使用,极有可能触及面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与艾灸理疗装置配合进行使用的灸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所述灸座的两侧为分别悬挂于所述经络艾灸装置上的挂钩、中部为连接这两个挂钩的连接板,其中:
所述连接板为条状,该连接板具有可伸缩的插接结构;
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艾灸容纳圈,每个艾灸容纳圈分别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一条焊接边;
所述艾灸容纳圈的本体为网状结构。所述灸座可与现有的艾灸理疗装置进行配合使用,灸座两侧的挂钩用于悬挂于所述经络艾灸装置上,中部的连接板具有可伸缩的插接结构,可调整条状板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经络艾灸装置,艾灸容纳圈的网状结构有助于艾灸的散热,还便于使用后的清洗;艾灸容纳圈与连接板之间形成的一条焊接边使得艾灸容纳圈内的艾灸能够达到散热最大化,提高使用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上设有夹体。所述夹体对灸座安装在经络艾灸装置上起到了更好的加固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的艾灸容纳圈的两个,这两个艾灸容纳圈相互平行且均安设在所述连接板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呈倒“U”字型,在该挂钩背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手持杆。可通过操作手持杆来安装或卸下灸座,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放置上述灸座的经络艾灸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灸座的腔体及一覆盖于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中所述腔体包括一放置在脊椎左侧的左挡板、一放置在脊椎右侧的右挡板、一放置在尾骨处的尾骨挡板及一底板,所述左挡板与所述右挡板的位置相平行,所述尾骨挡板安装在该左挡板与右挡板的尾部;
在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的头部分别连接一朝向脊椎侧的肩部挡板,这两个肩部挡板上各伸出一颈部挡板,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通过接板相连,其中所述接板与两个肩部挡板相平行,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与左挡板及右挡板相平行;
所述灸座悬挂于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所述艾灸容纳圈与底板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底板覆盖于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尾骨挡板、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板及接板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前,先在腔体内平铺加热了的中药,然后再将腔体放置于使用者的背部,所述左挡板、右挡板、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及接板均垂直于使用者的背部及颈部进行放置,所述底板平铺于使用者的背部。接下来再把加热后的艾灸放入艾灸容纳圈,并把灸座安装在腔体上,同时盖上盖板。艾灸逐渐释放热量并对中药进行缓慢加热,不会因为加热速度过快把中药烤焦而影响药性,且由于艾灸距离升降一定的距离,不会产生热量无法对流而造成烫伤的情况。所述两个肩部挡板、两个颈部挡及接板形成放置于肩颈部上方的区域可以对肩颈部进行加热理疗,改进了现有技术无法对肩颈部位起到理疗效果的缺陷。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铰接结构可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平面下进行使用,可与患者的身体贴紧,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艾灸容纳圈与底部形成由间距,艾灸逐渐释放热量并对中药进行缓慢加热,不会因为加热速度过快把中药烤焦,且由于艾灸距离升降一定的距离,不会产生热量无法对流而造成烫伤的情况,作用时间持久,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艾灸容纳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经络艾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71-挂钩 72-连接板 73-艾灸容纳圈
74-焊接边 1-左挡板 2-右挡板
3-尾骨挡板 4-肩部挡板 5-颈部挡板
6-接板 7-灸座 1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所述灸座的两侧为分别悬挂于所述经络艾灸装置上的挂钩71、中部为连接这两个挂钩的连接板72,其中:
所述连接板72为条状,该连接板具有可伸缩的插接结构;
在所述连接板72上设有至少一个艾灸容纳圈73,每个艾灸容纳圈73 分别于所述连接板72之间形成一条焊接边74;
所述艾灸容纳圈73的本体为网状结构。
所述的挂钩71上设有夹体。
所述的连接板72上设置的艾灸容纳圈73的两个,这两个艾灸容纳圈 73相互平行且均安设在所述连接板72的下侧。
所述的挂钩7呈倒“U”字型,在该挂钩71背向连接板72的一侧设有手持杆。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经络艾灸装置,所述的经络艾灸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灸座的腔体及一覆盖于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中所述腔体包括一放置在脊椎左侧的左挡板1、一放置在脊椎右侧的右挡板2、一放置在尾骨处的尾骨挡板3及一底板10,所述左挡板1与所述右挡板2的位置相平行,所述尾骨挡板3安装在该左挡板1与右挡板2的尾部;
在所述左挡板1与右挡板2的头部分别连接一朝向脊椎侧的肩部挡板 4,这两个肩部挡板4上各伸出一颈部挡板5,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5通过接板6相连,其中所述接板6与两个肩部挡板4相平行,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5与左挡板1及右挡板2相平行;
