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2338U -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2338U
CN208112338U CN201820374434.1U CN201820374434U CN208112338U CN 208112338 U CN208112338 U CN 208112338U CN 201820374434 U CN201820374434 U CN 201820374434U CN 208112338 U CN208112338 U CN 208112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remote
chip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44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楚鹏
黄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44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2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2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2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其中,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包括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充电管理模块、低压差模块、射频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及交互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依次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便于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遥控器作为一种远程控制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遥控器是一种无线发射装置,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相有遥控器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光波经接收机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处理器进行解码,解调出相应的指令来达到控制受控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需求。且遥控器其一般是通过使用不可充电的干电池实现供电的。
然而,本实用新型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对于使用干电池而言,其电量用完后即可丢弃,但由于暂时没有完善的电池回收制度,难免会出现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现象;再者,家用电器大部分遥控器使用红外遥控近距离控制,红外遥控器信号只能在空旷、无障碍物阻挡场所进行信号传输,无法实现隔墙控制,家用电器中如安装在阳台外的燃气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等电器无法使用红外遥控器进行隔墙遥控,在使用时要靠近家电才能进行操控,用户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便于用户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包括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充电管理模块、低压差模块、射频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及交互模块;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依次电连接;
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屏和触摸感应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窗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所述显示屏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两侧;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窗孔内,并位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所述显示屏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感应电路包括触摸感应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触摸感应弹簧、第二触摸感应弹簧及第三触摸感应弹簧;
所述第五电容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之间,第一触摸感应弹簧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之间,第二触摸感应弹簧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之间,第三触摸感应弹簧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磁片;
所述隔磁片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用于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蓄电池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采用锂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发光二极管及二极管;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VCC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BAT端口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VCC端口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PROG端口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BAT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GND端口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VCC端口,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电流采样单元和电压采样单元;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流采样端口通过电流采样单元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采样端口通过所述电压采样单元连接所述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和如上所述的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内置或外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受控设备,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发射所述感应磁场能量。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通过依次电连接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来给其他用电部件供电,可以通过充电实现持续工作,避免电池的更换和丢弃,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是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充电,可以不用拆卸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射频收发模块来实现本控制器与受控设备的通信连接,实现了对受控设备的隔墙控制,进一步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进一步细化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模块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流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压采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电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仰视图。
其中,1、电路板;10、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1、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2、无线充电接收电路;20、充电管理模块;21、充电管理芯片;30、蓄电池;40、低压差模块;50、射频收发模块;51、433MHz天线;60、控制模块;61、控制芯片;62、电流采样单元;63、电压采样单元;70、交互模块;71、显示屏;72、触摸感应电路;U1、触摸感应芯片;80、隔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包括电路板1和蓄电池30,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充电管理模块20、低压差模块40、射频收发模块50、控制模块60及交互模块70;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与所述蓄电池30依次电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连接,用于接收感应磁场能量,将所述磁场能量转换成电能,并输出直流电压至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为WPC无线充电接收器,兼容通用WPC无线充电发射器,无论受控设备内置无线充电器还是外置无线充电器,均能灵活安全实现对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无线充电。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与所述蓄电池30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给所述蓄电池30充电;
所述蓄电池30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40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60和所述交互模块70连接。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30为锂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30通过低压差模块40降低电压并为所述控制模块60和所述交互模块70供电,实现了为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工作提供用电供给。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包括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的第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的第二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的输出端,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可为整流滤波子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通过与无线充电发射端电磁感应耦合获得脉动电能,经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处理输出直流电,例如,输出5V直流电给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输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输出恒流或恒压给3.7V所述蓄电池30充电,所述蓄电池30经过所述低压差模块40降压为3.3V给所述控制模块60、交互模块70及射频收发模块50供电,本实用新型对传输的电压值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控制模块60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70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50连接,用于包括将所述交互模块70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射频收发模块50以射频信号形式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收发模块50为收发一体模块,能够实现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与受控设备双向数据无线通讯,双向数据同步,无线通讯方式为射频信号,能无障碍收发信号,本实施例使用的射频收发模块为优选为433MHz射频模块,空旷地方有效传输距离在40m,能满足家居范围内进行电器间无线通讯收发控制。
