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1843U - 便携陀螺起动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陀螺起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81843U CN208081843U CN201820065467.8U CN201820065467U CN208081843U CN 208081843 U CN208081843 U CN 208081843U CN 201820065467 U CN201820065467 U CN 201820065467U CN 208081843 U CN208081843 U CN 208081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torsional spring
- gear
- hook bar
- n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陀螺起动器,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提手,固定板上贯通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部连接有齿轮,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挡板盖帽,挡板盖帽与齿轮之间形成齿槽,转动轴的下部为螺纹部,螺纹部上连接有螺母,螺纹部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铰接部,铰接部铰接扭簧挂钩,扭簧挂钩包括底部能够交叉闭合挂物的弯钩头。本实用新型转动轴下部的螺纹部与螺母形成运动副,调节螺母的位置,可将扭簧挂钩释放并使之开环,或将扭簧挂钩定位成弯钩头相互交叉闭合的状态,当拉环在弯钩头上悬挂,螺母将扭簧挂钩固定,使扭簧挂钩稳定地处于闭合态,进而可通过手持提手而稳定、方便的携带陀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陀螺起动器。
背景技术
打陀螺运动,现已成为一种全民健身和娱乐活动,该活动的群体主要为退休老人,此群体尤其钟爱于选择中型和大型尺寸的陀螺进行锻炼。对于小型的陀螺的起动,传统的方法为将绳子按一定方向绕陀螺多圈,一只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及中指做成V形状托起陀螺,另一只手与之配合,用杆子用力抽离陀螺上绕的绳子,从而使陀螺形成一定的旋转速度由空中落地开启落地旋转和后续的打陀螺运动,但对于中型和大型尺寸的陀螺而言,使用该传统方法起动非常困难,常常导致起动失败而削弱锻炼的兴趣;且对于右手为常用手的老人,采用传统方法起动的陀螺,只可右手持鞭抽打陀螺,仅能锻炼右臂,左臂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另外,人们在携带陀螺时,一般为袋装,不方便,无法直接携带。
申请号为20121007622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陀螺起动器”,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提手、穿过固定板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顶部的齿轮,设置在转动轴底部的挂钩和固定环,挂钩的底端通过扭簧连接转动折杆的一端,转动折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环底端相匹配,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挡板,挡板和齿轮之间形成齿槽;它还包括能穿过齿槽且与齿轮匹配的齿条,上述专利可解决中型、大型尺寸的陀螺的起动困难的问题,但携带陀螺不便,在空中提起陀螺时,存在一定的陀螺自动掉落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陀螺起动器,携带陀螺方便,适于起动中型、大型陀螺,提起陀螺时不易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陀螺起动器,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提手,所述固定板上贯通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挡板盖帽,所述挡板盖帽与齿轮之间形成齿槽,所述转动轴的下部为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连接有螺母,所述螺纹部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铰接扭簧挂钩,所述扭簧挂钩包括底部能够交叉闭合挂物的弯钩头。
