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6283U -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6283U
CN208106283U CN201820562663.6U CN201820562663U CN208106283U CN 208106283 U CN208106283 U CN 208106283U CN 201820562663 U CN201820562663 U CN 201820562663U CN 208106283 U CN208106283 U CN 208106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creen window
sash
window frame
intelligent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626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Chan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Chan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Chan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Chan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626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6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6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62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的锁杆上下两端均设置从动片,上端的从动片内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窗扇上设置有防盗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装置位于上端从动片的上方,所述窗框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适配的第一磁性开关及与所述第二磁铁相适配的第二磁性开关。具有三重防盗的功能,有效的避免了因盗窃导致的用户财产及利益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纱窗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盗纱窗中窗框和窗扇之间采用滑撑推拉铰接的连接方式,不仅占用面积大、影响用户的活动空间,而且紧靠防盗纱窗上的防盗锁来起防盗作用,盗贼只需将锁打开就能打开防盗纱窗,防盗性能弱,不能有效的起到防盗的效果,一旦发生盗窃,用户的财产及利益会受到极大的损失与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具有三重防盗的功能,有效的避免了因盗窃导致的用户财产及利益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霾防盗纱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的锁杆上下两端均设置从动片,上端的从动片内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窗扇上设置有防盗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装置位于上端从动片的上方,所述窗框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适配的第一磁性开关及与所述第二磁铁相适配的第二磁性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内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和报警指示灯,所述语音播报装置、报警指示灯、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均与电源串联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下两端所述从动片上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锁点,所述窗框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锁点相匹配的锁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包括上锁扣和下锁扣,上锁扣包括用于固定并锁死锁点的U形的支撑槽和倒U形的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锁扣与上锁扣上下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扇与窗框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密封扣,所述窗框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防撞密封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撞密封扣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倾斜面与所述防撞密封锁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扇与窗框相贴合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坠落固定器,所述窗框的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二防坠落固定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坠落固定器与第二防坠落固定器上均开设有供安全绳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防坠落固定器与第二防坠落固定器之间通过安全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绳的上下两个端部均设置可拆卸的锁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三重防盗机构:防盗锁、防盗锁点和防盗报警装置,克服了传统防盗纱窗防盗性能弱的缺陷;
(2)防盗锁将窗框与窗扇锁定在一起,起到第一重防盗保护机构;窗框上的锁扣和窗扇上的锁点,将窗框和窗扇隐形固定到一起,即使防盗锁被异常撬开,对窗扇及窗框也无从下手,起到第二重防盗保护的作用;防盗报警装置在纱窗被异常开启的状态下发出语音及指示灯的警报,起到第三重防盗的作用,克服了传统单一防盗锁的缺陷,防盗性能极好;
(3)窗扇上的防撞密封扣和窗框上的防撞密封锁,在窗扇关闭时,起到防撞密封的作用;
(4)窗扇上的第一防坠落固定器和窗框上的第二防坠落固定器,相互配合使用,当窗扇不慎坠落时,由于安全绳的作用,不会使窗扇坠落,避免窗扇坠落而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窗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窗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窗扇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1-窗框、2-窗扇、3-从动片、4-锁点、5-锁扣、51-上锁扣、52-下锁扣、6-第二磁铁、7-防盗报警装置、8-防撞密封扣、9-防撞密封锁、10-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1-锁帽、12-安全绳、13-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4-支撑槽、1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附图以及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该实施例仅是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在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劳动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任何修改或改动,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2,所述窗扇2的锁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是欧标锁杆)上下两端均设置从动片3,上端的从动片3内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窗扇2上设置有防盗报警装置7,所述防盗报警装置7位于上端从动片3的上方,所述窗框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磁铁6,所述防盗报警装置7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适配的第一磁性开关及与所述第二磁铁6相适配的第二磁性开关。所述防盗报警装置7内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和报警指示灯,所述语音播报装置、报警指示灯、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均与电源串联电连接。其中,第一磁性开关和第二磁性开关为导电弹片。防盗报警装置7内除第一磁性开关与第二磁性开关及其分别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导通关系外,其余均为常规的防盗报警装置内应有的装置组成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上下两端的从动片3上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锁点4,窗框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锁点4相匹配的锁扣5。从动片3由锁杆带动上下滑动,锁杆的滑动由把手控制。将窗框内侧设置锁扣,使窗框与窗扇间固定根据紧密牢固,起到第二重防盗的作用。
