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4738U - 一种医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14738U CN208114738U CN201720238302.1U CN201720238302U CN208114738U CN 208114738 U CN208114738 U CN 208114738U CN 201720238302 U CN201720238302 U CN 201720238302U CN 208114738 U CN208114738 U CN 2081147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d
- plate
- frame assembly
- medical
- w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床。医疗床包括上床架组件、床板组件和下床架组件,床板组件包括背靠部、平躺部和支腿部,上床架组件通过整床前倾机构和整床后倾机构可沿高度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下床架组件的上方,医疗床还包括用于调节背靠部升降的背部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支腿部升降的腿部升降机构,背部升降机构、腿部升降机构、整床前倾机构以及整床后倾机构为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具有升降和翻身功能,且结构简单,整体性和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功能性的医疗床已广泛用于各大医院,给医生为患者诊治及对卧床患者的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例如,具有升降机构的医疗床可方便患者在没有医护人员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升降和翻身。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CN201510684331.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和倾斜功能的医疗床,该医疗床包括上床架、下床架以及分别连接在平躺部前后侧的靠背部与支腿部,其中,靠背部、支腿部和上床架分别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调节各自的升降,从而实现对患者坐躺、腿部曲伸及升降高度的调节,由于三个调节机构均采用由多个连杆组成的复杂连杆机构来实现,因此,结构复杂,整体性和稳定性差。
综上所述,亟须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性和稳定性好,具有升降和翻身功能的医疗床。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和翻身功能,结构简单,整体性和稳定性好的医疗床。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床,包括上床架组件、床板组件和下床架组件,床板组件包括背靠部、平躺部和支腿部,上床架组件通过整床前倾机构和整床后倾机构可沿高度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下床架组件的上方,医疗床还包括用于调节背靠部升降的背部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支腿部升降的腿部升降机构,背部升降机构、腿部升降机构、整床前倾机构以及整床后倾机构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液压升降台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背靠部为第一床板,平躺部为第二床板,支腿部包括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第二床板的两侧与上床架组件固定连接,第二床板的一端与第一床板的固定端转动连接,第二床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床板的固定端与第三床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上床架组件通过连接杆与第四床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床架组件上安装有支撑架组件,支撑架组件通过背部升降机构与第一床板的背部连接;支撑架组件通过腿部升降机构与第三床板的背部连接。
进一步地,整床前倾机构的顶端与支撑架组件铰接;整床后倾机构的顶端通过滑动组件与支撑架组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滑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组件两侧下方的两个滑轨和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中的两组滚轮;整床后倾机构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侧板上穿设有转轴,两组滚轮对称穿设在转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还包括用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送纸机构;送纸机构包括送纸组件和收纸组件;送纸组件包括送纸筒,送纸筒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上床架组件的床头端上,收纸组件包括收纸筒和驱动收纸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收纸筒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上床架组件的床尾端,一次性床单的一端从送纸筒拉出,铺设在床垫表面,并固定于收纸筒上。
进一步地,送纸筒的外侧与收纸筒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罩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还包括用于测量体重的称重机构;称重机构包括四个称重传感器,四个称重传感器对称设置在上床架组件、下床架组件和支撑架组件其中之一的中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背部升降机构、腿部升降机构、整床前倾机构、整床后倾机构和收纸组件的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央处理系统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上床架组件通过整床前倾机构和整床后倾机构可沿高度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下床架组件的上方,整床前倾机构沿高度方向高于整床后倾机构,实现医疗床整床前倾,整床前倾机构沿高度方向低于整床后倾机构,实现医疗床整床后倾,整床前倾机构沿高度方向等于整床后倾机构,实现医疗床整床水平升降。用于调节背靠部升降的背部升降机构,能够使得背靠部和平躺部之间成夹角,实现患者的背部升起。用于调节支腿部升降的腿部升降机构,能够使得支腿部和平躺部之间成夹角,实现患者的腿部升起,背部升降机构、腿部升降机构、整床前倾机构以及整床后倾机构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液压升降台中的一种,相比较利用多个连杆机构,结构更简单,而且整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更好。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具有升降和翻身功能,且结构简单,整体性和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运动贴合人体,患者使用的体验良好,在放松状态下变换身体姿态。当不同患者的患病处在不同位置时,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站式多体位检测。本实用新型占据空间小,使用传感器、控制装置操控,姿态变换灵活。可以在狭小空间的科室使用。