其中,所述射频收发模块50可为315MHz的射频模块、433MHz的射频模块或2.4G的射频模块,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连接。通过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使遥控器将所接收到的感应磁场能量转化为电能,将所述电能传给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低压差模块降低电压并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供电,实现了为自身的工作提供用电供给,使得遥控器摆脱了对传统干电池的依赖而实现无线供电,且使用标准无线充电接收器,兼容性强,使用通用的WPC-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器,均能进行无线充电,安全、方便,进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现有的遥控器所存在的因供电电池废弃而污染环境。通过采用射频收发模块,将交互模块的控制指令通过射频信号形式发送给受控设备,实现了对受控设备的隔墙控制,解决了现有的遥控器只能在空旷、无障碍物阻挡场所进行信号传输,无法对家用电器进行隔墙控制的问题,射频收发模块还接收所述受控设备的反馈信息。
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2是图1的进一步细化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所述控制模块60包括控制芯片61、电流采样单元62和电压采样单元63;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流采样端口通过电流采样单元62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压采样端口通过所述电压采样单元63连接所述蓄电池30。
所述交互模块70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60电连接的显示屏71和触摸感应电路7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感应电路72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控制芯片61将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射频收发模块50发送或显示在所述显示屏71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61通过所述电流采样单元62可检测实时充电电流信息,获得当前实时充电电流信息;所述控制芯片61通过所述电压采样单元63获得电池电压信息;所述控制芯片61通过上述电压电流信息检测,可识别电池欠压、过压、正在充电、电池充满等状态信息,并可在所述显示屏71输出相关电池电量信息。还可以通过警报装置如状态指示灯,对所述电池欠压、过压等状况进行警报提示。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上述电压电流信息检测,可识别电池欠压、过压、正在充电、电池充满等状态信息,并可在所述显示屏输出相关电池电量信息,方便用户对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使用状况的了解,并及时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对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充放电的控制,避免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电池欠压、过压现象发生。用户通过所述触摸感应电路实现控制指令的发送,所述显示屏对控制指令及反馈信息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操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查看。
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模块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还包括:充电管理芯片2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及二极管D1;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
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PROG端口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GND端口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的输出端,图中J1即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蓄电池30连接在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与GND端口之间。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串联,并将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接入在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与BAT端口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正向导通压降有1.7V,所述第一电阻R1为限流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所述蓄电池30(3.7V)也接入在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阳极接5V输入,当输入5V变高,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正向导通,5V端电压钳位在3.7V+1.7V=5.4V,同时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对所述蓄电池30小电流充电。
上述充电管理芯片21可采用型号为TP4057的充电管理芯片。
参见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芯片,可以采用型号为STM8S的控制芯片,其结构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流采样单元的电路结构原理图,电阻R15起到限流作用,第七电容C7接地。控制所述电流采样单元62的采样输入端1A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可编程充电电阻输入端,即是图3中充电管理芯片的PROG端口连接,所述电流采样单元62的采样输出端1B与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流采样端口连接,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流采样端口为图4中控制芯片61的PB6/AIN6端口;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压采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电阻R10和电阻R11起到串联分压作用,R11为采样电阻,第八电容C8接在所述电阻R11的两端。所述电压采样单元63的采样输入端2A与所述蓄电池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单元63的采样输出端2B与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压采样端口连接,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压采样端口为图4中控制芯片61的PB5/AIN5端口;
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芯片61通过所述电流采样单元62进行充电电流的实时检测,获得当前的实时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屏71进行显示;同理,所述控制芯片61通过所述电压采样单元63获得电池电压信息,所述控制芯片61根据所述充电电流与电压信息,可计算出充电功率,并识别电池欠压、过压、正在充电、电池充满等状态信息,再通过所述显示屏输出所述电池的电量信息,便于用户对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电量进行了解,及时进行充电与停止充电。
实施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电流采样单元62及电压采样单元63实现了对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及电池电压的检测,并通过显示屏71对控制指令及反馈信息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对操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查看。
实施例四,参见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感应电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所述触摸感应电路72包括触摸感应芯片U1、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一触摸感应弹簧SW1、第二触摸感应弹簧SW2及第三触摸感应弹簧SW3;
所述第五电容C6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1端口之间,第一触摸感应弹簧SW1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1端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C5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2端口之间,第二触摸感应弹簧SW2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2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4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3端口之间,第三触摸感应弹簧SW3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3端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所述触摸感应弹簧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通过所述触摸感应电路72实现对控制指令输入,以使得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控制芯片61传输到射频收发模块50,或显示屏显示。
其中,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优选为电容感应式触摸芯片,本实施例对比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触摸感应芯片U1可以采用型号为TS04N的触摸感应芯片。
实施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增加的电容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及第五电容C6调整感应通道电容变化量,从而增加了触摸的灵敏度,通过触摸感应弹簧和触摸感应电路实现了对控制指令的发送,便于用户的操作。
实施例五,参见图8至图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路板1设有窗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和所述显示屏71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两侧;所述蓄电池30设于所述电路板1的窗孔内,并位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和所述显示屏7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开窗设计,高密度容量的所述蓄电池30内嵌于所述显示屏71与无线充电接收器中所述电路板1开窗孔,实现小体积化。