所述灸座7悬挂于所述左挡板1与右挡板2之间,所述艾灸容纳圈73 与底板10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底板10覆盖于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尾骨挡板3、两个肩部挡板4、两个颈部挡板5及接板6的底面。
所述的左挡板1由第一挡板11及第二挡板12一前一后交替铰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1及第二挡板12的高度相同,该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的同一水平位置上分别设有两个穿孔,一第一条形接片10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第一挡板11的相邻穿孔上,再与这两个第一挡板11之间的第二挡板12进行安装;
所述右挡板2由第三挡板21及第四挡板22一前一后交替衔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三挡板21与所述第一挡板1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四挡板22 与所述第二挡板12的形状相匹配,一第二条形接片20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的第三挡板21的相邻穿孔上,再与这两个第三挡板21之间的第四挡板22进行安装;
所述的左挡板1与右挡板2之间设有连杆。
所述的第一挡板11的宽度d1≥所述第二挡板12的宽度d2。
所述的每个灸座7上设置的艾灸容纳圈73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艾灸容纳圈73连接在所述横板72的下侧。
所述的底板10为纱布层。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座的两侧为分别悬挂于所述经络艾灸装置上的挂钩(71)、中部为连接这两个挂钩的连接板(72),其中:
所述连接板(72)为条状,该连接板具有可伸缩的插接结构;
在所述连接板(72)上设有至少一个艾灸容纳圈(73),每个艾灸容纳圈(73)分别于所述连接板(72)之间形成一条焊接边(74);
所述艾灸容纳圈(73)的本体为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71)上设有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72)上设置的艾灸容纳圈(73)的两个,这两个艾灸容纳圈(73)相互平行且均安设在所述连接板(72)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71)呈倒“U”字型,在该挂钩(71)背向连接板(72)的一侧设有手持杆。
5.一种用于放置如权利要求1-4项任一所述的灸座的经络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络艾灸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灸座的腔体及一覆盖于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中所述腔体包括一放置在脊椎左侧的左挡板(1)、一放置在脊椎右侧的右挡板(2)、一放置在尾骨处的尾骨挡板(3)及一底板(10),所述左挡板(1)与所述右挡板(2)的位置相平行,所述尾骨挡板(3)安装在该左挡板(1)与右挡板(2)的尾部;
在所述左挡板(1)与右挡板(2)的头部分别连接一朝向脊椎侧的肩部挡板(4),这两个肩部挡板(4)上各伸出一颈部挡板(5),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5)通过接板(6)相连,其中所述接板(6)与两个肩部挡板(4)相平行,所述的两个颈部挡板(5)与左挡板(1)及右挡板(2)相平行;
所述灸座(7)悬挂于所述左挡板(1)与右挡板(2)之间,所述艾灸容纳圈(73)与底板(10)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底板(10)覆盖于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尾骨挡板(3)、两个肩部挡板(4)、两个颈部挡板(5)及接板(6)的底面。
CN201720494067.4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30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4067.4U CN208130164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4067.4U CN208130164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0164U true CN208130164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83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406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30164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0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7306A (zh) 一种灸疗刮痧罐
CN204364437U (zh) 艾灸仪
CN208905799U (zh) 艾灸器和艾灸工具盒
CN208130164U (zh) 一种放置于经络艾灸装置中的灸座
CN208114793U (zh) 一种经络艾灸装置
CN204636985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9422447U (zh) 一种配穴艾灸机械床
CN203988926U (zh) 一种灸疗刮痧罐
CN109363932A (zh) 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具
CN215994835U (zh) 一种中药保健艾灸盒
CN211157311U (zh) 一种新型全身艾灸床
CN206026672U (zh) 温针灸装置
CN208893157U (zh) 一种艾灸架
CN202892398U (zh) 家用艾灸装置
CN209500246U (zh) 一种多穴位艾灸装置
CN207886432U (zh) 一种热敏悬灸除湿医用无烟机
CN205626470U (zh) 艾灸枕盒
CN206275827U (zh) 网底艾灸盒
CN208405348U (zh) 一种遥控艾灸仪
CN201596091U (zh) 艾灸热敷治疗盒
CN205459846U (zh) 膝关节艾灸箱
CN206675722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7950159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4951594U (zh) 艾灸床
CN205145110U (zh) 艾蒸扶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