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8634U - 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78634U CN208078634U CN201820625221.1U CN201820625221U CN208078634U CN 208078634 U CN208078634 U CN 208078634U CN 201820625221 U CN201820625221 U CN 201820625221U CN 208078634 U CN208078634 U CN 2080786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ormer
- bias suppression
- switch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current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5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该偏磁抑制装置包括限流单元、控制器和传感器;限流单元及传感器连接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接地极,另一端连接变压器的中性点;控制器用以根据接收来自传感器采集到的变压器的中性点的电流,分析判断变压器的当前状态,控制流经该偏磁抑制装置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该装置解决了单极大地回线系统因直流偏磁而导致变压器受损、以及严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偏磁抑制装置,使得变压器避免了因直流偏磁产生大量谐波的安全隐患;减小了因直流偏磁而导致的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且延长了变压器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变压器所在的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不断突破,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和集中接入、送出以及特高压直流的快速发展和集中接入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新特点。直流输电以其输送容量大、造价低、损耗小、且输送距离不受限制等众多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运行时,大地极电流通过交流系统的中性点通常直接经变压器流入交流系统,这会对交流输电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一定量值的准直流或直流电流流入变压器时,会造成变压器铁芯的直流偏磁现象。直流偏磁是变压器的一种非正常工作状态,可能会对变压器和电网产生不良影响,例如会增大变压器的铁耗和铜耗、加剧噪音和振动及局部过热等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提出一种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极大地回线系统因直流偏磁而导致变压器受损、以及严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偏磁抑制装置,所述偏磁抑制装置包括:限流单元、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限流单元及传感器连接形成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接地极,所述串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的中性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限流单元和所述传感器的控制端都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来自传感器采集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分析判断变压器的当前状态,控制流经所述限流单元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
较佳地,所述传感器的一个传输端与接地极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中性点电连接;或者,
所述传感器一个传输端与变压器的中性点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接地极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偏磁抑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接的供电单元。
较佳地,所述限流单元包括:并联的限流支路和直连支路;
所述限流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限流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接;
所述直连支路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开关;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当前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不同时闭合,并接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反馈的状态信号。
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的开合速度和第二开关的开合速度都为指定速度;
以及,所述控制器用于当确定所述变压器当前处于偏磁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当确定所述变压器当前未处于偏磁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且所述第二开关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偏磁抑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
每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偏磁抑制装置。
较佳地,每个所述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还包括:送端换流阀、受端换流阀、接地极、以及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极或负极;
所述送端换流阀、电极、受端换流阀和接地极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
所述送端换流阀用于与发电机组的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所述受端换流阀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入侧相电连接;
所述偏磁抑制装置串联于所述接地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中性点之间,用以控制流经所述偏磁抑制装置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
较佳地,所述至少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和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
所述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共用接地极。
较佳地,所述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电极为负极。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变压器因直流偏磁产生大量谐波的隐患问题;减小了因直流偏磁而导致的变压器的无功损耗;避免了继电保护装置因直流偏磁产生误动作的隐患;并且解决了因直流偏磁导致的变压器的金属结构件中的涡流增大,损耗增加,局部过热,破坏绝缘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直流风电场双极系统的电路拓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系统的另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1-发电机组;2-送端换流阀;3-正极;4-接地极;5-负极;6-受端换流阀;7-变压器;8-偏磁抑制装置;81-限流电阻;82-第一开关,83-第二开关;84-传感器;85-供电单元;8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注意到,随着大规模新能源开发以及输电距离和输送容量的不断增加,交流输电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稳定性的要求。近年来,传统直流输电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主要应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
