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9360U -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9360U
CN208029360U CN201820505268.4U CN201820505268U CN208029360U CN 208029360 U CN208029360 U CN 208029360U CN 201820505268 U CN201820505268 U CN 201820505268U CN 208029360 U CN208029360 U CN 208029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overlay film
rotary tillage
muck haulage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52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林
敬志豪
冯西博
王忠红
张毅
侯维海
张银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5052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9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9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93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包括主架、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运土压膜机构和播种机构;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运土压膜机构和播种机构均在主架上;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和播种机构依次设置;运土压膜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导土筒和输送带;第一转轴在旋耕机构一侧;第二转轴在覆膜机构上方;输送带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输送带上有多块运土挡板;导土筒播种机构的一侧,且在第二转轴下方。本实用新型将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运土压膜机构和播种机构组合在一起,减少了作业周期,提高了播种效率,保证了土壤的保湿保肥效果。

Description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背景技术
旱作农业区由于降江水量少,降水时间分布与作物特别是夏粮的生长期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成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在旱作农业区进行农作物种植时,需要对地面进行旋耕施肥后,进行覆膜保湿保肥后,对膜卷使用土壤压住,最后再进行穴播,以达到最终的对种子保湿保肥的效果,减少干旱的影响。
而现有技术中,所有的操作均需要单独进行,即先使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之后通过施肥机械进行施肥,然后使用覆膜机进行覆膜后,人工压土,最后才是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也就是说,需要多道工序,进行多次作业才能完成农作物的播种作业,过程较长,且较为繁琐。
而如何在播种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穴播,又能够保证土壤的保湿保肥效果,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包括主架、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运土压膜机构和播种机构;
所述旋耕机构、所述施肥机构、所述覆膜机构、所述运土压膜机构和所述播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旋耕机构、所述施肥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和所述播种机构依次设置;
所述运土压膜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导土筒和输送带;
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靠近所述旋耕机构的一侧;
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的上方;
所述输送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块运土挡板,能够将土从下方输送到上方;
所述导土筒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靠近所述播种机构的一侧,且所述导土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能够接收所述输送带上传输过来的土并通过所述导土筒的另一端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覆膜轴和覆膜筒;
所述覆膜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上,能够通过转动将设置在所述覆膜轴上的卷膜释放;
所述覆膜筒与所述主架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所述覆膜轴上,能够保护设置在所述覆膜轴上的卷膜;
所述覆膜筒的下方设置有出膜口,能使卷膜从所述出膜口中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覆膜轴的一端与所述主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上种箱、排种管、播种轴、下种箱和排种机构;
所述上种箱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上种箱包括储种腔和排种腔;
所述播种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上,且设置在所述储种腔和所述排种腔之间;
所述播种轴上设置有种槽,能够通过所述种槽将所述储种腔内的种子带入到所述排种腔内;
所述种管的一端与所述排种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种箱连通;
