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8038U -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8038U
CN208048038U CN201820517264.8U CN201820517264U CN208048038U CN 208048038 U CN208048038 U CN 208048038U CN 201820517264 U CN201820517264 U CN 201820517264U CN 208048038 U CN208048038 U CN 208048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haping
shaping underwear
conjoined body
edg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172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淑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5172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8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8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80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在腰部位置设有将塑身内衣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结构,并对开口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自后腰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在如厕时,由于腰部的开口结构包括水平贯穿整个背面的后腰开口,和自后腰开口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的前腰开口,因此可以从开口处轻易地将臀部的位置脱下,即可进行如厕,无需按扣或拉链,非常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衣,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连体塑身内衣。
背景技术
连体塑身内衣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立体剪裁符合人体结构特点,调整体内脂肪分布,塑造优美曲线,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连体塑身内衣。
连体塑身内衣虽然能达到整体塑身的效果,但是存在如厕难的问题。目前市场上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连体塑身内衣的裆部开设开口,方便如厕。但是,裆部的空间毕竟十分有限,一般人要在这么小的空间内完成如厕的动作也是比较难的,因此,在裆部开口这一设计并没有实际解决连体塑身内衣如厕的问题;而且,根据“脂肪可流动性”原理(人体脂肪会自动向没有力作用的地方流动),在裆部开口的设计会使得臀部脂肪都往开口的方向移动,长期下来会导致臀部下垂,使塑身内衣失去塑身的效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320097911.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脱式连体塑身衣,在侧腰至后腰的腰口处设置按扣,在如厕时,解开按扣可以脱下塑裤部分,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体塑身内衣的如厕问题,但是由于按扣位于后腰上,解开时需要将人手置于身后,非常不方便;本申请人于2016年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154580.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在连体塑身内衣背面的腰部位置与臀部位置之间开设开口,在开口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数个排扣,通过解开两侧的排扣就可以实现如厕,这种结构更加方便如厕,但是在如厕时依然需要解开按扣,还是不够便捷。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连体塑身内衣在如厕时均需要解开扣子或拉开拉链,操作繁琐,另外,由于按扣或拉链的存在,会影响塑身内衣的穿着舒适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旨在克服现有连体塑身内衣如厕时需要解开扣子或拉开拉链,操作繁琐,且穿着不舒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包括相互缝接在一起的正面和背面,在腰部位置设有将连体塑身内衣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包括水平贯穿整个背面的后腰开口,和自后腰开口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的前腰开口。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前腰开口的长度为6-9cm。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开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上部分底端的上开口边沿和设置在下部分顶端的下开口边沿,所述下开口边沿叠搭在上开口边沿的上面,且上开口边沿和下开口边沿分别缝接有第一弹性橡筋和第二弹力橡筋。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背面下部分还设有第三弹力橡筋和第四弹力橡筋,所述第三弹力橡筋一端连接开口结构的上开口边沿,另一端连接臀部左侧下端,所述第四弹力橡筋一端连接开口结构的上开口边沿,另一端连接臀部右侧下端。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正面与胸部对应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承托文胸的U形承托结构,U形承托结构置于正面顶端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正面的内表面中间位置缝合有从顶端贯穿至裆部的第一网眼布料衬里,背面的内表面与胸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网眼布料衬里。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连体塑身内衣设置成无袖和有袖两种款式。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在有袖款式中,在袖子端部与腋下之间设置有两条平行的腋下缝合线,两条腋下缝合线对应设置在与上手臂底部接触的位置,在两条腋下缝合线之间缝合有两层面料。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在无袖款式中,所述连体塑身内衣肩部位置设置可调节的肩带松紧带。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在连体塑身内衣的裆部位置采用增强裆部位置透气性的网格透气面料。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在连体塑身内衣的裆部位置采用抗菌除臭、除异味的MITI SPA活性炭面料。
