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3725U -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3725U
CN208093725U CN201820481187.5U CN201820481187U CN208093725U CN 208093725 U CN208093725 U CN 208093725U CN 201820481187 U CN201820481187 U CN 201820481187U CN 208093725 U CN208093725 U CN 208093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reference plate
emission source
bas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1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高迪
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rry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11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3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3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3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包括一柱状天线,一屏蔽板材及一基础参考板,并通过所述基础参考板抬高所述柱状天线的一辐射空间,从而降低所述柱状天线与所述基础参考板之间的所述屏蔽板材对所述辐射空间的屏蔽作用,进而使得所述柱状天线能够被隐藏于所述屏蔽板材的一面所对应的一屏蔽空间内与所述屏蔽板材的另一面所对应的空间稳定地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更详而言之涉及一柱状天线及在所述柱状天线的应用中所形成的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以将所述柱状天线隐藏于一屏蔽空间地维持所述柱状天线与该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稳定性。
背景技术
天线在无线通信设备中作为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在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遥感等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工程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自天线问世以来,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的天线种类繁多,各有千秋。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民用天线中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柱状天线10P和平板天线20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柱状天线10P包括一电路基板11P,一参考面板12P以及一垂直于该电路基板11P的一柱状发射源13P,其中该参考面板12P被设置为采用导电材料并贴附于该电路基板11P,其中该参考面板12P进一步被设置有一主辐射孔121P,其中该柱状发射源13P自该电路基板11P延伸并经由该主辐射孔121P穿过该参考面板12P,进一步参考图2,其中该参考面板12P与该柱状发射源13P之间于该主辐射孔121P内形成一辐射缝隙122P,如此该柱状天线10P则自该辐射缝隙122P以该柱状发射源13P为中心轴地形成有一辐射空间14P,以于该辐射空间14P内有效地传输信号。参考图1B所示的该平板天线20P,其中该平板天线20P包括一电路基板21P,一参考面板22P以及一平行于该参考面板22P的一平板发射源23P,其中该参考面板22P被设置为采用导电材料并贴附于该电路基板21P。可以理解的是,在结构上,由于该柱状天线10P的该柱状发射源13P垂直延伸于该电路基板11P,相对于趋于二维平面结构的该平板天线20P,该柱状天线10P作为通信部件在实际安装中往往容易耗费更大的安装空间,因而在如今追求小型简洁的外观审美趋势下,该柱状天线10P逐渐被该平板天线20P所取代。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该柱状天线10P的结构相对于该平板天线20P反而更具优势,特别是在一些信号屏蔽空间中设置天线以与该信号屏蔽空间之外通信的应用场景。具体地,参考图2所示的该柱状天线10P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主要展示了该柱状天线10P在一LED灯板30P上的应用。在该应用场景中,需要安装天线以使得该LED灯板30P具备通信功能,其中该LED灯板30P的一面均匀设置有适宜数量的LED灯珠31P,以于该LED灯板30P的该面形成一发光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有效的通信信号应于该LED灯板30P的发光面所对应的空间内传输。而由于目前的该LED灯板30P大多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铝板制备,且该柱状天线10P和该平板天线20P的辐射空间都具有方向性,因此,为避免具有导电性能的该LED灯板30P对天线信号的屏蔽作用,从通信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理想地,应将作为通信部件的天线设置于该LED灯板30P的发光面。但无论采用该柱状天线10P还是该平板天线20P,由于该电路基板11P和该电路基板21P的面积大小的最小极值受到限制,该柱状天线10P或该平板天线20P于该LED灯板30P的发光面的安装势必占用部分该LED灯珠31P的安装位或遮挡部分该LED灯珠31P,从而使得该LED灯板30P所发出的光线产生阴影。由于该柱状天线10P的该柱状发射源13P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积,因此目前主要通过在不影响该LED灯珠31P的排布的基础上,于该LED灯板30P上设置大小适宜的一通孔32P,从而将该柱状天线10P的该柱状发射源13P通过该通孔32P穿过该LED灯板30P地延伸至该LED灯板30P的发光面,以将该柱状天线10P的该电路基板11P与该参考面板12P隐藏于该LED灯板30P的与其发光面相对的一面,如此以避免该LED灯板30P的发光面所发出的光线产生阴影。但在实际使用中,受限于该LED灯板30P的厚度的最薄极值和该通孔32P大小的最大极值,该柱状天线10P的辐射空间14P仍会受到该LED灯板30P的屏蔽而缩小,因此该柱状天线10P于该应用场景的通信的稳定性并不理想。
也就是说,相对于该平板天线20P,该柱状天线10P能够于一信号屏蔽空间中,通过一通孔将该柱状发射源13P延伸至该信号屏蔽空间之外,从而突破该信号屏蔽空间地与该信号屏蔽空间之外通信,然而其通信的稳定性却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包括一柱状天线和一屏蔽板材,以藉由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使得所述柱状天线能够被隐藏于所述屏蔽板材的一面所对应的一屏蔽空间内地与所述屏蔽板材的另一面所对应的空间稳定地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柱状天线包括一柱状发射源,其中通过将所述柱状发射源自所述屏蔽板材的一面所对应的,并以所述屏蔽板材为分界面的所述屏蔽空间,经被设置于所述屏蔽板材的一通孔延伸至所述所述屏蔽空间之外,从而使得所述柱状天线能够于所述屏蔽空间突破所述屏蔽板材对通信信号的屏蔽地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柱状天线具有一主参考面并自所述主参考面以所述柱状发射源为中心轴形成有一辐射空间,其中通过于所述屏蔽板材的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沿所述柱状发射源的长度方向抬高所述辐射空间,以降低所述屏蔽板材对所述辐射空间的屏蔽作用,从而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通过于所述屏蔽板材的所述通孔,形成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在沿所述柱状发射源的长度方向被抬高的一基础参考面,从而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沿所述柱状发射源的长度方向抬高所述柱状天线的所述辐射空间,进而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通过将一基础参考罩电性相连地设置于所述主参考面,以于所述基础参考罩形成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沿所述柱状发射源的长度方向被抬高所述基础参考面,从而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通过所述基础参考罩于所述主参考面的设置即可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因而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通过于所述屏蔽板一体成型所述参考罩即可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因而