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8353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28353U CN208128353U CN201820504932.3U CN201820504932U CN208128353U CN 208128353 U CN208128353 U CN 208128353U CN 201820504932 U CN201820504932 U CN 201820504932U CN 208128353 U CN208128353 U CN 208128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electronic equipment
- top cover
- water suction
- bottom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顶盖和与所述顶盖相连的底盖,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底盖的边缘形成防水间隙,所述防水间隙内设置有至少两圈自内向外依次嵌套分布的第一防水件,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防水件中,一者为阻水圈,另一者为第一吸水圈,所述阻水圈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均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吸水圈设置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优化。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是用户比较关注的性能之一,优良的防水性能能够使得电子设备不易进水,进而能够降低电子设备掉入水中、淋雨时发生损坏的概率。
电子设备通常包括阻水密封件,阻水密封件通过与电子设备的部件之间的密封配合,以阻挡的方式避免水渗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阻水密封件对与其配合的部件的设计、制造要求较高,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子设备上与阻水密封件配合的部件很难满足要求。因此,目前的电子设备仍然存在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顶盖和与所述顶盖相连的底盖,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底盖的边缘形成防水间隙,所述防水间隙内设置有至少两圈自内向外依次嵌套分布的第一防水件,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防水件中,一者为阻水圈,另一者为第一吸水圈,所述阻水圈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均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吸水圈设置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顶盖的边缘与底盖的边缘形成防水间隙,防水间隙内设置有至少两圈第一防水件,相邻的两圈第一防水件中,一者为阻水圈,另一者为第一吸水圈。第一吸水圈与阻水圈配合,能阻挡水从防水间隙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还能将进入到防水间隙内的水吸除,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这无疑能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耳机插座处设置第二防水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USB插座处设置第三防水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PCB板与第一吸水圈和第二吸水圈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顶盖、110-定位槽、200-底盖、210-定位凸起、300-防水间隙、310-间隙、400-阻水圈、500-第一吸水圈、600-显示模组、700-耳机插座、710-第二防水件、711-阻水件、712-吸水件、800-USB插座、810-第三防水件、811-阻水件、812-吸水件,900-PCB板、910-第二吸水圈、920-第三吸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顶盖100、底盖200和第一防水件,顶盖100和底盖200相连,顶盖100的边缘与底盖200的边缘形成防水间隙300,防水间隙300沿着顶盖100与底盖200形成的整体的边缘延伸。
第一防水件至少为两圈,至少两圈第一防水件自内向外依次嵌套分布在防水间隙300内。相邻的两圈第一防水件中,一者为阻水圈400,另一者为第一吸水圈500。阻水圈400与顶盖100和底盖200均密封贴合,起到阻挡水由防水间隙300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的作用。第一吸水圈500设置在顶盖100与底盖200之间,用于将进入到防水间隙300内的水吸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顶盖100的边缘与底盖200的边缘形成防水间隙300,防水间隙300内设置有至少两圈第一防水件,相邻的两圈第一防水件中,一者为阻水圈400,另一者为第一吸水圈500。第一吸水圈500与阻水圈400配合,能阻挡水从防水间隙300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还能将进入到防水间隙300内的水吸除,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这无疑能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防水,优选的方案中,阻水圈400与与其相邻的第一吸水圈500之间可以留有间隙310,间隙310能够避免阻水圈400与第一吸水圈500直接接触。阻水圈400与顶盖100或底盖200抵触时,可能会出现较小的缺口,在外界的水压不足以迫使水通过该缺口流通时,水会吸附在缺口内。此时,第一吸水圈500与阻水圈400接触,会产生吸力吸收该缺口吸附的水,从而让外部的水持续通过该缺口到达第一吸水圈500,令阻水圈400的阻水能力被弱化。通过增加间隙310,可以避免阻水圈400的阻水能力被弱化。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因此对电子设备的各个需要设置防水结构的部件的制造、设计要求会降低,这会降低电子设备的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请再次参考图1,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顶盖100上可以安装有显示模组600,底盖200为电池盖。
请再次参考图1,防水间隙300可以包括弯曲段,例如弧形段。至少两圈的第一防水件可以设置在弯曲段中,此种情况下,在一定的宽度空间内,可以铺设更宽的第一防水件,进而能使得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更佳。
优选的方案中,阻水圈400与第一吸水圈500可以成对分布,同一对中的阻水圈400位于第一吸水圈500之外。此种情况下,进入到防水间隙300内的水会受到阻水圈400的阻挡,阻水圈400为第一道防线,若阻水圈400密封不良导致少量的水渗入,则第一吸水圈500会将通过阻水圈400的水吸除,第二吸水圈500可视为第二道防线。此种情况下,第一吸水圈500能够起到吸除通过阻水圈400的水的作用,进一步阻止水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达到彻底防水的目的。
第一吸水圈500的吸水功能,能够较好地避免水在防水间隙300内的留存,进而能避免留存的水对电子设备的损坏。
请再次参考图1,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顶盖100的边缘上朝向底盖200的部位设置有定位槽110,底盖200包括边框,边框的顶面设置有定位凸起210,定位槽110与定位凸起210定位配合。定位槽110与定位凸起210的配合能够方便顶盖100与底盖200的组装,与此同时,能使得顶盖100与底盖200的对接面为弯折配合面,进而使得水较难直接进入到防水间隙30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阻水圈400可以为防水泡棉件,第一吸水圈500可以为吸水泡棉件。所述的防水泡面件通过与电子设备的部件密封配合,达到阻水的目的。所述的吸水泡棉件为具有较好的吸水功能。当然,阻水圈400还可以为其它密封件,例如橡胶圈。同理,第一吸水圈500还可以为其它吸水件,例如海绵。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耳机插座700,耳机插座70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防水件710,第二防水件710可以包括依次布置在耳机插座700之外的阻水件711和吸水件712。阻水件711与电子设备的部件(例如顶盖100或底盖200,)配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吸水件712位于阻水件711之外,能够吸除通过阻水件711渗入的水。第二防水件710的设置能够提高电子设备设置有耳机插座700处的防水性能。