然而,由于传统直流所用的晶闸管仅能控制导通而不能控制关断,因此电网的可靠运行取决于交流系统,电力输送过程中通常只存在一个控制自由度,这些缺陷和不足限制了传统直流输电方式的应用。伴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例如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通和关断均可控制,使得电力输送过程至少具有两个自由度。这种基于IGBT的输电方式具有几乎不存在谐波、无需无功补偿、不依赖交流系统进行换相等多方面优点,因此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得以日趋发展。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国际上也称为轻型直流输电、新型直流输电,国内将其命名为“柔性直流输电”。
“柔性”一词来源于英文Flexible,表示应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为电网提供灵活的控制手段。所谓柔性,主要指运行控制灵活、智能化程度高。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升级为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具有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好、运行方式灵活、可向无源网络供电等优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意识到,在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采用柔性直流并网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有技术中柔性直流风电场双极系统的电路拓扑通常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的柔性直流风电场双极系统是由两个独立运行的单极大地回线系统构成,双极中任一极均能构成一个独立运行的单极输电系统。如图1所示,该双极系统包括发电机组1、送端换流阀2和受端换流阀6,还包括变压器7、正极3、接地极4和负极5构成。其中,发电机组1与送端换流阀2电连接;送端换流阀2、正极3或负极5、受端换流阀6和接地极4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受端换流阀6与变压器7的输入侧相电连接,变压器7的输出侧与电网母线相电连接。电网母线相包括A母线,B母线和C母线。
图中的虚线表示系统中出现的不平衡直流电流,该不平衡直流电流是流向两个变压器后产生偏磁电流。
“单极”是指正极或者负极。“双极”是指正极和负极。
发电机组1包含相电连接的电机和变流器。正常运行时,直流电流的路径为正负两根极线,正负两极在大地回路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双极的电压和电流均相等时称为双极对称运行方式,双极的电压和电流不相等时称为不对称运行方式。
当双极对称运行时,地中无直流电流流过,实际上仅为两极的不平衡电流,通常小于额定电流的1%;当双极不对称运行时,两极中的电流不相等,地中电流为两极电流之差值,从而导致直流电流流入到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绕组中;当双极中一极发生故障停运时,另一极可以和大地构成单极大地回线系统运行方式。
因此,当柔性直流输电采用双极不对称运行方式时,直流电流流入到接地变压器绕组中,使变压器的磁通曲线发生了偏移,从而产生直流偏磁现象。
当变压器绕组中出现直流分量时,变压器铁芯中含有直流磁通,直流磁通的产生将会造成变压器的铁芯达到严重饱和,励磁电流发生畸变,从而产生大量谐波,随之会增加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严重降低电力系统的电压,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也会误动作。除此之外,直流偏磁现象对变压器本身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铁芯的过度磁饱和会使正常在其中通过的磁通,有一部分离开铁芯,从而使漏磁增加,漏磁会使变压器的金属结构件中的涡流增大,损耗增加,进而导致局部过热现象,破坏绝缘,损坏变压器或使其使用寿命降低。
同理,由两个独立运行的单极大地回线系统构成的双极系统也可能面临不利后果。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出一种偏磁抑制装置,并基于偏磁抑制装置设计出偏磁抑制系统,该偏磁抑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偏磁抑制装置。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中,偏磁抑制系统(具体包括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电连接在发电机组1和变压器7之间,该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偏磁抑制装置8、送端换流阀2、受端换流阀6、接地极4、以及电极。该电极包括正极或负极。对于单机偏磁抑制子系统而言,正极与负极之间是互相替换的关系,图2中以正极3代表正极(或负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8电连接在变压器7的中心点和接地极4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3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8的一种内部结构。该偏磁抑制装置包括:限流单元、控制器86和传感器84。限流单元与传感器84连接形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接地极4,串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7的中性点。控制器86与限流单元和传感器84的控制端都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来自传感器84采集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分析判断变压器7的当前状态,控制流经限流单元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变压器中性点是指连接变压器的各相的电压平衡点,该平衡点上的对地电位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时为零或接近于零。
较佳地,如附图3所示,传感器84的一个传输端与接地极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变压器7的中性点电连接。
或者,如附图4所示,传感器84的一个传输端与变压器7的中性点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接地极4电连接,此种接线方式将在后续详细介绍。
较佳地,如附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86相电连接的供电单元85。
较佳地,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中,限流单元包括:并联的限流支路和直连支路。其中,限流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限流电阻81和第一开关82,第一开关82与控制器86相电连接。直连支路包括与控制器86电连接的第二开关83。即图中的限流单元包含限流电阻81、第一开关82和第二开关83。
具体地,控制器86根据变压器7的当前状态,控制第一开关82和第二开关83的断开或闭合,且控制器86还控制第一开关82和第二开关83不同时处于闭合状态,并接收第一开关82和第二开关83反馈的状态信号。
例如,传感器84将采集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传送给控制器86。控制器86通过获得的直流、交流以及各次谐波的含量,自动判断变压器是否因不正常的直流入侵而饱和。
较佳地,为了做到快速响应,第一开关的开合速度和第二开关的开合速度都为指定速度。控制器86用于当确定变压器7当前处于偏磁状态时,控制第一开关闭合82且控制第二开关83断开。当确定变压器7当前未处于偏磁状态时,控制第一开关82断开且第二开关83闭合。
具体地,若判断分析出变压器7没有出现偏磁现象,控制器86控制第二开关83合闸,控制第一开关82断开,使得变压器7中性点和接地极4直接连接起来,并且同时将第二开关83的状态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6。
如果判断出变压器出现偏磁现象,则控制器86控制第二开关83断开,控制第一开关82合闸,使得变压器中性点和接地极4通过限流电阻81连接起来,使得偏磁电流减小,并且同时将第一开关82的状态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6。其中,与控制器86相电连接的供电单元85是经过隔离的控制电,用于向控制器86及通过控制器86向第一开关82、第二开关83及传感器84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感器84的位于偏磁抑制装置内的布局方式比较灵活,下面结合附图4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的另一种内部结构。可见,附图4与附图3相比,附图4在结构设计方面,偏磁抑制装置的主要构成不变,包括:限流单元、控制器86和传感器84。
