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5314U -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5314U
CN208015314U CN201820518818.6U CN201820518818U CN208015314U CN 208015314 U CN208015314 U CN 208015314U CN 201820518818 U CN201820518818 U CN 201820518818U CN 208015314 U CN208015314 U CN 20801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chanism
bearing plate
case
card
auxiliar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188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平
郭文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5188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531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包括接插箱、锁闭机构、辅助承重板和母线槽主体,所述接插箱顶壁上固定辅助承重板,所述辅助承重板上设置锁闭机构,且该辅助承重板相配合卡扣于母线槽主体底壁上,并可沿所述母线槽主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锁闭机构设置为包括一对Z字形卡扣、滑动插片和压扣板;所述母线槽主体的两个侧板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所述辅助承重板的两端与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该锁闭机构,简单实用,能够保证接插箱在母线槽主体上任意位置的方便可靠安装,同时可提高接插箱与母线槽主体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接插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配电系统中的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在强电供配电领域中一直存在母线槽系统不能通过模块化设计达到便利部署及便于运维的问题。目前母线槽的设计形式为即插即用式,但因其设计与实际应用脱节,也带来诸多母线部署与运行维护上的困扰与不便,造成设计目的与应用不符的现状。现有的母线无论是定点式亦或全点位结构,均沿用可用性设计思路,而插接箱是母线槽的一部分,其是一种悬臂梁结构形式。插接箱通常是靠自身铜接片的张力,夹在母线槽接口处的导电铜排来实现插接,由于插接箱与母线槽为悬臂安装结构,故在插接箱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插接箱插装完成后加装固定机构,但对于安装环境复杂的情况,该装配过程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安装方式灵活性及可靠性不高,而且使得装配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够保证接插箱在母线槽主体上任意位置的灵活方便可靠安装,同时可提高接插箱与母线槽主体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接插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的问题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中所述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包括接插箱、锁闭机构、辅助承重板和母线槽主体,所述接插箱顶壁上固定辅助承重板,所述辅助承重板上设置锁闭机构,且该辅助承重板相配合卡扣于母线槽主体底壁上,并可沿所述母线槽主体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锁闭机构设置为包括一对Z字形卡扣、滑动插片和压扣板,一对所述Z字形卡扣相对应设置于辅助承重板上,一对所述Z字形卡扣之间通过弹簧组连接,且一对Z字形卡扣靠近辅助承重板的部分上相对应设置限位卡凸,所述滑动插片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之间,且该滑动插片的厚度小于限位卡凸的高度,所述压扣板相配合扣设于滑动插片上,且该压扣板的两端固定于辅助承重板上;
所述母线槽主体的两个侧板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所述辅助承重板的两端与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相配合;
所述Z字形卡扣和辅助承重板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与下连接滑道的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插片设置为由扩撑部、梯形过渡部一、卡紧部一、连接部、梯形过渡部二与卡紧部二依次连接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插片由插接段和锁止段相互垂直一体成型,所述插接段滑动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之间,且该插接段设置为由扩撑部、梯形过渡部一、卡紧部一、连接部、梯形过渡部二与卡紧部二依次连接一体成型,所述卡紧部二的末端垂直设置锁止段。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段由贴合部与U型槽部一体成型,所述贴合部垂直设置于卡紧部二的末端,且该贴合部与接插箱的侧壁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箱靠近锁止段的侧壁上设置旋转锁扣,所述旋转锁扣设置为包括安装座、支撑轴和旋转手柄,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接插箱的侧壁上,且该安装座上固定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相配合活动套设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的厚度与U型槽部的槽宽相配合。