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9627U -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9627U
CN208039627U CN201820402252.0U CN201820402252U CN208039627U CN 208039627 U CN208039627 U CN 208039627U CN 201820402252 U CN201820402252 U CN 201820402252U CN 208039627 U CN208039627 U CN 208039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assembly
sliding
fastener
operating platform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22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超
陈华周
陈振明
彭湃
杨斐
汪晓阳
张朝
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22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9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9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9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固定紧固组件、滑移紧固组件、液压装置和液压泵;操作平台的顶面上两端分别设置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均设有夹持的索体夹持槽;液压装置设在操作平台的顶面的中间部位,处于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该液压装置的两端与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为双索夹夹持空间;液压泵设在操作平台内,与液压装置连接。该安装装置能在预张拉状态下安装索夹,提高了索夹安装的精度,提高了索夹安装的进度。

Description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索夹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索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车站及展览馆等大跨度建筑工程中,其可以单独用索形成结构,也可以与网架、桁架结构、钢结构组合形成杂交结构,以实现大跨度,并提高结构、构件的性能,降低造价。钢索与其他构件连接都要通过索夹来连接,特别是索上部铺设钢檩条密度较大时,索夹间距很小,索夹安装时都是索在零应力状态下安装的,安装后将索连带索夹吊装就位,然后张拉。张拉过程中由于张拉力的作用索会向索中心紧缩,直径变小导致与索夹的紧固力降低,同时由于索夹密集会大大提高索张拉力的损失率,为了降低索夹的紧固力同时减少索夹对所张拉力损失率的影响,当前索夹安装都是将索在地面展开,在零受力状态下安装和紧固索夹。
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索夹安装精度受场地平整度影响很大;(2)零应力下安装索夹不利于索夹紧固;(3)索夹密集对索张拉力的损失率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能实现在预张拉状态下安装索夹,保证索夹安装紧固效果和安装精度,减少了索张拉和使用过程中张拉力的损失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包括:
操作平台、固定紧固组件、滑移紧固组件、液压装置和液压泵;
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上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均设有夹持的索体夹持槽;
所述液压装置设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的中间部位,处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该液压装置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为双索夹夹持空间;
所述液压泵设在所述操作平台内,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操作平台的顶面上两端分别设置固定紧固组件与滑移紧固组件,并在固定紧固组件与滑移紧固组件之间设置液压装置,形成双索夹夹持空间,利用液压泵驱动的液压装置配合两端的固定紧固组件与滑移紧固组件,能实现在预张拉状态下安装索夹,改善了索夹安装的环境提高了索夹安装位置的精度及平整度;在预张拉状态下安装索夹提高了索夹安装的紧固效果;由于索夹安装精度高、紧固力好从而减少了索张拉和使用过程中张拉力的损失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操作平台;2-固定紧固组件;21-第一固定紧固件;22-第二固定紧固件;3-滑移紧固组件;31-第一滑移紧固件;32-第二滑移紧固件;4-液压装置;5-液压泵;6-双索夹;61-第一索夹;62-第二索夹;7-第一组索体;8-第二组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包括:
操作平台、固定紧固组件、滑移紧固组件、液压装置和液压泵;
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上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均设有夹持的索体夹持槽;
所述液压装置设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的中间部位,处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该液压装置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为双索夹夹持空间;
所述液压泵设在所述操作平台内,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
上述双索夹安装装置中,固定紧固组件由第一固定紧固件和第二固定紧固件组成,第一、第二固定紧固件间隔固定设在所述操作平台上面的一端;
所述滑移紧固组件由第一滑移紧固件和第二滑移紧固件组成,第一、二滑移紧固件活动间隔设在所述操作平台上面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固定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滑移紧固件相对设置,该第一固定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与所述第一滑移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相对应;
所述第二固定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滑移紧固件相对设置,该第二固定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与所述第二滑移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相对应。
上述双索夹安装装置中,操作平台包括:
顶面和设在所述顶面底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所述液压泵。
上述双索夹安装装置中,液压装置固定设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的中间部位。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装置由操作平台、固定紧固组件、滑移紧固组件、液压泵和液压装置组成。
