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7697U - 棘轮精密批 - Google Patents

棘轮精密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7697U
CN208117697U CN201820581524.8U CN201820581524U CN208117697U CN 208117697 U CN208117697 U CN 208117697U CN 201820581524 U CN201820581524 U CN 201820581524U CN 208117697 U CN208117697 U CN 20811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lateral bearing
batch
shaft
sleeve pipe
bear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15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发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815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76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精密批,包括柄套管和批轴杆,所述批轴杆的至少一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所述柄套管内设有控制所述批轴杆单向转动的单向控制单元,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柄套管并通过所述单向控制单元与所述柄套管连接。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与第一单向轴承机构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单向轴承机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所述批轴杆紧密接触,本技术方案在锁紧或/和拆卸螺丝时能连续转动,而且不会产生“哒哒哒”的噪声。

Description

棘轮精密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棘轮精密批。
背景技术
螺丝批广泛用于紧固各种螺丝,现有的螺丝批一般包括连成一体的手柄和批杆,或采用棘轮单向传动结构。前一种螺丝批不能连续转动,即每转动一次,必须将批杆从螺丝上取下来,重新插入,才能作下一次转动。后一种螺丝批只能作一种方向的单向转动,而且在转动时会发出“哒哒哒”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棘轮精密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轮精密批,一种棘轮精密批,包括柄套管和批轴杆,所述批轴杆的至少一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所述柄套管内设有控制所述批轴杆单向转动的单向控制单元,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柄套管并通过所述单向控制单元与所述柄套管连接。
较佳地,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与第一单向轴承机构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单向轴承机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所述批轴杆紧密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单向轴承,或/和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一与第一单向轴承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或/和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柄套管一体设置。
较佳地,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柄套管还通过一锁定解锁单元与所述柄套管连接:
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
所述锁定解锁单元包括换挡圈和若干锁珠,所述换挡圈与所述柄套管一体设置,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换挡圈,所述换挡圈的中部设有腰槽,所述腰槽上间隔设置若干锁孔,若干所述锁珠分别设置在若干所述锁孔内并通过弹性件封盖;
所述批轴杆上还包括锁定解锁段和换向段,所述锁定解锁段包括两道分别用于嵌入所述锁珠的第一环形腰槽和第二环形腰槽;所述换向段凸设在所述批轴杆上,所述批轴杆可在所述柄套管内轴向移动,当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内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脱离;当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内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脱离。
较佳地,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单向轴承,若干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呈交错顺序压紧在所述柄套管内;对应于上述轴承的分布,所述换向段包括至少两段间隔分布的柱体,所述柱体凸设在所述批轴杆上,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内时,若干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分别与一柱体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柱体脱离;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内时,若干所述第二单向轴承分别与一柱体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柱体脱离;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内时,若干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分别与各个柱体紧密接触。
较佳地,所述锁定解锁段还包括一道用于嵌入所述锁珠的中间环形腰槽,所述第一环形腰槽和第二环形腰槽分布所述中间环形腰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交错分布在所述换挡圈的两侧,所述柱体位于所述锁定解锁段的两侧,当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内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同时与换向段紧密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均过盈配装在所述柄套管的内壁上,所述柄套管内还固设两套管,两套管将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以及换挡圈压紧在所述两套管之间。
较佳地,所述柄套管的前端与所述批轴杆之间设置一前端防尘套,所述柄套管的后端与所述批轴杆之间设置一后端防尘套,所述前端防尘套和后端防尘套均套设在所述批轴杆上。
较佳地,所述前端防尘套与所述批轴杆过盈配合,所述前端防尘套的外表面抛光处理;