所述下种箱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排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种箱上,且多个排种机构沿所述下种箱的轴线均匀分布,能够将所述下种箱内的种子均匀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下种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开口上覆盖设置有盖板;
所述盖板设置在主架上;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种孔;
所述排种管通过所述进种孔与所述下种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根定位条;
多根所述定位条设置在所述主架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槽、排种挡板和复位装置;
所述下种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种口;
所述排种槽的一端与所述排种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排种挡板进行封堵,能够避免下种箱内的种子排出;
所述排种挡板转动设置在所述下种箱的侧壁上,能够通过转动打开或关闭所述排种槽;
所述复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排种挡板远离所述排种槽的一侧,能够给所述排种挡板始终封堵所述排种槽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为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储种腔与所述播种轴之间设置有挡刷;
所述挡刷固定设置在所述储种腔上,且与所述播种轴相抵,能够阻挡没有进入到所述种槽内的种子进入排种腔。
进一步的,所述运土挡板与所述输送带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将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运土压膜机构和播种机构组合在一起,并通过运土覆膜机构实现压膜效果,进而减少了作业周期,提高了播种效率,也同时减少了在覆膜的地面上进行反复作业而对覆膜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土壤的保湿保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的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的播种机构的下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的播种机构的上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的运土覆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的运土覆膜机构的导土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A向视图。
附图标记:
1:主架;
2:播种机构;
2-1:下种箱;2-2:盖板;2-3:复位装置;2-4:排种挡板;2-5:排种槽;2-6:进种孔;2-7:定位条;2-8:储种腔;2-9:种槽;2-10:播种轴;2-11:排种腔;2-12:排种管;2-13:上种箱;2-14:驱动齿轮;
3:运土压膜机构;
3-1:第一转轴;3-2:输送带;3-3:运土挡板;3-4:导土筒;3-5:底板;3-6:侧板;3-7:导向板;3-8:固定板;3-9:定位孔;3-10:顶板;3-11:导土通道;
4:覆膜机构;
4-1:覆膜筒;4-2:覆膜轴;
5:施肥机构;6:旋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包括主架1、旋耕机构6、施肥机构5、覆膜机构4、运土压膜机构3和播种机构2;
所述旋耕机构6、所述施肥机构5、所述覆膜机构4、所述运土压膜机构3和所述播种机构2均设置在所述主架1上;
所述旋耕机构6、所述施肥机构5、所述覆膜机构4和所述播种机构2依次设置;
所述运土压膜机构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导土筒3-4和输送带3-2;
所述第一转轴3-1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4靠近所述旋耕机构6的一侧;
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4的上方;
所述输送带3-2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输送带3-2上设置有多块运土挡板3-3,能够将土从下方输送到上方;
所述导土筒3-4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4靠近所述播种机构2的一侧,且所述导土筒3-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能够接收所述输送带3-2上传输过来的土并通过所述导土筒3-4的另一端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架1将旋耕机构6、施肥机构5、覆膜机构4、运土压膜机构3和播种机构2组合在一起,进而能够通过一台机器实现旋耕、施肥、覆膜、压膜和播种的功能,提高了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旋耕机构6和施肥机构5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的方案可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种机构可以是使用现有的旋耕机构6和施肥机构5。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重点解决的是在进行机械自动覆膜后,如何如何实现运土压膜功能,即通过机械自动实现前方覆膜后方压膜的功能,提高作业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运土压膜机构3为开口向下的V字形,即在覆膜机构4的前方进行取土,通过覆膜机构4的上方运输到覆膜机构4的后方,进而实现对卷膜的压膜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覆膜机构4的前方使用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将输送带3-2倾斜设置,能够通过输送带3-2将地面的土壤输送到覆膜机构4的上方,进而通过倾斜向下的导土筒3-4将土壤排向覆膜机构4的后方,实现压膜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输送带3-2上设置有多块运土挡板3-3,通过运土挡板3-3能够将土装载在输送带3-2上,避免由于输送带3-2的倾斜和滑落,进一步运输到覆膜机构4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导土筒3-4为方筒状结构,且为长方形筒状。上端设置在第二转轴的下方,能够接收从输送带3-2上传输过来的土壤,下端设置在覆膜机构4的后方,能够将土壤导向铺设后的薄膜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土筒3-4包括底板3-5、侧板3-6和顶板3-10,底板3-5、侧板3-6、顶板3-10和侧板3-6依次设置形成筒状结构,底板3-5靠近顶板3-1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结构,用于将接收的土壤导向覆土的位置。