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所述连体塑身内衣采用Triforce Opaque塑身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在腰部位置设有将塑身内衣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结构,并对开口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自后腰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在如厕时,由于腰部的开口结构包括水平贯穿整个背面的后腰开口,和自后腰开口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的前腰开口,因此可以从开口处轻易地将臀部的位置脱下,即可进行如厕,无需按扣或拉链,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无袖款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无袖款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无袖款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无袖款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短袖款的正面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短袖款的背面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短袖款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连体塑身内衣短袖款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中,包括相互缝接在一起的正面100和背面200(正面100是指与胸部接触的一面,背面200是指与臀部接触的一面),在腰部位置设有将连体塑身内衣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包括水平贯穿整个背面200的后腰开口310,和自后腰开口310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的前腰开口320。本实施例在腰部位置设有将塑身内衣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结构,并对开口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自后腰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在如厕时,由于腰部的开口结构包括水平贯穿整个背面的后腰开口310,和自后腰开口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的前腰开口320,因此可以从开口处轻易地将臀部的位置脱下,即可进行如厕,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按扣或拉链,非常便捷。
为了达到比较好的使用效果,位于连体塑身内衣前腰两侧的前腰开口320的最佳长度为6-9cm。
具体地,所述开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上部分底端的上开口边沿330和设置在下部分顶端的下开口边沿340,所述下开口边沿340叠搭在上开口边沿330的上面,且上开口边沿330和下开口边沿340分别缝接有第一弹性橡筋331和第二弹力橡筋341。在如厕完毕起身后,将塑身内衣臀部位置提起,稍微整理一下使得开口结构的下开口边沿340叠搭在上开口边沿330的上面,在弹力橡筋的作用下,下开口边沿340和上开口边沿330自然地贴紧皮肤,确保在方便如厕的同时,还可以达到腰部和臀部塑身效果。
为了提高本连体塑身内衣的提臀效果,在本连体塑身内衣的背面200下部分还设有第三弹力橡筋410和第四弹力橡筋420,所述第三弹力橡筋410一端连接开口结构的上开口边沿330,另一端连接臀部左侧下端,所述第四弹力橡筋420一端连接开口结构的上开口边沿330,另一端连接臀部右侧下端。第三弹力橡筋410和第四弹力橡筋420不仅有助于臀部脂肪往上提,达到提臀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穿者活动动作较大时导致上开口边缘330上滑,可以将将腰部脂肪向臀部挤压,进一步提高塑身效果。
为了使本连体塑身内衣方便与文胸配合使用,同时防止胸部的脂肪下垂,在本连体塑身内衣的正面100与胸部对应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承托文胸的U形承托结构500,U形承托结构500置于正面100顶端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100的内表面中间位置缝合有从顶端贯穿至裆部的第一网眼布料衬里110,背面200的内表面与胸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网眼布料衬里210。网眼布料的衬里有利于排汗,第一网眼布料衬里110和第二网眼布料衬里210所在的位置为女性身体容易出汗的位置,当身体流汗时,第一网眼布料衬里110和第二网眼布料衬里210将身体与塑身内衣的表布隔开,使得塑身内衣的表布不会紧贴着身体,穿着更加舒适;同时,网眼布料衬里还具有透气的效果,可以提高出汗后塑身内衣的干燥速度。
如图1和5所示,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本连体塑身内衣可以设置成无袖和有袖两种款式。而在有袖款式中,为了防止蝴蝶臂(是指当手臂足够肥的时候,特别是上手臂比较肥时,当手臂平举的时候会有从下到手肘之间的肥肉下垂,看上去是一个小扇形的)的出现,在袖子端部与腋下之间设置有两条平行的腋下缝合线(图中未画出),两条腋下缝合线对应设置在与上手臂底部接触的位置,在两条腋下缝合线之间缝合有两层面料:这样,脂肪不会在上手臂底部囤积,达到防止蝴蝶臂的塑身效果。
为了使本连体塑身内衣可以适应更多的人群使用,本连体塑身内衣的无袖款式中,在连体塑身内衣肩部位置设置可调节的肩带松紧带600。当需要调整本连体塑身内衣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时,只要通过调整肩部的内衣肩带松紧带600就可以实现,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满足裆部位置透气的要求,本连体塑身内衣在裆部位置采用网格透气面料(图中未画出),这样,就可以增强裆部位置的透气性,使本连体塑身内衣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满足裆部位置抗菌、除异味的要求,本连体塑身内衣在裆部位置采用抗菌除臭、除异味的MITI SPA活性炭面料(图中未画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去除裆部位置的异味,达到抗菌除臭的效果。