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Z字形卡扣的竖直壁面上相对应设置多组勾台,所述勾台共轴线且等间距布置于Z字形卡扣的竖直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组由布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之间的多组弹簧组成,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其的勾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扩撑部的截面设置为呈矩形或者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锁闭机构和辅助承重板的配合,能够保证接插箱在母线槽主体上任意位置的灵活方便可靠安装,同时可提高接插箱与母线槽主体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接插箱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的问题。
(2)通过改变滑动插片在一对Z字形卡扣之间的位置,并结合限位卡凸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接插箱整体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或者拆卸时,推动或拉动滑动插片移动,从而将一对Z字形卡扣向两侧撑开或者收缩,以使得Z字形卡扣在滑动插片的外扩力的辅助下扣合或者在弹簧组弹性力的辅助下脱离下连接滑道,实现接插箱在母线槽主体上任意位置的简单可靠安装。
(3)通过压扣板的设计,能够对滑动插片在X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对Z字形卡扣在Y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以保证滑动插片沿Y方向(即平行辅助承重板轴线方向)、Z字形卡扣沿X方向的良好滑动。
(4)通过扩撑部能够在进行接插箱的安装时,方便滑动插片整体将一对Z字形卡扣向两侧撑开,而梯形过渡部一与梯形过渡部二则均可辅助实现滑动插片整体的良好移动,并在滑动插片整体使得一对Z字形卡扣向两侧撑开至扣合于下连接滑道上或者由下连接滑道上脱离时,由卡紧部一与卡紧部二在限位卡凸的辅助下,以及弹簧组的作用下,实现一对Z字形卡扣之间位置的可靠锁定。
(5)通过滑动插片设计为插接段和锁止段一体成型结构,并在旋转锁扣的辅助下,保证将一对Z字形卡扣可靠锁定于下连接滑道上或者由下连接滑道上脱离,且由旋转锁扣防止滑动插片沿辅助承重板轴线方向上的松退,以进一步提高接插箱在母线槽主体上的可靠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部分接插箱与锁闭机构部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部分接插箱与锁闭机构部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压扣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锁闭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锁闭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插箱及锁闭机构整体在母线槽主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接插箱10,安装座101,支撑轴102,旋转手柄103,锁闭机构20,Z字形卡扣201,滑动插片202,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卡紧部二2026,压扣板203,弹簧组204,限位卡凸205,辅助承重板30,母线槽主体40,下连接滑道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包括接插箱10、锁闭机构20、辅助承重板30和母线槽主体40,接插箱10顶壁上通过螺栓紧固辅助承重板30,辅助承重板30上设置锁闭机构20,且该辅助承重板30相配合卡扣于母线槽主体40底壁上,并可沿母线槽主体40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锁闭机构20和辅助承重板30的配合,能够保证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灵活方便可靠安装,同时可提高接插箱10与母线槽主体40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接插箱10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的问题。
其中,接插箱10包括壳体和插接机构,壳体的内腔左部分设置插接机构;插接机构设置为包括调节螺杆、导向杆、导向块、阶梯垫块和插爪,调节螺杆竖直穿设于壳体的底壁上,且该调节螺杆的上端旋配设置导向块,导向杆由下至上依次竖直穿过壳体的底壁、导向块与壳体的顶壁,导向块的上部分设置插爪,且该导向块的上方设置阶梯垫块,阶梯垫块穿设于壳体的顶壁上,且该阶梯垫块中竖直穿设插爪的上部分;插爪设置为包括火线插爪和零、地线插爪,火线插爪与零、地线插爪的下部分相邻且共轴线设置于导向块中,且火线插爪与零、地线插爪的上部分均竖直穿过阶梯垫块,火线插爪的顶端设置为高于零、地线插爪的顶端,且火线插爪设置为三组,零、地线插爪设置为两组,三组火线插爪与两组零、地线插爪等间距布置。