在导土筒3-4的内部设置有导向结构,能够将进入到导土筒3-4内的土壤导向当需要的位置,进而保证地膜的压膜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两块导向板3-7,两块导向板3-7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导向结构形成“人”字形。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为人字形结构,导向板3-7与侧板3-6之间构成导土通道3-11,两块导向板3-7与两个侧板3-6构成两个导土通道3-11。
导向结构的上部为人字形结构,能够保证从输送带3-2上传输过来的土壤全部进入到导土筒3-4内。
两个导土通道3-11的排土口设置在导土筒3-4的出口的两侧,进而能够将铺设的地膜的两侧进行压膜,而不对其中部进行压膜,使得将土壤集中在两侧而保证了压膜的稳定性,避免土壤分散而不能够稳定的压膜。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板3-7的设置可以是设置在底板3-5上,且与顶板3-10连接,进而将导土通道3-11形成一个封闭的筒状通道;导向板3-7也可以是与顶板3-10不连接,进而形成一个槽状的导土通道3-11。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5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9,两块导向板3-7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孔3-9与底板3-5连接,能够根据与不同的定位孔3-9连接来调整土壤输出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3-5的下方设置多个定位孔3-9,两块导向板3-7的下端靠向彼此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8,并在固定板3-8上也设置有定位孔3-9,通过固定板3-8上的固定孔与底板3-5上不同的定位孔3-9对齐固定,能够实现导土通道3-11的排土宽度。
导向板3-7上的定位孔3-9与底板3-5上的定位孔3-9的连接可以是通过螺栓,也可以是定位销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将导向板3-7与底板3-5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覆膜机构4包括覆膜轴4-2和覆膜筒4-1;
所述覆膜轴4-2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1上,能够通过转动将设置在所述覆膜轴4-2上的卷膜释放;
所述覆膜筒4-1与所述主架1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所述覆膜轴4-2上,能够保护设置在所述覆膜轴4-2上的卷膜;
所述覆膜筒4-1的下方设置有出膜口,能使卷膜从所述出膜口中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覆膜机构4包括与主架1转动连接的覆膜轴4-2,以及与主架1固定连接用于保护卷膜的覆膜筒4-1。
在安装卷膜时,卷膜套设在覆膜轴4-2上,并设置在覆膜筒4-1内,在覆膜筒4-1的下方设置条形的出膜口,使得卷膜能够从出膜口排出,铺设在地面上。
在使用时,先将卷膜套设在覆膜轴4-2上后,将卷膜的端部抽出,通过土壤压住后,覆膜机构4跟随一体机前行,卷膜由于一端在地面上固定,另一端会带动覆膜轴4-2转动,进而从覆膜轴4-2上释放,在地面上进行铺设。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覆膜轴4-2的一端与所述主架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覆膜轴4-2至少一端能够与主架1进行可拆卸连接,进而能够方便对卷膜进行更换。
覆膜轴4-2与主架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很多中,如可以是使用螺栓连接,也可以是卡接等,其只要能够实现将覆膜轴4-2与主架1可拆卸连接,且转动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覆膜筒4-1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通过端盖将覆膜筒4-1与主架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端盖与覆膜筒4-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即能够将其中一个端盖拆卸下来,便于对覆膜轴4-2的拆卸和卷膜的更换。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播种机构2包括上种箱2-13、排种管2-12、播种轴2-10、下种箱2-1和排种机构;
所述上种箱2-1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架1上;
所述上种箱2-13包括储种腔2-8和排种腔2-11;
所述播种轴2-10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1上,且设置在所述储种腔2-8和所述排种腔2-11之间;
所述播种轴2-10上设置有种槽2-9,能够通过所述种槽2-9将所述储种腔2-8内的种子带入到所述排种腔2-11内;
所述种管的一端与所述排种腔2-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种箱2-1连通;
所述下种箱2-1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1上;
所述排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种箱2-1上,且多个排种机构沿所述下种箱2-1的轴线均匀分布,能够将所述下种箱2-1内的种子均匀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种子放在上种箱2-13的储种腔2-8内,通过播种轴2-10的转动,将种槽2-9内的单粒种子从储种腔2-8带到排种腔2-11内,并通过排种管2-12传输到下种箱2-1内,再通过下种箱2-1侧壁上的排种机构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排种机构能够插入到地下,同时将种子输入到地下,实现播种功能。