为了使本连体塑身内衣穿着起来更加舒适,本连体塑身内衣采用TriforceOpaque塑身面料,Triforce Opaque塑身面料是由意大利 MITI SPA 面料公司最新研发的2代升级版塑身保型面料;采用欧州原产的尼龙纱线和超强的弹性氨纶,满足女性对于S性曲线身材的追求。作为一款新型的塑身内衣面料,MITI公司针对性地开发出了子午线性的面料结构,可以很大提高面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减少塑身衣穿着过程中的滑移现象;子午性结构还可以减少面料和皮肤的整体接触,保留了皮肤和面料间的空气流通,提高面料的穿着效果,保持皮肤的干爽。Triforce Opaque塑身面料是MITI公司针对塑身调整性内衣特地开发的一款尖端性面料,特有的类似“子午性”面料结构,满足塑身衣的一般弹力和强力要求,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穿者的舒适度;由于“子午”结构是使面料50%面积接触皮肤,保持了身体和面料间的空气与外部的对流运动,保持皮肤的爽洁透气,子午线织造结构能提高塑型效果,而且透气、排汗的效果比普通纹理的面料更好;这种特殊结构还能符合随型裁,设计简单大方;Triforce Opaque塑身面料同时采用了西班牙咖啡因微囊纤维,咖啡因微囊纤维中富含可抑制脂肪堆积和有助脂肪燃烧的咖啡因成分、微量的松香油、脂肪酸、芦荟及维他命E等天然成分,具有塑身减肥、活肤滋养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包括相互缝接在一起的正面和背面,在腰部位置设有将连体塑身内衣分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包括水平贯穿整个背面的后腰开口,和自后腰开口两端延伸至前腰两侧位置的前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腰开口的长度为6-9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上部分底端的上开口边沿和设置在下部分顶端的下开口边沿,所述下开口边沿叠搭在上开口边沿的上面,且上开口边沿和下开口边沿分别缝接有第一弹性橡筋和第二弹力橡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下部分还设有第三弹力橡筋和第四弹力橡筋,所述第三弹力橡筋一端连接开口结构的上开口边沿,另一端连接臀部左侧下端,所述第四弹力橡筋一端连接开口结构的上开口边沿,另一端连接臀部右侧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与胸部对应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承托文胸的U形承托结构,U形承托结构置于正面顶端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的内表面中间位置缝合有从顶端贯穿至裆部的第一网眼布料衬里,背面的内表面与胸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网眼布料衬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塑身内衣设置成无袖和有袖两种款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在有袖款式中,在袖子端部与腋下之间设置有两条平行的腋下缝合线,两条腋下缝合线对应设置在与上手臂底部接触的位置,在两条腋下缝合线之间缝合有两层面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在无袖款式中,所述连体塑身内衣肩部位置设置可调节的肩带松紧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连体塑身内衣,其特征在于,在连体塑身内衣的裆部位置采用抗菌除臭、除异味的MITI SPA活性炭面料。
CN201820517264.8U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8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7264.8U CN208048038U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7264.8U CN208048038U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8038U true CN208048038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172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8038U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8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36574A (en) Bathing suit
BR102013012903B1 (pt) calça, em particular, para moldar nádegas e quadril de mulher
US20090031469A1 (en) Combination garment and figure-enhanc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3841137U (zh) 无袖衣物
US2626395A (en) Brassiere
CN208048038U (zh) 一种新型连体塑身内衣
CN105614959B (zh) 一种连体塑身内衣
CN201085045Y (zh) 有机锗功能无缝内衣
CN203105634U (zh) 便脱式连体塑身衣
CN201393549Y (zh) 一种收腰美体保暖内衣
CN203314128U (zh) 无缝塑身美体保暖背心
CN205512375U (zh) 一种连体塑身内衣
CN207266618U (zh) 一种具有多种塑身功能的腰封
CN207461416U (zh) 一种可矫正背部脂肪文胸
KR200416249Y1 (ko) 기능성 브래지어
CN206482034U (zh) 一种紧致提臀裤
CN208144468U (zh) 一种防辐射上衣
US20060156454A1 (en) Reverse shaped garment
CN219845082U (zh) 塑身衣
CN208609941U (zh) 一种新型塑身内衣
CN211048416U (zh) 一种可调节塑形区块的美体塑身衣
CN215075611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连衣裙
CN210747378U (zh) 一种功能性服装
CN218127045U (zh) 孕妇裙
CN215455471U (zh) 一种可拆卸腰封多功能连体保暖塑身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