如图4所示,锁闭机构20设置为包括一对Z字形卡扣201、滑动插片202和压扣板203,一对Z字形卡扣201相对应设置于辅助承重板30上,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通过弹簧组204连接,且一对Z字形卡扣201靠近辅助承重板30的部分上相对应设置限位卡凸205,滑动插片202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且该滑动插片202的厚度小于限位卡凸205的高度,压扣板203相配合扣设于滑动插片202上,且该压扣板203的两端固定于辅助承重板30上,具体地,滑动插片202设置为304不锈钢滑动插片202,通过改变滑动插片202在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的位置,并结合限位卡凸205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接插箱10整体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或者拆卸时,推动或拉动滑动插片202移动,从而将一对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撑开或者收缩,以使得Z字形卡扣201在滑动插片202的外扩力的辅助下扣合或者在弹簧组204弹性力的辅助下脱离下连接滑道401,实现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简单可靠安装,该过程中,作用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上的操作力方向与对其的作用力方向垂直,故使得其脱出风险小,且由于滑动插片202仅在宽度方向上受到一对Z字形卡扣201被撑开时拉簧组的拉力,所以使得操作力较小,减轻了安装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通过压扣板203的设计,能够对滑动插片202在X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对Z字形卡扣201在Y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以保证滑动插片202沿Y方向(即平行辅助承重板30轴线方向)、Z字形卡扣201沿X方向的良好滑动。
母线槽主体40的两个侧板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401,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与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401相配合。
Z字形卡扣201和辅助承重板3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与下连接滑道401的结构相配合。
滑动插片202设置为由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依次连接一体成型,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的厚度相同,其中,扩撑部2021的宽度小于梯形过渡部一2022的宽度,梯形过渡部一2022的宽度小于卡紧部一2023的宽度,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梯形过渡部二2025设置为相同结构,卡紧部一2023与卡紧部二2026设置为相同结构,连接部2024的宽度小于梯形过渡部二2025的宽度,同一Z字形卡扣201上相邻两限位卡凸205之间的间距大于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卡紧部一2023的长度之和,通过扩撑部2021能够在进行接插箱10的安装时,方便滑动插片202整体将一对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撑开,而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梯形过渡部二2025则均可辅助实现滑动插片202整体的良好移动,并在滑动插片202整体使得一对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撑开至扣合于下连接滑道401上或者由下连接滑道401上脱离时,由卡紧部一2023与卡紧部二2026在限位卡凸205的辅助下,以及弹簧组204的作用下,实现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位置的可靠锁定。
压扣板203设置为包括盖板、连接板和安装板,盖板的两端向下竖直一体成型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盖板的一端外侧垂直且一体成型安装板,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封闭插孔,封闭插孔的结构与卡紧部一2023的结构相配合,盖板的下表面至辅助承重板30上表面的间距等于限位卡凸205至辅助承重板30上表面的高度。
一对Z字形卡扣201的竖直壁面上相对应设置多组勾台,勾台共轴线且等间距布置于Z字形卡扣201的竖直壁面上,另外,辅助承重板30与一对Z字形卡扣201相接触的壁面上相对应分别设置滑槽和移动块,以在滑动插片202的推拉过程中,进一步保证Z字形卡扣201沿X方向在辅助承重板30上的方便滑动,同时可提高滑动插片202对Z字形卡扣201的推动性能。
弹簧组204由布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的多组弹簧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其的勾台上。
扩撑部2021的截面设置为呈矩形或者三角形。
实施例2: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滑动插片202由插接段和锁止段相互垂直一体成型,插接段滑动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且该插接段设置为由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依次连接一体成型,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的厚度相同,卡紧部二2026的末端垂直设置锁止段,其中,扩撑部2021的宽度小于梯形过渡部一2022的宽度,梯形过渡部一2022的宽度小于卡紧部一2023的宽度,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梯形过渡部二2025设置为相同结构,卡紧部一2023与卡紧部二2026设置为相同结构,连接部2024的宽度小于梯形过渡部二2025的宽度,同一Z字形卡扣201上相邻两限位卡凸205之间的间距大于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卡紧部一2023的长度之和。