本实用新型1)转动轴下部的螺纹部与螺母形成运动副,调节螺母的位置,可将转动轴底部的扭簧挂钩释放并使之开环,或将扭簧挂钩定位成弯钩头相互交叉闭合的状态,当弯钩头开环时可将带有拉环的陀螺置于扭簧挂钩内,用手向内握住扭簧挂钩使之成闭合态,调整螺母向下移动,当螺母压紧扭簧挂钩的顶部时,螺母将扭簧挂钩固定,使扭簧挂钩稳定地处于闭合态,拉环在弯钩头上悬挂,进而可通过手持固定板上的提手而稳定、方便的携带陀螺;2)当需要起动陀螺时,保持陀螺处于提起状态,调整螺母向上运动到合适位置,使螺母与扭簧挂钩的顶部相分离,此时弯钩头由于承受陀螺的重力仍处于交叉闭合态,当用齿条插入齿槽后再迅速抽出,使齿轮以及转动轴发生转动,再带动扭簧挂钩上的陀螺进行旋转,将旋转的陀螺轻轻置于地上,弯钩头因失去陀螺的重力的束缚而由扭簧的弹簧力打开处于开启态,释放固定环,完成陀螺的起动;3)可根据锻炼左手和右手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插入齿条起动陀螺,使陀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锻炼者左、右两侧均可得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扭簧挂钩包括扭簧,第一丁型挂钩和第二丁型挂钩,扭簧与第一丁型挂钩和第二丁型挂钩铰连。扭簧挂钩的扭簧使两丁型挂钩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张开的状态,为陀螺起动后的拉环释放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再一步地,所述第一丁型挂钩包括第一挂钩杆,第一铰连片和第一弯钩头,第一挂钩杆的上端垂直连接第一铰连片,第一挂钩杆的下端连接第一弯钩头,第一铰连片由第一挂钩杆向外伸出,第一铰连片远离第一挂钩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铰连孔。
又一步地,所述第一挂钩杆上竖向设有卡槽与扭簧的第一弹性臂卡接,所述第一挂钩杆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一铰连片的顶部高度,所述第一挂钩杆的顶部可与螺母的底部接触。在第一挂钩杆垂直于地面放置时,铰连片的顶部可以与第一挂钩杆的顶部平齐,平齐时当闭合后螺母下调可以与两者的上表面共同接触,形成稳定的限位;铰连片的顶部也可以比第一挂钩杆的顶部稍低,如此,当螺母向下定位时,仅与第一挂钩杆的上表面接触形成稳定的限位。
再一步地,所述第二丁型挂钩包括第二挂钩杆,第二铰连片和第二弯钩头,第二挂钩杆的上端垂直连接多个第二铰连片,第二挂钩杆的下端连接多个第二弯钩头,第二铰连片由第二挂钩杆向外伸出,第二铰连片远离第二挂钩杆的一端设有第二铰连孔。两个第二弯钩头之间的间隙,可使弹簧挂钩在闭合后第一弯钩头嵌入间隙,第一弯钩头和第二弯钩头之间形成交叉,两者的弯钩头重合形成“V”型的折弯钩,呈“V”沟状,可通过固定环悬挂陀螺于此沟内。
又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杆上竖向设有卡槽与扭簧的第二弹性臂卡接,所述第二挂钩杆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二铰连片的顶部高度,所述第二挂钩杆的顶部可与螺母的底部接触。
又一步地,第二弯钩头与第一弯钩头在扭簧挂钩闭合后交叉形成折弯沟。第二弯钩头设有多个,可选择设两个第二弯钩头。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盖帽包括内部为空心的端盖帽和中央盖帽,端盖帽和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圆柱滚轮,所述固定板中开有阶梯型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阶梯型通孔,所述齿轮由阶梯型通孔的顶部伸出至中央盖帽内,阶梯型通孔的下部设有轴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压板将阶梯型通孔的底部封闭。圆柱滚轮在齿条插入齿槽时起到导向作用。
再一步地,所述中央盖帽的两端设有弧形通槽,所述齿轮的外径不大于所述中央盖帽的宽度,所述转动轴的下部穿过压板,螺纹部和螺母外伸,螺母在螺纹部上下调节位置使扭簧挂钩处于弹力状态或交叉闭合状态。螺母向上调与挂钩杆的顶部分离,可使扭簧挂钩恢复弹性力;螺母向下调与挂钩杆的顶部接触,可对扭簧挂钩形成限位而稳定地处于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齿条,齿条包括拉环,无齿段和有齿段,拉环连接无齿段的一端,无齿段的另一端连接有齿段,有齿段的厚度大于无齿段的厚度,有齿段的厚度大于所述齿槽的上宽度,无齿段的厚度小于所述齿槽的上宽度。齿条经无齿段可放入左齿槽或右齿槽,有齿段与齿槽配合保证与齿轮稳定接触,有齿段与齿轮之间产生啮合传动驱动齿轮运动,进而使齿轮朝着选择的方向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带动扭簧挂钩及其下的陀螺朝着不同的方向起动,方便锻炼不同的手臂,也方便了常用手不同的人按照习惯方式对陀螺进行起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扭簧挂钩铰接前的各部件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挡板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稳定提起陀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拉环与陀螺之间的连接结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为同一种功能部件在不同结构件上的区分描述,并无轻重和顺序之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扭簧挂钩500是一种采用带有弹性臂的扭力弹簧将两个丁型挂钩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该销轴同时可安装在铰接部340上的安装孔中,形成一种受弹性力驱动有张开趋势的挂钩组合,其中两丁型挂钩下部的弯钩头交叉重叠在一起,形成“V”型的折弯沟,折弯钩上可稳定挂物。