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9015U -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9015U
CN208079015U CN201820245890.6U CN201820245890U CN208079015U CN 208079015 U CN208079015 U CN 208079015U CN 201820245890 U CN201820245890 U CN 201820245890U CN 208079015 U CN208079015 U CN 208079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hotovoltaic panel
connector
terminal box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58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run X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58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9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9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9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是内置有1个或2个二极管的接线盒,其结构包括盒体、内置于盒体中的正极片、负极片,该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相接有1个二极管。当有2个二极管时,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增加公共极片,再于正极片与公共极片之间、公共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分别接二极管。按照光伏板的电池串数量而选择不同的接线盒,每块光伏板一般需配置2个电接线盒,也即是将传统内置有6个二极管的接线盒一分为二,选择有1个二极管的盒子或有2个二极管的盒子,这种结构的改变不但能减少二极管的数量,并且分开两个部位进行安装,使得光伏板的布线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一串联支路中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电池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此时会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这种效应能严重的破坏太阳电池。有光照的太阳电池所产生的部分能量,都可能被遮蔽的电池所消耗。为了防止太阳电池由于热斑效应而遭受破坏,最好在太阳电池组件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以避免光照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受遮蔽的组件所消耗。
旁路二极管一般是安装在接线盒内,如申请号为201120002412.0公开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在接线盒内一共安装有6个二极管,这种接线盒安装时是将每串太阳能单片(一般是6*12=72片,或者是6*10=60片)均用引线引入在接线盒汇合。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将太阳能单片一分为二,将正方形的太阳能单片改为半片,半片结构串联后再并联能够使得输出电压升高,从而增加输出功率,能够增大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量。这种新的形式导致布线改变,传统的接线盒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将传统内置有多个二极管的接线盒一分为二,按接线需要每个盒子内可以只设一个二极管或两个二极管,不但能减少二极管的数量,并且分开两个部位进行安装,使得光伏板的布线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结构包括盒体、内置于盒体中的正极片、负极片,该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相接有至少一个二极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的数量为1个,相连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外接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正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线是由盒体的左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一连接器是连接器公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的数量为2个,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增设公共极片,两个二极管分别相接于该正极片、公共极片之间,以及该公共极片与负极片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外接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正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导线是由盒体的左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二连接器是连接器公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外接第三导线,该第三导线的一端与负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导线是由盒体的左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三连接器是连接器母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外接第四导线,该第四导线的一端与负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四连接器,所述第四导线是由盒体的右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四连接器是连接器母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底部为镂空结构,镂空位置卡扣式装配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通过定位孔穿设于定位柱中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是由面壳和底壳组成,所述底壳上设有卡扣,所述面壳上设有扣槽,当面壳与底壳扣相合时,该卡扣扣入该扣槽中形成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将传统内置有多个二极管的接线盒一分为二,按照接线需要每个盒子内可以只设一个二极管或两个二极管,不但能减少二极管的数量,并且分开两个部位进行安装,使得光伏板的布线更方便,适合在半片型电池片的排版和布线中应用,能够使得输出电压升高,从而增加输出功率,能够增大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接线盒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接线盒的初步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接线盒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接线盒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种接线盒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第四种接线盒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三种接线盒应用于光伏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第四种接线盒应用于光伏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四种接线盒应用于光伏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种接线盒 11、第一盒体
111、第一底板 112、定位柱
113、面壳 114、底壳
115、卡扣 116、扣槽
12、第一正极片 121、定位孔
13、第一负极片 14、第一个二极管
15、第一导线 16、第一连接器
20、第二种接线盒 21、第二盒体
22、第二正极片 23、第二负极片
24、公共极片 25、第二个二极管
26、第三个二极管 27、第二导线
28、第二连接器 30、第三种接线盒
31、第三盒体 32、第三正极片
33、第三负极片 34、公共极片
35、第四个二极管 36、第五个二极管
37、第三导线 38、第三连接器
40、第三种接线盒 41、第三盒体
42、第三正极片 43、第三负极片
44、公共极片 45、第四个二极管
46、第五个二极管 47、第三导线
48、第三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具体是指一种内置有单个二极管的第一种接线盒10。其结构包括第一盒体11、内置于第一盒体11中的第一正极片12、第一负极片13,该第一正极片12与第一负极片13之间相接有第一个二极管14。所述第一种接线盒10外接第一导线15,该第一导线15的一端与第一正极片12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一连接器16。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线15是在第一盒体10的左上侧以45°角出线,且该第一连接器16是连接器公头。
其中,所述第一盒体11的底部为镂空结构,镂空位置卡扣式装配第一底板111,所述第一底板111上设有多个定位柱112,第一正极片12和第一负极片13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121,通过定位孔121穿设于定位柱112中固定。以及,所述第一盒体11是由面壳113和底壳114组成,所述底壳114上设有卡扣115,所述面壳113上设有扣槽116,当面壳113与底壳114扣相合时,该卡扣115扣入该扣槽116中形成定位。
