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8857U -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8857U
CN208078857U CN201721801833.3U CN201721801833U CN208078857U CN 208078857 U CN208078857 U CN 208078857U CN 201721801833 U CN201721801833 U CN 201721801833U CN 208078857 U CN208078857 U CN 208078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eet
oriented
grain
primary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18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婷
张愿
魏学鹏
白焱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8018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8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8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8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包括初级铁心、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磁极和次级轭部;初级绕组线圈设置在初级铁心的初级齿部之间;次级磁极设置在次级轭部上,次级磁极与初级铁心之间形成气隙。通过将齿部和轭部相分离,将磁路方向和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保持一致,由于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导磁性能要优于无取向硅钢片,故可将饱和工作点提高,使相同初级电流产生的磁动势增大,从而提高初级齿部磁通密度和气隙磁通密度,达到提高电机单位体积下的推力密度的目的;有取向硅钢片垂直于轧制方向导磁率低,对齿顶漏磁和初级端部漏磁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电机的齿槽推力波动和初级端部定位力。

Description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具有高推力、低损耗、电气时间常数小、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在高精高速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直接驱动领域。直接驱动直线电机自身实现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因此,具有降低运行噪声、运行无限制、安装方便、无接触、无磨损、维护简单等优势,在精度、刚度、工作寿命等其他性能指标上都优于旋转电机加滚轴丝杠模式。在直接驱动领域的应用中,推力密度是直线电机的首要指标,如何提高直线电机的推力密度是近年来广大直线电机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磁路特征,将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与电机的磁路方向设定一致,并采用齿部和轭部相分离的结构实现这一要求。然后,采用分级叠压的叠片方式实现齿部和轭部的叠压和降低电机振动噪声的目的。
技术方案: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包括初级铁心1、初级绕组线圈2、次级磁极4和次级轭部5;初级绕组线圈2设置在初级铁心1的初级齿部6之间;次级磁极4设置在次级轭部5上,次级磁极4与初级铁心1之间形成气隙3。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将初级铁心的齿部和轭部分片设计,使整个磁路的方向几乎都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即分别保证A和B均为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从而实现轭部磁路方向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齿部磁路方向也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因为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特征在于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主磁通D从一个次级磁极出发,穿过气隙进入初级齿部,然后经初级轭部绕过初级绕组,再通过两侧相邻的齿回到与原磁极相邻的两个异向充磁的磁极,所以这样的分片结构设计保证了主磁通磁路方向与导磁率高的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当满足齿部磁路方向B与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一致的同时,自然就满足了保证齿顶漏磁磁路E为垂直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因为齿顶漏磁方向与齿部磁路方向垂直,而有取向硅钢片的导磁特性是,轧制方向导磁率高,垂直于轧制方向导磁率低,所以将齿顶漏磁磁路E为垂直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对电机的齿顶漏磁起到了抑制作用。
同理可推,初级端部漏磁磁路F的也经过垂直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因此该结构对初级端部漏磁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初级铁心采用分级叠压方式,传统的单齿拼装多采用燕尾槽等模式,振动噪声较大,而本结构采用分级叠压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振动噪声,分级叠压模式是两侧采用与初级铁心1大小相同的环氧玻璃布板7配合铆钉8夹装而成。采用与初级铁心1大小相同的环氧玻璃布板7配合铆钉8夹装而成;其安装方式为将一侧环氧玻璃布板7放置在最下方,然后按顺序依次叠压,即先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放在夹板上方,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对应的第一级初级齿部10的顶部嵌入第一级初级轭部9的槽中,再将第二级初级轭部11放置在9上方,将对应的第二级初级齿部12嵌入该第二级初级轭部11的槽中;再将第三级初级轭部13放置在11的上方,将对应的第三级初级齿部14嵌入该第三级初级轭部13的槽中;以此方式类推,依次循环叠压,最后将另一侧环氧玻璃布板制成的夹板7盖在最上方,利用铆钉8将初级铁心形成整体。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充分发挥有取向硅钢片磁路特性,但在电磁参数选择上也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
