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1213U -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1213U
CN208061213U CN201820588304.8U CN201820588304U CN208061213U CN 208061213 U CN208061213 U CN 208061213U CN 201820588304 U CN201820588304 U CN 201820588304U CN 208061213 U CN208061213 U CN 208061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frequency band
band signals
sign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83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罗德
王磊
李强
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RUI ELECTRON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Shanghai Quanr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RUI ELECTRON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RUI ELECTRON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KUNRUI ELECTRON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8205883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1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1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1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该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开关控制电路、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模式判断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处于第一频段信号或者第二频段信号的辐射场时,为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模式判断电路进行供电控制;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对第一频段信号进行检测,并将信号检测结果发送至模式判断电路;模式判断电路用于根据信号检测结果,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包括上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可以自动判断出其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并以与之匹配的工作模式完成与读写器的数据交互,故而兼顾了两种频段标签技术的优点。

Description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背景技术
应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可以与读写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并在耦合通道内实现能量传递和数据交换,进而应用于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以及信息采集等领域。
按照射频的工作频率,可以将电子标签分为LF(Low Frequency,低频)标签、HF(High Frequency,高频)标签和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标签。其中,高频标签技术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票务单据识别等领域,但存在工作距离近、识别速度慢以及不适合多目标快速读取等问题。而超高频标签技术则具有功耗低、灵敏度高、工作距离远、群读盘点能力强以及抗金属环境应用突出等优点,但是超高频标签必须使用专用读写器,而专用读写器成本高且不宜携带。除此之外,在一些应用领域中超高频标签技术的远距离识别反而会成为一种弊端,容易出现窜读和被动读取的问题。
为了使高频标签技术和超高频标签技术相互取长补短,双频标签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在商品的生产和物流环节中,利用超高频标签技术的工作距离长、群读能力强的优势来对商品进行管控,当商品进入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时,高频标签技术对应读写设备简单、成本低的优势将发挥作用。然而,双频标签如何判断其是处于HF场还是处于UHF场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以自动判断所处辐射场的信号模式,进而可以设置匹配的工作模式进行数据交互。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包括:开关控制电路、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模式判断电路,其中,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频段信号的辐射场时,为所述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所述模式判断电路进行供电控制;
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信号进行检测,并将信号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模式判断电路;
所述模式判断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检测结果,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基带数字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和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和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相连;
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处射频场的第一频段信号并处理,以及与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处射频场的第二频段信号并处理,以及与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
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匹配的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进行配置,并配合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频无源电子标签以及读写器,其中,
所述读写器,用于提供射频场,基于射频信号与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以及根据确定的信号模式对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进行配置后基于匹配的射频信号模式与所述读写器进行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该信号模式检测装置通过对两种频段信号之一进行检测,以确定所处辐射场的信号模式,进而,使包括该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可以自动判断出其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并以与之匹配的工作模式完成与提供射频场的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兼顾了两种频段标签技术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双频无源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双频无源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模式检测装置适用于双频无源电子标签自动判断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该装置一般可采用硬件的方式实现。
如图1所示,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包括:依次相连的开关控制电路110、信号检测电路12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130,其中,
开关控制电路110的输入端1101,用于连接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以及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的输出端2201;信号检测电路120的输入端1201,用于连接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