传感器84一个传输端与变压器7的中性点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且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接地极4电连接。控制器86与限流单元和传感器84的控制端都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来自传感器84采集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分析判断变压器的当前状态,控制流经限流单元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能够将采集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可以包含直流和/或交流和/或各种次谐波),并通过所获得的直流和/或交流和/或各种次谐波的含量,自动判断变压器是否因不正常的直流入侵而受到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变压器因直流偏磁产生大量谐波的隐患问题;减小了因直流偏磁而导致的变压器的无功损耗;避免了继电保护装置因直流偏磁产生误动作的隐患;并且解决了因直流偏磁导致的变压器的金属结构件中的涡流增大,损耗增加,局部过热,破坏绝缘等技术问题。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出一种偏磁抑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每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提供的偏磁抑制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2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系统。附图2示出了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装置设计而成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偏磁抑制装置8送端换流阀2、受端换流阀6、变压器7、接地极4、以及电极。该电极包括正极3(或负极5)。对于单机偏磁抑制子系统而言,正极3与负极5之间是互相替换的关系,图2中以正极3代表正极3(或负极5)。
其中,送端换流阀2、电极(即正极3或负极5)、受端换流阀6和接地极4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
送端换流阀2用于与发电机组1的输出端电连接,受端换流阀6用于与变压器7的输入侧相电连接,变压器7的输出侧与电网母线(包括A母线、B母线和C母线)相电连接。(注意发电机组1、变压器7和电网母线不属于偏磁抑制系统)。偏磁抑制装置8(也称直流偏磁抑制器)串联于接地极4与变压器7的中性点之间,用以控制流经偏磁抑制装置8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进一步,偏磁抑制装置8具体可以为直流偏磁抑制装置8。
较佳地,变压器7可以采用星三角的接线方式,变压器7的交流侧的绕组可以采用星形接法,变压器7的靠近受端换流阀6侧的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如此设计使得变压器绕组中,基本不含谐波电流分量,并且能够防止由调制引起的负序分量向交流系统传递。
变压器7的网侧星型端的中性点设计为接地状态,目的在于当系统故障时提供足够的短路电流,保证继保装置可靠动作;同时可以降低不平衡短路故障时的非故障相电压,避免中性点不接地非故障相的电压会升高,对系统绝缘不利。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系统的另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偏磁抑制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和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其中,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与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共用接地极。
较佳地,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与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极性相反。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电极为正极,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电极为负极。
图5示出了包含两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双极偏磁抑制系统,即,并联连接的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和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偏磁抑制装置8、送端换流阀2、受端换流阀6、接地极4、以及正极3。
其中,送端换流阀2、正极3、受端换流阀6和接地极4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送端换流阀2用于与发电机组1的输出端电连接,受端换流阀6用于与变压器7的输入侧相电连接变压器7的输出侧与电网母线(包括A母线、B母线和C母线)相电连接。(注意发电机组1、变压器7和电网母线不属于偏磁抑制系统)。偏磁抑制装置8串联于接地极4与变压器7的中性点之间,用以控制流经偏磁抑制装置8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进一步,偏磁抑制装置8具体可以为直流偏磁抑制装置8。
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偏磁抑制装置8、送端换流阀2、受端换流阀6、接地极4、以及负极5。
其中,送端换流阀2、负极5、受端换流阀6和接地极4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送端换流阀2用于与发电机组1的输出端电连接,受端换流阀6用于与变压器7的输入侧相电连接,变压器7的输出侧与电网母线(包括A母线、B母线和C母线)相电连接。(注意发电机组1、变压器7和电网母线不属于偏磁抑制系统)。偏磁抑制装置8串联于接地极4与变压器7的中性点之间,用以控制流经偏磁抑制装置8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进一步,偏磁抑制装置8具体可以为直流偏磁抑制装置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磁抑制系统可以用于柔性直流风电场,作为柔性直流风电场双极系统的直流偏磁抑制的解决方案。附图5中的双极系统的变压器的中性点和接地极4之间,串联了直流偏磁抑制装置8。一个变压器串联一个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因双极系统需要两个变压器,故本实施例配置有两个直流偏磁抑制装置8。
本实施例不但保障了双极系统的非对称运行处于正常状态,并且成功解决了当双极系统的非对称运行遇到故障情况下,单极系统运行出线的直流偏磁问题。当双极中一极发生故障停运时,另一极可以和大地构成单极大地回线系统运行方式。因此,当柔性直流输电采用双极不对称运行方式时,图5示出的实例成功实现了针对流入变压器的中性点的直流电流的流量做到有效控制,较大程度地避免变压器的磁通曲线发生偏移,有效地避免了直流偏磁现象的产生。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流偏磁抑制装置,使得变压器避免了因直流偏磁产生大量谐波的安全隐患;减小了因直流偏磁而导致的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且延长了变压器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了变压器所在的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偏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磁抑制装置包括:限流单元、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限流单元及传感器连接形成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接地极,所述串联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的中性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限流单元和所述传感器的控制端都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来自传感器采集到的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分析判断变压器的当前状态,控制流经所述限流单元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的一个传输端与接地极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中性点电连接;或者,
所述传感器一个传输端与变压器的中性点电连接,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限流单元的一个传输端电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另一个传输端与所述接地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接的供电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包括:并联的限流支路和直连支路;
