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3784U -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3784U
CN208023784U CN201721927064.1U CN201721927064U CN208023784U CN 208023784 U CN208023784 U CN 208023784U CN 201721927064 U CN201721927064 U CN 201721927064U CN 208023784 U CN208023784 U CN 208023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plate
keel
inner panel
external wall
wal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70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剑云
曾洁英
郝省玲
赵文占
杨继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UOWEI UNION GROUP XIANGHE STEEL STRUCTUTE Co Ltd
Multi Dimension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Multidimensional Gree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UOWEI UNION GROUP XIANGHE STEEL STRUCTUTE Co Ltd
Multi Dimension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Multidimensional Gree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UOWEI UNION GROUP XIANGHE STEEL STRUCTUTE Co Ltd, Multi Dimension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Multidimensional Gree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UOWEI UNION GROUP XIANGHE STEEL STRUC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70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3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3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3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外墙系统包括:内板,位于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外板,位于装配式房屋的外侧;钢结构,包括钢梁,钢梁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以及结构层,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与钢梁上下并排设置,结构层包括与外板和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龙骨内的保温层。外板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龙骨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梁,内板不承受风载荷,可以提前计算外板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脱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装配式房屋是指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房屋。由于装配式房屋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在施工现场越来越多的应用装配式房屋。
装配式房屋包括起支撑作用的钢结构、与钢结构的钢梁连接的外墙系统。外墙系统包括位于装配式房屋内侧的内板和位于装配式房屋外侧的外板,外板与内板的通常连接方式为粘锚结合。但是,外板与内板粘锚结合时,无法通过计算来预估该连接方式在外板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荷载值,存在外板脱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预估外板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荷载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包括:
内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
外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外侧;
钢结构,包括钢梁,所述钢梁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以及
结构层,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与所述钢梁上下并排设置,所述结构层包括与所述外板和所述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所述龙骨内的保温层。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龙骨上方的钢梁,所述龙骨的顶部与所述钢梁固定,所述龙骨的底部与所述楼板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依次间隔设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龙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龙骨之间填充有所述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内板通过弯折件和固定在所述弯折件上的连接件与所述钢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板通过钻尾自攻螺丝与所述折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龙骨的材料包括镀锌冷弯薄壁型钢,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岩棉。
可选的,所述外板包括位于外层的金属面层和填充在所述金属面层内的保温芯材,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板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可选的,所述结构层和所述内板之间设置有隔汽膜,所述结构层和所述外板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可选的,所述内板的顶部通过U型卡件与所述楼板连接,所述内板的底部填塞木楔和豆石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房屋,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墙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外板与龙骨连接,外板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龙骨与钢梁连接,龙骨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梁,内板不承受风载荷,传力机制可靠,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以通过《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23932)附录A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外板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因此可以提前计算外板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龙骨与钢梁和墙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板和楼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5中:
外板-1;防水透气膜-2;结构层-3’;龙骨-3;保温层-4;隔汽膜-5;内板 -6;钢梁-7;楼板-8;连接件-9;弯折件-10;弯折件-11;膨胀螺栓-12;金属面层-13;保温芯材-14;钻尾自攻螺丝-15;U型卡件-16;射钉-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包括位于装配式房屋内侧的内板6、位于装配式房屋外侧的外板1,以及位于内板6和外板1之间的钢结构和结构层3’。其中,内板6与装配式房屋的楼板8固定。钢结构包括钢梁7。结构层3’和钢梁7上下并排设置在内板6和外板1之间,结构层3’包括与外板1和钢梁7固定的龙骨3以及填充在龙骨3内的保温层4。楼板8 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楼板8。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外板1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3,龙骨3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梁,内板6不承受风载荷,传力机制可靠,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以通过《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23932)附录A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外板1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因此可以提前计算外板1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1脱落的风险。
在内板6和外板1之间依次间隔设有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装配式房屋的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龙骨3,其中相邻两个龙骨3之间填充有保温层4,以简化结构,节约成本,方便加工、安装。龙骨3的截面(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可以为C型、矩形、Z型或者几字形等。
相邻两个楼板8之间设置有一个位于龙骨3上方的钢梁7,龙骨3的顶部与钢梁7的下侧翼固定,龙骨3的底部与楼板8固定。龙骨3嵌入顶部钢梁7 和底部楼板8之间,内板通过连接件9(螺栓)和弯折件10与钢梁7的下翼缘固定,内板通过连接件9(螺栓)、弯折件11和膨胀螺栓12与楼板8固定。龙骨3的材料包括镀锌冷弯薄壁型钢,以方便打孔、提高强度。
保温层4填充在由钢梁7、龙骨3、楼板8组成的框架之内。保温层4的材料包括岩棉,具体地可以为A级不燃的岩棉,以提高防火性能。
外板1通过钻尾自攻螺丝15与龙骨3折板连接,其连接的承载力能力可以通过《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中规定的方法计算。
如图5所示,外板1包括位于外层的金属面层13和填充在金属面层13内的保温芯材14。如此设置,外板1为保温装饰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相邻的两个外板1通过插接结构连接。在金属面层13设有插接结构(插接口),上下相邻的两块金属面层13通过插接结构连接。插接结构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插接结构的构造形式满足防水要求。左右相邻的两块金属面层13之间的间隙进行专门设计,可以使用密封胶条配合密封胶来进行处理。
内板6可以为加气混凝土条板。加气混凝土条板在被人用手敲击时无空鼓感,且加气混凝土条板在安装固定时不影响外板1安装固定。内板6的顶部通过U型卡件16与楼板8(具体地,为顶棚)连接,内板6的底部填塞木楔和豆石混凝土。相对于内板6通过钩头螺栓与钢结构相连来说,上述连接方式适用于高度超过24m的高层建筑。当然,内板6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
保温层4和内板6之间设置有隔汽膜5,保温层4和外板1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2。隔汽膜5和防水透气膜2可以粘贴在结构层3’的内侧和外侧,防水透气膜2有效改善墙体的防水性,隔汽膜5防止水蒸气渗入保温层4,使结构层3’形成无缝覆盖,保证墙体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该装配式房屋包括上述的外墙系统。该装配式房屋中,外板1可以将风荷载传递给龙骨3,龙骨3再将风荷载传递到钢结构,内板6不承受风载荷,传力机制可靠,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以通过《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23932)附录A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外板1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因此可以提前计算外板1的抵抗风荷载的能力,减少外板1脱落的风险。
安装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
1)使用电钻在钢筋混凝土楼板8的指定位置打孔,然后使用膨胀螺栓12 将连接件固定在楼板8上;
2)将龙骨3的顶端通过连接件(螺栓)和弯折件与钢梁7固定,将龙骨3 的底端通过螺栓、弯折件和膨胀螺栓12与楼板8固定,龙骨3的顶端和底端应事先在加工厂打好螺栓孔,将保温材料填充在由钢梁7下翼板,龙骨3和楼板8围成的框架内,形成结构层3’;
3)在结构层3’的内外侧满铺隔汽膜5和防水透气膜2,使用硅酮胶将防水透气膜2、隔汽膜5与龙骨3粘牢,使用岩棉钉将防水透气膜2、隔汽膜5 与保温层4固定;
4)安装外板1和内板6。
其中,可以同时安装外板1和内板6。安装外板1时,使用钻尾自攻螺丝15将外板1固定在龙骨3上。安装内板6时,首先使用射钉17将U型卡件16 固定在楼板8(具体地,为顶棚)上,将内板6板竖起,内板6顶端卡入U型卡槽内,底端用撬棍翘起,用木楔子支撑。然后用吊线和2米靠尺检查内板6 的垂直度和平面,如不符合要求则可使用专用撬棍和木楔子进行调整至符合要求,完成内板6安装。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施工速度,内板6采用的安装方式不影响外板1安装,且无论是否外板1已经安装完毕,内板6都可正常进行安装工作,所以可同时进行内板6和外板1安装。另外,内板6紧贴钢梁7内侧,从楼面通至顶棚,无需对钢梁7进行包覆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施工现场纯干作业,污染小,耗能低,利于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理念;
2、最外侧外板1直接使用钻尾自攻螺丝15钉在龙骨3上即可,与钢结构主体连接方便,便于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应用;
3、最外侧外板1自身抗风承载力及其连接的承载力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安全性更高,适合用在高层建筑中;