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陀螺起动器,包括固定板200,与固定板200连接的提手100,固定板200上贯通设有转动轴300,具体结构设计为在固定板200上开阶梯型通孔240,阶梯型通孔240由上到下半径依次增大,转动轴300穿过阶梯型通孔240,转动轴300的顶部连接有齿轮310,齿轮310由阶梯型通孔240的顶部伸出,阶梯型通孔240的下部设有轴承320,转动轴300的上部固定在轴承320上,转动轴300的下部穿出阶梯型通孔240,转动轴300的下部为螺纹部330,螺纹部330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铰接部340,铰接部340铰接扭簧挂钩500,扭簧挂钩500包括底部能够交叉闭合挂物的弯钩头;固定板200的底部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压板241将阶梯型通孔240的底部封闭,为了配合转动轴300在压板241上相应开有通孔,且该通孔的直径大于通过的转动轴300的直径使转动轴正常工作,优选的,轴承320可选择深沟球轴承;螺纹部330上连接有螺母331,螺纹部330和螺母331从压板241的通孔中伸出,螺母331在螺纹部330上下调节位置使扭簧挂钩500处于弹力状态或交叉闭合状态;齿轮310两侧的固定板200上分别设有挡板盖帽210,挡板盖帽210包括内部为空心的端盖帽212和中央盖帽211,端盖帽212和中央盖帽211均连接在环形固定板214的内环边缘,环形固定板214通过螺栓将整个挡板盖帽210固定在固定板200的上表面;中央盖帽211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端盖帽212,两个端盖帽212和固定板200的上表面之间各设有一个圆柱滚轮230,圆柱滚轮230与齿轮310的中心线平行,起到导向作用;挡板盖帽210下的圆柱滚轮230与齿轮310之间形成齿槽220;优选的设计结构,为了便于将齿条600穿入到齿槽220中,中央盖帽211的两端设有弧形通槽213,齿轮310包覆在中央盖帽211的空腔内,齿轮310的外径不大于中央盖帽211的宽度,与齿轮310相匹配设有齿条600,齿条600包括拉环610,无齿段620和具有一定弹性变形性的有齿段630,拉环610连接无齿段620的一端,无齿段620的另一端连接有齿段630,为了便于拉动和握持,在拉环610的两边还设有握柄片640;有齿段630的厚度大于无齿段620的厚度,方便将齿条600置入齿槽220;有齿段630的厚度大于齿槽220的上宽度,无齿段620的厚度小于齿槽220的上宽度,使用时,将齿条600经无齿段620置入齿槽220,无齿段620置入时,该段的齿条600与齿轮310之间有间隙,不影响齿轮310转动;用力拉齿条600使有齿段630由弧形凹槽213进入齿槽220中,有齿段630与齿轮310接触并啮合,有齿段630在抽离齿槽220的过程中,齿条600的齿与齿轮310的齿产生啮合传动驱动齿轮310运动。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为了稳定提起陀螺达到便于携带陀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扭簧挂钩500包括扭簧510,第一丁型挂钩530和第二丁型挂钩520,扭簧510与第一丁型挂钩530和第二丁型挂钩520铰连,三者均与铰接部340形成铰接;其中第一丁型挂钩530包括第一挂钩杆531,第一铰连片532和第一弯钩头533,第一挂钩杆531的上端垂直连接第一铰连片532,第一挂钩杆531的下端连接第一弯钩头533,第一铰连片532由第一挂钩杆531向外伸出,第一铰连片532远离第一挂钩杆531的一端设有第一铰连孔534;第一挂钩杆531上竖向设有卡槽与扭簧510的第一弹性臂511卡接,此卡槽需要确保扭簧510的第一弹性臂511不滑脱;第一挂钩杆531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一铰连片532的顶部高度,以保证第一挂钩杆531的顶部可与螺母331的底部接触;第二丁型挂钩520包括第二挂钩杆521,第二铰连片522和第二弯钩头523,第二挂钩杆521的上端垂直连接两个第二铰连片522,第二挂钩杆521的下端连接两个第二弯钩头523,第二铰连片522由第二挂钩杆521向外伸出,第二铰连片522远离第二挂钩杆521的一端设有第二铰连孔524;同样的,第二挂钩杆521上竖向设有卡槽与扭簧510的第二弹性臂512卡接,第二挂钩杆521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二铰连片522的顶部高度,第二挂钩杆521的顶部可与螺母331的底部接触;连个第二弯钩头523之间有一定间隙,可将第一弯钩头533嵌入,三者在扭簧挂钩500闭合后交叉形成折弯沟,成“V”型沟,该“V”型的折弯沟处可挂物。优选的设计结构,当扭簧挂钩50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挂钩杆531和第二挂钩杆521的顶部要在同一水平面,同时与铰接部340的底部接触,以使整个扭簧挂钩500受螺母331限位,底部交叉的弯钩头稳定处于闭合状态;第一铰连孔534,第二铰连孔524,扭簧510以及铰接部340通过销轴贯穿连接,使扭簧挂钩500与铰接部340铰连在一起。