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所述基础参考面与所述柱状发射源之间的夹角设定即可调整所述柱状天线的所述辐射空间的偏移和范围,从而有利于适应不同的通信范围的设计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在增大所述主参考面的面积以增强所述柱状天线的增益时,不会增加所述柱状发射源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延伸体积,进而有利于将所述柱状天线隐藏于所述屏蔽空间的同时增强所述柱状天线的增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础参考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参考面的面积,也就是说通过于所述屏蔽板材上设置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主参考面的面积的所述通孔即可维持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仅通过于所述屏蔽板材上设置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主参考面的面积的所述通孔即可维持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如此以于所述屏蔽板材设置所述柱状天线的同时维持所述屏蔽板材的与所述屏蔽空间所对应的面相对的一面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屏蔽板材在设置有所述柱状天线的同时,所述屏蔽板材的与所述屏蔽空间所对应的面相对的一面的完整性得以维持,从而使得所述屏蔽板材的与所述屏蔽空间所对应的面相对的该面适于安装适宜数量的LED灯珠而不影响所述LED灯珠的分布和发出的光线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当所述屏蔽板材被设置为一LED灯板时,所述基础参考罩的设置使得所述LED灯板发出的光线的均匀性得以维持的同时能够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LED灯板的安装有所述LED灯珠的一面的通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的设置使得所述柱状天线能够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稳定地通信,并同时维持所述屏蔽板材的与所述屏蔽空间所对应的面相对的一面的完整性及美观,因而结构隐蔽性强且简单易行。
为达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包括:
一柱状天线,其中所述柱状天线包括一电路基板,一主参考板以及一柱状发射源,其中所述主参考板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并具有一主辐射孔,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并经所述主辐射孔穿过所述主参考板;
一屏蔽板材,其中所述屏蔽板材被设置为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并具有一通孔,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被设置为自所述屏蔽板材的一面经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屏蔽板材的另一面;以及
一基础参考罩,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被设置于所述主参考板并包括一基础参考板,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有一基础辐射孔,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被设置为被所述柱状发射源经所述基础辐射孔穿过,以于所述基础参考板形成所述柱状天线的相对于所述主参考板沿所述柱状发射源被抬高的一基础参考面,从而自所述基础参考面沿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空间形成所述柱状天线的一辐射空间,进而降低所述主参考板与所述基础参考板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空间内的所述屏蔽板材对所述辐射空间的屏蔽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方向不断减小,如此以增大所述辐射空间在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方向的范围,从而增大所述柱状天线的有效通信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方向不断增大,如此以于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方向压缩所述辐射空间地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辐射空间的通信灵敏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参考面的面积,也就是说所述通孔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参考板的面积,从而有利于隐藏所述柱状天线地保障所述屏蔽板材的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的一面的完整性,并同时维持所述柱状天线的通信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罩一体成型于所述屏蔽板材,即所述基础参考罩由所述屏蔽板材自所述通孔内一体延伸形成,如此以于所述屏蔽板材的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的一面形成所述基础参考面,从而使的所述辐射空间形成于该面所对应的空间,进而降低所述屏蔽板材对所述辐射空间的屏蔽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进一步包括一屏蔽罩,其中所述屏蔽罩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与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的一面相对的一面并对应于所述基础参考罩的安装位置,如此以减少所述柱状天线的辐射电磁波及反射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干扰,同时抑制副波瓣,增强所述柱状天线于所述电路基板的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的一面的主波瓣,从而增大所述辐射空间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材被设置为一LED灯板并于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的一面被设置有适宜数量的LED灯珠,从而于该面形成所述LED灯板的一发光面,如此以将所述柱状天线隐藏于所述LED灯板的与所述发光面相对的一面,并于所述发光面所对应的空间内形成所述辐射空间以于所述辐射空间内稳定地通信,同时保障所述LED灯板的所述发光面的光线的均匀性。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柱状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传统平板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传统柱状天线于一LED灯板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一柱状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柱状天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柱状天线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一柱状天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一柱状天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于一LED灯板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1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该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于所述LED灯板上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3和附图4,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一柱状天线10被图示说明,其主要展示了所述柱状天线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柱状天线10被设置用于在一屏蔽空间与该屏蔽空间之外稳定地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述屏蔽空间的界定取决于所述柱状天线10的实际使用需求,而非某一限定的空间,且不限定为封闭的空间。如将所述柱状天线10设置于电梯内以与电梯之外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则相对于无线信号的传输空间(电梯外),电梯内的空间为所述屏蔽空间;而如若将所述柱状天线10设置于电梯之外以与电梯之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则相对无线信号的传输空间(电梯内),电梯外的空间为所述屏蔽空间。