所述精密批还包括一后柄,所述后柄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端防尘套的后端,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后端防尘套并通过轴承与所述后柄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内时,所述前端防尘套与所述柄套管前端的套筒之间的间隙、所述后端防尘套与所述柄套管后端的套筒之间的间隙、第一环形腰槽与中间环形腰槽的中心距以及第二环形腰槽与中间环形腰槽的中心距均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轮精密批,在锁紧或/和拆卸螺丝时能连续转动,而且在操作时不会产生“哒哒哒”的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棘轮精密批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棘轮精密批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棘轮精密批的剖视图A-A;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棘轮精密批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柄套管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柄套管的剖视图B-B;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批轴杆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换挡圈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换挡圈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换挡圈的剖视图C-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棘轮精密批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轮精密批,包括柄套管10和批轴杆2,所述批轴杆2的至少一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所述柄套管10内设有控制所述批轴杆2单向转动的单向控制单元,所述批轴杆2穿过所述柄套管10并通过所述单向控制单元与所述柄套管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批轴杆2可以单向转动,如批轴杆2可以正向转动,也可以反向转动,在批轴杆2两端为批头连接端时,只需要在柄套管10内设置一单向轴承机构即可实现批轴杆的正反转;当批轴杆2只有一端为批头连接端时,若柄套管10内只设置一单向轴承机构,则此批轴杆2只具有单向转动的功能,若柄套管10内设置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机构时,则此批轴杆2便可实现正反转的功能。上述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为了便于理解,可将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机构分别命名为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若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为正向棘轮机构,则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为反向棘轮机构,若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为反向棘轮机构,则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为正向棘轮机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为了便于对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为正向棘轮机构,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为反向棘轮机构为例加以详细说明,反之亦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所述批轴杆紧密接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单向控制单元与所述柄套管10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单向轴承,或/和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二单向轴承,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二单向轴承的转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的选型是一样的,只是在安装时将其中第二单向轴承反装即可实现第一单向轴承与第二单向轴承的转向相反),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或/和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柄套管10一体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单向轴承的个数越多,与批轴杆2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扭力越大,越容易实现螺丝的拆卸和锁紧。在本实用新型中,此精密批的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此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所述批轴杆2紧密接触,当批轴杆2只有一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时,此精密批为正向棘轮,用于锁紧螺丝批的作用;当批轴杆2的两端均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时,此精密批的一端为正向棘轮,用于锁紧螺丝,另一端为反向棘轮,用于拆卸螺丝;
第二种,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单向轴承机构,此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所述批轴杆2紧密接触,当批轴杆2只有一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时,此精密批为反向棘轮,用于拆卸螺丝;当批轴杆2的两端均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时,此精密批的一端为正向棘轮,用于锁紧螺丝,另一端为反向棘轮,用于拆卸螺丝;
第三种,综合了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当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批轴杆2紧密接触时,可实现锁紧螺丝的作用,当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批轴杆2紧密接触时,可实现拆卸螺丝的作用,为了实现正反向的换向,一种是通过批轴杆2的两头均为批头连接端的方式实现,另一种是通过锁定解锁单元来实现,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以通过锁定解锁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10,此棘轮精密批通过单向控制单元和锁定解锁单元实现两种不同转向,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棘轮精密批包括柄套管10和批轴杆2,所述批轴杆2穿过所述柄套管10并通过单向控制单元和锁定解锁单元与所述柄套管10连接:
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与第一单向轴承机构转动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
所述锁定解锁单元包括换挡圈9和若干锁珠8,所述换挡圈9与所述柄套管10一体设置,所述批轴杆2穿过所述换挡圈9,所述换挡圈9的中部设有腰槽901,所述腰槽901上间隔设置若干锁孔902,若干所述锁珠8分别设置在若干所述锁孔902内并通过弹性件封盖;