优选地,还包括隔磁片80;
所述隔磁片80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与所述蓄电池30之间,用于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与所述蓄电池30隔开。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30采用锂电池。
实施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所述显示屏71、所述蓄电池30和所述电路板1呈上、中、下三层分布;在所述显示屏71下方位置,所述电路板1进行开窗孔,所述蓄电池30内嵌在所述电路板1开窗孔内,与所述显示屏71及所述电路板1底部并齐,此紧凑结构设计,实现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小体积化;在所述蓄电池30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之间设置有隔磁片80,屏蔽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1磁场对所述蓄电池30及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线路干扰,同时提高线圈能效接收效率。
基于上述的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系统,该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和上述的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该无线充电器内置或外置于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受控设备(如空调、电视机、音视频播放器等家用电器),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发射所述感应磁场能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使遥控器将所接收到的感应磁场能量转化为电能,将所述电能传给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低压差模块降低电压并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供电,实现了为自身的工作提供用电供给,使得遥控器摆脱了对传统干电池的依赖而实现无线供电,进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现有的遥控器所存在的因供电电池废弃而污染环境的问题。通过采用射频收发模块,将交互模块的控制指令通过射频信号形式发送给受控设备,实现了对受控设备的隔墙控制,解决了现有的遥控器只能在空旷、无障碍物阻挡场所进行信号传输,无法对家用电器进行隔墙控制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和蓄电池(30),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充电管理模块(20)、低压差模块(40)、射频收发模块(50)、控制模块(60)及交互模块(70);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与所述蓄电池(30)依次电连接;
所述蓄电池(30)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40)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60)和所述交互模块(70)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60)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70)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5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70)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60)电连接的显示屏(71)和触摸感应电路(7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设有窗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和所述显示屏(71)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两侧;所述蓄电池(30)设于所述电路板(1)的窗孔内,并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和所述显示屏(71)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电路(72)包括触摸感应芯片(U1)、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一触摸感应弹簧SW1、第二触摸感应弹簧SW2及第三触摸感应弹簧SW3;
所述第五电容C6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1端口之间,第一触摸感应弹簧SW1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1端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C5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2端口之间,第二触摸感应弹簧SW2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2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4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3端口之间,第三触摸感应弹簧SW3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U1)的CS3端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磁片(80);
所述隔磁片(80)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与所述蓄电池(30)之间,用于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与所述蓄电池(30)隔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30)采用锂电池。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包括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12)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包括:充电管理芯片(2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及二极管D1;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
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PROG端口连接;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BAT端口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GND端口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1)的VCC端口,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0)包括控制芯片(61)、电流采样单元(62)和电压采样单元(63);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流采样端口通过电流采样单元(62)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所述控制芯片(61)的电压采样端口通过所述电压采样单元(63)连接所述蓄电池(30)。
10.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内置或外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的受控设备,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发射感应磁场能量。
CN201820374434.1U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Active CN208112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4434.1U CN208112338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4434.1U CN208112338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2338U true CN208112338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4434.1U Active CN208112338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23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373A (zh) * 2019-05-14 2019-09-20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吸油烟机控制器及吸油烟机
CN110768394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遥控器和车载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373A (zh) * 2019-05-14 2019-09-20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吸油烟机控制器及吸油烟机
CN110768394A (zh) * 2019-10-31 2020-02-07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遥控器和车载空调器
CN110768394B (zh) * 2019-10-31 2021-09-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遥控器和车载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1233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CN101738940A (zh) 一种节能控制电路及与之配合使用的微型人体感应发射器
CN206363104U (zh) 一种智能家居遥控器
CN108173327B (zh) 一种自动断电节能保护装置
CN206601788U (zh)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电源开关控制装置
CN207218308U (zh) 智能门锁供充电系统及智能门锁
CN206237613U (zh) 一种智能遥控器
CN205541386U (zh) 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双蓝牙遥控装置
CN204103542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7283890U (zh) 一种内置电池并用wifi、红外遥控器控制灯光的设备
CN105634088A (zh) 一种远程可遥控的不断电排插
CN201829039U (zh) 多用途智能遥控器
CN213025386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语音遥控器
CN104917010B (zh) 电源插头
CN207976763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终端装置
CN20873891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开关
CN106128069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家居遥控器
CN207965525U (zh) 一种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
CN201549933U (zh) 一种节能控制电路及与之配合使用的微型人体感应发射器
CN208112809U (zh) 多功能投影仪及投影仪系统
CN201490487U (zh) 一种无线遥控插座组件
CN213518639U (zh) 一种用于浴霸的无线充电式遥控装置
CN213582545U (zh) 智能家居用多功能遥控器
CN209677367U (zh) 一种智能电子烟
CN208819104U (zh) 一种家用智能空气调节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