换而言之,所述柱状天线10被设置用于在一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物体(如金属板)的一侧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与该物体的另一侧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空间进行稳定地通信。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10被设置为在前述传统柱状天线10P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以相对于所述主参考板12P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P抬高能够进行有效通信的所述辐射空间14P,从而使得被抬高后的所述辐射空间14P与所述主参考板12P之间的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物体对被抬高后的所述辐射空间14P的屏蔽作用得以降低。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10包括一电路基板11,一主参考板12,一柱状发射源13,以及一基础参考罩15,其中所述主参考板12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的一面并具有一主辐射孔121,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并经所述主辐射孔121穿过所述主参考板12,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被设置于所述主参考板12并包括一基础参考板151,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被设置有一基础辐射孔1511,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进一步被设置为经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穿过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也就是说,所述主参考板12位于所述电路基板11和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参考板12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于所述主参考板12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一主参考面122,从而使的所述柱状天线10能够于所述主参考面122和所述柱状发射源13之间形成一辐射空间14,进而能够于所述辐射空间14与所述柱状天线10有效地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参考罩15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电性连接于所述主参考板12,如此以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一基础参考面1512,其中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即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端至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的距离小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该端至所述主参考面122的距离,如此则自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空间内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4。
也就是说,所述基础参考罩15于所述主参考板12的设置,形成了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的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而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的形成,使的所述辐射空间14相对于前述传统柱状天线10P的所述辐射空间14P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至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之上。如此以使得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与所述主参考面12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空间环境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屏蔽作用得以减小。
因此,当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与所述主参考面12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空间环境存在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物体(如金属板)时,所述柱状天线10能够被设置于该物体的一侧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以通过将所述柱状发射源13和所述参考罩15穿过该物体地与该物体的另一侧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空间稳定地通信。
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基础参考罩15于所述主参考板12的设置,即可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通信的稳定性,因而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于一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物体(如金属板)的一侧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仅通过将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和所述参考罩15穿过该物体,即可实现所述柱状天线10与该物体的另一侧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稳定通信。因此,所述柱状天线10的安装能够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并能够在不影响所述柱状天线10的安装的隐蔽性的同时,通过增大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主参考板12的面积地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10还包括一屏蔽罩16,其中所述屏蔽罩16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的与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面相对的一面并与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屏蔽罩16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减少所述柱状天线10的辐射电磁波及反射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干扰,同时抑制副波瓣,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电路基板11的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面的主波瓣,从而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的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为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基础参考罩15被设置为采用铜或铜合金制备。
