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9043U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9043U
CN208029043U CN201721929616.2U CN201721929616U CN208029043U CN 208029043 U CN208029043 U CN 208029043U CN 201721929616 U CN201721929616 U CN 201721929616U CN 208029043 U CN208029043 U CN 208029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body
earphone cable
auricular
ear headphones
ho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96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金富
曾火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aknis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right Hua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right Hua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right Hua W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96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9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9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9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耳机线的两端的两个耳壳,两个耳壳内分别设置有喇叭,耳壳连接有用于让人握住的手握件,手握件设置有引线管,耳机线的两端分别经两个引线管后分别进入两个耳壳并分别连接于两个喇叭;手握件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手握件,且在手握件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从而使得手握件在不会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的前提下,便于拔出耳壳,避免了耳机线因被拉扯多次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设备,能够让使用者在不干扰到其他人的前提下,接收到电子设备的音频。目前的耳机包括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的优势在于占据空间少,便于携带。
但是,目前的入耳式耳机有着以下不足:由于耳壳较小,因此当使用者佩戴使用完以后想要拔出耳机时,需要通过拉扯耳机线的方式拔出,多次使用以后容易使得耳机线因拉扯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便于取出耳壳,从而避免耳机线因被拉扯多次而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耳机线的两端的两个耳壳,两个耳壳内分别设置有喇叭,耳壳连接有用于让人握住的手握件,手握件设置有引线管,耳机线的两端分别经两个引线管后分别进入两个耳壳并分别连接于两个喇叭;手握件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
所述耳机线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线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喇叭;所述第一线体套设有卡线管,所述卡线管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线体的卡槽。
进一步的,手握件与引线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的连接处延伸设有用于外接电子设备的外接线,所述卡线管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让所述第一线体、所述第二线体和所述外接线卷绕的卷绕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卷绕件包括基件和盖板,所述基件连接于所述卡线管,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基件,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翻转连接有阻挡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线连接有外接插头,所述盖板安装有用于卡接外接插头的卡爪。
进一步的,所述耳壳远离所述手握件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保护耳朵的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手握件,且在手握件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从而使得手握件在不会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的前提下,便于拔出耳壳,避免了耳机线因被拉扯多次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握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线管和卷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附图标记:1-耳机线,2-耳壳,3-手握件,4-卡线管,5-卷绕件,6-胶套,11-第一线体,12-第二线体,13-外接线,14-外接插头,31-引线管,32-让位弧,41-卡槽,51-基件,52-盖板, 53-阻挡板,54-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线1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耳机线1的两端的两个耳壳2,两个耳壳 2内分别设置有喇叭(图中未标注),耳壳2连接有用于让人握住的手握件3,手握件3设置有引线管31,耳机线1的两端分别经两个引线管31后分别进入两个耳壳2并分别连接于两个喇叭;手握件3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32。
在佩戴本实用新型时,把耳壳2塞入耳朵里,手握件3的让位弧32与使用者的对耳轮贴合,使得使用者不会因手握件3压住对耳轮而感到不舒服;当使用者需要摘下本实用新型时,只需拿住手握件3 将耳壳2取出,即可让耳壳2脱离耳朵,无需用力拉动耳机线1才能使得耳壳2脱离耳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手握件3,且在手握件 3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32,从而使得手握件3在不会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的前提下,便于拔出耳壳2,避免了耳机线1 因被拉扯多次而损坏。
