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5370U -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5370U
CN208075370U CN201820475868.0U CN201820475868U CN208075370U CN 208075370 U CN208075370 U CN 208075370U CN 201820475868 U CN201820475868 U CN 201820475868U CN 208075370 U CN208075370 U CN 208075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rosting
branch
air
fluoro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58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平平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CA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CA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CA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CA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58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5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5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5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单元、室内水换热单元、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采用全新的多分路式取热与轮动式融霜技术方案,将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外空气换热器设置为至少两个可独立运行的分路取热与融霜系统,对每一路独立的室外空气换热系统均单独分别设置一个制热分路和融霜分路,通过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开闭、单向阀等管路和管件实现融霜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切换。其中一路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分路氟‑空气换热机构分路制热工况的运行,逐一轮动地对每个分路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从而实现轮动精准融霜和连续供热。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空气源热泵适用范围广泛,一年四季都能够运行,无需专人看守,运行成本低,节能的效果非常突出,属于环保型的产品。其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拥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在我国冬冷夏热地区采暖、制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运行时,当室外侧空气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且低于0℃时,换热器表面就会结霜。霜的形成使得换热器传热效果恶化,且增加了空气流动阻力,使得机组的供热能力降低,严重时机组会停止运行影响热泵机组供热。空气源热泵冬季室外换热器结霜与融霜是目前制约其应用和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
目前,空气源热泵的融霜方式通常有:自然融霜法、逆循环融霜法、电融霜法等。而在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常规的方法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无法实现融霜工况的连续供热,往往会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以及四通换向阀的频繁切换,也会造成热泵供水温度波动,影响室内供热效果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空气源热泵无法实现融霜工况的连续供热问题,提出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相连的氟-水换热器、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与所述氟-水换热器并联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通路上设有双向导流机构,所述双向导流机构的回液侧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的出液侧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优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逐一轮动地对每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单元、室内水换热单元、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所述压缩机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连接机构;
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相连接的氟-水换热器,所述氟-水换热器上设有水出口和水入口;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与连接机构之间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通路上依次设有手动截止阀、融霜电磁阀、双向导流机构,所述融霜电磁阀与双向导流机构的回液侧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的出液侧与连接机构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为四通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氟-水换热器相连接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进出口两侧并联设置有制冷通路,所述制冷通路上设有制冷电子膨胀阀以及与氟-水换热器相连接的单向阀反向设置的单向阀。
优选地,每一制热分路上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的两侧均并联设置有制冷分路,所述制冷分路上设有与所述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相连的单向阀反向设置的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分路融霜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融霜分路上的氟-空气换热器的制冷工质入口侧,所述融霜分路上的氟-空气换热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侧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的双向导流机构的回液管路上设有单向阀与手动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双向导流机构的出液侧上设有单向阀,且所述双向导流机构的出液侧与回液侧之间并联设有制冷通路,所述制冷通路上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中,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依次通过制热分路、融霜分路。
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逐一轮动地对每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
优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4~12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中某分路融霜时不影响其他分路制热,热泵机组可实现系统的连续供热,避免现有空气源热泵机组融霜时通过四通换向阀使机组制冷与制热频繁切换,提升了热泵机组有效供热时间与冬季总供热量,改善了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中的四通换向阀仅用于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转换时切换,融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大大减少四通换向阀(包括压缩机)的开关(启停)次数,提升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中室外空气换热部分增设的融霜换热回路使系统的换热面积增大,热泵机组制冷与制热的能效比提高;