此外,为进一步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的稳定性,设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辐射空间14的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为λ,则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半径之差ΔR≤λ/16,且所述柱状发射源13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之上的延伸长度,即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距离L≥λ/16。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被设置为垂直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被设置为圆环片,如此,基于天线的工作原理,为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的稳定性,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截线长度被设置为ΔL,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即被设置为圆环片的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内半径(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半径)与外半径之差,其中ΔL≥λ/32。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这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柱状天线采用5.8GHz的通信频段时,被设置为圆环片的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外径的的大小能够被控制在13mm以内,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仅通过于一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物体(如金属板)上设置孔径小于13mm的通孔,并将所述柱状发射源13和所述基础参考罩15伸入该通孔即可实现所述柱状天线10于该通孔的一端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与该通孔的另一端所对应的空间的稳定通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通过所述基础参考罩15于所述主参考板12的设置,形成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的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从而于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之上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4,即使得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相对于所述主参考板1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进而使得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与所述主参考板1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空间环境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屏蔽作用得以减小,其中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地,在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半径之差ΔR,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距离L,以及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截线长度ΔL分别满足ΔR≤λ/16,L≥λ/16,ΔL≥λ/32时,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形。如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还可被设置为方形片或多边形片或其他非规则形状的片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5所示,为进一步展示所述柱状天线10的变形结构,依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所述柱状天线10被图示说明,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变形实施例中,所述主参考板12和所述电路基板11被设置为圆形板材,同时所述屏蔽罩16也被设置为圆筒形罩。也就是说,在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半径之差ΔR,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距离L,以及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截线长度ΔL分别满足ΔR≤λ/16,L≥λ/16,ΔL≥λ/32时,所述主参考板12和所述电路基板11以及所述屏蔽罩16的形状也可以有多种变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一柱状天线10A被图示说明,其主要展示了所述柱状天线10A的一柱状发射源13A的轴心线所在的一平面对所述柱状天线10A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柱状天线10A包括一电路基板11A,一主参考板12A,所述柱状发射源13A,以及一基础参考罩15A,其中所述主参考板12A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A的一面并具有一主辐射孔121A,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A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A并经所述主辐射孔121A穿过所述主参考板12A,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A被设置于所述主参考板12A并包括一基础参考板151A,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被设置有一基础辐射孔1511A,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A进一步被设置为经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A穿过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
同样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参考板12A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于所述主参考板12A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一主参考面122A,从而使的所述柱状天线10A能够于所述主参考面122A和所述柱状发射源13A之间形成一辐射空间14A,进而能够于所述辐射空间14A与所述柱状天线10A有效地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参考罩15A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A电性连接于所述主参考板12A,如此以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一基础参考面1512A,其中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A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A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A被抬高,如此则自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A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径向空间内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4A。
特别地,区别于上一实施例的所述柱状天线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主要对所述柱状天线10A的所述基础参考罩15A进行了变形,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A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径向方向不断减小,如此以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A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径向方向的范围,从而增大所述柱状天线10A的有效通信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A并非平面,因此,区别于上一实施例的ΔL,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ΔL应单一地被界定为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的截线长度。