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2203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2203U
CN208012203U CN201721901795.9U CN201721901795U CN208012203U CN 208012203 U CN208012203 U CN 208012203U CN 201721901795 U CN201721901795 U CN 201721901795U CN 208012203 U CN208012203 U CN 208012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compartment
refrigerator
baffle
retu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17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向伟
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Refrigeration Devices Wuxi Co Ltd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Refrigeration Devices Wuxi Co Ltd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Refrigeration Devices Wuxi Co Ltd,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Refrigeration Devices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17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2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2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2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具备:第一间室,其背面设置有第一蒸发器;第二间室,其背面设置有第二蒸发器;以及第三间室,其与第二间室共用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一风路被导入第二间室并返回至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二风路被导入第三间室并返回至第二蒸发器,第二风路内设置有挡板,第二风路中的返回至第二蒸发器的回风口被设置于接近第二蒸发器的一侧,并且,从回风口返回的冷气通过设置于冰箱背面的回风腔而从下方返回至第二蒸发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能够节省一个蒸发器并增大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风路冰箱。
背景技术
图10是现有技术的十字门冰箱的示意图。图11是现有技术的十字门冰箱的蒸发器及风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十字门冰箱的制冷剂流路中的四通阀的走向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现有的大型十字门冰箱,想要实现既含有冷藏室81、冷冻室82、又含有宽幅变温室83,并且宽幅变温室83需要独立控制的功能,通常做法如图11所示:
①在制冷系统方面:冷藏室81需要一个蒸发器B2、冷冻室82也需要安装一个蒸发器B,同时也需要在宽幅变温室83追加一个蒸发器B1来实现。
②风路方面:冷藏室81通常是冷藏蒸发器B2制冷,冷藏风扇D2从蒸发器经由进风口A2带出冷气G2,冷气正面吹到冷藏间室,最后经过冷藏蒸发器下部回风口C2回至冷藏蒸发器B2,构成冷藏风路循环;冷冻室82通常是冷冻蒸发器B制冷,冷冻风扇D从蒸发器经由进风口A带出冷气G,冷气正面吹到冷冻间室抽屉,最后经过冷冻蒸发器下部回风口C回至冷冻蒸发器B,构成冷冻风路循环;宽幅变温室83通常是宽幅变温蒸发器制冷B1,宽幅变温风扇D1从蒸发器经由进风口A1带出冷气G1,冷气正面吹到宽幅变温间室抽屉,最后经过宽幅变温蒸发器下部回风C1口回至第二蒸发器B1,构成宽幅变温室风路循环。此外,冷冻蒸发器B和宽幅变温蒸发器制冷B1均设置于各间室宽度a的a/2处。
现有的这种制冷系统,冷藏室81、冷冻室82和宽幅变温室83各含有一种蒸发器,整机总共有三个蒸发器,要实现系统运行,因此冰箱需要两个三通阀组合构成四通阀(如图12所示)。制冷剂由进口91进入三通阀95,三通阀默认状态为从出口92进入冷藏室81。三通阀95和三通阀96动作后切换到从出口93进入宽幅变温室83。再次动作后切换到出口94从而进入冷冻室82。该结构需要配有多个接口连接来实现,因其复杂的系统构成,造成原材料成本增加、人力成本增加、制造难度增加、故障率高、内容积减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一个蒸发器并增大存储空间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间室,其背面设置有第一蒸发器;第二间室,其背面设置有第二蒸发器;以及第三间室,其与所述第二间室共用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一风路被导入所述第二间室并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二风路被导入所述第三间室并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风路内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风路中的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回风口被设置于接近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一侧,并且,从所述回风口返回的冷气通过设置于所述冰箱背面的回风腔而从下方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能够减少一个蒸发器,从而可以将原本设置蒸发器的空间用作存储空间,并且回风从下方返回至蒸发器,从而能够使来自间室的回风与蒸发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由此增加热交换效率。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风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间室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三间室的一侧。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风扇的“甩风”效果,从而能够平衡第二间室和第三间室的风量,从而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设所述第二间室的宽度为a,所述风扇被设置于距所述第二间室的边框为2a/3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利用“甩风”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平衡第二间室和第三间室的风量,从而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回风腔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背面,并将从所述回风口返回的冷气引导至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底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来自间室的回风与蒸发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由此增加热交换效率。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回风腔设置于所述第二间室的内胆的内部。