由于排种机构是在下种箱2-1转动的过程中,插入地下的,并且当下种箱2-1继续转动时,排种机构上升,使得排种机构只是在地面上进行插孔,不会大面积破坏铺设的地膜,进而保证了播种后的土壤依然具有保湿保肥的功效。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下种箱2-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开口上覆盖设置有盖板2-2;
所述盖板2-2设置在主架1上;
所述盖板2-2上设置有进种孔2-6;
所述排种管2-12通过所述进种孔2-6与所述下种箱2-1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下种箱2-1转动设置在主架1上,且其转动轴为水平设置,在下种箱2-1的左右两端上,至少有一端设置有开口,并且在开口上设置有盖板2-2,并在盖板2-2上设置进种孔2-6,排种管2-12的下端通过进种孔2-6插入到下种箱2-1内,进而能够将种子输送到下种箱2-1内。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2与下种箱2-1可拆卸连接,且安装在下种箱2-1上后,为转动连接,进而能够在下种箱2-1转动的时候,盖板2-2不转动,保证了排种管2-12在进种孔2-6内的稳定性,也就保证了种子能够稳定的进入到下种箱2-1内。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盖板2-2上设置有多根定位条2-7;
多根所述定位条2-7设置在所述主架1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2上设置了两根定位条2-7,两根定位条2-7均设置在主架1与下种箱2-1连接的部分的上方,通过定位条2-7将盖板2-2卡住,使得盖板2-2不能跟随下种箱2-1进行转动,进而保证了盖板2-2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条2-7为两根,但其不仅仅局限于两根,其还可以是更多根,如三根、四根等,其至少设置两根,进而能够实现对盖板2-2的转动方向的定位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盖板2-2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定位条2-7的结构,但是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结构,其还可以是使用其他结构进行固定,如还可以是通过螺栓将其固定设置在主架1上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将盖板2-2与主架1进行固定,防止盖板2-2跟随下种箱2-1一起转动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槽2-5、排种挡板2-4和复位装置2-3;
所述下种箱2-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种口;
所述排种槽2-5的一端与所述排种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排种挡板2-4进行封堵,能够避免下种箱2-1内的种子排出;
所述排种挡板2-4转动设置在所述下种箱2-1的侧壁上,能够通过转动打开或关闭所述排种槽2-5;
所述复位装置2-3设置在所述排种挡板2-4远离所述排种槽2-5的一侧,能够给所述排种挡板2-4始终封堵所述排种槽2-5的力。
在本实施例中,排种机构包括排种槽2-5、排种挡板2-4和复位装置2-3。
排种槽2-5为鸭舌结构,即槽壁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边中,两个边分别与下种箱2-1和排种槽2-5槽底固定连接,另一个边与排种挡板2-4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排种挡板2-4转动设置在下种箱2-1的外侧壁上,且排种挡板2-4的一侧与排种槽2-5相抵,另一侧与复位装置2-3连接。
排种槽2-5跟随下种箱2-1进行转动时,当转动到下种箱2-1的正下方时,其由于具有尖端,能够插入到土壤下方,下种箱2-1继续转动,由于排种槽2-5继续跟随转动,而此时的排种挡板2-4由于土壤的阻力而将被阻挡,不跟随下种箱2-1转动,进而使得排种槽2-5打开,使得下种箱2-1内的种子能够从排种槽2-5内排出,进入到排种槽2-5在土壤中插的孔内,当下种箱2-1继续转动时,排种挡板2-4在下种箱2-1的作用下,上升,并在复位装置2-3的作用下,排种挡板2-4复位,将排种槽2-5盖上。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复位装置2-3为压簧。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2-3为压簧,即压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下种箱2-1的外侧壁上,另一端与排种挡板2-4远离排种槽2-5的一侧相抵,能够给排种挡板2-4一个始终靠向排种槽2-5的力,使得排种槽2-5能够处于常闭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2-3为压簧,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压簧,其还可以是拉簧、扭簧等结构,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给排种挡板2-4一个始终靠向排种槽2-5的力,使得排种槽2-5能够处于常闭状态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储种腔2-8与所述播种轴2-10之间设置有挡刷;
所述挡刷固定设置在所述储种腔2-8上,且与所述播种轴2-10相抵,能够阻挡没有进入到所述种槽2-9内的种子进入排种腔2-11。
在本实施例中,在储种腔2-8和播种轴2-10之间设置了挡刷,通过挡刷能够将高于种槽2-9的种子阻挡,使其不会跟随播种轴2-10的转动进入到排种腔2-11内,而只有进入到种槽2-9内的种子才会跟随播种轴2-10的转动进入到排种腔2-11内。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挡刷来阻挡没有进入到种槽2-9内的种子进入排种腔2-11,由于挡刷的柔软性,使得其能够保证不会对种子造成破坏,保证了种子的活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使用挡刷阻挡种子进入到排种腔2-11内,但其不仅仅局限于挡刷这一结构,其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如还可以是挡板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阻挡没有进入到种槽2-9内的种子进入排种腔2-11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种箱2-13和下种箱2-1之间的主架1上设置有定位环,通过定位环对排种管2-12进行定位,进而能够避免由于排种管2-12过长而使得排种管2-12在播种过长中产生晃动,保证了种子能够稳定的进入到下种箱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排种管2-12上均设置有一个定位环。
