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2925U -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2925U
CN208022925U CN201820115996.4U CN201820115996U CN208022925U CN 208022925 U CN208022925 U CN 208022925U CN 201820115996 U CN201820115996 U CN 201820115996U CN 208022925 U CN208022925 U CN 208022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lease
water
heavy metal
bacterial man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59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鲁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159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2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2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29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其颗粒形体为球体(4),球体(4)的直径为100‑150um,球体(4)由位于最外层的保水缓释层(1)、位于中间层的有机肥料层(2)和位于最内层的生物菌层(3)组成,所述保水缓释层(1)的厚度为25‑40um,所述有机肥料层(2)的厚度为35‑60um,所述生物菌层(3)为核心层,所述生物菌层(3)的厚度为40‑50um。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具有缓释释放肥效、肥效增效剂、土壤修复剂和病害抑制剂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良荒漠化土壤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土壤严重板结,失去肥力;化肥和农药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环境污染;残留于果蔬表面的化肥农药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品种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致使农药也越用量越大、越用毒越强;农民在喷洒农药时,更是深受其害。
目前,市场上的菌肥剂形主要有粉剂、可湿性粉剂、胶囊、乳剂、和水悬浮剂等几种剂形。由于菌肥中有益菌中含有蛋白、孢子、发酵残留物等成分,所以乳剂和水悬浮剂容易腐败变质,导致保质期较短。粉剂需要专用药械喷粉使用,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吸入,并发生粉剂漂移,污染环境。因此,粉剂、乳剂、胶囊和水悬浮剂等菌肥不受人们的欢迎,在市场上十分少见。可湿性粉剂较为常用,易溶于水,喷雾施用,但是,使用前需要将其倒入水中并搅拌溶解,很容易沾染到使用者的皮肤上,并且需要背上喷药器械在田里来回走动,需要较多的人力,耗时耗力。同时,可湿性粉剂对天气也有选择性,喷雾过程中不能有大风,如若喷施过后下雨,对菌肥的作用也会大大降低,需在雨后重新进行补喷等措施。
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农业用地土壤荒漠化、有害重金属含量增加和土壤结构破坏等严重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多功能缓释菌肥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其形状加大了与作物根系接触面积,把颗粒剂用于作物根系的土壤内,在能够高效缓慢释放的同时延伸渗透到以根系为中心的多个方向,在植物根系的土壤周围形成以颗粒剂为中心的益菌圈,尤其适合保水吸附重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其颗粒形体为球体,球体的直径为100-150um,球体由位于最外层的保水缓释层、位于中间层的有机肥料层和位于最内层的生物菌层组成,所述保水缓释层的厚度为25-40um,所述有机肥料层的厚度为35-60um,所述生物菌层为核心层,所述生物菌层的厚度为40-50u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在保水缓释层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释放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在保水缓释层和有机肥料层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释放凹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能将抗病生防性微生物与植物营养性微生物有机复合,多种有机营养合理搭配,使产品具有缓慢释放肥效、肥效增效剂、土壤修复剂和病害抑制剂的功能,利用具有释放功能的颗粒剂,释放功能可深入到土壤根系的各个方向、产品高效、稳定、易于生产、使用方便、无污染和残留、对土壤环境更加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水缓释层;2-有机肥料层;3-生物菌层;4-球体;5-第一释放凹点;6-第二释放凹点。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树种或连续多年不间隔地种植甘蔗、西瓜、香蕉等经济作物而出现的土地表面板结或土地沙化,土地贫瘠,土地肥力下降甚至枯竭的现象,利用世界首创的优势生物基因表型诱导技术(Super Bio-Gene PhenotypeInduction Technology,简称有益菌基因表型诱导技术),并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种植、防病、治病等多方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试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发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荒漠化土壤的保水吸附重金属多功能菌肥缓释颗粒。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其颗粒形体为球体4,球体4的直径为100-150um,球体4由位于最外层的保水缓释层1、位于中间层的有机肥料层2和位于最内层的生物菌层3组成,所述保水缓释层1的厚度为25-40um,所述有机肥料层2的厚度为35-60um,所述生物菌层3为核心层,所述生物菌层3的厚度为40-50um。
其中,保水缓释层1由秸秆粉和米糠混合可溶于水的有机聚合物构成,有机肥料层2由家禽粪和家畜粪混合构成,生物菌层3由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混合硅藻土或泥炭构成,所述的有机聚合物为有机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保水缓释层1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释放凹点5。具体地,第一释放点5的数量设置为40-60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保水缓释层1和有机肥料层2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释放凹点6。具体地,第二释放点6的数量设置为30-50个。
具体使用时,在一个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球体4上,既可以不设置释放点,可以单独设置第一释放点5,可以单独设置第二释放点6,也可以第一释放点5和第二释放点6同时设置。这种在菌肥外部及内部分别设置释放点的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能够向以根系为中心的多个方向缓慢扩散,形成以根系为中心的益菌圈,使有益菌群大量繁殖,变为优势种群,可抑制或杀死致病真菌和细菌,从而减少有害病原的危害。
具体地,所述菌肥颗粒包括如下组份的配方:
质量百分比为20%-40%的家禽粪,质量百分比为20%-40%家畜粪,质量百分比为3%-8%的有机聚合物(有机胶),质量百分比为8%-12%的硅藻土或泥炭,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秸秆粉,质量百分比为2%-10%的米糠,质量百分比为0.5%-10%的生物菌液;所述用于改良荒漠化土壤的保水吸附转化重金属菌肥的总养分含量N(氮)+P2O5(磷)+K2(钾)≥8%,所述用于改良荒漠化土壤的保水吸附转化重金属菌肥的有机质≥20%、特制菌肥有机质≥45%、腐殖酸含量≥10%,所述生物菌液的有效菌群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2000万/克。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改良荒漠化土壤的保水吸附重金属菌肥缓释颗粒,具有亲水特性,在短时间内吸纳比自身高几十到上百倍的水分,当干旱时,它又可以缓慢地释放水分;该产品能改良土壤结构并提高土壤保水性能,从而减少雨水和养分流失,维持土壤肥力,营造有益作物根系生长的土壤水肥微环境,又称“土壤微型水库”;提高水肥利用率,解决干旱缺水,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农用之后,尤其是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施用本品,能够很有效的起到吸水、保水、保墒、营养、缓释、生根、促根和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配备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具体具有以下功能:
连续使用本品,利用本颗粒的缓释性,可显著改善土壤板结、荒漠化土壤、中和碱性、降低土壤盐碱性危害。降解农残,能对土壤里重金属吸附转化,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
连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菌肥缓释颗粒,由于其保水、节水性,可使灌溉用水量节省10%,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使用该农业植物资源后能使得在土壤表层0-20cm深度的水分含量增加了10-25%,同时肥效能够延长15%的时间,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止土壤荒漠化的出现,甚至还能改良荒漠化土壤,增加我国的可耕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适宜作物有:脐橙、柚子、柑桔、香蕉、荔枝、火龙果、百香果等果树类;茄子、西红柿、芹菜、土豆、竹笋等蔬菜类;黄瓜、西瓜、甜瓜等瓜类;甘蔗、花生、茶叶、药材、草坪、花卉、草、牧草等经济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本实用新型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呈棕黑色、无异味,具体使用方法为:
1、作基肥和追肥。可冲施、穴施、沟施或灌根,既能单独使用,也能与化肥、有机肥混合施用,菌肥的最佳活性菌状态,肥效持久,具有疏松土壤,造土活性强,微生物繁殖快,养分均衡。
2、使用量:一般经济作物300-500公斤/亩,特种作物等800-1000公斤/亩,产量提高30%以上,成熟期提前7-10天,瓜果含糖量提高2-3度,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其颗粒形体为球体(4),球体(4)的直径为100-150um,球体(4)由位于最外层的保水缓释层(1)、位于中间层的有机肥料层(2)和位于最内层的生物菌层(3)组成,所述保水缓释层(1)的厚度为25-40um,所述有机肥料层(2)的厚度为35-60um,所述生物菌层(3)为核心层,所述生物菌层(3)的厚度为40-50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在保水缓释层(1)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一释放凹点(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在保水缓释层(1)和有机肥料层(2)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释放凹点(6)。
CN201820115996.4U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22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5996.4U CN20802292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5996.4U CN20802292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2925U true CN208022925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2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599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2292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2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542A (zh) * 2022-04-15 2022-07-29 南京大源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药丸式种子包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542A (zh) * 2022-04-15 2022-07-29 南京大源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药丸式种子包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2846B (zh) 盐碱地改良方法
CN105777329B (zh) 一种固态复合生物多控保水保湿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292615B (zh) 应用生物技术种植无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
CN106220391A (zh) 水稻专用肥
CN102417411B (zh) 可代替化肥农药使用的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203B (zh) 微纳气泡水灌溉水稻的增氧栽培法
CN108373380A (zh) 一种盆栽蔬菜块状有机种植基质及其压缩方法
CN106220328A (zh) 小麦配方肥
CN108456109A (zh) 一种促进还田秸秆腐解的方法
CN1179881A (zh) 经济林根基节水栽培系列技术
CN106588424A (zh)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专用缓释肥料
CN107637438A (zh) 一种油菜绿色耐候高产种植方法
CN103651041A (zh) 一种在高寒高温状态下栽植树苗的方法
CN107324945A (zh) 一种利用畜禽粪生产颗粒状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7155432A (zh) 一种提高农作物的β‑葡聚糖含量并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09912342A (zh)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有机微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170A (zh) 一种用于转能供肥、增加土壤肥力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29996A (zh) 一种有机营养土
CN108975992A (zh) 一种用于改良土壤的保水吸附转化重金属菌肥
CN107118777A (zh) 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2626A (zh) 苦丁茶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76327A (zh) 高效型有机肥
CN110054525A (zh) 一种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保水剂及其制备工艺
CN208022925U (zh) 一种保水吸附重金属缓释菌肥颗粒
CN107439187A (zh) 一种绿色环保高产优质菊花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