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6920U -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6920U
CN208046920U CN201721292716.9U CN201721292716U CN208046920U CN 208046920 U CN208046920 U CN 208046920U CN 201721292716 U CN201721292716 U CN 201721292716U CN 208046920 U CN208046920 U CN 208046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leakage coaxial
signal
wifi signal
wif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27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拉明
黄晓勇
白长华
曹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Xidian Group Ltd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Xidian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Xidian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Xidian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927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6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6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6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交换机、无线AP、漏泄同轴电缆、终端负载及移动终端。无线AP用于将交换机上的信号接入漏泄同轴电,漏泄同轴电缆相当于天线将WiFi信号辐射出去或接收移动终端的WiFi信号,终端负载用于消除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上传播时引起的信号反射。本实用新型采用漏泄同轴电缆作为WiFi信号传播的载体,施工方便,漏泄同轴电缆相当于长臂天线,可增强室内信号覆盖强度的均匀性,提高信号WiFi覆盖质量,降低WiFi信号覆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传输和覆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WiFi是一种可以将各种移动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事实上它是一个高频无线电信号。WiFi有2个工作频率,2.4G和5G,目前漏缆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70MHz~2700MHz,因此可以利用漏泄同轴电缆2400MHz进行WiFi信号传输。
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内部传输时,一部分信号通过外导体上的槽孔耦合到外部空间,外部信号也可以耦合到电缆内部,而另一部分信号则沿着漏泄同轴电缆传输,到达下一个接收点。
目前,WiFi信号的传输系统主要有两种:一是交换机+无线路由器+调制解调器;二是交换机+吸顶AP;这两种系统的缺点是:信号均为点状向外辐射,信号强弱在室内分布不均匀,且覆盖范围有限,对于酒店、商场、地下停车场以及地铁站的室内WiFi覆盖效果较差,成本较高。因此,上述WiFi信号传输系统不适合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该系统结构施工方便,漏泄同轴电缆相当于长臂天线,可增强室内信号覆盖强度的均匀性,提高信号WiFi覆盖质量,降低WiFi信号覆盖成本。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WiFi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交换机、无线AP、漏泄同轴电缆、终端负载及移动终端;
所述的无线AP与交换机连接,用于将交换机发射的WiFi信号接入漏泄同轴电缆;
所述的移动终端与漏泄同轴电缆无线连接;
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与无线AP连接,用于传输或发射经过无线AP接入的WiFi信号,同时漏泄同轴电缆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
所述的终端负载与漏泄同轴电缆连接,用于消除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上传播时引起的信号反射。
所述的终端负载与漏泄同轴电缆阻抗匹配。
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WiFi信号传输系统,无线AP用于将交换机上的信号接入漏泄同轴电缆,采用漏泄同轴电缆作为WiFi信号传播的载体,漏泄同轴电缆相当于天线将WiFi信号辐射出去或接收移动终端的WiFi信号,终端负载用于消除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上传播时引起的信号反射。该系统结构施工方便,漏泄同轴电缆相当于长臂天线,可增强室内信号覆盖强度的均匀性,提高信号WiFi覆盖质量,降低WiFi信号覆盖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无线AP发射功率为0.5w时,采用绝缘外径为12mm的漏泄同轴电缆传输信号时,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70dbm,信号WiFi覆盖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
其中,1为交换机、2为无线AP、3为漏泄同轴电缆、4为终端负载、5为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WiFi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交换机1,无线AP 2、漏泄同轴电缆3、终端负载4和移动终端5,所述无线AP 2用于将交换机1上的信号接入漏泄同轴电缆3,漏泄同轴电缆3相当于天线将WiFi信号辐射出去或接收移动终端5的WiFi信号,终端负载4用于消除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3上传播时引起的信号反射。交换机1与无线AP 2相连,漏泄同轴电缆3与无线AP 2相连,终端负载4与漏泄同轴电缆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无线AP 2将交换机1发射的WiFi信号接入漏泄同轴电3。经过无线AP 2接入的无线WiFi信号通过既可以沿漏泄同轴电缆3进行传输,又可以从漏泄同轴电缆3外导体槽孔将信号发射出去,同时漏泄同轴电缆3还可以作为接收天线,接收移动终端5的信号。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3中传播到尽头时,利用与漏泄同轴电缆3 阻抗匹配的终端负载4将消除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上传播时引起的信号反射,避免干扰。采用漏泄同轴电缆3作为WiFi信号传播的载体,施工方便,漏泄同轴电缆相当于长臂天线,可增强室内信号覆盖强度的均匀性,提高信号WiFi覆盖质量,降低WiFi信号覆盖成本。
另外,所述漏泄同轴电缆3为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或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所述漏泄同轴电缆3的绝缘外径范围为12mm~43mm。所述漏泄同轴电缆3的特性阻抗为50Ω±2Ω。所述终端负载4的功率为5w。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1)、无线AP(2)、漏泄同轴电缆(3)、终端负载(4)及移动终端(5);
所述的无线AP(2)与交换机(1)连接,用于将交换机(1)发射的WiFi信号接入漏泄同轴电缆(3);
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3)与无线AP(2)连接,用于传输、发射经过无线AP(2)接入的WiFi信号,漏泄同轴电缆(3)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5)发送的信号;
所述的移动终端(5)与漏泄同轴电缆(3)无线连接;
所述的终端负载(4)与漏泄同轴电缆(3)连接,用于消除WiFi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3)上传播时引起的信号反射;
所述的终端负载(4)与漏泄同轴电缆(3)阻抗匹配;
所述漏泄同轴电缆(3)的绝缘外径范围为12mm~43mm;
所述漏泄同轴电缆(3)的特性阻抗为50Ω±2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同轴电缆(3)为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或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负载(4)的功率为5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5)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CN201721292716.9U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Active CN208046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2716.9U CN208046920U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2716.9U CN208046920U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6920U true CN208046920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7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2716.9U Active CN208046920U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6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58617A1 (en) Antenna and Cabling Unification
CN111277294B (zh) 天线选择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2495569U (zh) 天线装置及无线终端设备
CN203951468U (zh) 无线局域网的全双工接入节点
CN103607254A (zh) 一种采用存储转发实现手机信号屏蔽的系统及方法
CN205377920U (zh) 一种全向与定向天线混合型无线路由器
CN208046920U (zh) 一种WiFi信号传输系统
CN103595497A (zh) 一种采用延迟转发实现手机信号屏蔽的系统及方法
CN203521631U (zh) 一种lte双极化吸顶天线
CN203608213U (zh) 一种采用延迟转发实现手机信号屏蔽的系统
CN204905428U (zh) 一种双极化双频天线
CN203747844U (zh) 一种采用存储转发实现手机信号屏蔽的系统
CN207251620U (zh) 一种基于对流层散射的远距离扩频数据传输系统
CN206728015U (zh) 室内毫米波信号增强系统
CN207530804U (zh) 天线讯号强化装置
CN204179208U (zh) 一种小型化宽频段lte-mifi产品天线
CN202535547U (zh) 基于机顶盒的wifi热点移入系统
CN206471488U (zh) 一种具有辐射单元的天线
CN103474788B (zh) 室内分布系统mimo天线
CN205812398U (zh) 一种室内手机信号分布系统
US20120015679A1 (en) Embryo frequency leakage for personal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u et al. Preliminary estimate for observability of 60 GHz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CN102694555A (zh) 微型化智能信号压制器
CN202634453U (zh) 微型化智能信号压制器
CN109768804A (zh) 天线讯号强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