同样地,设所述柱状天线10A于所述辐射空间14A的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为λ,则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A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半径之差ΔR,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A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A的距离L,以及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的截线长度ΔL分别满足ΔR≤λ/16,L≥λ/16,ΔL≥λ/3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A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径向方向不断减小的锥形面板,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还可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A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径向方向不断减小的球形面板,只要所述柱状发射源13A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A的截线长度ΔL满足ΔL≥λ/32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10A还包括一屏蔽罩16A,其中所述屏蔽罩16A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A的与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A的一面相对的一面并与所述基础参考罩15A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屏蔽罩16A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减少所述柱状天线10A的辐射电磁波及反射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干扰,同时抑制副波瓣,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A于所述电路基板11A的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A的一面的主波瓣,从而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A的范围。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一柱状天线10B被图示说明,其主要展示了所述柱状天线10B的一柱状发射源13B的轴心线所在的一平面对所述柱状天线10B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柱状天线10B包括一电路基板11B,一主参考板12B,所述柱状发射源13B,以及一基础参考罩15B,其中所述主参考板12B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B的一面并具有一主辐射孔121B,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B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B并经所述主辐射孔121B穿过所述主参考板12B,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B被设置于所述主参考板12B并包括一基础参考板151B,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被设置有一基础辐射孔1511B,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B进一步被设置为经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B穿过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
同样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参考板12B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于所述主参考板12B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一主参考面122B,从而使的所述柱状天线10B能够于所述主参考面122B和所述柱状发射源13B之间形成一辐射空间14B,进而能够于所述辐射空间14B与所述柱状天线10B有效地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参考罩15B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B电性连接于所述主参考板12B,如此以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一基础参考面1512B,其中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B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B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B被抬高,如此则自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B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径向空间内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4B。
特别地,区别于上一实施例的所述柱状天线10A,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主要对所述柱状天线10B的所述基础参考罩15B进行了变形,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B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径向方向不断增大,如此以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径向方向压缩所述辐射空间14B地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B的所述辐射空间14B的通信的通信的灵敏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B同样并非平面,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ΔL同样被界定为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的截线长度。同样地,设所述柱状天线10B于所述辐射空间14B的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为λ,则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B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半径之差ΔR,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B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B的距离L,以及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的截线长度ΔL分别满足ΔR≤λ/16,L≥λ/16,ΔL≥λ/3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B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径向方向不断增大的锥形面板,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还可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B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径向方向不断增大的球形面板,只要所述柱状发射源13B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B的截线长度ΔL满足ΔL≥λ/32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10B还包括一屏蔽罩16B,其中所述屏蔽罩16B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B的与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B的一面相对的一面并与所述基础参考罩15B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屏蔽罩16B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减少所述柱状天线10B的辐射电磁波及反射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干扰,同时抑制副波瓣,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B于所述电路基板11B的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B的一面的主波瓣,从而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B的范围。