开关控制电路110的输出端1102分别与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相连,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相连。
开关控制电路110,用于在处于第一频段信号或者第二频段信号的辐射场时,为信号检测电路12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130进行供电控制;
信号检测电路120,用于对第一频段信号进行检测,并将信号检测结果发送至模式判断电路130;
模式判断电路130,用于根据信号检测结果,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其中,为了使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防止因为信号耦合等不定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的频率范围可以相差得大一些,例如第一频段信号为高频射频信号(约13.56MHz),第二频段信号为超高频射频信号(约860MHz~960MHz)。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以及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相连后,放置于第一频段信号或第二频段信号的辐射场中。若该辐射场的辐射信号为第一频段信号,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可以接收该辐射信号,若该辐射场的辐射信号第二频段信号,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可以接收该辐射信号。进而,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以及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相连后,通过判断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信号,即可判断出该辐射场的辐射信号为哪一种,进而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具体的,开关控制电路110,通过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者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接收到电平信号,只要第一频段信号或者第二频段信号的信号能量足够强,那么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者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就能给开关控制电路110发送足够高的电平信号,达到开关控制电路110的预设阈值点时,开关控制电路110即可为信号检测电路12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130进行供电控制,使信号检测电路12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130上电。同时,信号检测电路12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130上电也能够说明当前所处的辐射场的辐射信号要么是第一频段信号,要么是第二频段信号,进而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可以做出非一即二的判断。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开关控制电路110具体包括:上电判断电路111以及开关控制电路112,其中,
上电判断电路111的输入端1111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以及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的输出端2201相连,上电判断电路111的输出端1112与开关控制电路112相连,上电判断电路111用于接收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或者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的输出端2201输出的电平信号,并在该电平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向开关控制电路112发送开启信号;
开关控制电路112,分别与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相连,用于在接收到开启信号时为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供电。
具体的,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者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接收到足够强的第一频段信号或第二频段信号后,将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平发送至上电判断电路111,当该直流电平达到上电判断电路111的预设阈值点时,上电判断电路111则会发出一个开启信号至开关控制电路112,例如是一个高电平。开关控制电路112接收到开启信号后上电,并为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供电,使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上电后完成相应操作。
进一步的,开关控制电路112还可以控制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断电,具体可以是,开关控制电路112通过接收模式判断电路130返回的信号模式判断结果,并在接收到该信号模式判断结果后,控制将信号检测电路120和模式判断电路130关闭,以节省功耗。
信号检测电路120上电后,对通过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并将对应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模式判断电路130,使模式判断电路130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与当前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具体的,信号检测电路120可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或周期,还可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抽取部分信号转换为方波时钟信号,检测该方波时钟信号的频率或周期等,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模式判断电路130进行判断,模式判断电路130如果确定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与匹配的预设结果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认为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为第一频段信号,否则认为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为第二频段信号。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信号检测电路120包括:实时时钟生成电路121、预设时钟生成电路122以及计数电路123,其中,
实时时钟生成电路121,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相连,用于将在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的输出信号中抽取的正弦波转化为第一方波,将第一方波作为实时时钟信号;
预设时钟生成电路122,用于生成固定频率的第二方波,将第二方波作为预设时钟信号;
计数电路123的输入端1231分别与实时时钟生成电路121的输出端1211和预设时钟生成电路122的输出端1221相连,计数电路123用于根据实时时钟信号对预设时钟信号进行采样计数;
模式判断电路130的输入端1301与计数电路123的输出端1232相连,模式判断电路130用于根据计数结果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具体的,实时时钟生成电路121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输出的信号中抽取相应频率的正弦波,将该正弦波转换为第一方波。若当前所处辐射场的辐射信号为第一频段信号,则正弦波的频率约为第一频段信号的频率,进而第一方波的频率也约为该频率;若当前所处辐射场的辐射信号为第二频段信号,那么实时时钟生成电路121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输出的信号抽取不到正弦波,或是由于天线耦合等因素抽取到频率为第二频率的波形,进而无法形成第一方波,或是生成频率为第二频率的第一方波,其中,第二频率指的是第二频段信号的频率。因此,第一方波即为根据接收的信号实时生成的一个时钟信号。
预设时钟生成电路122生成一个固定频率的第二方波,固定频率的第二方波是指通过预设参数的振荡电路和分频电路生成的方波信号,该固定频率远小于第一频段信号的频率,也就是,当前所处辐射场的辐射信号为第一频段信号或第二频段信号时,第一方波为一个快时钟信号,第二方波一个慢时钟信号。
计数电路123收集两路时钟信号,在设定时间范围内并用第一方波信号去采集第二方波信号,即用快时钟信号去采集慢时钟信号,每采集一次,计数电路的状态翻转一次,计一次数,将最后统计的计数结果发送至模式判断电路130去判断。