需要指出的是,定位环的数量可以根据排种管2-12的长度进行设置,当长度较长时,可以多设置几个定位环,以确保种子能够稳定的进入到下种箱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播种轴2-10的端部设置驱动齿轮2-14,能够通过驱动齿轮2-14与动力装置进行,进而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播种轴2-10进行转动,实现将种子从储种腔2-8带入到排种腔2-11内。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的传动方式是通过链条传动,因此在播种轴2-10的端部设置的结构为驱动齿轮2-14,但其不仅仅局限于链条一种方式,其还可以是皮带传动等,当传动方式为皮带时,播种轴2-10端部设置的结构为皮带轮,也就是说,只要能够通过传动结构,将动力传递给播种轴2-1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上种箱2-13为一个整体,其下方设置有多个与播种轴2-10的种槽2-9连通的开孔,每个开孔下方对应一个排种腔2-11,每个排种腔2-11上连通设置一根排种管2-12,而每一根排种管2-12的下端再与一个下种箱2-1连通,进而实现在一个上种箱2-13内放置种子,而可以进行多行播种的功能。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运土挡板3-3与所述输送带3-2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运土挡板3-3立设在输送带3-2上,在输送带3-2进行传动时,运土挡板3-3跟随输送带3-2移动,进而当运土挡板3-3转动到最低位置时,与土壤接触,将土壤向前方刮动。而当运土挡板3-3向上转动时,会有部分土壤跟随运土挡板3-3向上转动,进而进入到输送带3-2与运土挡板3-3形成的方向向上的夹角中,被输送带3-2和运土挡板3-3带向第二转轴所在的高处,当土壤转动到最高处后,继续转动时,开始向下翻转,进而会翻转到第二转轴下方的导土筒3-4的入口处,通过导土筒3-4将土壤导向覆膜机构4的后方,进而实现了对铺设的地膜进行压膜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说,运土挡板3-3为角钢,角钢的一边固定设置在输送带3-2上,另一边与输送带3-2垂直,能够最大程度的运载土壤。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运土挡板3-3或角钢实现运输土壤功能,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运土挡板3-3或角钢,其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如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其只要能够将地面上的土壤载起,通过输送带3-2输送到覆膜机构4的上方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运土挡板3-3为多个,通过多个运土挡板3-3的设置,能够加快输送土壤的速度。
将多个运土挡板3-3在输送带3-2上进行均匀布置,能够保证输送带3-2上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还包括除草机构和起垄装置,除草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起垄装置的前方。
除草种植设置在机架上,能够先对地面上的草进行清理后,再进行旋耕施肥播种,进而避免了杂草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在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起垄装置,覆膜装置用于对起垄的两边进行铺设地膜。在垄沟处覆膜,有利于保水,能使得作物的秸秆更加结实,有利于抗倒伏,产量比条播增产3-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将旋耕机构6、施肥机构5、覆膜机构4、运土压膜机构3和播种机构2组合在一起,并通过运土覆膜机构4实现压膜效果,进而减少了作业周期,提高了播种效率,也同时减少了在覆膜的地面上进行反复作业而对覆膜造成的破坏,保证了土壤的保湿保肥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旋耕机构、施肥机构、覆膜机构、运土压膜机构和播种机构;
所述旋耕机构、所述施肥机构、所述覆膜机构、所述运土压膜机构和所述播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旋耕机构、所述施肥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和所述播种机构依次设置;
所述运土压膜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导土筒和输送带;
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靠近所述旋耕机构的一侧;
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的上方;
所述输送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块运土挡板,能够将土从下方输送到上方;
所述导土筒设置在所述覆膜机构靠近所述播种机构的一侧,且所述导土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能够接收所述输送带上传输过来的土并通过所述导土筒的另一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机构包括覆膜轴和覆膜筒;
所述覆膜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上,能够通过转动将设置在所述覆膜轴上的卷膜释放;
所述覆膜筒与所述主架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所述覆膜轴上,能够保护设置在所述覆膜轴上的卷膜;
所述覆膜筒的下方设置有出膜口,能使卷膜从所述出膜口中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轴的一端与所述主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机构包括上种箱、排种管、播种轴、下种箱和排种机构;
所述上种箱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上种箱包括储种腔和排种腔;