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8和附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被图示说明,其中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包括一柱状天线10’,一屏蔽板材100’以及一基础参考罩15’,其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能够被设置于所述柱状天线10’,以通过所述基础参考罩15’于所述柱状天线10’的设置,使得所述柱状天线10’能够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一面所对应的一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另一面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的空间进行稳定的通信,从而将所述柱状天线10’隐藏于所述屏蔽空间,其中所述屏蔽空间为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一面所对应并以所述屏蔽板材100’为分界面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述屏蔽空间的界定取决于所述柱状天线10’的实际使用需求,而非某一限定的空间,且不限定为封闭的空间。如前述用于照明的LED灯板30P,在该LED灯板30P被用于吊顶灯具时,用于无线控制该LED灯板30P的无线信号在实际中应于该LED灯板30P的用于照明的一面所对应的空间内传输,而该LED灯板30P由于采用导电材料制备而具有对无线信号的屏蔽作用,如此则相对于该LED灯板30P的用于照明的一面所对应的空间,该LED灯板30P的另一面所对应的空间则为所述屏蔽空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能够将所述柱状天线10’隐藏于该LED灯板30P的与用于照明的一面相对的一面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并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与该LED灯板30P的用于照明的一面所对应的空间的通信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柱状天线10’包括一电路基板11’,一主参考板12’以及一柱状发射源13’,其中所述主参考板12’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的一面并具有一主辐射孔121’,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并经所述主辐射孔121’穿过所述主参考板1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参考板12’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于所述主参考板12’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一主参考面122’,从而使的所述柱状天线10’能够于所述主参考面122’和所述柱状发射源13’之间形成一辐射空间14’,进而能够于所述辐射空间14’与所述柱状天线10’有效地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板材100’被设置为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并具有一通孔101’,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设置为自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一面经所述通孔101’延伸出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另一面。
特别地,所述基础参考罩15’被设置于所述主参考板12’并包括一基础参考板151’,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被设置有一基础辐射孔1511’,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13’进一步被设置为经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穿过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以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形成所述柱状天线10’的相对于所述主参考板1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的一基础参考面1512’,从而自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空间形成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进而降低所述主参考板12’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空间内的所述屏蔽板材100’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屏蔽作用。
换而言之,所述基础参考罩15’于所述主参考板12’的设置,形成了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的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而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的形成,使的所述辐射空间14’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至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之上。如此以使得于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与所述主参考面12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空间被设置的所述屏蔽板材100’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屏蔽作用得以减小。
因此,即使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与所述主参考面12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所述屏蔽板材100’具有信号屏蔽功能,仍能够通过所述通孔101’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设置,将设置有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经所述通孔101’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一面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延伸至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另一面所对应的空间,从而实现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一面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另一面所对应的空间的稳定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屏蔽板材100’因采用导电材料制备而具有信号屏蔽功能,其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多种结构形态而不限定为平面板材,如所述屏蔽板材可以为涂漆的金属车皮,金属电梯框架,涂覆有导电薄膜的板材以及金属网状板材,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为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的稳定性,设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辐射空间14’的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为λ,则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半径之差ΔR≤λ/16,且所述柱状发射源13’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之上的延伸长度,即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距离L≥λ/16,同时,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截线长度ΔL≥λ/32。