模式判断电路130根据接收到的计数结果去判断当前所述辐射场的信号模式,可以是将计数结果与预存的计数范围去比较,如果计数结果落入预设范围(该预设范围为根据辐射信号为第一频段信号的辐射场所确定的),则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为第一频段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设置于辐射场(信号模式为第一频段信号或第二频段信号)中,当通过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获取到足够的能量时,即可以开启辐射场信号模式检测功能,进而可以确定与当前辐射成对应的信号模式。将该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应用于双频无源电子标签中,可以使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在辐射场中自动判断出其所处辐射场的信号模式。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双频无源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该双频无源电子标签适用于需要被两种不同频率的射频场进行身份识别的物品,一般可采用硬件的方式实现。
如图3所示,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以及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其中,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的第一输入端101分别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210的输出端2101和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的输出端2201相连,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的第二输入端102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的输出端2101相连,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的输出端103与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的输入端2301相连;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分别与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和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相连;
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用于接收所处射频场的第一频段信号并处理,以及与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用于接收所处射频场的第二频段信号并处理,以及与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用于检测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
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将匹配的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进行配置,并配合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处于射频场(发射第一频段信号或发射第二频段信号)时,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可以接收匹配频段的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处理成电平信号发送至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的第一输入端101,当电平信号足够大时,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上电,通过第二输入端102接收的信号对当前射频场的信号模式进行检测,并将确定的信号模式发送至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的检测方式详见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其中,第一输入端101相当于开关控制电路110的输入端1101,第二输入端102相当于信号检测电路120的输入端1201)。
其中,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可以向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输出一个使能信号,使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上电,使能信号的电平值可以代表当前射频场的信号模式,例如高电平的使能信号代表第一频段信号,低电平的使能信号代表第二频段信号。
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根据接收到的使能信号确认当前射频场的信号模式后,读取匹配模式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相应的频段信号接收电路进行配置,其中,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激活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中调制解调信号模块的配置位,还可以包括优化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电路参数。
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或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配置完成后,即可与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例如实现电子标签的基本身份识别功能。
具体的,第一频段信号的频率范围小于第二频段信号的频率范围。其中,第一频段信号可以为高频射频信号,第二频段信号可以为超高频射频信号。即,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通过对频率较低的第一频段信号(高频射频信号)进行检测,以确定与当前射频场对应的信号模式。相比较于选择第一频段信号为超高频射频信号,选择第一频段信号为高频射频信号的技术方案更加节省功耗。
具体的,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频段信号天线和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22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频段信号天线和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
第一频段信号天线用于接收射频场中的第一频段信号,第二频段信号天线用于接收射频场中的第二频段信号。
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和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分别至少包括整流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对匹配频段信号进行整流和调制解调。
进一步的,基带数字处理模块230包括:相连接的基带数字处理电路和存储单元,其中,
基带数字处理电路,分别与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以及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相连,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读取匹配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进行配置,以及配合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和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的配置参数,以及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的标签数据信息。
在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处于射频场时,第一频段信号天线或第二频段信号天线接收信号能量,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中整流模块被激活,整流模块将信号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平,当该直流电平足够大是,激活信号模式检测装置100对当前射频场的信号模式进行判断。当基带数字处理电路接收到代表信号模式的使能信号后,在存储单元中读取匹配模式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进行配置,进而激活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中的调制解调模块等等,随后,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配合基带数字处理电路完成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具体的,存储单元可以为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可以自动判断出其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并以匹配的工作模式完成与提供射频场的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兼顾了两种频段标签技术的优点。
