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2708U - 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12708U CN208112708U CN201820707988.9U CN201820707988U CN208112708U CN 208112708 U CN208112708 U CN 208112708U CN 201820707988 U CN201820707988 U CN 201820707988U CN 208112708 U CN208112708 U CN 2081127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late
- support plate
- mobile phone
- magne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壳、底板和支承板,手机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底板,底板的外围的中端开设有凹槽,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插销,支承板通过插销穿过弹簧与底板活动连接,底板远离卡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磁铁槽,第一磁铁槽内安装有第一磁铁。本实用新型镶合式手机支架,可以支承手机,做为手机支架使用,手机壳与底板扣合连接之后实现厚度很薄的效果,不会影响到使用手机时的手感,插销穿过通孔以及连接凸耳并通过弹簧实现支承板与底板的活动连接,当支承板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支承板不易移位,实现固定支承板的角度作用,当支承板收纳时,支承板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会吸附在底板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正在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手机由于具有便携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在手机上进行娱乐、社交、上网等等,特别是在看电影时,长时间手持手机容易引起疲劳,因此手机支架便诞生了。现有的手机支架一般都是单个配合手机一起使用,不能与手机壳进行组装使用,并且手机支架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使用时影响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可支承手机,厚度薄,使用不影响手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壳、底板和支承板,所述手机壳的外表面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围的中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贯穿通孔和连接凸耳,所述连接凸耳安装在支承板上,所述支承板通过插销穿过弹簧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卡板接触连接,所述卡板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承板接触连接,所述底板远离卡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磁铁槽,所述第一磁铁槽内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承板远离连接凸耳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磁铁槽,所述第二磁铁槽内安装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手机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边,所述手机壳通过凸边和凹槽扣合与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的通孔的位置与连接凸耳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承板的一端通过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吸与底板的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组装在手机壳上时可以支承手机,做为手机支架使用,手机壳通过凸边与凹槽扣合实现与底板的连接,手机壳与底板扣合连接之后实现厚度很薄的效果,不会影响到使用手机时的手感。
2、底板上开设的通孔的位置与连接凸耳的位置相对应,插销穿过通孔以及连接凸耳并通过弹簧实现支承板与底板的活动连接,当支承板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支承板不易移位,实现固定支承板的角度作用。
3、同时当支承板收纳时,支承板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会吸附在底板上,便于支承板吸附在底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板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板俯视图。
图中:1手机壳、11凸边、2底板、21凹槽、22通孔、23卡板、24第一磁铁槽、3支承板、31连接凸耳、32第二磁铁槽、4插销、5弹簧、6第一磁铁、7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壳1、底板2和支承板3,手机壳1的外表面安装有底板2,底板2的外围的中端开设有凹槽21,手机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边11,手机壳1通过凸边11和凹槽21扣合与底板2连接,手机壳1与底板2扣合连接之后实现厚度很薄的效果,不会影响到使用手机时的手感,底板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2,通孔22内设置有插销4,插销4贯穿通孔22和连接凸耳31,连接凸耳31安装在支承板3上,底板2上开设的通孔22的位置与连接凸耳31的位置相对应,插销4穿过通孔22以及连接凸耳31并通过弹簧5实现支承板3与底板2的活动连接,当支承板3打开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支承板3不易移位,实现固定支承板3的角度作用,支承板3通过插销4穿过弹簧5与底板2活动连接,弹簧5的一端与卡板23接触连接,卡板23安装在底板2上,弹簧5的另一端与支承板3接触连接,底板2远离卡板2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磁铁槽24,第一磁铁槽24内安装有第一磁铁6,支承板3远离连接凸耳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磁铁槽32,第二磁铁槽32内安装有第二磁铁7,支承板3的一端通过第二磁铁7与第一磁铁6相吸与底板2的一端连接,当支承板3收纳时,支承板3在