除此以外,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线1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线体11和第二线体12,在第一线体11套设有长度略短于第一线体11的卡线管4,卡线管4设置有卡槽41,该卡线管4优选为由硅胶制成,当需要将耳机收起时,把第二线体12卡入卡槽41内,避免了第一线体11和第二线体12在存放时打结,让本实用新型在取出时无需解开绳结即可直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手握件3与引线管31一体成型,具体为手握件3 与引线管31由金属通过冲压成型,使得手握件3与引线管31可靠连接,避免了手握件3与引线管31解体。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体11和所述第二线体 12的连接处延伸设有用于外接电子设备的外接线13,所述卡线管4 远离所述卡槽4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让所述第一线体11、所述第二线体12和所述外接线13卷绕的卷绕件5。在第二线体12卡接入卡槽41以后,与外接线13一起绕接于卷绕件5,从而减少了本实用新型所占据的空间,便于收纳和存放。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卷绕件5包括基件51和盖板52,所述基件51连接于所述卡线管4,所述盖板52连接于所述基件51,所述盖板52的两侧分别翻转连接有阻挡板53。盖板52用以对卷绕后的耳机线1进行限位,防止耳机线1从X方向散开,而阻挡板53可以翻转的设置,在耳机线1卷绕后将阻挡板53翻转挡住卷绕后的耳机线1,则是用以防止耳机线1在卷绕后从Y方向散开;通过盖板 52和阻挡板53的设置,使得耳机线1能够紧密卷绕在基件51上,保证了耳机线1在卷绕后不会散开。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外接线13连接有外接插头14,所述盖板52安装有用于卡接外接插头14的卡爪54。当让耳机线1在卷绕好以后,把外接插头14卡接在卡爪54内,避免耳机线1自然松散开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壳2远离所述手握件3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保护耳朵的胶套6。由于胶套6是软的,因此当胶套6佩戴入耳朵内时,胶套6能够作为缓冲作用,保证了使用者的舒适感,且保护使用者的耳朵免受耳壳2的碰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耳机线的两端的两个耳壳,两个耳壳内分别设置有喇叭,其特征在于:耳壳连接有用于让人握住的手握件,手握件设置有引线管,耳机线的两端分别经两个引线管后分别进入两个耳壳并分别连接于两个喇叭;手握件设置有用于为人体对耳轮让位的让位弧;
所述耳机线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线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线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喇叭;所述第一线体套设有卡线管,所述卡线管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线体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手握件与引线管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的连接处延伸设有用于外接电子设备的外接线,所述卡线管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让所述第一线体、所述第二线体和所述外接线卷绕的卷绕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件包括基件和盖板,所述基件连接于所述卡线管,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基件,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翻转连接有阻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线连接有外接插头,所述盖板安装有用于卡接外接插头的卡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远离所述手握件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保护耳朵的胶套。
CN201721929616.2U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入耳式耳机 Active CN208029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9616.2U CN208029043U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9616.2U CN208029043U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9043U true CN208029043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1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9616.2U Active CN208029043U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9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1304B2 (en) Anti-tang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rd tangling
US9648408B2 (en) Ear hook with wire hook
CN208029043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6713539A (zh) 可便携蓝牙耳机的手机
CN202957872U (zh) 一种可插放蓝牙耳机的组合式手机护套
CN210274188U (zh) 一种手机多用缠绕线收纳器
CN211630369U (zh) 一种便于收卷的耳机
CN209057333U (zh) 一种耳机收纳装置
CN208226258U (zh) 带有音频功能的充电数据线
CN214281632U (zh) 一种不容易丢失的蓝牙耳机
CN203086698U (zh) 一种防绕线入耳式耳机
CN212588478U (zh) 一种耳壳
CN104427429A (zh) 具有绕线功能的线控耳机
CN204305305U (zh) 记忆自复位型耳机线
CN204104102U (zh) 耳机
CN204350258U (zh) 并排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4392521U (zh) 一种带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的耳机
CN202565429U (zh) 耳机外壳
CN202374429U (zh) 一种伸缩卷轴耳机
EP3113506A1 (en) Earphone with channel for cord management
CN207010926U (zh) 一种耳机
CN204181039U (zh) 一种带助听器的头盔
CN102752683A (zh) 有线手机专用耳机
CN215734399U (zh) 一种可收纳耳机的手机壳
CN210807621U (zh) 一种嵌入式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523580 second floor, building 3, Dapu Industrial Zone, Gangzi village,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yaknis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angzi Dapu Industrial Zone,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LIANGHUA WI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