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9260U -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9260U
CN208029260U CN201820584725.3U CN201820584725U CN208029260U CN 208029260 U CN208029260 U CN 208029260U CN 201820584725 U CN201820584725 U CN 201820584725U CN 208029260 U CN208029260 U CN 208029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piece
machine disk
compact
exempts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47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江奇
车双双
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847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9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9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9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包括:扳件主体,所述扳件主体上设置有与机盘面板安装孔相对应的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的直径大于机盘面板安装孔的直径;翻铆轴,所述翻铆轴上依次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转轴孔相匹配的第一台阶部,及与所述机盘面板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台阶部。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传输及光通讯设备功能子框中的关键零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有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的翻铆轴分别与机盘面板安装孔、转轴孔配合实现扳件与机盘面板的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机盘面板加工过程中同步安装,无需电装装配,节省工艺步骤,降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传输及光通讯设备功能子框中的关键零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背景技术
扳件是一种用于插拔光传输和光通讯设备功能子框中机盘的工具。扳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机盘安装(插拔)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准确性,进而决定整个功能子框的工作性能。随着光传输和光通讯领域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光传输和光通讯设备的功能子框朝着高密度、多功能和紧凑化的方向发展,功能子框的出口空间较为紧张,功能子框内机盘的插拔力较大。
现有扳件(a)大多为电装车间安装PCB(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时同步采用螺钉(c)配合弹片(d)及机盘面板铆压轴(e)安装,存在着耗费人工、安装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电装装配,装配效率高,厚度较小,不影响机盘出口布局的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包括:
扳件主体,所述扳件主体上设置有与机盘面板安装孔相对应的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的直径大于机盘面板安装孔的直径;
翻铆轴,所述翻铆轴上依次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转轴孔相匹配的第一台阶部,及与所述机盘面板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台阶部。采用设置有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的翻铆轴分别与机盘面板安装孔、转轴孔配合实现扳件与机盘面板的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机盘面板加工过程中同步安装,无需电装装配,节省工艺步骤,降低使用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安装孔之间的阻尼垫片,所述阻尼垫片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可露出机盘面板安装孔的中心孔。阻尼垫片能够提供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扳件的任意停位功能;在插拔机盘时,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不需要过盈配合即可实现扳件在机盘上的任意停位,阻尼垫片不仅不会使得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配合过紧,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阻力较小,也不会使得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配合过松,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连接较稳固,不易松脱,因此,阻尼垫片使得扳件主体在插拔机盘时更易控制,确保扳件的锁紧与解锁均需人手拨动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扳件主体上在转轴孔位置处还设置有沉台,所述沉台的直径大于转轴孔的直径,所述翻铆轴顶部设置有与沉台相匹配的轴座。扳件主体上在转轴孔位置处设置沉台,并在翻铆轴顶部设置与其匹配的轴座,使得翻铆轴与扳件主体的配合更加紧密,翻铆轴完全套入到扳件主体转轴孔及机盘面板安装孔中,便于安装,表面更平整,外形更美观,有利于减小扳件与机盘面板配合后的厚度,使其整体高度在电路印制板元件面以下,不影响机盘的出口布局,提升物理出口布局数量,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轴座顶面中心位置处沿轴座轴线开设有便于加工及安装的通孔。通过该通孔,方便电装车间组装安装有扳件的机盘与PCB。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扳件主体包括手持端、插拔端和连接部,所述手持端与插拔端平行设置于不同的高度平面内,并通过连接部倾斜过渡连接。将手持端与插拔端设置于不同的高度平面内,并通过连接部倾斜过渡连接,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减小扳件厚度,为机盘的出口布局留下足够的空间,并且在组装完成后,线缆及尾纤可从扳件上方通过,扳件起到分线槽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持端为扁平状,手持端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手持端为扁平状,方便握持,其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可节省材料,减轻扳件重量,使其使用更加灵活,另外,还可以增大扳件与人手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扳件滑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持端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悬挂扳件的中空部。中空部可用于扳件在转运过程中及使用前的悬挂,并且可将设有扳件型号和插拔机盘型号的标签通过中空部悬挂于扳件上,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标签判断选取所需的扳件,操作方便、清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轴孔设置于插拔端上,插拔端上还设置有内齿面和外齿面,所述内齿面向外齿面方向倾斜。