如图1、图5、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顶部带有固定环430的大型或中型陀螺400的携带时,转动轴300下部的螺纹部330与螺母331形成运动副,向上调节螺母331的位置,可将转动轴300底部的扭簧挂钩500释放并使之恢复弹性状态,第一丁型挂钩530和第二丁型挂钩520上的弯钩头分开,将固定环430沟在其中的一个弯钩头上,用手将第一挂钩杆531和第二挂钩杆521闭合,同时第一弯钩头533和第二弯钩头523之间交叉闭合,此时固定环430位于交叉的弯钩头之间形成的折弯沟中,陀螺为悬挂状态,由于受到陀螺400的重力,弯钩头之间保持闭合,此时,向下调节螺母331的位置,直到螺母331与第一挂钩杆531和第二挂钩杆521的顶部接触并限位形成稳定的卡接,扭簧挂钩500被定位,进而可通过手持固定板200上的提手100而稳定、方便的携带陀螺400;陀螺400与固定环430之间可采用螺纹孔410和螺钉420的连接方式,其中固定环430固定在螺钉420上的连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在起动陀螺400时,保持陀螺400处于提起状态,调整螺母331向上运动到合适位置,使螺母331与扭簧挂钩500的顶部相分离,此时弯钩头由于承受陀螺400的重力仍处于交叉闭合态,当用齿条600插入齿槽220后再迅速抽出,使齿轮310以及转动轴300发生转动,再带动扭簧挂钩500上的陀螺400进行旋转,将旋转的陀螺400轻轻置于地上,弯钩头因失去陀螺400的重力的束缚而由弹簧力张开处于开启态,释放固定环430,完成陀螺的起动;可根据锻炼左手和右手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将齿条600插入齿槽220起动陀螺400,使陀螺400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后置于地上完成起动,左、右两侧均可得到较好的锻炼效果。若起动一次不足以达到陀螺400的旋转效果,可多次将齿条600插入齿槽220中旋转齿轮310,以使陀螺400的旋转速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技术术语的限定性修饰词仅为方便描述,任何等同的替代或实质相同的限定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便携陀螺起动器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衍生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陀螺起动器,包括固定板(200),与固定板(200)连接的提手(100),所述固定板(200)上贯通设有转动轴(300),所述转动轴(300)的顶部连接有齿轮(310),所述齿轮(310)两侧的固定板(200)上分别设有挡板盖帽(210),所述挡板盖帽(210)与齿轮(310)之间形成齿槽(2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00)的下部为螺纹部(330),所述螺纹部(330)上连接有螺母(331),所述螺纹部(330)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铰接部(340),所述铰接部(340)铰接扭簧挂钩(500),所述扭簧挂钩(500)包括底部能够交叉闭合挂物的弯钩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挂钩(500)包括扭簧(510),第一丁型挂钩(530)和第二丁型挂钩(520),扭簧(510)与第一丁型挂钩(530)和第二丁型挂钩(520)铰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丁型挂钩(530)包括第一挂钩杆(531),第一铰连片(532)和第一弯钩头(533),第一挂钩杆(531)的上端垂直连接第一铰连片(532),第一挂钩杆(531)的下端连接第一弯钩头(533),第一铰连片(532)由第一挂钩杆(531)向外伸出,第一铰连片(532)远离第一挂钩杆(531)的一端设有第一铰连孔(5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杆(531)上竖向设有卡槽与扭簧(510)的第一弹性臂(511)卡接,所述第一挂钩杆(531)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一铰连片(532)的顶部高度,所述第一挂钩杆(531)的顶部可与螺母(331)的底部接触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丁型挂钩(520)包括第二挂钩杆(521),第二铰连片(522)和第二弯钩头(523),第二挂钩杆(521)的上端垂直连接多个第二铰连片(522),第二挂钩杆(521)的下端连接多个第二弯钩头(523),第二铰连片(522)由第二挂钩杆(521)向外伸出,第二铰连片(522)远离第二挂钩杆(521)的一端设有第二铰连孔(5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杆(521)上竖向设有卡槽与扭簧(510)的第二弹性臂(512)卡接,所述第二挂钩杆(521)的顶部高度不低于第二铰连片(522)的顶部高度,所述第二挂钩杆(521)的顶部可与螺母