请参照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具体是指一种内置有两个二极管的第二种接线盒20。其结构包括第二盒体21、内置于第二盒体21中的第二正极片22、第二负极片23,该第二正极片22与第二负极片23之间有公共极片24,第二正极片22与公共极片24之间连接第二个二极管25,该公共极片24与第二负极片23之间连接第三个二极管26。所述第二种接线盒20外接第二导线27,该第二导线27的一端与第二正极片22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二连接器28。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线27是在第二盒体20的左上侧以45°角出线,且该第二连接器是连接器公头。
请参照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具体是指一种内置有两个二极管的第三种接线盒30。其结构包括第三盒体31、内置于第三盒体31中的第三正极片32、第三负极片33、公共极片34、第四个二极管35、第五个二极管36。所述第四个二极管35相连接于第三正极片32与公共极片34之间,所述第五个二极管36相接于第三负极片32与公共极片34之间。所述第三种接线盒30外接第三导线37,该第三导线37的一端与第三负极片33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三连接器38。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导线38是在第三盒体30的左上侧以45°角出线,且该第三连接器是连接器母头。
请参照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具体是指一种内置有两个二极管的第三种接线盒40。其结构包括第四盒体41、内置于第四盒体41中的第四正极片42、第四负极片43、公共极片44、第六个二极管45、第七个二极管46。所述第六个二极管45相连接于第四正极片42与公共极片44之间,所述第七个二极管46相接于第四负极片42与公共极片44之间。所述第四种接线盒40外接第四导线47,该第四导线47的一端与第四负极片43相接,另一端相接第四连接器48。本实施例中,该第四导线48是在第四盒体40的右上侧以45°角出线,且该第四连接器是连接器母头。
以下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太阳能电池盒的应用如下:
例1:如图7所示,一共有6串电池,第1、2串电池并联,第3、4串电池并联,第5、6串电池并联,然后再依次串联。在第2、3串电池之间布线形成第1条引线延伸至光伏板的上侧,在第4、5串电池之间布线形成第2条引线延伸至光伏表的下侧。在光伏板的上侧打第一个孔,在光伏板的下侧打第二个孔,将第一种接线盒10安装在第一个孔中,第三种接线盒30安装在第二个孔中。
例2:如图8所示,一共有8串电池,第1、2串电池并联,第3、4串电池并联,第5、6串电池并联,第7、8串电池并联,然后再依次串联。在第2、3串电池之间布线形成第1条引线延伸至光伏板的下方左侧,在第6、7串电池之间布线形成第2条引线延伸至光伏表的下方右侧。在光伏板的下侧打第一个孔和第二个孔,将第二种接线盒20和第四种接线盒40分别安装在第一个孔和第二个孔中。
例3:一共有6串电池,第1、2串电池并联,第3、4串电池并联,第5、6串电池并联,然后再依次串联。在第2、3串电池之间布线形成第1条引线延伸至光伏板的上侧,在第4、5串电池之间布线形成第2条引线延伸至光伏表的下侧。在光伏板的上侧打第一个孔,在光伏板的下侧打第二个孔,将第一种接线盒10安装在第一个孔中,第四种接线盒40安装在第二个孔中。
通过以上电池片(均是将原有的正方形电池片一分为二,变为长方形的半片体)的排版布线,再与第一种接线盒10、第二种接线盒20或第三种接线盒30相连,形成新的光伏板构造,能够使得输出电压升高,从而增加输出功率,能够增大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盒体、内置于盒体中的正极片、负极片,该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相接有至少一个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数量为1个,相连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外接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正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线是由盒体的左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一连接器是连接器公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数量为2个,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增设公共极片,两个二极管分别相接于该正极片、公共极片之间,以及该公共极片与负极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外接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正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导线是由盒体的左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二连接器是连接器公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外接第三导线,该第三导线的一端与负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导线是由盒体的左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三连接器是连接器母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外接第四导线,该第四导线的一端与负极片相接,另一端相接第四连接器,所述第四导线是由盒体的右上方以45°角出线,且该第四连接器是连接器母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部为镂空结构,镂空位置卡扣式装配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通过定位孔穿设于定位柱中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是由面壳和底壳组成,所述底壳上设有卡扣,所述面壳上设有扣槽,当面壳与底壳扣相合时,该卡扣扣入该扣槽中形成定位。
CN201820245890.6U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Active CN208079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5890.6U CN208079015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5890.6U CN208079015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9015U true CN208079015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5890.6U Active CN208079015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9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4054B (zh) 用于玻璃幕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1142341Y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电极转接板
CN108281499A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CN208079015U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
CN107978649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N101894874A (zh) 光伏接线盒
CN207834317U (zh) 一种带有集成电路板的光伏电池组件
CN20297747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7010627U (zh) 一种双面发电智能光伏组件
CN215186637U (zh) 一种光伏板跳线接线结构
CN207572378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N201504063U (zh) 光伏接线盒
CN207834316U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CN202905750U (zh) 一种带输出控制的太阳能接线盒
CN207782748U (zh) 一种双玻叠瓦组件接线盒
CN208675185U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组
CN209001012U (zh) 集成化高载流的电池箱面板
CN207410300U (zh) 一种光伏接线单元
CN201039042Y (zh) 一种全玻组件接线盒
CN202159690U (zh) 接线盒以及应用该接线盒的太阳电池组件
CN204928195U (zh) 一种改进的风光互补控制充电电路
CN203734613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540654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引出线结构
CN207880782U (zh) 一种串接的灯束电池盒
CN21251734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集成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9

Address after: 213251 No. 16, Yaxi Road, Zhixi Town,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erun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Dongguan Z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Xianxi Industrial Zone, Zhen'an Road, Shangjiao,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Zer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6, Yaxi Road, Zhixi Town,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2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erun Xi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251 No. 16, Yaxi Road, Zhixi Town,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erun New Mate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