内齿面向外齿面方向倾斜,使其在与机盘配合时能够直接与机盘竖直方向的配合面接触,不至于存在切向的分力,因此,即使当扳件的插拔力较大时,也不至于损坏机盘,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两端在与手持端、插拔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弧形的过渡部。设置弧形过渡部可避免应力集中,提高扳件整体强度,延长扳件使用寿命,并且外形更加美观、大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持端、连接部和插拔端一体成型设置。即扳件本体整体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有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的翻铆轴分别与机盘面板安装孔、转轴孔配合实现扳件与机盘面板的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机盘面板加工过程中同步安装,无需电装装配,节省工艺步骤,降低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安装孔之间的阻尼垫片,阻尼垫片能够提供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扳件的任意停位功能;在插拔机盘时,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不需要过盈配合即可实现扳件在机盘上的任意停位,阻尼垫片不仅不会使得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配合过紧,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阻力较小,也不会使得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配合过松,扳件主体与机盘面板之间连接较稳固,不易松脱,因此,阻尼垫片使得扳件主体在插拔机盘时更易控制,确保扳件的锁紧与解锁均需人手拨动操作。
(3)本实用新型扳件主体上在转轴孔位置处设置沉台,并在翻铆轴顶部设置与其匹配的轴座,使得翻铆轴与扳件主体的配合更加紧密,翻铆轴完全套入到扳件主体转轴孔及机盘面板安装孔中,便于安装,表面更平整,外形更美观,有利于减小扳件与机盘面板配合后的厚度,使其整体高度在电路印制板元件面以下,不影响机盘的出口布局,提升物理出口布局数量,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本实用新型的扳件主体包括手持端、插拔端和连接部,所述手持端与插拔端平行设置于不同的高度平面内,并通过连接部倾斜过渡连接,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减小扳件厚度,为机盘的出口布局留下足够的空间,并且在组装完成后,线缆及尾纤可从扳件上方通过,扳件起到分线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扳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的组装后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扳件主体,11—手持端,111—凹陷部,112—中空部,12—插拔端,13—连接部,14—过渡部,2—翻铆轴,21—第一台阶部,22—第二台阶部,23—轴座,3—机盘面板安装孔,4—转轴孔,5—阻尼垫片,6—沉台,7—内齿面,8—外齿面,a—现有扳件,b—PCB,c—螺钉,d—弹片,e—面板铆压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包括:
扳件主体1,所述扳件主体1上设置有与机盘面板安装孔3相对应的转轴孔4,所述转轴孔4的直径大于机盘面板安装孔3的直径;
翻铆轴2,所述翻铆轴2上依次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转轴孔4相匹配的第一台阶部21,及与所述机盘面板安装孔3相匹配的第二台阶部22。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有第一台阶部21、第二台阶部22的翻铆轴2分别与机盘面板安装孔3、转轴孔4配合实现扳件与机盘面板的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机盘面板加工过程中同步安装,无需电装装配,节省工艺步骤,降低使用成本。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安装孔3之间的阻尼垫片5,所述阻尼垫片5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可露出机盘面板安装孔3的中心孔;阻尼垫片5能够提供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扳件的任意停位功能;在插拔机盘时,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之间不需要过盈配合即可实现扳件在机盘上的任意停位,阻尼垫片5不仅不会使得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配合过紧,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阻力较小,也不会使得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之间的配合过松,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之间连接较稳固,不易松脱,因此,阻尼垫片5使得扳件主体1在插拔机盘时更易控制,确保扳件的锁紧与解锁均需人手拨动操作。优选的,阻尼垫片5由硫化橡胶制成,其弹性和压缩性较好,扳件与机盘配合时,阻尼垫片5较好的弹性和压缩性能够减小扳件与机盘之间的配合误差。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见图2至图3所示,所述扳件主体1上在转轴孔4位置处还设置有沉台6,所述沉台6的直径大于转轴孔4的直径,所述翻铆轴2顶部设置有与沉台6相匹配的轴座23;扳件主体1上在转轴孔4位置处设置沉台6,并在翻铆轴2顶部设置与其匹配的轴座23,使得翻铆轴2与扳件主体1的配合更加紧密,翻铆轴2完全套入到扳件主体1转轴孔4及机盘面板安装孔3中,便于安装,表面更平整,外形更美观,有利于减小扳件与机盘面板配合后的厚度,使其整体高度在电路印制板元件面以下,不影响机盘的出口布局,提升物理出口布局数量,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的,所述轴座23顶面中心位置处沿轴座23轴线开设有便于加工及安装的通孔;通过该通孔,方便电装车间组装安装有扳件的机盘与PCB。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扳件主体1包括手持端11、插拔端12和连接部13,所述手持端11与插拔端12平行设置于不同的高度平面内,并通过连接部13倾斜过渡连接;将手持端11与插拔端12设置于不同的高度平面内,并通过连接部13倾斜过渡连接,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减小扳件厚度,为机盘的出口布局留下足够的空间,并且在组装完成后,线缆及尾纤可从扳件上方通过,扳件起到分线槽的作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参见图2至图4所示,所述手持端11为扁平状,手持端11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111;手持端11为扁平状,方便握持,其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111,可节省材料,减轻扳件重量,使其使用更加灵活,另外,还可以增大扳件与人手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扳件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端11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悬挂扳件的中空部112;中空部112可用于扳件在转运过程中及使用前的悬挂,并且可将设有扳件型号和插拔机盘型号的标签通过中空部112悬挂于扳件上,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标签判断选取所需的扳件,操作方便、清楚。