所述限流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限流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接;
所述直连支路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开关;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当前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不同时闭合,并接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反馈的状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的开合速度和第二开关的开合速度都为指定速度;
以及,所述控制器用于当确定所述变压器当前处于偏磁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当确定所述变压器当前未处于偏磁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且所述第二开关闭合。
6.一种偏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
每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任一偏磁抑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还包括:送端换流阀、受端换流阀、接地极、以及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极或负极;
所述送端换流阀、电极、受端换流阀和接地极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
所述送端换流阀用于与发电机组的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所述受端换流阀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入侧相电连接;
所述偏磁抑制装置串联于所述接地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中性点之间,用以控制流经所述偏磁抑制装置的直流电流按照指定状态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偏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和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
所述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共用接地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磁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单极偏磁抑制子系统的电极为负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25221.1U CN208078634U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25221.1U CN208078634U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78634U true CN208078634U (zh) | 2018-11-09 |
Family
ID=6404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25221.1U Active CN208078634U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786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1841A (zh) * | 2019-07-10 | 2019-12-13 | 台州宏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台州经济开发区运检分公司 | 变频输电系统 |
CN113675820A (zh) * | 2021-07-16 | 2021-11-19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一种用于应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应急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04-27 CN CN201820625221.1U patent/CN2080786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1841A (zh) * | 2019-07-10 | 2019-12-13 | 台州宏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台州经济开发区运检分公司 | 变频输电系统 |
WO2021004479A1 (zh) * | 2019-07-10 | 2021-01-14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变频输电系统 |
CN113675820A (zh) * | 2021-07-16 | 2021-11-19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一种用于应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应急控制方法 |
CN113675820B (zh) * | 2021-07-16 | 2024-02-13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一种用于应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应急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18237B (zh) |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站间通讯故障下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0783942B (zh) | 一种mmc型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限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20150123402A1 (en) | Magnetic structure combining normal mode and common mode inductance | |
CN104037730B (zh) | 一种抑制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8988305B (zh) | 一种直流配电网系统的保护方法 | |
CN101299572A (zh) | 一种高压变频器的旁路装置 | |
CN208078634U (zh) | 偏磁抑制装置和系统 | |
CN112993950A (zh) | 一种柔直换流阀交流连接线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系统和方法 | |
CN109474019B (zh) | 基于协调控制的双馈感应风机系统及其低电压穿越方法 | |
CN103928936B (zh) | 用于降低零序电流对变压器影响的转换器及转换装置 | |
CN108809173A (zh) | 共母线开绕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容错控制方法 | |
CN105633941A (zh) | 一种基于虚拟电流限制器的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 |
CN107612034A (zh) | 一种储能变流器暂态过流的抑制方法 | |
CN208874279U (zh) | 一种改进的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出口回路 | |
WO2024077658A1 (zh) | 一种消能装置及其投入控制方法 | |
CN209823429U (zh) | 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 | |
CN106300415A (zh) | 一种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组合的低电压穿越方法 | |
CN109088428B (zh) | 高电压穿越装置、方法,包括该装置的变流系统 | |
CN104901265A (zh) | 基于Cuk变换器拓扑的高压直流断路器及其切除故障的方法 | |
CN203301140U (zh) | 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 | |
CN201805225U (zh) | 基于igbt控制的无级调节消弧线圈 | |
CN111697619B (zh) | 微电网逆变器非计划离网控制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13783221A (zh) | 一种计及限流电感的柔性直流送端交流故障穿越方法 | |
CN112290517A (zh) | 基于功率量的柔性控制器保护方法 | |
CN206135392U (zh) | 一种带断零和缺相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