所述播种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上,且设置在所述储种腔和所述排种腔之间;
所述播种轴上设置有种槽,能够通过所述种槽将所述储种腔内的种子带入到所述排种腔内;
所述种管的一端与所述排种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种箱连通;
所述下种箱转动设置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排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种箱上,且多个排种机构沿所述下种箱的轴线均匀分布,能够将所述下种箱内的种子均匀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开口上覆盖设置有盖板;
所述盖板设置在主架上;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种孔;
所述排种管通过所述进种孔与所述下种箱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根定位条;
多根所述定位条设置在所述主架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槽、挡板和复位装置;
所述下种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种口;
所述排种槽的一端与所述排种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挡板进行封堵,能够避免下种箱内的种子排出;
所述挡板转动设置在所述下种箱的侧壁上,能够通过转动打开或关闭所述排种槽;
所述复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远离所述排种槽的一侧,能够给所述挡板始终封堵所述排种槽的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压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种腔与所述播种轴之间设置有挡刷;
所述挡刷固定设置在所述储种腔上,且与所述播种轴相抵,能够阻挡没有进入到所述种槽内的种子进入排种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土挡板与所述输送带垂直设置。
CN201820505268.4U 2018-04-10 2018-04-10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29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5268.4U CN208029360U (zh) 2018-04-10 2018-04-10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5268.4U CN208029360U (zh) 2018-04-10 2018-04-10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9360U true CN208029360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526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29360U (zh) 2018-04-10 2018-04-10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93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2378A (zh) * 2018-04-10 2018-08-24 西藏农牧学院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CN110235547A (zh) * 2019-06-13 2019-09-17 刘艳姣 一种悬挂式松土施肥覆膜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2378A (zh) * 2018-04-10 2018-08-24 西藏农牧学院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CN108432378B (zh) * 2018-04-10 2024-03-12 西藏农牧学院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CN110235547A (zh) * 2019-06-13 2019-09-17 刘艳姣 一种悬挂式松土施肥覆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8454B (zh) 一种降低再生稻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土壤培肥集成方法
CN102656978A (zh) 双垄开沟全覆膜施肥精量播种机
CN102379231A (zh) 一种同步开沟起垄施肥铺膜的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方法
CN205681823U (zh) 一种防堵防缠免耕式播种机
CN102893718B (zh) 带状旋耕播种机主动覆土方法
CN208029360U (zh)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CN110506463A (zh) 一种玉米旋耕精量播种施肥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54880A (zh) 一种盐碱地的水稻种植方法
CN106385814A (zh) 一种苦荞免耕播种机
CN208242151U (zh) 一体化整地覆膜装置
CN108432378A (zh) 旋耕、施肥、覆膜、运土压膜、穴播一体机
CN208227881U (zh) 运土覆膜机构
CN208783225U (zh) 枸杞专用双绞龙可调整追肥机
CN104472085A (zh) 具有独立开沟犁的单行甘蔗种植机
CN111528029A (zh) 一种利用滴灌系统施药防除棉田阔叶杂草的方法
CN208029405U (zh) 播种机构
CN202565719U (zh) 双垄开沟全覆膜施肥精量播种机
CN207427745U (zh) 油菜小麦兼用型气送式直播机
CN108886924A (zh) 山药豆播种机
CN108521914B (zh) 一种施肥播种覆膜覆土机
CN209930849U (zh) 枸杞专用综合双边追肥机
CN211509742U (zh) 一种中药材地膜条播育苗一体机
CN2260441Y (zh) 旱田播种机
CN203723024U (zh) 一种深施肥式花生覆膜播种机
CN105766154A (zh) 一种盐碱地用自走式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