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孔4设置于插拔端12上,插拔端12上还设置有内齿面7和外齿面8,所述内齿面7向外齿面8方向倾斜;内齿面7向外齿面8方向倾斜,使其在与机盘配合时能够直接与机盘竖直方向的配合面接触,不至于存在切向的分力,因此,即使当扳件的插拔力较大时,也不至于损坏机盘,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13两端在与手持端11、插拔端1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弧形的过渡部14;设置弧形过渡部14可避免应力集中,提高扳件整体强度,延长扳件使用寿命,并且外形更加美观、大方。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端11、连接部13和插拔端12一体成型设置;即扳件本体1整体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规划全新造型、结构形式,实现1:6大省力比,确保即使应用于60Kg.f大插拔力机盘上单扳件施力只需5Kg.f,提高可操作性;规划全新外观形式,简化结构,在保证施力强度的前提下对扳件本体的厚度和选装机构的尺寸进行最大程度压缩。为实现扳件免电装环节装配,扳件采用新型定制翻铆轴2,由钣金厂商一次完成加工装配;为满足现有架构形式同步推广应用,采取沿用传统扳件内扳形式及配合曲线形式。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形式可适用不同省力比扳件,可实现不同规格机盘使用扳件风格的统一,利于提高产品可识别性;且在产品开发项目中已做产品设计应用,并作为后续平台产品开发使用的优选方案,必将在后续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产生客观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且扳件厚度在电路印制扳元件面以下,不影响机盘的出口布局,提升物理出口布局数量,利于市场竞争提升性价比。
在装配过程中,先将扳件本体1、阻尼垫片5依次放置与机盘面板上,并以扳件本体1上的转轴孔4、阻尼垫片5上的中心孔、机盘面板安装孔3对位,然后将翻铆轴2依次穿过扳件本体1、阻尼垫片5及机盘面板安装孔3,使翻铆轴2上的第一台阶部21、第二台阶部22、轴座23分别与机盘面板安装孔3、转轴孔4、沉台6连接配合,将整体组件在翻铆机上翻铆实现固定,无需电装车间装配。扳件利用阻尼垫片5实现任意位置可停滞,确保扳件锁住与解锁均需人手拨动来操作;线缆、尾纤可从扳件上侧通过,扳件亦可作为分线槽。拔盘时,先将线缆、尾纤拔掉,直接单手对触发块施力即可实现解锁拔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扳件主体(1),所述扳件主体(1)上设置有与机盘面板安装孔(3)相对应的转轴孔(4),所述转轴孔(4)的直径大于机盘面板安装孔(3)的直径;
翻铆轴(2),所述翻铆轴(2)上依次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转轴孔(4)相匹配的第一台阶部(21),及与所述机盘面板安装孔(3)相匹配的第二台阶部(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扳件主体(1)与机盘面板安装孔(3)之间的阻尼垫片(5),所述阻尼垫片(5)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可露出机盘面板安装孔(3)的中心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件主体(1)上在转轴孔(4)位置处还设置有沉台(6),所述沉台(6)的直径大于转轴孔(4)的直径,所述翻铆轴(2)顶部设置有与沉台(6)相匹配的轴座(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23)顶面中心位置处沿轴座(23)轴线开设有便于加工及安装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件主体(1)包括手持端(11)、插拔端(12)和连接部(13),所述手持端(11)与插拔端(12)平行设置于不同的高度平面内,并通过连接部(13)倾斜过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1)为扁平状,手持端(11)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1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1)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悬挂扳件的中空部(11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4)设置于插拔端(12)上,插拔端(12)上还设置有内齿面(7)和外齿面(8),所述内齿面(7)向外齿面(8)方向倾斜。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两端在与手持端(11)、插拔端(1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弧形的过渡部(14)。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1)、连接部(13)和插拔端(12)一体成型设置。
CN201820584725.3U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Active CN208029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4725.3U CN208029260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4725.3U CN208029260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9260U true CN208029260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1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4725.3U Active CN208029260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9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5746U (zh) 一种新型手按发电门铃
EP1041616A4 (en) ELECTRONIC STRESS RELAXATION COMPARTMENT, STRAIN RELAXATION CONNECTION CHART, AND BODY MOUNTED ON THE ELECTRONIC STRESS RELAXATION PIECE
CN206708741U (zh) 一种具有便捷固定结构的灯体
CN208029260U (zh) 一种紧凑型免装配扳件
CN206022806U (zh) 一种具有卷线功能的插线板
CN207339335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1103321Y (zh) 一种转轴淋浴门
CN211019689U (zh) 便于拆装的线路板
CN208820697U (zh) 一种分体式电源适配器
WO2000046419A3 (de) Metallisierbares formteil
CN208367643U (zh) 一种电磁固定式无线鼠标
CN206363697U (zh) 一种曲面显示器翻转治具
CN206059693U (zh) 结构改良的端子台连接端子
CN201063406Y (zh) 连接器结构改良
CN206042606U (zh) 插箱
CN208368857U (zh) 路灯板压电连接器
CN208272265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集成接口
CN209422283U (zh) 一种控制盒及轮椅
CN214597080U (zh) 一种可拆卸式啦啦队花球
CN219718076U (zh) 一种电流转换装置
CN109812451A (zh) 一种吊扇叶片组件
CN215360497U (zh) 一种环保印刷烘干装置
CN105644664A (zh) 一种头机及自行车
CN211128680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pcb电路板
CN208312025U (zh) 组装面框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