许多小诊所空间少、科室少,而想一次性多检查体检项目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就可以方便的体检。即使是医疗空间足够的大医院,许多行动不便的患者检查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减少走动和挪动。减少了劳累和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医疗床背部和腿部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医疗床整床前倾时背部和腿部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医疗床整床后倾时背部和腿部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医疗床固定组件爆炸图;
图5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医疗床爆炸图。
其中,
1:上床架组件;11:支撑架组件;111:滑轨;
2:床板组件;21:背靠部;22:平躺部;23:支腿部;231:第三床板;232:第四床板;
3:下床架组件;
4:整床前倾机构;
5:整床后倾机构;
6:背部升降机构;
7:腿部升降机构;71:连接杆;
8:滑动组件;81:滚轮;82:连接板;83:侧板;84:转轴;
9:送纸机构;91:送纸组件;92:收纸组件;911:送纸筒;912:第一转轴;921:收纸筒;922:第二转轴;93:防护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床。该医疗床包括上床架组件1、床板组件2和下床架组件3,床板组件2包括背靠部21、平躺部 22和支腿部23,上床架组件1通过整床前倾机构4和整床后倾机构5可沿高度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下床架组件3的上方,医疗床还包括用于调节背靠部21升降的背部升降机构6、用于调节支腿部23升降的腿部升降机构7,背部升降机构6、腿部升降机构7、整床前倾机构4以及整床后倾机构5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液压升降台中的一种。上述下床架组件3 安装有脚轮,能够使得本实施例的医疗床移动方便。上述上床架组件1 和上述下床架组件3分别为若干杆件固定连接的两个整体,是本实施例医疗床的两个安装支撑架。上述背靠部21升降指背靠部21和平躺部22 之间相对转动,上述支腿部23升降指支腿部23作为整体和平躺部22之间相对转动,当然,上述支腿部23也可以分为相对转动的大腿部和小腿部,上述支腿部23升降指支腿部23的大腿部和/或小腿部与平躺部22之间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安装于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 之间、且位于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能够使得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相对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转动。上述整床前倾机构4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液压升降台中的一种,能够实现直线方向上长度的伸长和缩短,开启整床前倾机构4,其活动端呈线性伸长,固定端固定,上床架组件1 的床头端在整床前倾机构4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活动端的作用下,其床头端绕其床尾端转动,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医疗床整床前倾。具体地,整床前倾机构4的升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伸长,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饶其床尾端转动,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相应地,卧床患者平躺时的身躯和水平面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卧床患者的头部高于脚部,相对高度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整床前倾机构4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缩短,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 之间的夹角随长度的缩短而变小,相应地,卧床患者平躺时的身躯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卧床患者的头部高于脚部,相对高度也变小,长度缩到最短,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平行,相应地,卧床患者的头部和脚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整床后倾机构5安装于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 之间、且位于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能够使得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相对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转动。上述整床后倾机构5为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能够实现直线方向上长度的伸长和缩短,开启整床后倾机构5,其活动端呈线性伸长,固定端固定,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在整床后倾机构5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活动端的作用下,其床尾端绕其床头端转动,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医疗床整床后倾。具体地,整床后倾机构5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伸长,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饶其床头端转动,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相应地,卧床患者平躺时的身躯和水平面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卧床患者的脚部高于头部,相对高度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整床后倾机构5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缩短,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的夹角随长度的缩短而变小,相应地,卧床患者平躺时的身躯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小,卧床患者的脚部高于头部,相对高度也变小,长度缩到最短,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平行,相应地,卧床患者的头部和脚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和整床后倾机构5之间的动作可以不同步启动,分别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的整床前倾和整床后倾,另外,整床前倾机构4和整床后倾机构5之间的动作也可以同步启动,使得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和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相对下床架组件3的相对高度等高,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的整床水平升降。