4、内侧加气混凝土条板保温、隔声效果好,与实体墙类似,无空鼓感,提高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利于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的推广;
5、结构层3’施工完成之后,内板6和外板1可以同时施工,加快施工速度,且,将钢梁7夹在中间,无需单独对钢梁7进行包覆处理,实现快速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房屋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内侧并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楼板固定;
外板,位于所述装配式房屋的外侧;
钢结构,包括钢梁,所述钢梁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以及
结构层,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与所述钢梁上下并排设置,所述结构层包括与所述外板和所述钢梁固定的龙骨以及填充在所述龙骨内的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龙骨上方的钢梁,所述龙骨的顶部与所述钢梁固定,所述龙骨的底部与所述楼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依次间隔设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龙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龙骨之间填充有所述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通过弯折件和固定在所述弯折件上的连接件与所述钢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通过钻尾自攻螺丝与所述龙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材料包括镀锌冷弯薄壁型钢,所述保温层的材料包括岩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包括位于外层的金属面层和填充在所述金属面层内的保温芯材,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板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和所述内板之间设置有隔汽膜,所述结构层和所述外板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顶部通过U型卡件与所述楼板连接,所述内板的底部填塞木楔和豆石混凝土。
10.一种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墙系统。
CN201721927064.1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Active CN208023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7064.1U CN208023784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7064.1U CN208023784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3784U true CN208023784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7064.1U Active CN208023784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37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311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JP7473695B1 (ja) 2023-01-18 2024-04-23 豐溢 楊 鉄骨構造建物外殻の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311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JP7473695B1 (ja) 2023-01-18 2024-04-23 豐溢 楊 鉄骨構造建物外殻の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2359C2 (ru) Элемент многослойной легкой 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панел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WO2014187726A1 (en) An insulating wall, a column assembly therefore and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uch insulating wall
RU110793U1 (ru) Энергоэффективное малоэтажное здание
CN108222311A (zh) 一种外墙系统及安装方法、装配式房屋
CN208023784U (zh) 一种外墙系统及装配式房屋
CN105178502A (zh) 一种新型轻质复合条板外墙及其装配方法
RU108464U1 (ru)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панель
CN111005442B (zh) 一种结合轻钢的sip板式结构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210369561U (zh) 一种防火装饰一体化钢梁
CN207660135U (zh) 中空装配式墙板系统
CN207277619U (zh) 型钢加强型轻钢龙骨隔墙
CN206971507U (zh) 一种轻钢龙骨桁架梁alc板装配式组合楼盖
CN205399657U (zh) 轻钢节能装配式房屋
CN207538202U (zh) 轻钢复合结构房屋
CN207672806U (zh) 一种中空装配式墙板系统
RU62128U1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малоэтажных зданий с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м каркасом
EP2224071A2 (en) A high-insulation concrete panel, its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its use
CN205637661U (zh) 多层轻钢结构别墅
CN207277534U (zh)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带屋架的条板墙体房屋
CN109779040B (zh) 预制装配式轻型木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7277535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轻质条板房屋体系
CN207469509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外墙外保温装饰系统
CN206328868U (zh) 一种压型金属板、保温板、水泥板组合墙体
CN206337691U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结构楼板
CN211850124U (zh) 一种pec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