锁止段由贴合部与U型槽部一体成型,贴合部垂直设置于卡紧部二2026的末端,且该贴合部与接插箱10的侧壁相平行。
接插箱10靠近锁止段的侧壁上设置旋转锁扣,即接插箱10的壳体上靠近锁止段处设置旋转锁扣,旋转锁扣设置为包括安装座101、支撑轴102和旋转手柄103,安装座101固定于接插箱10的侧壁上,且该安装座101上固定支撑轴102,支撑轴102上相配合活动套设旋转手柄103,旋转手柄103的厚度与U型槽部的槽宽相配合,通过滑动插片202设计为插接段和锁止段一体成型结构,并在旋转锁扣的辅助下,保证将一对Z字形卡扣201可靠锁定于下连接滑道401上或者由下连接滑道401上脱离,且由旋转锁扣防止滑动插片202沿辅助承重板30轴线方向上的松退,以进一步提高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的可靠安装。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与实时例1或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压扣板203设置为包括盖板、连接板和安装板,盖板的两端向下竖直一体成型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盖板的一端外侧垂直且一体成型安装板,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开口插孔,盖板的下表面至辅助承重板30上表面的间距等于限位卡凸205至辅助承重板30上表面的高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简单实用,能够保证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方便可靠安装,同时可提高接插箱10与母线槽主体40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接插箱10因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等易掉落的问题。
适用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该锁闭机构20与接插箱10的安装以及其整体在母线槽主体40上的装配过程如下:
1、在完成壳体和插接机构等零部件组装后的接插箱10顶壁上,通过螺栓紧固辅助承重板30;
2、将一对Z字形卡扣201相对应放置于辅助承重板30上;
3、再在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相配合扣设压扣板203,并通过螺栓将压扣板203的两端锁紧于辅助承重板30上,从而能够对Z字形卡扣201在Y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以保证Z字形卡扣201沿X方向的良好滑动;
4、使得滑动插片202由封闭插孔插入,且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该过程中,保证梯形过渡部一2022和卡紧部一2023处于相邻两限位卡凸205之间,而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位处于限位卡凸205外侧,即此时滑动插片202为待锁闭状态,为后期接插箱10整体在母线槽主体40任意位置的方便安装作准备,而压扣板203可对滑动插片202在X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以保证滑动插片202沿Y方向(即平行辅助承重板30轴线方向)滑动;
5、之后将弹簧组204中各弹簧的两端分别勾设固定于每组相对应的勾台上,以在接插箱10整体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或者拆卸时,推动或拉动滑动插片202移动,使得Z字形卡扣201在滑动插片202的外扩力的辅助下扣合或者在弹簧组204弹性力的辅助下脱离下连接滑道401,实现一对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撑开或者收缩的动作,从而完成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简单可靠安装或拆卸,该过程中操作力较小,减轻了安装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6、在需进行接插箱10于母线槽主体40上的安装时,由母线槽主体40垂直其轴线的端部,借助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与下连接滑道401相配合的结构,先将接插箱10整体侧推至母线槽主体40中,或者由母线槽主体40平行其轴线的端部,借助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与下连接滑道401相配合的结构,先将接插箱10整体从母线槽主体40底部插入,使得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即辅助承重板30相对应的两侧壁)扣设于下连接滑道401的底部上,故具有该锁闭结构的接插箱的安装灵活性好,既能侧推式安装,又可插入式安装;
7、完成步骤6后,推动滑动插片202移动,使得扩撑部2021将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外撑,并在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梯形过渡部二2025的导向下,方便卡紧部一2023与卡紧部二2026进入相对应的两限位卡凸205之间,此时Z字形卡扣201在滑动插片202的外扩力的辅助下扣合于下连接滑道401的顶部上(适用于实施例1),待锁止段的内侧壁面与安装有旋转锁扣的壳体的外壁面相接触时,然后转动旋转手柄103,使得旋转手柄103恰好可放置于U型槽部中,由旋转锁扣防止滑动插片202沿辅助承重板30轴线方向上的松退,以进一步提高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的安装可靠性(适用于实施例2),从而完成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简单可靠安装;
8、最后,旋转调节螺杆,使得导向块在导向杆的辅助下直线升降,则导向块带着其上的插爪在阶梯垫块的辅助下上下移动,实现插爪在母线槽主体40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从而完成插接箱在母线槽主体40中的良好装配,简单实用。