综上,本实施例的医疗床,上床架组件1通过整床前倾机构4和整床后倾机构5可沿高度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下床架组件3的上方,整床前倾机构4沿高度方向高于整床后倾机构5,实现医疗床整床前倾,整床前倾机构4沿高度方向低于整床后倾机构5,实现医疗床整床后倾,整床前倾机构4沿高度方向等于整床后倾机构5,实现医疗床整床水平升降,用于调节背靠部21升降的背部升降机构6,能够使得背靠部21和平躺部 22之间成夹角,实现患者的背部升起,用于调节支腿部23升降的腿部升降机构7,能够使得支腿部23和平躺部22之间成夹角,实现患者的腿部升起,背部升降机构6、腿部升降机构7、整床前倾机构4以及整床后倾机构5为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相比较利用多个连杆机构,结构更简单,而且整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更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背靠部21为第一床板,平躺部22为第二床板,支腿部23包括第三床板231和第四床板232,第二床板的两侧与上床架组件1固定连接,第二床板的一端与第一床板的固定端转动连接,第二床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床板23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床板232的固定端与第三床板23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上床架组件1通过连接杆71与第四床板232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连接能够保证本实施例医疗床整床后倾、整床前倾、背部升降和腿部升起的顺利转化,不会引起各零件的变形,从而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具体地,上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231和第四床板232在使用的过程中分别对应患者的背部、臀部、大腿部以及小腿部。本实施例中,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第二床板与第三床板231以及第三床板231与第四床板232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方式,例如合页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床架组件1、第三床板231、第四床板232以及连接杆71构成四连杆机构。第三床板231和第四床板232将支腿部23分为大腿部和小腿部,能够增加卧床患者的舒适度。当然,上述第一床板的固定端也可以和上床架组件1 构成转动连接,第三床板231的一端也可以和上床架组件1构成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背部升降机构6驱动第一床板、能够使得第一床板的活动端绕固定端转动。上述背部升降机构6为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能够实现直线方向上长度的伸长和缩短,开启背部升降机构6,其活动端呈线性伸长,背部升降机构6的固定端固定,第一床板在背部升降机构6的活动端的作用下,第一床板的活动端绕与第一床板的固定端转动,从而使得躺在本实施例的医疗床上的卧床患者的背部升起,具体地,背部升降机构6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伸长,第一床板的活动端绕与第一床板的固定端转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之间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相应地,卧床患者的背部和臀部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背部升降机构6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缩短,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之间的夹角随长度的缩短而变小,相应地,卧床患者的背部和臀部的夹角也变小,长度缩到最短,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之间成直线,相应地,卧床患者的背部和臀部成直线。
本实施例中,腿部升降机构7驱动第三床板231、能够使得第三床板 231的另一端绕一端转动。上述腿部升降机构7为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能够实现直线方向上长度的伸长和缩短,开启腿部升降机构7,其活动端呈线性伸长,腿部升降机构7的固定端固定,第三床板231在腿部升降机构7的活动端的作用下,第三床板231的另一端绕与第三床板231的一端转动,从而使得躺在本实施例的医疗床上的卧床患者的大腿部升起,具体地,腿部升降机构7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伸长,第三床板231的另一端饶第三床板231的一端转动,第三床板231和第二床板之间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相应地,卧床患者的大腿部和臀部成夹角,夹角随长度的伸长而变大,腿部升降机构7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长度缩短,第三床板231和第二床板之间的夹角随长度的缩短而变小,相应地,卧床患者的大腿部和臀部的夹角也变小,长度缩到最短,第三床板231和第二床板之间成直线,相应地,卧床患者的大腿部和臀部成直线。
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以及背部升降机构6 之间的动作可以不同步启动,分别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的整床前倾和整床后倾以及背部升降,另外,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分别和背部升降机构6之间的动作也可以同步启动,或者,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以及背部升降机构6同步启动,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在整床前倾、整床后倾以及整床水平升降的动作基础上完成背部升降。
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以及腿部升降机构7 之间的动作可以不同步启动,分别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的整床前倾和整床后倾以及腿部升降,另外,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分别和腿部升降机构7之间的动作也可以同步启动,或者,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以及腿部升降机构7同步启动,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在整床前倾、整床后倾以及整床水平升降的动作基础上完成腿部升降。
此外,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背部升降机构6以及腿部升降机构7之间的动作也可以同步启动,实现本实施例医疗床在整床水平升降的动作基础上同时完成背部升降和腿部升降。