1、有取向硅钢片直线电机感应电动势常数要高于无取向硅钢片直线电机,常规应用的直线电机,需要注意感应电动势和端电压的校验,如果按照无取向硅钢片电机感应电动势常数经验值设计,会使感应电动势高于端电压,而在实际应用中,这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因为感应电动势设计的不合理,在端电压的限制下,有取向直线电机的优势无法体现。用于伺服驱动的直线电机,要注意感应电动势与端电压裕量的设计,如果按照无取向硅钢片电机感应电动势常数经验值设计,可能会导致感应电动势和端电压过于接近,而无法实现伺服驱动电机的快速响应能力。
2、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设计时空载齿部磁密要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膝点接近,常用有取向硅钢片一般在1.8T~1.9T左右,具体数值要参照硅钢片的型号确定。
3、采用有取向硅钢片作为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初级材料,永磁体厚度对推力密度的影响不够明显。因此需要通过仿真结果,优化永磁体磁极高度,从而有效地控制电机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点: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通过将齿部和轭部相分离,将磁路方向和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保持一致,由于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导磁性能要优于无取向硅钢片,故可将饱和工作点提高,使相同初级电流产生的磁动势增大,从而提高初级齿部磁通密度和气隙磁通密度,达到提高电机单位体积下的推力密度的目的;有取向硅钢片垂直于轧制方向导磁率低,对齿顶漏磁和初级端部漏磁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电机的齿槽推力波动和初级端部定位力。另外,齿部与轭部之间的联结采用分级叠压形式,与利用燕尾槽等单齿拼装模式相比,振动噪声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初级铁心叠片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特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两侧环氧玻璃布板示意图;
图5、图6、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三级叠压冲片每一级的冲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为初级铁心,2为初级绕组线圈,3为气隙,4为次级磁极,5为次级轭部,6为齿部。
具体的说,该电机包括初级铁心1、初级绕组线圈2、次级磁极4和次级轭部5;初级绕组线圈2设置在初级铁心1的初级齿部6之间;次级磁极4设置在次级轭部5上,次级磁极4与初级铁心1之间形成气隙3。
初级铁心的齿部和轭部相分离,使整个磁路的方向几乎都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即分别保证A和B均为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从而实现轭部磁路方向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齿部磁路方向也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C为初级铁心的叠压方向。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主磁通D从一个次级磁极出发,穿过气隙进入初级齿部,然后经初级轭部绕过初级绕组,再通过两侧相邻的齿回到与原磁极相邻的两个异向充磁的磁极;主磁通磁路方向与导磁率高的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齿顶漏磁磁路方向E和初级端部漏磁磁路方向F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剪切方向,即垂直于轧制方向;而有取向硅钢片的导磁特性是,轧制方向导磁率高,剪切方向导磁率低,所以该结构对齿顶漏磁和初级端部漏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初级铁心采用分级叠压方式,并两侧采用与初级铁心1大小相同的环氧玻璃布板7配合铆钉8夹装而成;其安装方式为将一侧环氧玻璃布板7放置在最下方,然后按顺序依次叠压,即先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放在夹板上方,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对应的第一级初级齿部10的顶部嵌入第一级初级轭部9的槽中,再将第二级初级轭部11放置在9上方,将对应的第二级初级齿部12嵌入该第二级初级轭部11的槽中;再将第三级初级轭部13放置在11的上方,将对应的第三级初级齿部14嵌入该第三级初级轭部13的槽中;以此方式类推,依次循环叠压,最后将另一侧环氧玻璃布板制成的夹板7盖在最上方,利用铆钉8将初级铁心形成整体。分级的级数与轭部高度及电机振动噪声性能要求有关,这种叠压方式较传统的单齿拼装模式振动噪声较小。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初级铁心叠压方向如图2所示,A为轭部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B为齿部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C为叠压方向。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特征示意图如图3所示,主磁通D从一个磁极出发,穿过气隙进入初级齿部,然后经初级轭部绕过初级绕组,再通过两侧相邻的齿回到与原磁极相邻的两个异向充磁的磁极,所以利用图2的结构实现了主磁通磁路方向与导磁率高的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齿顶的漏磁磁路方向E和初级端部漏磁磁路方向F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剪切方向垂直于轧制方向,而有取向硅钢片的导磁特性是,轧制方向导磁率高,剪切方向导磁率低,所以该结构对齿顶漏磁和端部漏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图4是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两侧环氧玻璃布板示意图;7为环氧玻璃布板,8为铆钉。图5、图6、图7分别是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三级叠压冲片示意图。9、11、13分别是三种不同规格的轭部冲片,10、12、14分别是三种不同规格的齿部冲片。7、8、9、10、11、12、13、14部件的具体实施过程分述如下,其安装方式为将一侧环氧玻璃布板7放置在最下方,然后按顺序依次叠压,即先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放在夹板上方,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对应的第一级初级齿部10的顶部嵌入第一级初级轭部9的槽中,再将第二级初级轭部11放置在9上方,将对应的第二级初级齿部12嵌入该第二级初级轭部11的槽中;再将第三级初级轭部13放置在11的上方,将对应的第三级初级齿部14嵌入该第三级初级轭部13的槽中;以此方式类推,依次循环叠压,最后将另一侧环氧玻璃布板制成的夹板7盖在最上方,利用铆钉8将初级铁心形成整体。
该实施例是以三级叠压为例,分级越多电机的振动噪声会越小,但是分级的级数还要考虑到轭部的高度,必须保证轭部的机械强度。