适用于实施例3,该锁闭机构20与接插箱10的安装以及其整体在母线槽主体40上的装配过程如下:
1、在完成壳体和插接机构等零部件组装后的接插箱10顶壁上,通过螺栓紧固辅助承重板30;
2、将一对Z字形卡扣201相对应放置于辅助承重板30上;
3、使得滑动插片202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该过程中,保证梯形过渡部一2022和卡紧部一2023处于相邻两限位卡凸205之间,而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位处于限位卡凸205外侧,即此时滑动插片202为待锁闭状态,以为后期接插箱10整体在母线槽主体40任意位置的方便安装作准备;
4、再在滑动插片202上相配合扣设压扣板203,并通过螺栓将压扣板203的两端锁紧于辅助承重板30上,同时压扣板203也扣压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靠近辅助承重板30的部分上,从而能够对滑动插片202在X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对Z字形卡扣201在Y方向和Z方向进行限位,以保证滑动插片202沿Y方向(即平行辅助承重板30轴线方向)、Z字形卡扣201沿X方向的良好滑动;
5、之后将弹簧组204中各弹簧的两端分别勾设固定于每组相对应的勾台上,以在接插箱10整体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或者拆卸时,推动或拉动滑动插片202移动,使得Z字形卡扣201在滑动插片202的外扩力的辅助下扣合或者在弹簧组204弹性力的辅助下脱离下连接滑道401,实现一对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撑开或者收缩的动作,从而完成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简单可靠安装或拆卸,该过程中操作力较小,减轻了安装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6、在需进行接插箱10于母线槽主体40上的安装时,由母线槽主体40垂直其轴线的端部,借助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与下连接滑道401相配合的结构,先将接插箱10整体侧推至母线槽主体40中,或者由母线槽主体40平行其轴线的端部,借助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与下连接滑道401相配合的结构,先将接插箱10整体从母线槽主体40底部插入,使得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即辅助承重板30相对应的两侧壁)扣设于下连接滑道401的底部上;
7、完成步骤6后,推动滑动插片202移动,使得扩撑部2021将Z字形卡扣201向两侧外撑,并在梯形过渡部一2022与梯形过渡部二2025的导向下,方便卡紧部一2023与卡紧部二2026进入相对应的两限位卡凸205之间,此时Z字形卡扣201在滑动插片202的外扩力的辅助下扣合于下连接滑道401的顶部上(适用于实施例1),待锁止段的内侧壁面与安装有旋转锁扣的壳体的外壁面相接触时,然后转动旋转手柄103,使得旋转手柄103恰好可放置于U型槽部中,由旋转锁扣防止滑动插片202沿辅助承重板30轴线方向上的松退,以进一步提高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的安装可靠性(适用于实施例2),从而完成接插箱10在母线槽主体40上任意位置的简单可靠安装;
8、最后,旋转调节螺杆,使得导向块在导向杆的辅助下直线升降,则导向块带着其上的插爪在阶梯垫块的辅助下上下移动,实现插爪在母线槽主体40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从而完成插接箱在母线槽主体40中的良好装配,简单实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包括接插箱(10)、锁闭机构(20)、辅助承重板(30)和母线槽主体(40),所述接插箱(10)顶壁上固定辅助承重板(30),所述辅助承重板(30)上设置锁闭机构(20),且该辅助承重板(30)相配合卡扣于母线槽主体(40)底壁上,并可沿所述母线槽主体(40)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锁闭机构(20)设置为包括一对Z字形卡扣(201)、滑动插片(202)和压扣板(203),一对所述Z字形卡扣(201)相对应设置于辅助承重板(30)上,一对所述Z字形卡扣(201)之间通过弹簧组(204)连接,且一对Z字形卡扣(201)靠近辅助承重板(30)的部分上相对应设置限位卡凸(205),所述滑动插片(202)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且该滑动插片(202)的厚度小于限位卡凸(205)的高度,所述压扣板(203)相配合扣设于滑动插片(202)上,且该压扣板(203)的两端固定于辅助承重板(30)上;
所述母线槽主体(40)的两个侧板表面上沿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401),所述辅助承重板(30)的两端与向内凹进的下连接滑道(401)相配合;
所述Z字形卡扣(201)和辅助承重板(3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与下连接滑道(401)的结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插片(202)设置为由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依次连接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插片(202)由插接段和锁止段相互垂直一体成型,所述插接段滑动设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且该插接段设置为由扩撑部(2021)、梯形过渡部一(2022)、卡紧部一(2023)、连接部(2024)、梯形过渡部二(2025)与卡紧部二(2026)依次连接一体成型,所述卡紧部二(2026)的末端垂直设置锁止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