实施例三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提供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包括HF天线310、UHF天线320、HF射频模拟前端330、UHF射频模拟前端340、上电判断电路350、开关控制电路360、实时时钟生成电路370、预设时钟生成电路380、计数电路390、模式判断电路3100、基带数字电路3110和EEPROM 3120,其中,
HF天线310与HF射频模拟前端330的输入端相连,UHF天线320与UHF射频模拟前端340的输入端相连,上电判断电路350的输入端分别与HF射频模拟前端330的输出端和UHF射频模拟前端340的输出端相连,上电判断电路350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360的输入端相连,开关控制电路360的输出端分别与实时时钟生成电路370、预设时钟生成电路380、计数电路39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3100相连,实时时钟生成电路370的输入端与HF射频模拟前端330的输出端相连,计数电路390的输入端分别与实时时钟生成电路370的输出端和预设时钟生成电路380的输出端相连,计数电路390的输出端与模式判断电路3100的输入端相连,模式判断电路3100的输出端与基带数字电路3110的输入端相连,基带数字电路3110还分别与EEPROM 3120、HF射频模拟前端330以及UHF射频模拟前端340相连。
将HF天线310、UHF天线320分别匹配到相应的工作频率以达到灵敏度最高,当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进入HF或者UHF场区内,通过HF射频模拟前端330或者UHF射频模拟前端340的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平,当此直流电平达到上电判断电路350的阈值点时,上电判断电路350输出一个高电平,传送给开关控制电路360,激活实时时钟生成电路370、预设时钟生成电路380、计数电路390以及模式判断电路3100。当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处于能量场中时,那么实时时钟生成电路370会经HF射频模拟前端330从HF天线310接收的信号中抽取相应频率的正弦波并转化成第一方波。预设时钟生成电路380则通过振荡电路和分频电路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第二方波。计数电路390收集两路方波时钟,并用第一方波时钟去采样第二方波时钟,采一次,状态翻转一次,计一次数,并将计数值发送至模式判断电路3100。模式判断电路3100会输出一个HF使能信号,当在一定时间内计数值在预设范围内时,HF使能信号为高电平,即当前射频场为HF场,计数值在预设范围外时,HF使能信号为低电平,即当前射频场为UHF场。其中,计数电路390和模式判断电路3100可由逻辑门和触发器组成。HF使能信号传递给基带数字电路3110,并使基带数字电路3110上电,基带数字电路3110从EEPROM 3120根据HF使能信号的电平高低读取相应模式的配置信息,并返还给相应模式的射频模拟前端完成相应配置,激活相应射频模拟前端中的调制解调模块。
进而,相应的射频模拟前端通过射频天线接受相应模式的指令信号,并从指令信号中解调出基带信号交给基带数字电路3110进行处理,基带数字电路3110处理完成后返回数据给相应的射频模拟前端进行调制,射频模拟前端调制完成后通过相应的天线返回给读写器,以完成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和读写器之间收发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双频无源电子标签进入能量场中时,当获取到足够的能量,便会激活信号模式检测功能,此时HF射频模拟前端和UHF射频模拟前端内调制解调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当计数电路的计数值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判决为HF模式,处于预设范围之外则判决为UHF模式,并将判决结果传送给基带数字电路,并使基带数字电路上电,从EEPROM中读取相应模式的配置信息,返还给相应的射频模拟前端电路,使射频模拟前端电路开启相应模式的调制解调功能,收发相应模式的指令,并进行调制解调处理工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标签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以及读写器300,其中,
读写器300,用于提供射频场,基于射频信号与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进行数据交互;
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以及根据确定的信号模式对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进行配置后基于匹配的射频信号模式与读写器300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读写器300提供的射频场包括高频射频场和超高频射频场。
读写器300提供射频场,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置于所述射频场时,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然后根据确定的信号模式对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进行配置后,配置成相应的信号模式,进而可以通过收发射频信号与读写器300进行数据交互。
对于双频无源电子标签200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的具体内容详见前述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控制电路、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模式判断电路,其中,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频段信号的辐射场时,为所述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所述模式判断电路进行供电控制;
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频段信号进行检测,并将信号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模式判断电路;
所述模式判断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检测结果,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具体包括:上电判断电路以及开关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上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上电判断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上电判断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或者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平信号,并在所述电平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发送开启信号;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和所述模式判断电路相连,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时为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和所述模式判断电路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实时时钟生成电路、预设时钟生成电路以及计数电路,其中,
所述实时时钟生成电路,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在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中抽取的正弦波转化为第一方波,将所述第一方波作为所述实时时钟信号;
所述预设时钟生成电路,用于生成固定频率的第二方波,将所述第二方波作为所述预设时钟信号;
所述计数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实时时钟生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预设时钟生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计数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时钟信号对所述预设时钟信号进行采样计数;
所述模式判断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计数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模式判断电路用于根据计数结果确定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
4.一种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以及基带数字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和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相连;