所述锁扣5包括上锁扣51和下锁扣52,上锁扣51包括用于固定并锁死锁点4的U形的支撑槽14和倒U形的空腔15,所述下锁扣52与上锁扣51上下对称。将锁扣设置为上下两个锁扣,进一步提高了防盗性能。
窗框与锁扣间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在不影响门窗安装及性能的情况下,采用任何常规的连接方式均可,在此不再赘述;支撑槽为U型结构,锁点分为顶端和底端,顶端及底端均为圆柱型结构,顶端比底端粗,锁点的顶端刚好插入并卡扣在锁扣的U型支撑槽中,锁点与锁扣采用此结构插扣牢固,不易松动,防盗效果好;并且锁点设置在从动片上,当关闭纱窗且把手处于竖直状态时,从动片处于靠近防盗报警装置的一端,以上端从动片为例,此时上下两个锁点分别落入上锁扣的支撑槽和空腔内,纱窗关闭后,上下锁点分别落入上锁扣的支撑槽和下锁扣的支撑槽内,提高防盗性能。
所述窗扇2与窗框1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密封扣8,所述窗框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防撞密封锁9,所述防撞密封扣8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倾斜面与所述防撞密封锁9相适配。在窗扇关闭时,起到防撞密封的作用。
所述窗扇2与窗框1相贴合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0,所述窗框1的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3,所述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0与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3上均开设有供安全绳12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0与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3之间通过安全绳12连接,所述安全绳12的上下两个端部均设置可拆卸的锁帽11,用于锁死安全绳。第一防坠落固定器和第二防坠落固定器,相互配合使用,当窗扇不慎坠落时,由于安全绳的作用,不会使窗扇坠落,避免窗扇坠落而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磁性开关与第一磁铁相吸时其电路呈导通状态,即第一磁性开关在没有第一磁铁吸引的自然状态下呈断路状态;第二磁性开关与第二磁铁相吸时其电路呈断路状态,即第二磁性开关在没有第二磁铁吸引的自然状态下呈导通的状态。第一磁性开关与第二磁性开关为常规的具有弹力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可左右或上下弹起或收回的导电弹片,在此不再赘述。
纱窗正常关闭时,把手处于竖直状态,此时从动片处于靠近防盗报警装置的一端,且此时从动片内的第一磁铁与第一磁性开关相吸,即第一磁性开关被导通;当窗扇和窗框完全关闭在一起时,第二磁性开关与第二磁铁6接触并相吸,此时第二磁性开关被第二磁铁吸引而使其所在电路呈断路状态;当防盗纱窗门被正常开启时,由于钥匙的作用,使从动片向下滑动,进而第一磁性开关与第一磁铁断开,使整个报警电路呈断开状态,不会发出语音报警及报警指示灯的提示;当防盗纱窗门被非正常开启时,在外力撬门或其他非正常力的作用下,使门被迫打开,即第二磁铁与第二磁性开关被迫断开,而使第二磁性开关从断开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此时,第一磁性开关由于与第一磁铁仍是导通状态,因此整个报警电路呈导通状态,因此发出语音报警及报警指示灯的提示。起到智能防盗报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包括实施例1中的情况,窗扇和窗框间的配合方式也可以是水平推拉开的配合,不局限于实施例1中的旋转打开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设置三重防盗机构:防盗锁、防盗锁点和防盗报警装置,克服了传统防盗纱窗防盗性能弱的缺陷;防盗锁将窗框与窗扇锁定在一起,起到第一重防盗保护机构;窗框上的锁扣和窗扇上的锁点,将窗框和窗扇隐形固定到一起,即使防盗锁被异常撬开,对窗扇及窗框也无从下手,起到第二重防盗保护的作用;防盗报警装置在纱窗被异常开启的状态下发出语音及指示灯的警报,起到第三重防盗的作用,克服了传统单一防盗锁的缺陷,防盗性能极好。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和窗扇(2),所述窗扇(2)的锁杆上下两端均设置从动片(3),上端的从动片(3)内安装有第一磁铁,上端从动片(3)的上方设置有防盗报警装置(7),所述窗框(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磁铁(6),所述防盗报警装置(7)内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磁铁相适配的第一磁性开关及与所述第二磁铁(6)相适配的第二磁性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报警装置(7)内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和报警指示灯,所述语音播报装置、报警指示灯、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均与电源串联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端所述从动片(3)上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锁点(4),所述窗框(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锁点(4)相匹配的锁扣(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5)包括上锁扣(51)和下锁扣(52),上锁扣(51)包括用于固定并锁死锁点(4)的U形的支撑槽(14)和倒U形的空腔(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锁扣(52)与上锁扣(51)上下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2)与窗框(1)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密封扣(8),所述窗框(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防撞密封锁(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密封扣(8)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倾斜面与所述防撞密封锁(9)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2)与窗框(1)相贴合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0),所述窗框(1)的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0)与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3)上均开设有供安全绳(12)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防坠落固定器(10)与第二防坠落固定器(13)之间通过安全绳(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报警防盗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12)的上下两个端部均设置可拆卸的锁帽(11)。
CN201820562663.6U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6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2663.6U CN208106283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2663.6U CN208106283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6283U true CN208106283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626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6283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6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06283U (zh)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纱窗
US2859430A (en) Frangible staple
CN205297095U (zh) 室内防盗装置
CN210608157U (zh) 一种防盗窃电力配电柜
CN208267730U (zh) 一种断桥铝窗纱一体门窗
CN208279160U (zh) 用于物料提升机的安全防护门
US1702483A (en) Electric switch receptacle for door locks
CN211907976U (zh) 一种电力高低压成套设备防盗结构
CN210166888U (zh) 一种低压架空线路防盗报警装置
CN113625027A (zh) 一种防盗型电力计量表
CN201311690Y (zh) 卷帘门报警开关
CN217545289U (zh) 一种防盗自动报警配电柜
CN204024250U (zh) 报警挂锁
CN109713579A (zh) 一种防盗的户外电气柜
CN201166894Y (zh) 防盗报警装置
CN212054373U (zh) 一种报警防盗门
CN201199379Y (zh) 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设备机箱
CN108612448A (zh) 一种磁控安全防盗门
CN219696980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配电柜
CN220929170U (zh) 一种防橇防盗门
CN2535502Y (zh) 防盗报警锁
CN215671884U (zh) 一种儿童防护门窗
CN204012301U (zh) 具有防盗功能的配电箱
CN214100335U (zh) 一种大容量智能开关柜
CN2331036Y (zh) 开关式防盗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