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2294U -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2294U
CN208112294U CN201820596974.4U CN201820596974U CN208112294U CN 208112294 U CN208112294 U CN 208112294U CN 201820596974 U CN201820596974 U CN 201820596974U CN 208112294 U CN208112294 U CN 208112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battery
hollow layer
shell
battery sheet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69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志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Teng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Teng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 Teng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69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2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2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2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固定不变的问题。所述外壳包括围成设备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中空层,所述中空层远离所述设备容纳腔的一侧为透明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所述中空层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部分可从所述中空层的开口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本实用新型外壳及充电设备用于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利用太阳能电池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备,并为电子设备充电的产品也出现在市场中。例如手机保护壳,把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手机保护壳的壳体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并为手机进行充电。
但是,目前设置在手机保护壳上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需要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可根据需要能够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壳,包括:围成设备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中空层,所述中空层远离所述设备容纳腔的一侧为透明的;
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所述中空层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的一部分可从所述中空层的开口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由于设置在中空层内的太阳电池片的一部分可伸出壳体吸收太阳能,通过位于中空层内的太阳能电池片和伸出至中空层外的太阳能电池片同时吸收太阳能,有效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分离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均沿所述中空层的延伸方向铺展,其中,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片固定于所述中空层内,另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中空层内,以使所述另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片滑出所述中空层。
可选的,所述中空层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端铺展且滑动安装在所述中空层内,另一端绕过所述安装轴且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可选的,所述中空层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卷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缠绕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末端铺展在所述中空层内且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柔性太阳能电池片,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片呈褶皱状设置在所述中空层内,在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片呈展平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片的部分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推滑轨道,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推滑轨道滑动连接、且露出在所述壳体外的推滑件,所述推滑件与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的太阳能电池片连接。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的端部安装有拉伸件。
可选的,所述拉伸件上至少具有两个可嵌入指尖的凹槽。
可选的,还包括电连接的储能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电芯、电路板和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外壳,其中,所述电芯和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外壳的设备容纳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中的太阳电池片的一部分可伸出壳体吸收太阳能,通过位于中空层内的太阳能电池片和伸出至中空层外的太阳能电池片同时吸收太阳能,有效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中推滑件与推滑轨道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作为手机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1-中空层;102-开口;103-推滑件;104-推滑轨道;2-滞留部;3-伸缩部;4-透明一侧;5-拉伸件;501-凹槽;6-限位件;7-安装轴;8-卷轴;9-设备容纳腔;10-电芯;11-电路板;A-中空层的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及充电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人们需要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时,目前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也就是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另一种是提高太阳能电池片自身的转化效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量,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种方案实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实施例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壳,包括围成设备容纳腔9的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开口102的中空层101,所述中空层101远离所述设备容纳腔9的一侧为透明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所述中空层101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的一部分可从所述中空层101的开口102伸出至所述中空层101外。其中,便于下述描述方便,将能够伸出至中空层101外的太阳能电池片称为伸缩部3,位于中空层101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称为滞留部2。
其中,由两部分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片既能够保证伸缩部3在不伸出时,滞留部2和/或伸缩部3能够吸收太阳能,同时可满足为了吸收更多太阳能时,可将伸缩部3拉出至中空层101外,以使伸缩部3外露进而吸收太阳能,通过滞留部2和伸缩部3同时吸收太阳能,可有效增加受光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壳还可包括电连接的储能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转换的电能;充电模块用于利用储能模块中的电能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这样该外壳可作为电子设备的保护壳,并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例如手机保护壳(如图8所示)、iPad保护壳。当充电模块为无线充电模块时,就可实现无线充电。
示例的,参照图1,开口102的开设方向相对于所述伸缩部3的拉伸方向,这样方便伸缩段3的伸出。
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伸缩部3和所述滞留部2相分离且均沿所述中空层101的延伸方向A铺展(如图8所示),所述滞留部2固定于所述中空层101内,所述伸缩部3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中空层101内,以使所述伸缩部3可随着所述伸缩部3的一端的滑动滑出所述中空层101。
示例的,参照图1,伸缩部3相较于滞留部2远离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且滞留部2的受光面与透明一侧4相对,伸缩部3的上、下表面(上表面为背离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的表面、下表面为朝向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的表面)可以均为受光面,即双面受光;也可以是上、下表面中的一个为受光面,例如下表面为受光面,这样伸缩部3的受光面和滞留部2的受光面朝向同一侧,鉴于通常使用时透明的外侧壁朝向太阳光,此时可以使二者都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能进行转换。例如,图1中滞留部2铺展在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上,伸缩部3设置在滞留部2的背面,滞留部2的背面为与滞留部2的受光面相对的一面。具体实施时,直接拉伸缩部3靠近开口102的一端,在拉动伸缩部3一端的过程中,以使伸缩部3滑至中空层101外,再通过位于中空层101外部的伸缩部3吸收太阳能,在伸缩部3伸缩或者不伸缩时,滞留部2均能够吸收太阳能。