段由贴合部与U型槽部一体成型,所述贴合部垂直设置于卡紧部二(2026)的末端,且该贴合部与接插箱(10)的侧壁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箱(10)靠近锁止段的侧壁上设置旋转锁扣,所述旋转锁扣设置为包括安装座(101)、支撑轴(102)和旋转手柄(103),所述安装座(101)固定于接插箱(10)的侧壁上,且该安装座(101)上固定支撑轴(102),所述支撑轴(102)上相配合活动套设旋转手柄(103),所述旋转手柄(103)的厚度与U型槽部的槽宽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Z字形卡扣(201)的竖直壁面上相对应设置多组勾台,所述勾台共轴线且等间距布置于Z字形卡扣(201)的竖直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204)由布置于一对Z字形卡扣(201)之间的多组弹簧组(204)成,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其的勾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部(2021)的截面设置为呈矩形或者三角形。
CN201820518818.6U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1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8818.6U CN208015314U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8818.6U CN208015314U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5314U true CN208015314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9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1881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15314U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53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133A (zh) * 2018-04-12 2018-08-28 郭文艺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WO2023241184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江苏向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联锁式母线槽插接箱及智能母线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133A (zh) * 2018-04-12 2018-08-28 郭文艺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CN108462133B (zh) * 2018-04-12 2023-10-27 郭文艺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WO2023241184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江苏向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联锁式母线槽插接箱及智能母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5314U (zh)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CN108462133A (zh) 一种用于母线槽上的接插箱锁闭机构
CN107046212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锁定和抽出设备
CN11079749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箱快速解脱结构
CN20855929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加解锁装置
CN209051408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拆装组件
CN206397421U (zh) 一种电力检修架
CN211405129U (zh) 电控一体化小屋48v直流电源供电模块
CN214099971U (zh) 电池模组补电工装
CN207009513U (zh) 一种电池模组托盘
CN107317251A (zh) 一种可收纳的电力检修装置
CN20719443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固定安装机构
CN102361257B (zh) 分解式地电位更换卡具的前卡
CN206514009U (zh) 风力发电机组快速连接架
CN21080588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箱快速解脱结构
CN216834265U (zh) 一种可充电的无人机起落架机构
DE102020104736A1 (de) Kraftfahrzeug umfassend eine Ladeeinrichtung
CN209983268U (zh) 太阳能驱动的灌溉控制装置
CN110884697A (zh) 一种舱外载荷接口支持装置
CN208903564U (zh) 一种卡扣式标示牌安装固定装置
CN21841536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
CN212659145U (zh) 电控集成安装板及快递柜
CN205376343U (zh) 一种开关柜摇动手柄联锁操作机构
CN116054731B (zh) 一种智能太阳能光伏电站交流汇流箱
CN111416287B (zh) 一种方便对电缆进行排序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