进一步地,上床架组件1上安装有支撑架组件11,支撑架组件11通过背部升降机构6与第一床板的背部连接,支撑架组件11通过腿部升降机构7与第三床板231的背部连接。上述支撑架组件11安装于上床架组件1的背部,能够进一步增加本实施例的医疗床的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作为背部升降机构6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固定端和支撑架组件11转动连接,活动端和第一床板的背部转动连接,作为腿部升降机构7的液压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升降台的固定端和支撑架组件11转动连接,活动端和第三床板231的背部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使用背部升降机构6的直线电机和作为腿部升降机构7的直线电机,简化了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的顶端与支撑架组件11铰接。上述铰接方式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的任何方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与支撑架组件11之间采用固定组件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件、固定轴以及固定件,固定连接件包括一个连接板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两侧的两个侧板,连接板与整床前倾机构4固定连接,两个侧板上各开设有安装固定轴的侧板轴孔,支撑架组件11背面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支撑架轴孔,固定轴分别穿过两个侧板轴孔和两个支撑架轴孔,并通过位于固定轴两端的固定件紧固。上述两个侧板与连接板之间成夹角,夹角优选为90度。上述固定件紧固在固定轴的两端,能够防止固定轴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松脱。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通过滑动组件8与支撑架组件11滑动连接。整床前倾机构4上升的高度大于整床后倾机构5,支撑架组件11和整床前倾机构4形成的夹角小于90度,支撑架组件11 和整床后倾机构5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沿支撑架组件11滑动,且滑向床尾端。整床前倾机构4上升的高度小于整床后倾机构5,支撑架组件11和整床前倾机构4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支撑架组件11和整床后倾机构5形成的夹角小于90度,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沿支撑架组件11滑动,且滑向床头端。
本实施例中,整床前倾机构4的顶端与支撑架组件11铰接,也可以选择互动链接,但是需要增加限位装置,从而保证在整床前倾或整床后倾的过程中,不至于无法稳定的处于某一状态,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通过滑动组件8与支撑架组件11滑动连接,也可以选择铰接,但是利用两个铰接,由于支撑架组件11相对两个铰接较大,此时,支撑架组件11 等效为一个面,两个铰接形成的四个支撑点由于太过集中等效为两个点,这种结构很容易造成侧歪,造成工作的不稳定,使用寿命的减少,而利用铰接和滑动连接既保证了医疗床整床前倾和整床后倾,又使得支撑架组件1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在相对上升的过程中,铰接保证了滑动连接的限位,而滑动连接保证了铰接造成的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使得支撑架组件1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的整体强度增加,工作更可靠。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滑动组件8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组件11两侧下方的两个滑轨111和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111中的两组滚轮81;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82,连接板82的两侧侧板83上穿设有转轴84,两组滚轮81对称穿设在转轴84的两端。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和连接板82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现有的任何方式,例如,焊接和螺钉,上述两个侧板83和连接板82之间垂直设置,两个侧板83上设置有能够安装转轴84的孔,上述两组滚轮81 中,每一组滚轮81包括两个滚轮81,两个滚轮81轴向重合的平行设置在滑轨111中,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减少一个滚轮81在滑轨111中形成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两条滑轨111和其内部的两组滚轮81形成的两个支撑点和整床前倾机构4顶端的铰接点构成三角形,增加了本实施例的医疗床的整体稳定性,而且上述铰接点对两组滚轮81和两条滑轨111形成的滑动进行了定位,保证支撑架组件1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可以保持在任何整床前倾或整床后倾的状态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医疗床还包括用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送纸机构9。上述一次性床单为本领域现有的任何种类的一次性床单,例如,无纺布床单,一次性床单的使用使得对卧床患者的护理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送纸机构9包括送纸组件91和收纸组件92。上述送纸组件91用于储存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上述收纸组件92用于储存已使用的一次性床单。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送纸组件91包括送纸筒911,送纸筒911通过第一转轴912安装在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上,收纸组件92包括收纸筒921和驱动收纸筒921转动的驱动装置,收纸筒921通过第二转轴922 安装在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一次性床单的一端从送纸筒911拉出,铺设在床垫表面,并固定于收纸筒921上。上述床垫设置在床板组件2 上,能够增加舒适性。上述送纸筒911和第一转轴91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上述收纸筒921和第二转轴922之间固定,上述送纸筒911和上述收纸筒921为中空圆柱形滚筒,送纸筒911上缠绕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收纸筒921上缠绕已使用的一次性床单,收纸筒921上缠绕的已使用的一次性床单、床板组件2上铺设的正使用的一次性床单以及送纸筒911 上缠绕的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为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更换整卷新的一次性床单,把一次性床单的一端从送纸筒911拉出,铺设在床垫表面,并固定于收纸筒921上。驱动装置驱动收纸筒921转动,收纸筒921转动拉扯缠绕在其上的已使用的一次性床单,已使用的一次性床单拉扯正使用的一次性床单,使得正使用的一次性床单缠绕在收纸筒921上,正使用的一次性床单拉扯送纸筒911上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使得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脱离送纸筒911,铺设在床垫上,成为新的正使用的一次性床单。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收纸筒921转动的驱动装置为电机和链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用于连接电机和第二转轴922,当然,能够实现第二转轴922转动的驱动装置不止电机和链传动机构的组合,其他可以驱动第二转轴922转动的驱动装置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中驱动收纸筒921 转动的驱动装置的合理替换装置。