所述批轴杆2上还包括锁定解锁段和换向段,所述锁定解锁段包括两道分别用于嵌入所述锁珠8的第一环形腰槽204和第二环形腰槽206;所述换向段凸设在所述批轴杆2上,所述批轴杆2可在所述柄套管10内轴向移动,当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204内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脱离;当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206内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单向控制单元和锁定解锁单元是与柄套管10一体设置的,通过轴向移动批轴杆2(即批轴杆2相对于柄套管10轴向移动,也可以说通过轴向移动柄套管10)来实现精密批正反转的切换。本实施例对弹性件的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具有使锁珠8锁定在环形腰槽以及使锁珠8从环形腰槽中弹出来的功效即可,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呈一端开口的非闭合环状,所述弹簧片套设在所述腰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单向轴承,若干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呈交错顺序压紧在所述柄套管10内;对应于上述轴承的分布,所述换向段包括至少两段间隔分布的柱体203,所述柱体203凸设在所述批轴杆2上,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204内时,若干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分别与一柱体203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6与柱体203脱离;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206内时,若干所述第二单向轴承6分别与一柱体203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与柱体203脱离;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204内时,若干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分别与各个柱体203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解锁段还包括一道用于嵌入所述锁珠8的中间环形腰槽205,所述第一环形腰槽204和第二环形腰槽206分布所述中间环形腰槽205的两侧,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交错分布在所述换挡圈9的两侧,所述柱体203位于所述锁定解锁段的两侧,当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205内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同时与换向段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轴承5的个数与第二单向轴承6的个数相同,可以将一个第一单向轴承5和一个第二单向轴承6看做一组轴承组,即单向控制单元包括多组轴承组,轴承组越多,与批轴杆2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则对紧固件的施加力(扭力)越大。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205内时,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均与所述柱体的一半紧密接触,此状态为普通螺丝批状态,当普通螺丝批使用;需要换挡时,相对于柄套管10,轴向移动批轴杆2,当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204内时,若干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分别与一柱体203的一半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6与柱体203脱离,此状态相当于正向棘轮,用于锁紧螺丝;相对于柄套管10,轴向移动批轴杆2,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206内时,若干所述第二单向轴承6分别与一柱体203的一半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与柱体203脱离,此状态相当于反向棘轮,用于拆卸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均过盈配装在所述柄套管10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的类型不做限制,本实施优选第一单向轴承5和第二单向轴承6均为滚珠轴承。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柄套管10内还固设两套管4(本实施优选两套管4通过过盈配装的固定方式固定在柄套管10内),所述柄套管10内通过两套管4将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以及换挡圈9压紧在所述两套管4之间。
所述柄套管10的前端与所述批轴杆2之间设置一前端防尘套3,所述柄套管10的后端与所述批轴杆2之间设置一后端防尘套11,所述前端防尘套3和后端防尘套11均套设在所述批轴杆2上。批轴杆2有两端,本实用新型对批轴杆2是一端或两端为批头连接端不做具体限制,当批轴杆2的两端均为批头连接端时,前端防尘套3和后端防尘套11与批轴杆2的连接方式相同,即前端防尘套3和后端防尘套11均与批轴杆2过盈配装;当批轴杆2的一端为批头连接端时,前端防尘套3和后端防尘套11分别与批轴杆2的连接方式不同,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柄套管10的前端与所述批轴杆2之间设置一用于防尘的前端防尘套3,此前端防尘套3套设在批轴杆2上,前端防尘套3与批轴杆2过盈配装;所述前端防尘套3的外表面抛光处理,前端防尘套3与柄套管10之间相对滑动;
后端防尘套11的后端还固定连接一后柄13,此后柄13为帽型结构,此后柄13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端防尘套11的后端,所述批轴杆2穿过所述后端防尘套11并通过轴承12与所述后柄13转动连接,在后柄13内设有轴承槽,轴承12通过过盈配装在轴承槽内,批轴杆2的后端与轴承12过盈配合,本实施例对轴承12的个数不做限制。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后柄是不动的,只需要转动柄套管10即可实现对螺丝的拆卸或锁紧,当需要换挡时,只需要向上或向下轴向移动柄套管10,当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204内时,可做正向棘轮使用,用于锁紧螺丝;当锁珠8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205内时,为无棘轮状态,可做普通螺丝批使用;当锁珠8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206内时,可做反向棘轮使用,用于拆卸螺丝。本精密批可用于单手操作,后柄抵在人手的手心,用两根手指转动柄套管10就可实现螺丝的拆卸或锁紧,当需要换挡时,两根手指向上或向下移动柄套管10即可。当然,也可以双手操作,一手按在后柄13上,一手转动柄套管10。
优选的,所述锁珠8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内时,所述前端防尘套3与所述柄套管10前端的套筒之间的间隙d1、所述后端防尘套11与所述柄套管10后端的套筒之间的间隙d2、第一环形腰槽204与中间环形腰槽205的中心距以及第二环形腰槽206与中间环形腰槽205的中心距均相等,其目的是在换向时确保准确无误。
由于本实施例的精密批可正方向转换,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批轴杆2只有一端为批头连接端,即批轴杆2的前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后端密封。作为一种实施例,批轴杆2的批头连接端通过设置一连接孔来与批头连接,为了防止批头在连接孔内转动,可将连接孔设置为六角孔,便于与批头的连接紧固性,在连接孔的底部设置一磁铁1。

Claims (10)

1.一种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包括柄套管和批轴杆,所述批轴杆的至少一端为连接批头的批头连接端,所述柄套管内设有控制所述批轴杆单向转动的单向控制单元,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柄套管并通过所述单向控制单元与所述柄套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与第一单向轴承机构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单向轴承机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或/和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所述批轴杆紧密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单向轴承,或/和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一与第一单向轴承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或/和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柄套管一体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柄套管还通过一锁定解锁单元与所述柄套管连接:
所述单向控制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和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
所述锁定解锁单元包括换挡圈和若干锁珠,所述换挡圈与所述柄套管一体设置,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换挡圈,所述换挡圈的中部设有腰槽,所述腰槽上间隔设置若干锁孔,若干所述锁珠分别设置在若干所述锁孔内并通过弹性件封盖;
所述批轴杆上还包括锁定解锁段和换向段,所述锁定解锁段包括两道分别用于嵌入所述锁珠的第一环形腰槽和第二环形腰槽;所述换向段凸设在所述批轴杆上,所述批轴杆可在所述柄套管内轴向移动,当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内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脱离;当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内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与换向段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单向轴承,若干的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呈交错顺序压紧在所述柄套管内;对应于上述轴承的分布,所述换向段包括至少两段间隔分布的柱体,所述柱体凸设在所述批轴杆上,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一环形腰槽内时,若干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分别与一柱体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柱体脱离;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第二环形腰槽内时,若干所述第二单向轴承分别与一柱体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柱体脱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解锁段还包括一道用于嵌入所述锁珠的中间环形腰槽,所述第一环形腰槽和第二环形腰槽分布所述中间环形腰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交错分布在所述换挡圈的两侧,所述柱体位于所述锁定解锁段的两侧,当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内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同时与换向段紧密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均过盈配装在所述柄套管的内壁上,所述柄套管内还固设两套管,两套管将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以及换挡圈压紧在所述两套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柄套管的前端与所述批轴杆之间设置一前端防尘套,所述柄套管的后端与所述批轴杆之间设置一后端防尘套,所述前端防尘套和后端防尘套均套设在所述批轴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防尘套与所述批轴杆过盈配合,所述前端防尘套的外表面抛光处理;
所述精密批还包括一后柄,所述后柄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端防尘套的后端,所述批轴杆穿过所述后端防尘套并通过轴承与所述后柄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轮精密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珠锁定在所述中间环形腰槽内时,所述前端防尘套与所述柄套管前端的套筒之间的间隙、所述后端防尘套与所述柄套管后端的套筒之间的间隙、第一环形腰槽与中间环形腰槽的中心距以及第二环形腰槽与中间环形腰槽的中心距均相等。
CN201820581524.8U 2018-04-23 2018-04-23 棘轮精密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1524.8U CN208117697U (zh) 2018-04-23 2018-04-23 棘轮精密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1524.8U CN208117697U (zh) 2018-04-23 2018-04-23 棘轮精密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7697U true CN208117697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8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152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7697U (zh) 2018-04-23 2018-04-23 棘轮精密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7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9510B1 (en) A drive extension for use in a hand held device
CN207724210U (zh) 具提示声之锁固型扭力扳手
RU2719980C2 (ru) Блок дву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механическ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CA2116606C (en) Power tool and mechanism
EP1563960A2 (en) Impact driver having a percussion application mechanism which operation mode can be selectively switched between percussion and non-percussion mode
US6305248B1 (en) Ratcheting driver
CN103252513B (zh) 夹头装置
US5449043A (en) Chuck spindle device and power tools incorporating same
CN210081641U (zh) 锤钻
CN101360586A (zh) 扭矩限制器
US9757845B2 (en) Dual-setting directional tool
CN208117697U (zh) 棘轮精密批
US8490521B2 (en) Ratchet tool
EP2153937A1 (en) Locking device
CN103994158A (zh) 一种双向离合器
CN104097172B (zh) 双向螺丝批
CN110315459A (zh) 一种带有脱落装置的打滑式力矩扳手
EP1914031A1 (en) Fastener with nutating gear reduction
US20230110243A1 (en) Manual Tool Outputting Torque Bidirectionally
CN209690879U (zh) 手部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7326831U (zh) 握柄棘轮扳手
KR101069983B1 (ko) 드라이버
CN103934776A (zh) 双向扳手
CN101362218A (zh) 夹持装置
CN209850781U (zh) 一种内齿式棘轮螺丝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