4、现有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的风机均为共用,采用启停一致方式,单风机的风量与噪音均较大,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分路空气换热器及其风机设计思路,降低了单风机的风量与噪声,机组整体噪音可较大幅度地降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原理示意图
图2为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1、与所述压缩机1相连的氟-水换热器6、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与所述氟-水换热器6并联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通路上设有双向导流机构10,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优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采用多分路空气换热器及其风机设计思路,降低了单风机的风量与噪声,机组整体噪音可较大幅度地降低。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逐一轮动地对每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每次仅对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使得机组系统运行最为稳定,制冷工质的流量变化降至最低,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在不需要融霜的制热工况下,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工质气体经由油分离器和四通换向阀,进入氟-水换热器(冷凝器)中进行放热,冷凝成液体,经过单向阀和双向导流机构,分别进入制热分路,通过电子膨胀阀节流降压,进入氟-空气换热器(蒸发器)进行吸热,制冷工质汽化吸热后,经四通换向阀被压缩机吸入,完成循环。
需要融霜时,融霜分路上的融霜电磁阀打开,同时该回路系统的制热电子膨胀阀关闭,高温高压的制冷工质通过融霜电子膨胀阀进入氟-空气换热器(蒸发器)进行融霜,然后在双向导流机构中与未参与融霜的制冷工质进行混合后,进入其他回路继续完成循环,从而实现在融霜的同时可以进行制热。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利用时空分割原理,提出空气源热泵全新的多分路式取热与轮动式融霜技术方案,将空气源热泵室外空气换热器设置为至少两个可独立运行的分路取热与融霜系统。对每一路独立的室外空气换热系统均单独分别设置一个制热分路和融霜分路,通过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开闭、单向阀等管路和管件实现融霜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切换。其中一路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分路氟-空气换热机构分路制热工况的运行,逐一轮动地对每个分路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从而实现轮动精准融霜和连续供热。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如图2所示,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单元、室内水换热单元、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所述压缩机单元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油分离器2、连接机构3;
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3相连接的氟-水换热器6,所述氟-水换热器6上设有水出口15和水入口16;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8,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2与连接机构3之间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通路上依次设有手动截止阀5、融霜电磁阀4、双向导流机构10,所述融霜电磁阀4与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与连接机构3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利用时空分割原理,提出空气源热泵全新的多分路式取热与轮动式融霜技术方案,将空气源热泵室外空气换热器设置为至少两个可独立运行的分路取热与融霜系统。对每一路独立的室外空气换热系统均单独分别设置一个制热分路和融霜分路,通过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开闭、单向阀等管路和管件实现融霜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切换。其中一路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分路氟-空气换热机构分路制热工况的运行,逐一轮动地对每个分路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从而实现轮动精准融霜和连续供热。
本实用新型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压缩机单元、室内水换热单元、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具体地,所述压缩机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油分离器2、连接机构3。优选地,所述压缩机1为变频压缩机,以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当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仅用于制热时,所述连接机构3可采用管道直接连接,管路上无需配置阀门,所述油分离器2与氟-水换热器6直接铜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9与氟-空气换热机构直接铜管连通,此时空气源热泵机组仅能用于制热,无需设置四通阀。
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3相连接的氟-水换热器6,所述氟-水换热器6上设有水出口15和水入口16。其在制热时作为冷凝侧,在制冷时能够作为蒸发侧,通过所述氟-水换热器6上设置的水出口15和水入口16,能够直接接入到用户侧,从而为用户提供热水或冷水。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8,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并联设置了四组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第一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1、第一分路氟-空气换热器13-1和第一分路风机14-1;第二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2、第二分路氟-空气换热器13-2和第二分路风机14-2;第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3、第三分路氟-空气换热器13-3和第三分路风机14-3;第四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4、第四分路氟-空气换热器13-4和第四分路风机14-4及其各管路上设置的单向阀8。由于空气源热泵机组并联设置多组氟-空气换热机构,每组氟-空气换热器均单独采用一个风机,使得风机独立控制,效率更高,噪声更低。优选地,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中,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依次通过制热分路、融霜分路,从而使得融霜分路设置在制热分路空气下游侧,以获得更好的融霜效果。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2与连接机构3之间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电磁阀4与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与连接机构3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通过融霜通路,油分离器2出来的制冷工质能够直接输送到某一融霜分路的氟-空气换热器,使其进行融霜。所述融霜通路上依次设有手动截止阀5、融霜电磁阀4、双向导流机构10,手动截止阀5的设置便于检修,融霜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中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利用高速导流原理,如射流的方式,将两种不同压力状态的制冷工质进行混合汇流。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分为四个分路,包括第一分路融霜电磁阀12-1、第二分路融霜电磁阀12-2、第三分路融霜电磁阀12-3、第四分路融霜电磁阀12-4及其各管路上设置的单向阀8。其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相比于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本实用新型在融霜时依然可以保证供热,通过逐一轮动地对每个分路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从而实现轮动精准融霜和连续供热,供热效果更好,大大地减少压缩机启停次数,运行更可靠。同时,由于供热时间增加,从而也提高了机组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供热量。而且由于融霜时间短,可实现精准融霜;进一步,由于换热面积增大,能效比也能够提高,使得机组能够达到高的能效等级。
