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4930U -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4930U
CN208124930U CN201820323100.1U CN201820323100U CN208124930U CN 208124930 U CN208124930 U CN 208124930U CN 201820323100 U CN201820323100 U CN 201820323100U CN 208124930 U CN208124930 U CN 208124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oling tower
water
air outlet
integrate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231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璧典赴
赵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Changx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Changx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Changx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231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4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4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4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所述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包括:壳体、出风装置、进水管、填料、进风口、塔内水槽、温度感应器、集成控制器、自动补水阀、水位探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冷却塔,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冷却塔易受污染,热交换效率低,电能容易被大量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需要使用大量的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又由多个零附件组合而成。其中中央空调中冷却塔是将中央空调产生的热量排入到大气中的一种装置。
在现有冷却塔技术中,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通过利用热水与空气流动时接触进行冷热交换产生水蒸气,水蒸气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冷却塔冷热交换效率较低,且在系统进行热交换时电机始终保持在满负荷作业,在需要负荷较低时,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损失,同时填料结构容易受到杂质堵塞而影响系统运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冷却塔热交换效率低且填料结构易堵塞,电能容易被大量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包括:壳体、出风装置、进水管、填料、进风口、塔内水槽、温度感应器、集成控制器、自动补水阀、水位探头;
所述壳体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和外部壳体;
所述壳体顶面开有多个孔,该孔贯穿壳体位于壳体顶面;
所述壳体侧面开有贯穿壳体的进水孔,位于壳体上部;
所述壳体侧面开有进风口,开设在壳体下部;
所述壳体侧面开有贯穿壳体的自动补水孔;
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管,挡尘板,固定架,电机,扇叶;
所述出风装置数量为多个,均匀布设在壳体上表面;
所述出风管位于壳体上表面开孔位置,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出风管下部的内壁上;
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
所述扇叶通过轴与电机相连,电机能够带动扇叶转动;
所述进水管贯穿壳体侧面上的进水孔,延伸至壳体内;
所述进水管为多管束出水结构,每个管下方开有多个出水孔;
所述填料固定在壳体内部;
所述填料为为多个丝状材料组成的丝圈结构,每个丝圈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塔内水槽设置在壳体底部;
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冷却塔壳体侧面上;
所述集成控制器设置在冷却塔壳体侧面上;
所述自动补水阀通过贯穿壳体的自动补水孔,延伸至壳体内部;
所述水位探头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壳体内水位最高点,一个位于壳体内水位最低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采用疏水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状填料至少有一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使用外铝内铜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有防尘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丝状填料结构,使得水流充分扩散,使得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冷却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对水体进行多次降温,冷却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利用相互独立的多出风结构,通过集成控制,根据外界温度开启不同数量的电机,降低系统运行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丝状填料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包括:壳体1、出风装置2、进水管3、填料4、进风口5、塔内水槽6、温度感应器7、集成控制器8、自动补水阀9、水位探头10;
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11和外部壳体12;
所述壳体1顶面开有多个孔,该孔贯穿壳体1位于壳体1顶面;
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进水孔,位于壳体1上部;
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进风口6,开设在壳体1下部;
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自动补水孔;
所述出风装置2包括:出风管21、挡尘板22、固定架23、电机24、扇叶25;
所述出风装置2数量为多个,均匀布设在壳体1上表面;
所述出风管21位于壳体1上表面开孔位置,固定在壳体1上;
所述固定架23固定在出风管21下部的内壁上;
所述电机24固定在固定架23上;
所述扇叶25通过电机轴与电机24相连,电机24能够带动扇叶25转动;
所述进水管3贯穿壳体1侧面上的进水孔,延伸至壳体1内;
所述进水管3为多管束出水结构,每个管下方开有多个出水孔;
所述填料4固定在壳体1内部;
如图4所示,所述填料4为为多个丝状材料组成的丝圈结构,每个丝圈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塔内水槽6设置在壳体1底部;
所述温度感应器7设置在冷却塔壳体1侧面上;
所述集成控制器8设置在冷却塔壳体1侧面上;
所述自动补水阀9通过贯穿壳体1的自动补水孔,延伸至壳体1内部;