该安装装置工作原理为:将两个索夹安装在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将液压装置放置在两个索夹之间,开启液压泵通过液压装置增加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索体的拉力,当拉力达到设计值时,再紧固索夹。该安装装置能在预张拉状态下安装索夹,提高了索夹安装的精度,提高了了索夹安装的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平台、固定紧固组件、滑移紧固组件、液压装置和液压泵;
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上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均设有夹持的索体夹持槽;
所述液压装置设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的中间部位,处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该液压装置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和滑移紧固组件之间为双索夹夹持空间;
所述液压泵设在所述操作平台内,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紧固组件由第一固定紧固件和第二固定紧固件组成,第一、第二固定紧固件间隔固定设在所述操作平台上面的一端;
所述滑移紧固组件由第一滑移紧固件和第二滑移紧固件组成,第一、二滑移紧固件活动间隔设在所述操作平台上面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固定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滑移紧固件相对设置,该第一固定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与所述第一滑移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相对应;
所述第二固定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滑移紧固件相对设置,该第二固定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与所述第二滑移紧固件的索体夹持槽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
顶面和设在所述顶面底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所述液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固定设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的中间部位。
CN201820402252.0U 2018-03-23 2018-03-23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Active CN208039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2252.0U CN208039627U (zh) 2018-03-23 2018-03-23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2252.0U CN208039627U (zh) 2018-03-23 2018-03-23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9627U true CN208039627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2252.0U Active CN208039627U (zh) 2018-03-23 2018-03-23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96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2530A (zh) * 2019-12-18 2020-04-21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CN114704100A (zh) * 2022-03-24 2022-07-05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拉杆张拉工装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2530A (zh) * 2019-12-18 2020-04-21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CN114704100A (zh) * 2022-03-24 2022-07-05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拉杆张拉工装及使用方法
CN114704100B (zh) * 2022-03-24 2023-06-2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拉杆张拉工装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39627U (zh) 预张拉状态下双索夹安装装置
CN105971289B (zh) 一种大跨度曲面网壳的高空曲线滑移施工方法
CN204876779U (zh) 倾斜杆塔矫正装置
CN104980094A (zh) 太阳能支架导轨及其配合使用的卡块、中压块和侧压块
CN207701152U (zh) 用于煤巷软弱破碎顶板的支护系统
CN206987423U (zh) 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CN209860867U (zh) 一种方便实用的光伏组件安装框架
CN206593956U (zh) 拟静力试验轴向加载辅助结构
CN105350785B (zh) 用于装配式冷库的保温板的安装方法
CN206487076U (zh) 一种用于无纺布种植技术的新型压板
CN207567972U (zh) 一种高层建筑内墙用自排水型钢结构
CN205822584U (zh) 可调式高强度工字钢结构
CN20853409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板拼装用支撑装置
CN206607504U (zh) 一种建筑用支撑平台
CN106760565B (zh) 一种结构自动卸载施工方法
CN205078923U (zh) 一种紧固型电缆支架
CN205839965U (zh) 一种钢结构支架
CN107731471A (zh) 一种新型防盗防漏电变压器
CN205151586U (zh) 螺栓顶入式附着框斜撑
CN210713553U (zh) 钢网架屋面设备支撑体系
CN208257313U (zh) 一种便于安装使用的桥架
CN208815708U (zh) 一种新型轻质墙板
CN209568747U (zh) 一种应用于雨棚的钢结构
CN208815685U (zh) 一种钢梁贯通式的钢梁与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
CN105480437A (zh) 一种高精度航天器的太阳翼布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801, 38 / F, Zhongji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er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Center Road No. 3331 steel built in 27 storey building room 2701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8

Address after: No.1908, Zhongtian Meijing building, No.2009, Pingshan Avenue, Liulian community, Pingshan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801, 38 / F,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ral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