优选地,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的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管路上设有单向阀8与手动截止阀5,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冷工质的回流。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融霜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中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优选地,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上设有单向阀8,且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与回液侧之间并联设有制冷通路,所述制冷通路上设有单向阀8,保证制冷工质单向流动。优选地,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逐一轮动地对每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从而实现机组的连续供热。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3为四通换向阀,通过四通换向阀切换管路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同时具备制热与制冷功能。此时,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氟-水换热器6相连接的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进出口两侧并联设置有制冷通路,所述制冷通路上设有制冷电子膨胀阀7以及与氟-水换热器6相连接的单向阀8反向设置的单向阀8。
优选地,每一制热分路上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8的两侧均并联设置有制冷分路,所述制冷分路上设有与所述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相连的单向阀8反向设置的单向阀8。优选地,所述分路融霜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融霜分路上的氟-空气换热器的制冷工质入口侧,所述融霜分路上的氟-空气换热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侧设有单向阀8。
在不需要融霜的制热工况下,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工质气体经由油分离器和四通换向阀,进入氟-水换热器(冷凝器)中进行放热,冷凝成液体,经过单向阀和双向导流机构,分别进入制热分路,通过电子膨胀阀节流降压,进入氟-空气换热器(蒸发器)进行吸热,制冷工质汽化吸热后,经四通换向阀被压缩机吸入,完成循环。
需要融霜时,融霜分路上的融霜电磁阀打开,同时该回路系统的制热电子膨胀阀关闭,高温高压的制冷工质通过融霜电子膨胀阀进入氟-空气换热器(蒸发器)进行融霜,然后在双向导流机构中与未参与融霜的制冷工质进行混合后,进入其他回路继续完成循环,从而实现在融霜的同时可以进行制热。
优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4~12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以获得较好的融霜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中某分路融霜时不影响其他分路制热,热泵机组可实现系统的连续供热,避免现有空气源热泵机组融霜时通过四通换向阀使机组制冷与制热频繁切换,提升了热泵机组有效供热时间与冬季总供热量,改善了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中的四通换向阀仅用于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转换时切换,融霜操作时不需要切换,大大减少四通换向阀(包括压缩机)的开关(启停)次数,提升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中室外空气换热部分增设的融霜换热回路使系统的换热面积增大,热泵机组制冷与制热的能效比提高;
4、现有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的风机均为共用,采用启停一致方式,单风机的风量与噪音均较大,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分路空气换热器及其风机设计思路,降低了单风机的风量与噪声,机组整体噪音可较大幅度地降低。
如图2所示,以四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为例,本实用新型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取得上述技术效果的原理阐述如下:
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室外空气换热单元的各个氟-空气换热机构分路的制热电子膨胀阀和风机打开。例如:第一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1和第一分路风机14-1、第二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2和第二分路风机14-2、第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3和第三分路风机14-3、第四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4和第四分路风机14-4打开;融霜分路部分的融霜电磁阀4和各个分路的融霜电磁阀关闭,例如:第一分路融霜电磁阀12-1、第二分路融霜电磁阀12-2、第三分路融霜电磁阀12-3、第四分路融霜电磁阀12-4关闭;制冷电子膨胀阀7关闭。从压缩机1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工质气体经由油分离器2和四通换向阀3,进入氟-水换热器6中进行放热,冷凝成液体,经过单向阀8和双向导流机构10,分别进入四个制热分路。在第一分路中,通过单向阀8和第一回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1节流降压,进入氟-空气换热器13-1进行吸热;第二、三、四分路的制热工况过程以此类推。四个制热分路的制冷工质汽化吸热后,汇合经四通换向阀3和气液分离器9,被压缩机1吸入完成制热循环。
在冬季融霜工况时,融霜通路上的融霜电磁阀4、手动截止阀5开启,依次对四个融霜分路进行融霜。其中一个融霜分路进行融霜时,该融霜分路所在的制热分路上的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关闭,其他制热分路仍按照制热工况运行。例如,当第一分路开始融霜时,第一分路融霜电磁阀12-1打开,同时第一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1关闭,第一回路风机14-1停止工作,实现制热工况与融霜工况的切换。高温制冷工质通过融霜电磁阀12-1,进入第一分路氟-空气换热器13-1,放出热量将霜层融化,然后经过单向阀8和手动截止阀5,进入双向导流机构10中与另外未参与融霜的制冷工质进行汇流混合后,进入剩余三个制热分路继续完成制热工况循环。然后依次对第二、三、四分路进行轮动融霜,融霜过程同上。
在夏季制冷工况下,制冷电子膨胀阀7开启,融霜回路部分的融霜电磁阀4和各个回路的制热电子膨胀阀和融霜电磁阀关闭,例如:第一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1和第一分路融霜电磁阀12-1、第二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2和第二分路融霜电磁阀12-2、第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3和第三分路融霜电磁阀12-3、第四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11-4和第四分路融霜电磁阀12-4关闭。从压缩机1出来的制冷工质经由油分离器2和四通换向阀3,分别进入四组氟-空气换热机构。在第一分路中,进入氟-空气换热器13-1进行放热后流经旁路上的单向阀8;在第二、三、四分路中的氟-空气换热机构的换热过程同理。四组氟-空气换热机构的制冷工质汇合,经制冷通路上的单向阀8和制冷电子膨胀阀7,进入氟-水换热器6中进行吸热,经四通换向阀3和气液分离器9,被压缩机1吸入完成制冷循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与所述压缩机(1)相连的氟-水换热器(6)、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与所述氟-水换热器(6)并联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通路上设有双向导流机构(10),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逐一轮动地对每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
4.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单元、室内水换热单元、室外空气换热单元以及融霜分路单元;
所述压缩机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9)、压缩机(1)、油分离器(2)、连接机构(3);