Claims (4)

1.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包括初级铁心(1)、初级绕组线圈(2)、次级磁极(4)和次级轭部(5);初级绕组线圈(2)设置在初级铁心(1)的初级齿部(6)之间;次级磁极(4)设置在次级轭部(5)上,次级磁极(4)与初级铁心(1)之间形成气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初级铁心的齿部和轭部相分离,使整个磁路的方向几乎都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即分别保证轭部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A和齿部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B均为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从而实现轭部磁路方向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齿部磁路方向也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C为初级铁心的叠压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主磁通D从一个次级磁极出发,穿过气隙进入初级齿部,然后经初级轭部绕过初级绕组,再通过两侧相邻的齿回到与原磁极相邻的两个异向充磁的磁极;主磁通磁路方向与导磁率高的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齿顶漏磁磁路方向E和初级端部漏磁磁路方向F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剪切方向,即垂直于轧制方向。
CN201721801833.3U 2017-12-21 2017-12-21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Active CN208078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1833.3U CN208078857U (zh) 2017-12-21 2017-12-21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1833.3U CN208078857U (zh) 2017-12-21 2017-12-21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8857U true CN208078857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1833.3U Active CN208078857U (zh) 2017-12-21 2017-12-21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88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4753A (zh) * 2017-12-21 2018-05-04 沈阳工业大学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设计方法
CN110429788A (zh) * 2019-07-26 2019-11-08 东莞倍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平板电机动子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4753A (zh) * 2017-12-21 2018-05-04 沈阳工业大学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设计方法
CN107994753B (zh) * 2017-12-21 2024-03-26 沈阳工业大学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29788A (zh) * 2019-07-26 2019-11-08 东莞倍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平板电机动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o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linear permanent-magnet vernier machine with improved force density
CN101355289B (zh) 模块化容错型永磁开关磁链直线电机
CN107994753A (zh)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设计方法
CN104882981A (zh) 一种永磁伺服电机的转子冲片结构
CN104467334B (zh) 一种定子聚磁式混合永磁记忆电机
CN101651371B (zh) 带辅助凸极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05811696B (zh) 混合励磁型复合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Hua et al. Partitioned stator machines with NdFeB and ferrite magnets
CN104319913A (zh) 一种轴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的定转子机构
CN208078857U (zh)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
CN109995211A (zh) 一种定子同极型混合永磁记忆电机
CN207926409U (zh) 双定子无动子轭有取向硅钢片永磁直线电机
CN105871171B (zh) 一种变磁通直线同步电动机
CN104065227A (zh) 双凸极电机的弱磁方法及宽调速双凸极混合励磁电机
CN101594040A (zh) 使用Halbach永磁体的混合励磁式直线同步电机
Liu et al. A linear consequent pole stator permanent magnet vernier machine
CN104167897A (zh) 一种平板型横向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
CN102843013B (zh) 圆筒型磁通切换式振荡电机
CN203491867U (zh) 一种混合励磁双凸极永磁电动机
Cao et al. A hybrid excitation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motor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N201563010U (zh) 一种适合恒功率宽调速运行的定子永磁电机
CN201667604U (zh) 用于数控进给平台的直接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CN101860173A (zh) 用于数控进给平台的直接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CN210669845U (zh) 一种双极多绕组永磁发电装置本体
CN104201858A (zh) 多相直线磁阻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