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处射频场的第一频段信号并处理,以及与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处射频场的第二频段信号并处理,以及与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配合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当前所处辐射场对应的信号模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
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匹配的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进行配置,并配合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或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的频率范围小于所述第二频段信号的频率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频段信号天线和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频段信号天线和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
所述基带数字处理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基带数字处理电路和存储单元,其中,
所述基带数字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以及所述信号模式检测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匹配的配置参数,并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进行配置,以及配合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或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完成与提供所述射频场的读写器的数据交互;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模拟前端和所述第二频段信号模拟前端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的标签数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为EEPRO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信号为高频射频信号,所述第二频段信号为超高频射频信号。
9.一种电子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双频无源电子标签以及读写器,其中,
所述读写器,用于提供射频场,基于射频信号与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所处射频场的信号模式,以及根据确定的信号模式对所述双频无源电子标签进行配置后基于匹配的射频信号模式与所述读写器进行数据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提供的所述射频场包括高频射频场和超高频射频场。
CN201820588304.8U 2018-04-24 2018-04-24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Active CN208061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8304.8U CN208061213U (zh) 2018-04-24 2018-04-24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8304.8U CN208061213U (zh) 2018-04-24 2018-04-24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1213U true CN208061213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8304.8U Active CN208061213U (zh) 2018-04-24 2018-04-24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12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8820A (zh) * 2018-04-24 2018-08-10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11310503A (zh) * 2020-01-20 2020-06-19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读写器及标签控制方法、装置、标签读写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8820A (zh) * 2018-04-24 2018-08-10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08388820B (zh) * 2018-04-24 2023-12-12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11310503A (zh) * 2020-01-20 2020-06-19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读写器及标签控制方法、装置、标签读写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10503B (zh) * 2020-01-20 2024-03-01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读写器及标签控制方法、装置、标签读写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564C (zh) 双频段多协议射频识别设备系统
US8704641B2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istance of RF SIM card with the aid of tag identification
CN108388820A (zh)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03280006B (zh) 智能钥匙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1814054U (zh)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具有物品提醒功能的随身包
CN208061213U (zh) 信号模式检测装置、双频无源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系统
CN202275456U (zh) 一种饮料自动销售机及饮料杯
CN107066913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倒置货物检测方法
CN102542224B (zh) 非接触数据存储设备的检测
CN102081728A (zh)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活动检测方法、装置及阅读器
Redemske et al. Design of UHF RFID emulators with applications to RFID testing and data transport
CN104951815B (zh) 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其天线组件和读写部件
CN103033683B (zh) 基于Chirp信号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谐振频率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603889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定位系统
CN201654821U (zh) 一种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模拟器
CN104391269B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空间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199296A (zh) 一种rfid标签频响特性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1911093B (zh) 评估电磁门装置的电磁场强度
CN208538157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装置及物品移位识别系统
KR101136160B1 (ko) 이중 대역 rfid 태그
CN208766741U (zh) 智能锁、共享单车及停车系统
CN109426841A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物件防丢装置及方法
CN201035600Y (zh) 三维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CN202600718U (zh) 一种用在电力运行巡视检测中的rfid系统
CN112649784A (zh) 一种基于标签等效阻抗模型的无源射频标签测距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