所述水位探头10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壳体1内水位最高点,一个位于壳体1内水位最低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填料4采用疏水材料制成,不会消耗冷却塔内的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丝状填料4至少有一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3使用外铝内铜材质,热水通过传热效果好的铜传递给散热性能好的铝,铝材质直接与空气接触,带走部分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5设有防尘过滤网,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冷却塔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24动扇叶25转动,将冷却塔壳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壳体1内部形成负压,外界冷空气经进风口5入壳体1内,同时热水流通过进水管流进冷却塔内部,水流多管束出水管洒落在下方的填料4上,丝状填料,使得水流在冷却塔内呈现出无序状,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得水流被空气充分冷却,水流与上升的空气进行混合降温,降温后的水流入到塔内水槽6中,继续为空调制冷;冷却水之后的气体继续上升,当遇到出水管3时,进一步对水进行降温;外界温度感应器7感应外界温度,通过集成控制器8开启不同数量的出风装置,进行工作。

Claims (5)

1.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包括:壳体(1)、出风装置(2)、进水管(3)、填料(4)、进风口(5)、塔内水槽(6)、温度感应器(7)、集成控制器(8)、自动补水阀(9)、水位探头(10);
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11)和外部壳体(12);
所述壳体(1)顶面开有多个孔,该孔贯穿壳体(1)位于壳体(1)顶面;
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进水孔,位于壳体(1)上部;
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进风口(5),开设在壳体(1)下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自动补水孔;
所述出风装置(2)包括:出风管(21)、挡尘板(22)、固定架(23)、电机(24)、扇叶(25);
所述出风装置(2)数量为多个,均匀布设在壳体(1)上表面;
所述出风管(21)位于壳体(1)上表面开孔位置,固定在壳体(1)上;
所述固定架(23)固定在出风管(21)下部的内壁上;
所述电机(24)固定在固定架(23)上;
所述扇叶(25)通过电机轴与电机(24)相连,电机(24)能够带动扇叶(25)转动;
所述进水管(3)贯穿壳体(1)侧面上的进水孔,延伸至壳体(1)内;
所述进水管(3)为多管束出水结构,每个管下方开有多个出水孔;
所述填料(4)固定在壳体(1)内部;
所述填料(4)为多个丝状材料组成的丝圈结构,每个丝圈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塔内水槽(6)设置在壳体(1)底部;
所述温度感应器(7)设置在冷却塔壳体(1)侧面上;
所述集成控制器(8)设置在冷却塔壳体(1)侧面上;
所述自动补水阀(9)通过贯穿壳体(1)的自动补水孔,延伸至壳体(1)内部;
所述水位探头(10)数量为两个,一个位于壳体(1)内水位最高点,一个位于壳体(1)内水位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4)采用疏水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填料(4)至少有一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使用外铝内铜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设有防尘过滤网。
CN201820323100.1U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Active CN208124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3100.1U CN208124930U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3100.1U CN208124930U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4930U true CN208124930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23100.1U Active CN208124930U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4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96217B1 (en) Evaporative cooling device
CN105737631A (zh) 一种用于横流冷却塔的热管式节水装置
CN208124930U (zh) 一种多出风口结构集成控制冷却塔
CN217415520U (zh) 一种适用于直流充电桩的重力式热管散热系统
CN208187173U (zh) 一种多层溢流冲击螺旋叶片式冷却塔
CN208187175U (zh) 一种不倒翁结构填料溢流冷却塔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CN208124928U (zh) 一种降膜式冷却塔
CN208187162U (zh) 一种鱼鳞式填料结构冷却塔
CN208187171U (zh) 一种多分流管式冷却塔
CN208187164U (zh) 一种塔式冲击层冷却塔
CN208187156U (zh) 一种满溢式冷却塔
CN208187152U (zh) 一种尖塔网式冷却塔
TWM521167U (zh) 密閉式冷卻循環系統
CN200975844Y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208187179U (zh) 一种多通管式冷却塔
CN213363455U (zh) 冷却塔
CN218735743U (zh) 基于重力热管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210832309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965665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闭式冷却塔
CN219656661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机组
CN219718893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
CN208187154U (zh) 一种多分流混合仓式冷却塔
CN208187170U (zh) 一种溢流式冲击层降膜进风冷却塔
CN208187147U (zh) 一种溢流式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3308 west of Tengyun street, Lu Quan Tun Town, Wucheng County, Dezhou,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Changx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53308 west of Tengyun street, Lu Quan Tun Town, Wucheng County, Dezhou,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DEZHOU CHANG XING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integrated control cooling tower with multi outlet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Pledgee: Shandong Wuche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Changxing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451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5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Pledgee: Shandong Wuche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Changxing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451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