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4855U - 便携式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4855U
CN208094855U CN201820243322.2U CN201820243322U CN208094855U CN 208094855 U CN208094855 U CN 208094855U CN 201820243322 U CN201820243322 U CN 201820243322U CN 208094855 U CN208094855 U CN 208094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ource
light fixture
main contro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33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付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ta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ta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ta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ta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33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4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4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4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其包括主控制单元、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所述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均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一电源无法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供电时,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该装置采用至少两个电源供电,第一电源(即主电源)用来提供主要功用,第二电源(即辅助电源)在第一电源故障或被移除更换时发生功用,使得照明装置的照明组件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工作,便于用户对第一电源进行更换,减少安全隐患以及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Description

便携式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如各种类型的手电筒、头灯等多采用单电源供电。但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使用环境中,一旦单电源掉电或发生故障,导致便携式照明装置失去功用,则用户需要在黑暗中更换电池或者接入充电器充电才可继续使用,否则会造成安全隐患,或者在突发状况下,电源因为震动等原因脱离供电接口,其导致负载无法工作,同样会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该装置采用至少两个电源供电,第一电源(即主电源)用来提供主要功用,第二电源(即辅助电源)在第一电源故障或被移除更换时发生功用,使得照明装置的照明组件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工作,便于用户对第一电源进行更换,减少安全隐患以及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其包括主控制单元、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所述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均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源用于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供电,所述第二电源用于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源无法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供电时,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大小和/或所述第一电源是否断电的第一电源感测单元;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满电或电压大于第二电源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源自动向所述第二电源充电;
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低于预设值时,所述主控制单元降低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源向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电压输出;
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无电压输出时,其产生断电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断电信号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优选的,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是否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驱动组件的供电接口脱离,若检测到已脱离,则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发送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包括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
当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接触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的挤压作用使得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发生弹性形变;
当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驱动组件的供电接口脱离时,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感应单元的挤压作用解除,且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恢复原状时,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包括光电开关、红外传感器、接近开关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之间设有第一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之间设有第二电源充电防倒灌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之间设有第二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
优选的,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稳压单元,其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为所述主控制单元提供稳定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可在第一电源U1(如主电源)突然断电或主设备掉电时,其能够切换到第二电源U2(如辅助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继续给照明组件供电,使其照亮便携式照明装置周边区域或内部区域,方便用户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也能对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单电源供电,一旦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或主设备掉电,则会导致便携式照明装置失去功用,用户无法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对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的缺陷,由此避免发生危险,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便携式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便携式照明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便携式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U1-U9以及照明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主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U1-U9以及照明组件的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照明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的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稳压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照明装置100包括头部组件、筒身101尾盖组件、开关组件、主控制单元U3、第一电源U1、第二电源U2、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第一电源感测单元U4和/或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U8,以及抱夹17;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U1以及第二电源U2均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所述第一电源U1用于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供电,所述第二电源U2用于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源U1因震动脱离供电接口、发生故障或被移除等原因而无法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供电时,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U2,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供电,由此可通过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照亮便携式照明装置100周围和/或内部空间,便于用户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环境中对所述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减少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具体的,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头底座1;与所述头底座1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等)的头盖2,且所述头底座1与所述头盖2可拆卸连接后,形成内部安装空间S;反光杯4,其整体为锥形,且在小头端开设有第一通孔;透光镜片3,其设置在所述反光杯4与所述头盖2之间;居中片5,其与所述反光杯4、头盖2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居中片5整体为圆台形,且小头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可优选为LED灯)发出的光线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反光杯4、透光镜片3以及头盖2后射出,优选的,为防止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移动,其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部分/全部位于所述反光杯4的内部,由此可通过反光杯4、居中片5对第一照明组件102进行限位,此时可通过居中片5保证第一照明组件102位于中轴线上,均匀出光;以及散热片6,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远离所述头盖2的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头盖2、透光镜片3、反光杯4、居中片5、散热片6以及第一照明组件102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S内。