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的作用下会吸附在底板2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镶合式手机支架,组装在手机壳1上时可以支承手机,做为手机支架使用,手机壳1通过凸边11与凹槽21扣合实现与底板2的连接,手机壳1与底板2扣合连接之后实现厚度很薄的效果,不会影响到使用手机时的手感,底板2上开设的通孔22的位置与连接凸耳31的位置相对应,插销4穿过通孔22以及连接凸耳31并通过弹簧5实现支承板3与底板2的活动连接,当支承板3打开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支承板3不易移位,实现固定支承板3的角度作用,同时当支承板3收纳时,支承板3在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的作用下会吸附在底板2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包括手机壳(1)、底板(2)和支承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的外表面安装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外围的中端开设有凹槽(21),所述底板(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内设置有插销(4),所述插销(4)贯穿通孔(22)和连接凸耳(31),所述连接凸耳(31)安装在支承板(3)上,所述支承板(3)通过插销(4)穿过弹簧(5)与底板(2)活动连接,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卡板(23)接触连接,所述卡板(23)安装在底板(2)上,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支承板(3)接触连接,所述底板(2)远离卡板(2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磁铁槽(24),所述第一磁铁槽(24)内安装有第一磁铁(6),所述支承板(3)远离连接凸耳(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磁铁槽(32),所述第二磁铁槽(32)内安装有第二磁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边(11),所述手机壳(1)通过凸边(11)和凹槽(21)扣合与底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开设的通孔(22)的位置与连接凸耳(31)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3)的一端通过第二磁铁(7)与第一磁铁(6)相吸与底板(2)的一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07988.9U CN208112708U (zh) | 2018-05-14 | 2018-05-14 | 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07988.9U CN208112708U (zh) | 2018-05-14 | 2018-05-14 | 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12708U true CN208112708U (zh) | 2018-11-16 |
Family
ID=64115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0798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2708U (zh) | 2018-05-14 | 2018-05-14 | 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127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7440A (zh) * | 2018-11-21 | 2019-01-15 | 东莞市浩力升精密模塑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兼做手机支架用的无线充电器 |
-
2018
- 2018-05-14 CN CN201820707988.9U patent/CN2081127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7440A (zh) * | 2018-11-21 | 2019-01-15 | 东莞市浩力升精密模塑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兼做手机支架用的无线充电器 |
CN109217440B (zh) * | 2018-11-21 | 2024-01-19 | 东莞市浩力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兼做手机支架用的无线充电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33450B2 (en) | Hinge | |
CN208112708U (zh) | 一种镶合式手机支架 | |
CN201891727U (zh) |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便携终端 | |
CN209313874U (zh) | 移动终端 | |
WO2020259299A1 (zh) | 移动终端 | |
CN201629825U (zh) | 移动电话的音箱结构 | |
CN201347667Y (zh) | 可内外打开的玻璃门铰链 | |
CN205919470U (zh) | 空调器及其显示装置 | |
CN206669299U (zh) | 一种新型孔盖 | |
CN211174972U (zh) | 一种异形合页 | |
CN210067300U (zh) | 环保型生态装饰板 | |
CN109327746A (zh) | 一种终端 | |
CN203673173U (zh) | 一种在模组胶框上加挂台的lcm显示模组 | |
CN205564146U (zh) | 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固定结构 | |
CN205101793U (zh) |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 |
CN206293327U (zh) | 一种前控板按键结构 | |
CN221825102U (zh) | 一种支架 | |
CN206807549U (zh) | 一种抗震性能高的手机壳 | |
CN104235139B (zh) | 一种插接部件 | |
CN209120248U (zh) | 一种具有赛钢阻尼圈的旋转手机支架 | |
CN204966345U (zh) | 按键和移动设备 | |
CN103701960B (zh) | 防爆电话站 | |
CN210351471U (zh) | 蓝牙音箱 | |
CN207737040U (zh) | 一种组合式琉璃流水摆件 | |
CN213575129U (zh) | 一种可隐藏线束的转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