本实施例中,送纸组件91还可以包括展布辊轴,展布辊轴通过展布支架安装于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送纸筒911上的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通过展布辊轴之后缠绕在收纸筒921上,展布辊轴及展布支架能够对一次性床单的铺设起到导向作用,有效防止一次性床单铺设位置发生较大的偏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送纸筒911的外侧与收纸筒921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罩板93。防护罩板93不仅防尘卫生,而且避免了外人破坏一次性床单,保证了一次性床单顺利供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医疗床还包括用于测量体重的称重机构。上述称重机构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称重机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称重机构包括四个称重传感器,四个称重传感器对称设置在上床架组件1、下床架组件3和支撑架组件11其中之一的中部。四个称重传感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称重传感器,例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具体地,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内嵌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受力变形时,其上的应变片随之变形,并导致电阻改变,测量电路测出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并变换为与外力大小成比例的电信号输出,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化,变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将体重通过中央处理系统的显示器显示出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医疗床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背部升降机构6、腿部升降机构7、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和收纸组件92的驱动装置连接。上述控制装置中包括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与背部升降机构6、腿部升降机构7、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和收纸组件92的驱动装置连接,组建完整硬件闭合回路,位置检测装置能够检测上述五种机构的工作状态,控制装置利用位置检测装置反馈回来的位置信息和输入的位置指令比较,实现对上述五种机构位置的准确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央处理系统连接。中央处理系统能够控制背部升降机构6、腿部升降机构7、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和收纸组件92的驱动装置的开启与闭合。其中,使用无线连接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在远程监控护理卧床患者。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系统为电脑、移动终端、智能电视、PDA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装置设有继电器,上述中央处理系统设置有人机对话功能,医护人员将本实施例的医疗床的各调整控制指令输入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再将指令信号传递给继电器,继电器控制背部升降机构6、腿部升降机构7、整床前倾机构4、整床后倾机构5和收纸组件92的驱动装置,从而实现本实施例的医疗床的各调整状态,当然也可以将本实施例医疗床的各调整状态参数显示出来。
本实施例的医疗床,如图1,利用背部升降机构6驱动第一床板,使得第一床板相对第二床板转动,从而使得卧床患者的背部升起,腿部升降机构7驱动第三床板231,使得第三床板231相对第二床板转动,从而使得卧床患者的大腿部升起,第四床板232相对第三床板231转动,第四床板232的背部和上床架组件1铰接,使得第四床板232和第三床板 231以及第二床板之间呈夹角,从而使得卧床患者的小腿部和大腿部弯曲。如图2,利用整床前倾机构4驱动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使的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成夹角,且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较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高,从而使得卧床患者的整个身躯由背部向胸腔转动。如图3,利用整床后倾机构5驱动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使的上床架组件1和下床架组件3之间成夹角,且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较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头高,从而使得卧床患者的整个身躯由胸腔向背部转动。
由此,本实施例的医疗床具有背部升降、腿部升降、整床水平升降、整床前倾、整床后倾、称重、替换床单、自动化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整体性和稳定性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医疗床,包括上床架组件(1)、床板组件(2)和下床架组件(3),所述床板组件(2)包括背靠部(21)、平躺部(22)和支腿部(23),所述上床架组件(1)通过整床前倾机构(4)和整床后倾机构(5)可沿高度方向升降地设置在所述下床架组件(3)的上方,所述医疗床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背靠部(21)和所述平躺部(22)之间相对转动的背部升降机构(6)、用于调节所述支腿部(23)和平躺部(22)之间相对转动的腿部升降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升降机构(6)、所述腿部升降机构(7)、所述整床前倾机构(4)以及所述整床后倾机构(5)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液压升降台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部(21)为第一床板,所述平躺部(22)为第二床板,所述支腿部(23)包括第三床板(231)和第四床板(232),所述第二床板的两侧与所述上床架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床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的固定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23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床板(232)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三床板(23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上床架组件(1)通过连接杆(71)与第四床板(232)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架组件(1)上安装有支撑架组件(11),所述支撑架组件(11)通过所述背部升降机构(6)与所述第一床板的背部连接;
所述支撑架组件(11)通过所述腿部升降机构(7)与所述第三床板(231)的背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床前倾机构(4)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架组件(11)铰接;