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这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柱状天线采用5.8GHz的通信频段时,被设置为圆环片的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外径的的大小能够被控制在13mm以内,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仅通过于所述屏蔽板材100’上设置孔径小于13mm的适应所述基础参考罩15’伸入的所述通孔101’,并将所述柱状发射源13’和所述基础参考罩15’伸入所述通孔101’,即可实现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一面所对应的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另一面所对应的空间的稳定通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主参考面122’的面积应被设置为大于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的面积,且适当地增大所述主参考面122’的面积有利于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的增益,即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有利于在将所述柱状天线10’隐藏于所述屏蔽空间的同时,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隐藏空间与所述隐藏空间之外的空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和所述屏蔽板材100’的与所述屏蔽空间所对应的面相对的一面的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的实际应用中,当以所述屏蔽板材100’为分界面并与所述屏蔽空间相对的空间为开放的空间时,如车外的空间,路灯灯罩外的空间,由于这类空间环境处于暴露的空间而具有风吹,日晒以及雨淋的破坏因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地将所述柱状天线10’隐藏于所述屏蔽空间而仅将所述柱状发射源13’通过所述通孔101’延伸至所述屏蔽空间之外,对于所述柱状天线10’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同时维持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隐藏空间与所述隐藏空间之外的空间的通信的稳定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通过所述基础参考罩15’于所述主参考板12’的设置,形成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12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的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从而于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之上形成所述辐射空间14’,即使得所述柱状天线10’的所述辐射空间14’相对于所述主参考板1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进而使得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与所述主参考板1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空间被设置的所述屏蔽板材100’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屏蔽作用得以减小,其中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地,在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半径之差ΔR,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距离L,以及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151’的截线长度ΔL分别满足ΔR≤λ/16,L≥λ/16,ΔL≥λ/32时,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形。如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还可被设置为方形片或多边形片或其他非规则形状的片状,同时所述通孔101’的尺寸被设置为适于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伸入;又如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还可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不断减小;再如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还可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12’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不断增大,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天线10’还包括一屏蔽罩16’,其中所述屏蔽罩16’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1’的与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面相对的一面并与所述基础参考罩15’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屏蔽罩16’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如此以减少所述柱状天线10’的辐射电磁波及反射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干扰,同时抑制副波瓣,增强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电路基板11’的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12’的一面的主波瓣,从而增大所述辐射空间14’的范围。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于一LED灯板上的应用被图示说明,其中所述LED灯板包括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以及被设置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一面的多个LED灯珠102’,以于该面形成所述LED灯板的一发光面103’,进而对所述发光面103’所对应的空间照明。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辐射空间14’相对于前述传统柱状天线10P的所述辐射空间14P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至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之上。如此以使得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与所述主参考面122’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径向方向的空间环境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屏蔽作用得以减小。也就是说由于所述辐射空间14’相对于所述主参考板12’沿所述柱状发射源13’被抬高,所述屏蔽板材100’的材质和厚度参数,以及所述通孔101’的孔径大小参数对所述辐射空间14’的影响被减小。
此外,由于所述主参考面122’的面积大于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的面积,而所述通孔101’的尺寸仅需适应于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的面积即可,因此所述屏蔽板材100’在设置有所述柱状天线10’的同时,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所述发光面103’的完整性得以维持,如此则被设置于所述屏蔽板材100’的所述发光面103’的所述LED灯珠102’的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所述LED灯珠102’所发出的光线的均匀性得以维持。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1和附图12,依本实用新型的上一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和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于所述LED灯板上的应用分别被图示说明,其中所述屏蔽板材100’被设置为具有一凹槽104’,其中所述凹槽104’具有一槽壁1041’和一槽底1042’,其中所述凹槽104’的所述槽底1042’被设置有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也就是说,依本实用新型的上一实施例的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参考罩15’与所述屏蔽板材100’一体成型为一整体。具体地,所述基础参考罩15’被设置为由所述凹槽104’的所述槽壁1041’和所述槽底1042’分别对应的所述屏蔽板材100’的部分构成,从而于所述通孔101’内由所述屏蔽板材100’一体延伸形成所述基础参考罩15’,其中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对应于所述凹槽104’的所述槽底1042’的部分则构成所述基础参考板151’,而所述基础参考面1512’则为所述屏蔽板材100’的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13’的一面上与所述凹槽104’相对应的部分。