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USB插座800,USB插座800上可以设置有第三防水件810,第三防水件810可以包括依次布置在USB插座800之外的阻水件811和吸水件812。阻水件811与电子设备的部件(例如顶盖100或底盖200)配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吸水件812位于阻水件811之外,能够吸除通过阻水件811的水。第三防水件810的设置能够提高电子设备上设置USB插座800处的防水性能。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阻水件711和阻水件811可以是防水硅胶件、橡胶垫,吸水件712和吸水件812可以为吸水泡棉件、海绵件。同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阻水件、吸水件的具体种类。
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PCB板900,顶盖100和底盖200对接形成电子设备的内腔,PCB板90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内腔中。PCB板90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吸水圈910,第二吸水圈910至少部分沿PCB板900的边缘延伸布置,第二吸水圈910设置在PCB板900与顶盖100或底盖200之间,第二吸水圈910所围成的面积较大,能够为布设在PCB板900上的大部分电子元器件实施吸水防护。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PCB板900上的一些电子元器件(例如板对板连接器)需要单独或着重进行吸水防护,此种情况下,优选的方案中,PCB板90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吸水圈930,第三吸水圈930分布在第二吸水圈910的内侧或外侧。第三吸水圈930设置在PCB板900与顶盖100或底盖200之间。第三吸水圈930能够避免水进入到其所防护的电子元器件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吸水圈910和第二吸水圈920的布设能够及时吸收即将进入到PCB板900上的水,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更深层次的防水。第一吸水圈500、第二吸水圈910、第二吸水圈920、吸水件712和吸水件812遇水吸水为物理变化,上述部件吸收水分后能够避免水留存在电子设备的部件上,水被吸收后会自行蒸发,进而使得上述部件慢慢变干,因此上述部件能够反复利用而不失效。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和与所述顶盖相连的底盖,所述顶盖的边缘与所述底盖的边缘形成防水间隙,所述防水间隙内设置有至少两圈自内向外依次嵌套分布的第一防水件,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防水件中,一者为阻水圈,另一者为第一吸水圈,所述阻水圈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均密封贴合,所述第一吸水圈设置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间隙包括弯曲段,所述第一防水件设置在所述弯曲段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圈和所述第一吸水圈成对分布,同一对中的所述阻水圈位于所述第一吸水圈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边缘上朝向所述底盖的部位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底盖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的顶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凸起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圈为防水泡棉件,所述第一吸水圈为吸水泡棉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上设置有第二防水件,所述第二防水件包括依次布置在所述耳机插座之外的阻水件和吸水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USB插座,所述USB插座上设置有第三防水件,所述第三防水件包括依次布置在所述USB插座之外的阻水件和吸水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件为防水硅胶件,所述吸水件为吸水泡棉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对接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内腔,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第二吸水圈和第三吸水圈,所述第三吸水圈分布在所述第二吸水圈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第二吸水圈至少部分沿所述PCB板的边缘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吸水圈和所述第三吸水圈设置在所述PCB板与所述顶盖或所述底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圈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吸水圈之间具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04932.3U CN208128353U (zh) | 2018-04-04 | 2018-04-04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04932.3U CN208128353U (zh) | 2018-04-04 | 2018-04-04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28353U true CN208128353U (zh) | 2018-11-20 |
Family
ID=6419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04932.3U Active CN208128353U (zh) | 2018-04-04 | 2018-04-04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283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37093A1 (zh) * | 2021-05-12 | 2022-11-17 |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双触点弹性端子通讯连接器 |
-
2018
- 2018-04-04 CN CN201820504932.3U patent/CN2081283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37093A1 (zh) * | 2021-05-12 | 2022-11-17 |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双触点弹性端子通讯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39340A (zh) | 一种手机智能保护壳 | |
CN209283227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53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3482537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5726785U (zh) |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201663229U (zh) | 移动终端天线 | |
CN218767977U (zh) | 一种10.1寸加固平板电脑 | |
CN203521723U (zh) | 一种usb集线器 | |
CN204130790U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兼容性卡槽固定装置 | |
CN203554557U (zh) | 电子设备 | |
CN202816744U (zh) |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电子设备 | |
CN206181145U (zh) | 移动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203607613U (zh) | 一种防水连接器 | |
CN204967362U (zh) | 自带支撑功能的充电器 | |
CN210246842U (zh) | 三防智能手机结构 | |
CN208129682U (zh) | 可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 | |
CN206195849U (zh) | 手机 | |
CN203287834U (zh) | 防水平板电脑外壳 | |
CN205017372U (zh) | 防辐射手机套 | |
CN201491412U (zh) | 计算机周边装置 | |
CN205039326U (zh) | 一种耳机micro-USB接口保护装置 | |
CN211747407U (zh) | 一种带有限位结构的智能手环壳体 | |
CN211554930U (zh) | 一种用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一体化终端的扩展型模块 | |
CN216122619U (zh) | H800双彩屏整体防水运动dv | |
CN205017369U (zh) | 手机防水保护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