所述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通过滑动组件(8)与所述支撑架组件(11)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8) 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件(11)两侧下方的两个滑轨(111)和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111)中的两组滚轮(81);
所述整床后倾机构(5)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82),所述连接板(82)的两侧侧板(83)上穿设有转轴(84),所述两组滚轮(81)对称穿设在所述转轴(84)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送纸机构(9),所述送纸机构(9)包括送纸组件(91)和收纸组件(92);
所述送纸组件(91)包括送纸筒(911),所述送纸筒(911)通过第一转轴(912)安装在所述上床架组件(1)的床头端上,所述收纸组件(92)包括收纸筒(921)和驱动收纸筒(921)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收纸筒(921)通过第二转轴(922)安装在所述上床架组件(1)的床尾端,一次性床单的一端从所述送纸筒(911)拉出,铺设在床垫表面,并固定于所述收纸筒(92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筒(911)的外侧与所述收纸筒(921)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罩板(93)。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体重的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包括四个称重传感器,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床架组件(1)、所述下床架组件(3)和所述支撑架组件(11)其中之一的中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背部升降机构(6)、所述腿部升降机构(7)、所述整床前倾机构(4)、所述整床后倾机构(5)和所述收纸组件(92)的驱动装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央处理系统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38302.1U CN208114738U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医疗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38302.1U CN208114738U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医疗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14738U true CN208114738U (zh) | 2018-11-20 |
Family
ID=6420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38302.1U Active CN208114738U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医疗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1473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1640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黄劲涛 | 一种医疗床 |
CN111973357A (zh) * | 2020-08-18 | 2020-11-24 | 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CN112451249A (zh) * | 2020-11-24 | 2021-03-09 | 刘素杰 | 一种具有辅助康复装置的医疗床 |
CN117462352A (zh) * | 2023-09-20 | 2024-01-30 | 成都市浩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台、具有该升降台的诊疗床及诊疗床的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3-10 CN CN201720238302.1U patent/CN2081147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1640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黄劲涛 | 一种医疗床 |
CN111973357A (zh) * | 2020-08-18 | 2020-11-24 | 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CN112451249A (zh) * | 2020-11-24 | 2021-03-09 | 刘素杰 | 一种具有辅助康复装置的医疗床 |
CN117462352A (zh) * | 2023-09-20 | 2024-01-30 | 成都市浩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台、具有该升降台的诊疗床及诊疗床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21640A (zh) | 一种医疗床 | |
CN208114738U (zh) | 一种医疗床 | |
US20130212807A1 (en) | Bed chair | |
CN109907901A (zh) | 一种老年人多功能护理床 | |
CN106798617A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 |
CN109498308A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 |
CN108814847A (zh) | 一种便利型护理床 | |
CN105105947A (zh) | 一种多功能骨科床 | |
CN208405160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 |
CN111887893A (zh) | 一种胃肠超声造影专用支架 | |
WO2011077367A1 (en) | Bed with linen changing means | |
CN209004487U (zh) | 医疗床的可调节床面板及医疗床 | |
CN111419579A (zh) | 一种多功能侧翻医用床 | |
CN208838448U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妇科检查床 | |
CN208582621U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5605816U (zh) | 一种放射科用检查床 | |
CN212090028U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0698148U (zh) | 一种妇科诊疗床 | |
CN104958153B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209863628U (zh) | 升降式坐便支架 | |
CN210932338U (zh) | 一种防滑落病床 | |
CN208464483U (zh) | 一种护理床的翻身系统 | |
RU223739U1 (ru) | Кровать для малоподвижных больных | |
CN220860256U (zh) | 护理床 | |
CN211583942U (zh) | 护理床的床尾护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