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3)相连接的氟-水换热器(6),所述氟-水换热器(6)上设有水出口(15)和水入口(16);
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所述氟-空气换热机构包括氟-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制热分路与融霜分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上的风机,所述制热分路上设有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8),所述融霜分路上设有分路融霜电磁阀;
所述融霜分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2)与连接机构(3)之间的融霜通路,所述融霜通路上依次设有融霜电磁阀(4)、双向导流机构(10),所述融霜电磁阀(4)与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与连接机构(3)之间分路分别与所述制热分路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至少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依次流经融霜通路、其中至少一条融霜分路中的制冷工质与经氟-水换热器(6)换热后的制冷工质在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侧混流,并经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分路分别流向剩余氟-空气换热机构中的制热分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为四通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水换热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氟-水换热器(6)相连接的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进出口两侧并联设置有制冷通路,所述制冷通路上设有制冷电子膨胀阀(7)以及与氟-水换热器(6)相连接的单向阀(8)反向设置的单向阀(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每一制热分路上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8)的两侧均并联设置有制冷分路,所述制冷分路上设有与所述分路制热电子膨胀阀相连的单向阀(8)反向设置的单向阀(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融霜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融霜分路上的氟-空气换热器的制冷工质入口侧,所述融霜分路上的氟-空气换热器的制冷工质出口侧设有单向阀(8)。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融霜分路相连的双向导流机构(10)的回液管路上设有单向阀(8)与手动截止阀(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上设有单向阀(8),且所述双向导流机构(10)的出液侧与回液侧之间并联设有制冷通路,所述制冷通路上设有单向阀(8)。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氟-空气换热器中,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依次通过制热分路、融霜分路。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融霜时,每次对其中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逐一轮动地对每一组氟-空气换热机构进行融霜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空气换热单元包括4~12组并联设置的氟-空气换热机构。
CN201820475868.0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Active CN208075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5868.0U CN208075370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5868.0U CN208075370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5370U true CN208075370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5868.0U Active CN208075370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53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2032A (zh) * 2018-04-04 2018-08-03 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2032A (zh) * 2018-04-04 2018-08-03 北京卡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6902Y (zh) 一种带热回收型热泵空调与冰箱一体机
CN101943471A (zh) 一种制冷回路极简单的双热源热泵热水装置
CN100523652C (zh) 空气源溶液型热泵装置
CN110081640A (zh) 一种具有双蒸发器利用显热不停机除霜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0411059A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2973692U (zh) 具有除霜装置的空调系统及一种中央空调热水系统
CN105276861A (zh) 一种补偿式双源热泵冷热风空调机组
CN207019330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7438787U (zh) 一种融霜非间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3068863U (zh) 沸腾再生型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8362040A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5258389A (zh) 一种补偿式双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CN208075370U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8387033A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485588B (zh) 双效多工况自除霜式热泵空调及其自动除霜方法
CN203550270U (zh) 空调系统
CN205784048U (zh) 空调系统
CN208254017U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7655124A (zh) 一种融霜非间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0017530B (zh) 一种家用三联供热泵机组
CN108362032A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8075375U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8254005U (zh)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0160180A (zh) 一种复合能源空气处理机组
CN206449927U (zh) 一种低温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30

Address after: 061758 floor 3-4, No.8 Xinghe Road, C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arlin Heat Pump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2, 5 floor 11, 1 Street, te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KCA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0

Address after: 102200 A701, A702, A703, building 8, No. 97, Changpi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Park)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CA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1758 3-4 / F, No.8 Xinghe Road, C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rlin Heat Pump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