(331)的底部接触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弯钩头(523)与第一弯钩头(533)在扭簧挂钩(500)闭合后交叉形成折弯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盖帽(210)包括内部为空心的端盖帽(212)和中央盖帽(211),端盖帽(212)和所述固定板(20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圆柱滚轮(230),所述固定板(200)中开有阶梯型通孔(240),所述转动轴(300)穿过阶梯型通孔(240),所述齿轮(310)由阶梯型通孔(240)的顶部伸出至中央盖帽(211)内,阶梯型通孔(240)的下部设有轴承(320),所述固定板(200)的底部连接有压板(241)将阶梯型通孔(240)的底部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盖帽(211)的两端设有弧形通槽(213),所述齿轮(310)的外径不大于所述中央盖帽(211)的宽度,所述转动轴(300)的下部穿过压板(241),螺纹部(330)和螺母(331)外伸,螺母(331)在螺纹部(330)上下调节位置使扭簧挂钩(500)处于弹力状态或交叉闭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便携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齿轮(310)相匹配的齿条(600),齿条(600)包括拉环(610),无齿段(620)和有齿段(630),拉环(610)连接无齿段(620)的一端,无齿段(620)的另一端连接有齿段(630),有齿段(630)的厚度大于无齿段(620)的厚度,有齿段(630)的厚度大于所述齿槽(220)的上宽度,无齿段(620)的厚度小于所述齿槽(220)的上宽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65467.8U CN208081843U (zh) | 2018-01-16 | 2018-01-16 | 便携陀螺起动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65467.8U CN208081843U (zh) | 2018-01-16 | 2018-01-16 | 便携陀螺起动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81843U true CN208081843U (zh) | 2018-11-13 |
Family
ID=6406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654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1843U (zh) | 2018-01-16 | 2018-01-16 | 便携陀螺起动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81843U (zh) |
-
2018
- 2018-01-16 CN CN201820065467.8U patent/CN2080818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081843U (zh) | 便携陀螺起动器 | |
CN114568478A (zh) | 一种用于提升牛肉口感的敲打装置 | |
CN213932328U (zh) | 一种教学软件开发用运行测试设备 | |
CN207913216U (zh) | 便携转扣陀螺起动器 | |
CN208462404U (zh) | 一种伸缩式旋转刀头摘果器 | |
CN216792162U (zh) | 一种雪茄烟检测夹持结构 | |
CN104415467A (zh) | 高楼救生伞装置 | |
CN206909144U (zh) | 一种改进的园林修草器 | |
CN202569486U (zh) | 陀螺起动器 | |
CN208910338U (zh) | 一种乳突牵开装置 | |
CN208823888U (zh) | 一种手臂训练用运动器材 | |
CN211792807U (zh) | 一种林业种植用钻孔机 | |
CN102614668B (zh) | 陀螺起动器 | |
CN206927522U (zh) | 高空作业工具传递装置 | |
CN114243458B (zh) | 户外避雷针 | |
CN215538180U (zh) | 一种智能式拉筋控制训练器 | |
KR200442674Y1 (ko) | 고무동력기 거치대 | |
CN213589678U (zh) | 一种用于练习击打棒球的棒球训练器 | |
CN218685252U (zh) | 一种悬挂式雀啄灸仪 | |
CN212241165U (zh) | 一种羽毛球拍剪线器 | |
CN108834561A (zh) | 一种蓝莓采摘装置用的刀片固定机构 | |
CN215774343U (zh) | 一种攀爬式槟榔鲜果采摘机 | |
CN221306550U (zh) | 一种山核桃采集杆 | |
CN22181854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地质勘探锤 | |
CN111888181B (zh) | 手腕俯垂状态的搅拌动作训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