特别地,所述柱状天线10’于所述屏蔽空间与所述屏蔽空间之外稳定通信的一种方法被描述以进一步揭露本实用新型,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所述屏蔽板材100’设置所述通孔101’,并于所述通孔101’方向设置带有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的所述基础参考板151’;
(B)将所述柱状发射源13’经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穿过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以及
(C)将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与所述主参考板12’电性相连。
其中步骤(A),步骤(B)以及步骤(C)的先后顺序并不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根据步骤(A),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于所述通孔101’与所述屏蔽板材100’一体成型为一整体。具体地,通过于所述屏蔽板材100’设置所述凹槽104’,并于所述凹槽104’的所述槽底1042’设置所述基础辐射孔1511’,以将所述凹槽104’的所述槽底1042’所对应的所述屏蔽板材100’的部分作为所述基础参考板151’地形成所述基础参考板151’与该屏蔽板材100’的一体成型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柱状天线,其中所述柱状天线包括一电路基板,一主参考板以及一柱状发射源,其中所述主参考板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并具有一主辐射孔,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并经所述主辐射孔穿过所述主参考板,以能够于所述主参考板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的一主参考面;
一屏蔽板材,其中所述屏蔽板材被设置为采用导电材料制备并具有一通孔,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被设置为自所述屏蔽板材的一面经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屏蔽板材的另一面;以及
一基础参考板,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电性连接于所述主参考板并被设置有一基础辐射孔,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进一步被设置为经所述基础辐射孔穿过所述基础参考板,以能够于所述基础参考板形成响应于所述柱状发射源的一基础参考面,其中所述基础参考面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沿所述柱状发射源被抬高,从而使得所述柱状天线能够自所述基础参考面形成相对于所述主参考面沿所述柱状发射源被抬高的一辐射空间,进而降低所述主参考板与所述基础参考板之间的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空间内的所述屏蔽板材对所述辐射空间的屏蔽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设所述柱状天线的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为λ,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的所述基础辐射孔的半径与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半径之差ΔR≤λ/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的远离所述主参考板的一端至所述基础辐射孔的距离L≥λ/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柱状发射源的轴心线所在的任一平面于所述基础参考板的截线长度ΔL≥λ/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柱状天线进一步包括一屏蔽罩,其中所述屏蔽罩被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与设置有所述主参考板的一面相对的一面并与所述基础参考罩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垂直于所述柱状发射源,且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圆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方向不断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与所述主参考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柱状发射源的径向方向不断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基础参考板被设置为于所述通孔由所述屏蔽板材一体延伸形成,以与所述屏蔽板材一体成型为一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进一步包括多个LED灯珠,其中所述LED灯珠被设置于所述屏蔽板材的延伸出有所述柱状发射源的一面。
CN201820481187.5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Active CN208093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187.5U CN208093725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187.5U CN208093725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3725U true CN208093725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187.5U Active CN208093725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3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8932A (zh) * 2020-12-29 2021-05-0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屏蔽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8932A (zh) * 2020-12-29 2021-05-0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屏蔽结构
CN112768932B (zh) * 2020-12-29 2022-07-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屏蔽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0094B2 (en) Multi-band dual polarization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CN108242587B (zh) 天线、照明系统及通信系统
CN102177615A (zh) 螺旋式表面天线
CN208093725U (zh) 一种隐藏式天线安装结构
US20240039147A1 (en) Microwave-Doppler Detecting Module and Device Thereof
EP0985248A1 (de) Antenne zum abstrahlen von hochfrequenten funksignalen
KR20220043213A (ko) 빔 형성 시스템을 위한 메타 구조의 무선 인프라구조
CN208189771U (zh) 一种柱状天线
JP2018137152A (ja) 点灯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8513686B (zh) 柱状天线及其应用
CN211698235U (zh) 5.8g高增益微波多普勒探测模块
CN103794883B (zh) 定向天线
CN207651657U (zh) 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
CN203166092U (zh) 定向天线
CN103794853B (zh) 全向天线
CN211453981U (zh) 高增益微波多普勒探测模块
US20030162524A1 (en) Motor vehicle outside rear-view mirror
CN208208982U (zh) 一种宽频全向天线
CN201946743U (zh) 一种宽频指示牌天线
CN209526206U (zh) 枪式摄像头形美化天线
CN103295492B (zh) 一种基于超材料卫星天线的道路信息显示屏
Ren et al. Research on the secant squared beamforming antenna for building coverage
US20050280596A1 (en) Antenna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20240088545A1 (en) Microwave-Doppler Detecting Module and Device Thereof
CN211453984U (zh) 高增益微波多普勒探测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