为了便于将位于中空层101内的伸缩部3拉出,在伸缩部3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101外的端部安装有拉伸件5,且拉伸件5可安装在开口102上,这样达到的技术效果为:若伸缩部3未拉出时,将拉伸件5卡接在开口102上,这样能够保证整个壳体1外部的完整性,不仅提高了美观度,还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中空层101内。
若将拉伸件5卡接在开口102上时,利用拉伸件5上开设的凹槽501将拉伸件5拉出,如图7所示,凹槽501至少具有两个,且凹槽501适于手指尖嵌入。
为了防止伸缩部3被完全拉出,在伸缩部3远离开口102的一端安装有限位件6,具体实施时,所述限位件6可为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尺寸大于开口102的口径,这样伸缩部3在被拉出的过程中,限位块被开口102阻挡,避免伸缩部3被完全拉出。
另外,太阳能电池片的两部分可以是刚性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片,例如: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也可以是柔性太阳能电池片,例如:砷化镓太阳电池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伸缩部3靠近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设置,滞留部2的铺展位置远离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
参考图2,伸缩部3铺展在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上,且伸缩部3的受光面相对透明一侧4,滞留部2铺展在与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相对一个侧面上,通常情况下,通过伸缩部3的受光面吸收太阳能,当伸缩部3在逐渐滑出至中空层101外过程中,滞留部2也随之暴露并可吸收光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参考图3,伸缩部3和滞留部2连接呈一体,中空层101内设置有安装轴7,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端铺展且滑动安装在所述中空层101内,另一端绕过所述安装轴7且可伸出至中空层101外,其中,太阳能电池片中能够伸出至中空层101外的部分为伸缩部3,除伸缩部3以外的部分为滞留部2,所述安装轴7也可转动。
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铺展在透明一侧4上且一端可滑动,另一端可伸出至中空层101外,这样铺展在透明一侧4上的太阳能电池片能够吸收光能。本实施例中的安装轴7不仅便于太阳能电池片的滑动,还可作为太阳能电池片在滑动过程中的支撑点,方便伸缩部3在拉伸或者收缩时能够平稳的滑动,提高了滑动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在伸缩部3伸出至中空层101外部的过程中便于实现,但是,伸缩部3在收缩至中空层101内部时,仅通过开口102是难于实现的,所以为了方便将伸缩部3快速的收缩,在壳体1上开设有推滑轨道104,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推滑轨道104滑动连接、且露出在所述壳体1外的推滑件103,推滑件103与伸缩部3连接。通过露在外部的推滑件103沿着推滑轨道104滑动,就可将伸缩部3进行收缩,推滑件103和推滑轨道104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是:参照图5,所述中空层10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卷轴8,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缠绕在卷轴8上,太阳能电池片的末端铺展在中空层101内且可伸出至中空层101外,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能够伸出至中空层101外的部分为伸缩部3,除伸缩部3以外的部分为滞留部2。
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正对于中空层101的透明一侧4,在伸缩部3未拉出时,通过与透明一侧4相对的太阳能电池片吸收光能,随着伸缩部3的拉出,依然能够保证位于中空层101内的太阳能电池片吸收到光能,同时,由于太阳能电池片缠绕在卷轴8上,且在卷轴8能够缠绕较多的太阳能电池片,这样就增加了伸出至中空层101外部的太阳能电池片的长度,进一步增加受光面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参考图6,太阳能电池片为柔性太阳能电池片,伸缩部3和/或滞留部2呈褶皱状设置在所述中空层101内,在伸缩部3和/或滞留部2呈展平状态的情况下,伸缩部3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101外。利用柔性太阳能电池片的柔韧性,将伸缩部3和/或滞留部2呈褶皱状设置,无需其他零部件,结构简单,且拉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参考图9,包括电芯10、电路板11和上述所述的外壳,所述电芯10和所述电路板11位于所述外壳的设备容纳腔9中,所述充电设备同样利用滞留部2和伸缩部3有效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围成设备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中空层,所述中空层远离所述设备容纳腔的一侧为透明的;
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所述中空层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中的一部分可从所述中空层的开口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分离的两部分,两部分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均沿所述中空层的延伸方向铺展,其中,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片固定于所述中空层内,另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中空层内,以使所述另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片滑出所述中空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层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端铺展且滑动安装在所述中空层内,另一端绕过所述安装轴且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层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卷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缠绕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末端铺展在所述中空层内且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柔性太阳能电池片,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片呈褶皱状设置在所述中空层内,在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片呈展平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片的部分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推滑轨道,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推滑轨道滑动连接、且露出在所述壳体外的推滑件,所述推滑件与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的太阳能电池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可伸出至所述中空层外的端部安装有拉伸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上至少具有两个可嵌入指尖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的储能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
10.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电芯和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外壳的设备容纳腔中。
CN201820596974.4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Active CN208112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6974.4U CN208112294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6974.4U CN208112294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2294U true CN208112294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6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6974.4U Active CN208112294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2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12294U (zh) 一种外壳及充电设备
CN105589524A (zh) 一种智能终端
CN206101850U (zh) 可拆卸的太阳能发电伞
CN209381823U (zh) 柔性充电堆充电防水装置
CN111877808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交通指挥台
CN21204698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能源电池室外充电装置
CN107647549A (zh) 一种可延展气囊雨伞
CN208077721U (zh) 一种新型的互感绝缘护套
CN203435831U (zh) 多功能书包
CN208820521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6880276U (zh) 一种双层手机保护套
CN215685486U (zh) 一种多功能无人机组合背包
CN105427750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3969563U (zh)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包
CN109274327A (zh) 一种能够防腐蚀的光伏太阳能导电薄膜
CN203747467U (zh) 太阳能充电车架包
CN103259311A (zh) 一种便携式全科诊疗仪充电设备
CN108712187B (zh) 一种野外徒步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携带装置
CN203460816U (zh) 带车罩的保险杠
CN208079187U (zh) 一种太阳能手机套
CN220965002U (zh) 一种便携式视频设备
CN103770608A (zh) 车阳伞
CN212848782U (zh) 一种便携式通信天线
CN207403596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CN215733596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2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Red Army camp South Road 15 Building 1 building -2 to 12 floors 101 inside 10 floor 1002A room.

Patentee before: DONGTENG INVESTMENT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7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