开关组件包括:电路板7,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S内,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源U2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7靠近所述头盖2的一侧上;开关8,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7靠近所述头盖2的一侧上,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S内;开关帽9以及开关帽压圈10;其中,所述开关帽压圈10部分/全部覆盖所述开关8,且所述开关帽9部分/全部覆盖所述开关帽压圈10,且从所述头底座1的外周面伸出,由此可通过按压所述开关帽9来触发所述开关8,以执行对应的动作,如打开或关闭电源、调节亮度输出等。
所述筒身101与所述头底座1可拆卸的连接(如螺纹连接等),且为了增强密封防水功能,所述筒身101与头底座1之间、环绕所述筒身101设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电源U1容纳于所述筒身101内,且所述抱夹17连接所述筒身101,便于将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100悬挂在相应部件上。
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尾盖12,其与所述筒身101可拆卸的连接(如螺纹连接等),且为了增强密封防水功能,所述尾盖12与筒身101之间、环绕所述尾盖12设有第二密封圈13;尾部开关组件,其包括尾部电路板141、与所述尾部电路板141远离所述头盖2的一侧连接的尾部开关142、尾部开关帽143以及尾盖压圈144;以及弹簧15;
其中,所述弹簧15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U1的电极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尾部电路板141靠近所述头盖2的一侧抵持;所述尾盖压圈144与所述尾盖12可拆卸的连接(如螺纹连接等),用于固定所述尾部开关帽143的位置,使得用户可通过按压所述尾部开关帽143来触发所述尾部开关142,以执行对应的动作,如打开或关闭电源、调节亮度输出等,且为了增强密封防水功能,所述尾盖压圈144与尾盖12之间、环绕所述尾盖压圈144设有第三密封圈16;优选的,所述尾盖12、筒身101、尾部开关帽143以及尾盖压圈144可同轴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主控制单元U3与所述第一电源U1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U1的电压大小和/或所述第一电源U1是否断电的第一电源感测单元U4;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U1满电或电压大于第二电源U2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源U1自动向所述第二电源U2充电;
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U1电压低于预设值时,所述主控制单元U3降低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源U1向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的电压输出;
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U1无电压输出时,其产生断电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U3,所述主控制单元U3根据所述断电信号启用所述第二电源U2,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供电。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主控制单元U3具有十二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IO1~第九接口IO9、第十接口、第十一接口以及第十二接口,其中第十一接口接工作电压VDD+,第十二接口接地。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源感测单元U4包括:第一电阻R1,且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五接口IO5,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U1的正极,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感测单元U4还可包括辅助电阻R1’,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地。
此外,所述第一电源U1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之间设有第一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U5;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U5包括:
第一场效应管Q1,其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U1的正极;
第一NPN三极管Q3,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基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一接口IO1、发射极接地;
第二电阻R2,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
第二场效应管Q2,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
第二NPN三极管Q4,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基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二接口IO2、发射极接地;
以及第三电阻R3,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
所述第一电源U1与第二电源U2之间设有第二电源充电防倒灌单元U6,具体的,所述第二电源充电防倒灌单元U6包括:二极管D1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二极管D1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U1的正极;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U2的正极。
所述第二电源U2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之间设有第二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U7;具体的,所述第二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U7包括:第三场效应管Q5,其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U2的正极;
第三NPN三极管Q7,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5的栅极、基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三接口IO3、发射极接地;
第五电阻R5,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5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5的栅极;
第四场效应管Q6,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5的漏极,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
第四NPN三极管Q8,其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6的栅极、基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四接口IO4、发射极接地;
以及第六电阻R6,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6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6的栅极。
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上述开关组件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与开关组件的导线18,所述开关组件通过所述导线18驱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工作;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的电路板7包括第五场效应管Q9、运算放大器IC8、第七电阻R7~第十三电阻R13、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具体的,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以及第四场效应管Q6的源极、负极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Q9的漏极;所述第五场效应管Q9的源极串联第七电阻R7后接地、栅极串联所述第八电阻R8后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8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Q9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Q9的源极;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Q9的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IC8的反向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IC8的正向输入端依次串联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后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八接口IO8;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十一电阻R11、运算放大器IC8的正向输入端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R13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所述运算放大器IC8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九接口IO9、负电源端接地。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照明组件103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驱动组件,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工作;其中,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VDD+,负极串联所述第十五电阻R15后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的第七接口IO7。
此外,上述第一电源感测单元U4只能通过软件检测第一电源U1是否有电压输出或产生电压突变来判断其是否与第一驱动组件的供电接口脱离,如当检测到第一电源U1两端电压为0V时,则认为第一电源U1与第一驱动组件的供电接口脱离,但实际上,若带保护板的第一电源U1过放,则保护板会自动切断电流回路,导致带保护板的第一电源U1的电压为0V,进一步认为第一电源U1已经脱离第一驱动组件的的供电接口,但此时第一电源U1的电芯实际是有电的,且并未脱离第一驱动组件的的供电接口,由此会导致误判。
因此,为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减少误判,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U8,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U1是否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的供电接口脱离,若检测到已脱离,则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U8发送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单元U3,所述主控制单元U3关闭第一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U5,打开第二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U7,启用所述第二电源U2,并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继续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供电。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U8包括:感应组件S1,其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U1是否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脱离;第十四电阻R14,其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感应组件S1以及主控制单元U3的第六接口IO6,另一端接工作电压VDD+。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S1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所述感应组件S1可以是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如弹片或弹簧结构;
如图3所示,在上述便携式照明装置100中,第一电源U1(如电池)通过尾盖组件封闭在筒身101中,当所述第一电源U1(包括第一电源U1的正极)在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与电路板上的供电接口接触时,第一电源U1挤压所述感应组件S1,使得所述感应组件S1发生弹性形变,由此接触到探测点,此时即认为第一电源U1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照明组件102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正常接触;若在外力作用下,如旋开尾盖或者震动或手动取出第一电源U1时,所述第一电源U1(包括第一电源U1的正极)与第一照明组件102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脱离,则第一电源U1对所述感应组件S1的挤压解除,所述感应组件S1恢复原状,并且与探测点分离,此时即认为第一电源U1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照明组件102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脱离,并进一步产生断电信号,且发送给主控制单元U3,主控制单元U3启用第二电源U2继续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供电。
当然,上述弹片状结构的感应组件S1只是其中一种实施例,本领域中的其他结构形式,如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接近开关等均可实现上述检测功能,其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且,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U8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其只要能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U1(包括第一电源U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脱离即可。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二照明组件103(可优选为LED灯)可设置在筒身101围成的空间内或筒身101上或其他位置,只要其能够照亮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100周围和/或内部部分空间即可,由此即可便于用户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环境中对所述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减少安全隐患,同时,所述第二照明组件103还可起到指示作用,提醒用户所述第二电源U2已被启用。
为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提高其使用的便利程度,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稳压单元U9,其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U3,用于为所述主控制单元U3提供稳定电压。
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稳压单元U9包括:芯片IC1、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所述芯片IC1具有输入端、输出端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源U2的电压输出端和芯片IC1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VDD+和芯片IC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同时,所述芯片IC1的接地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可优选为手电筒等,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包括便携式照明装置的照明组件,如LED灯等,由此,当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电源U1(如主电源)突然断电或主设备掉电时,其能够切换到第二电源U2(如辅助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继续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供电,使得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能在预定时间内持续工作,如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继续给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的照明组件供电,使其照亮便携式照明装置周边区域,方便用户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也能对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单电源供电,一旦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或主设备掉电,则会导致便携式照明装置失去功用,用户无法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对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的缺陷,由此避免发生危险,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因此,上述第一电源U1、第二电源U2以及主控制单元U3在便携式照明装置中的设置是专门针对便携式照明装置所做出的的改进,属于本申请的重要发明点,在现有技术中均无类似方案。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的便携式照明装置100可在第一电源U1(如主电源)突然断电或主设备掉电时,其能够切换到第二电源U2(如辅助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U2继续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2和/或第二照明组件103供电,使其照亮便携式照明装置周边和/或内部部分空间,方便用户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也能对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单电源供电,一旦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或主设备掉电,则会导致便携式照明装置失去功用,用户无法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对第一电源U1进行更换的缺陷,由此避免发生危险,提高使用的便利程度。
此外,上述实施例一、二中U1~U9的具体电路结构只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形式进行展示,实际上,只要能实现上述U1~U9的功能的结构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单元、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所述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均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源用于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供电,所述第二电源用于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源无法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供电时,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大小和/或所述第一电源是否断电的第一电源感测单元;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满电或电压大于第二电源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源自动向所述第二电源充电;
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低于预设值时,所述主控制单元降低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源向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电压输出;
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源无电压输出时,其产生断电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断电信号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是否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驱动组件的供电接口脱离,若检测到已脱离,则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发送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包括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
当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驱动电路的供电接口接触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的挤压作用使得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发生弹性形变;
当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的驱动组件的供电接口脱离时,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感应单元的挤压作用解除,且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恢复原状时,所述主控制单元启用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给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或第二照明组件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移除感应单元包括光电开关、红外传感器、接近开关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之间设有第一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之间设有第二电源充电防倒灌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之间设有第二电源放电防倒灌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包括:稳压单元,其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为所述主控制单元提供稳定电压。
CN201820243322.2U 2018-02-11 2018-02-11 便携式照明装置 Active CN208094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3322.2U CN208094855U (zh) 2018-02-11 2018-02-11 便携式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3322.2U CN208094855U (zh) 2018-02-11 2018-02-11 便携式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4855U true CN208094855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3322.2U Active CN208094855U (zh) 2018-02-11 2018-02-11 便携式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4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9471U (zh) 一种便携led应急灯
CN208094855U (zh) 便携式照明装置
CN207926997U (zh) 用于便携式照明装置的供电系统及便携式照明装置
CN113966052B (zh) 一种智能控制电路
CN207065178U (zh) 野营灯
CN103369766A (zh) 一种可感知环境光照度的头灯及照明电路
CN203131461U (zh) 钓鱼灯手电筒电池架
CN212628491U (zh) 一种太阳能灯光控开关
CN204272431U (zh) Led应急照明灯电路
CN209540572U (zh) 一种石墨烯方形移动照明灯具
CN20658579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应急球泡灯
CN201062722Y (zh) 带小夜灯功能的微型应急灯
CN205830122U (zh) 门店灯光控制系统
CN210372956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灯
CN204634097U (zh) 一种遥控触摸双控照明灯电路
CN210053623U (zh) 一种移动式户外应急灯
CN203150846U (zh) 一种插座
CN209390433U (zh) 一种可移动照明应急灯
CN204131783U (zh) 自控灯内置断电后自动点亮照明灯
CN212276764U (zh) 一种自启动指示牌
CN208986631U (zh) 一种移动充控制电路
CN217235441U (zh) 一种高压柜感应灯
CN207716298U (zh) 具有三种充电方式、可任意悬挂且亮度可调的离网灯具
CN211152270U (zh) 一种自动应急灯
CN209517561U (zh) 一种带有光控功能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