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制造内胆时一体地形成回风腔,从而减少制造成本和制造工序,并同样能够得到良好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第一间室为冷藏室,所述第二间室为冷冻室,所述第三间室为宽幅变温室。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保持冰箱的各种功能,增强用户的使用自由度。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回风口的最低位置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最低位置的高度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三间室的回风路径,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第三间室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间室的深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加第三间室的存储空间。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遮蔽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来设定各自的开合角度和开合频率。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设置的2个挡板来调节间室内冷气的进入量,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间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当达到各个所述挡板的所述开合频率所规定的时间时,无论所述间室中的温度是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均对各个所述挡板进行一次强制开闭。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是低负荷情况由于挡板的开合次数也不会减少,所以能够防止挡板四周结冰,从而无需追加防冻结加热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持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一个蒸发器的使用,并增加冰箱的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蒸发器及风路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制冷剂流路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宽幅变温室的回风口以及蒸发器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宽幅变温室的回风路径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宽幅变温室的内胆和冷冻室的内胆的对比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挡板的改进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十字门冰箱的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的十字门冰箱的蒸发器及风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十字门冰箱的制冷剂流路中的四通阀的走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给同一或者相当部分附以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蒸发器及风路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具备:第一间室(冷藏室)11,其背面设置有第一蒸发器(冷藏蒸发器)B2;第二间室(冷冻室)12,其背面设置有第二蒸发器(冷冻蒸发器)B;以及第三间室(宽幅变温室)13,其与第二间室12共用第二蒸发器B,第二蒸发器B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1经由第一风路被导入第二间室12并返回至第二蒸发器B,第二蒸发器B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二风路被导入第三间室13并返回至第二蒸发器B,第二风路内设置有挡板14,第二风路中的返回至第二蒸发器B的回风口C1被设置于接近第二蒸发器B的一侧,并且,从回风口C1返回的冷气通过设置于冰箱背面的回风腔17而从下方返回至第二蒸发器B。此处,优选地,第一间室11为冷藏室,其位于第二间室12和第三间室13的上方,第二间室12为冷冻室,第三间室13为宽幅变温室,第2间室12和第3间室13左右并列配置,该2个间室的位置也可以对调。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应性调整,例如,第三间室也可以为蔬菜室、干燥室、保鲜室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能够减少一个蒸发器,从而可以将原本设置蒸发器的空间用作存储空间,并且回风从下方返回至蒸发器,从而能够使来自间室的回风与蒸发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由此增加热交换效率。
<制冷剂流路的改进>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制冷剂流路的示意图。通过简化现有技术的系统复杂性,在保证各温区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达到减少零件数、降低成本和故障率为前提,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新的制冷循环系统,此新系统采用一个蒸发器控制冷藏室11,另外用一个蒸发器和一个挡板及一个三通阀(如图3所示)来实现冷冻室和宽幅变温室的温度控制。即,制冷剂由进口31进入三通阀34,三通阀34在默认状态下,从出口32进入冷藏室11,三通阀动作后切换到出口33从而进入冷冻室12。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制冷剂循环流路中可以节省一个三通阀,并节省多个接口,从而制冷剂循环的结构简单。
<风路的改进>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冷藏室11保持不变:冷藏依靠蒸发器B2制冷,冷藏风扇D2从蒸发器经由进风口A2带出冷气G2,冷气正面吹到冷藏间室,最后经过冷藏蒸发器下部回风口C2回至冷藏蒸发器B2,构成冷藏风路循环;冷冻室12则是依靠第二蒸发器(冷冻蒸发器)B制冷,冷冻风扇15第二蒸发器B经由进风口A带出冷气G,冷气正面吹到冷冻间室抽屉,最后经过第二蒸发器下部回风口C回至第二蒸发器B,构成冷冻风路循环;宽幅变温室13也是依靠第二蒸发器B制冷,依靠冷冻风扇51动力从蒸发器带出冷气G1,通过中间隔板处安装的挡板14的打开把从蒸发器B经由进风口A1带出冷气G1吹到宽幅变温室抽屉,最后经过中间隔板下部的宽幅变温室回风口C1由回风腔17至第二蒸发器B,构成宽幅变温室风路循环。此处,回风腔17将吹出的冷气引导致第二蒸发器B的下部,再返回至第二蒸发器B。宽幅变温室13与冷冻室12回风交汇在一起,形成一体的回风风路。通过这样的结构,与宽幅变温室13的回风从侧面返回蒸发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来自间室的回风与蒸发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由此增加热交换效率。
<制冷方式的改进>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室12和宽幅变温室13共用第二蒸发器B,因此宽幅变温室13的制冷通过将第二蒸发器B产生的冷气导入宽幅变温室13来实现。具体而言,依靠挡板14的开合来控制宽幅变温室的温度要求,即需求制冷时挡板14打开,满足制冷时则挡板14关闭。
<风扇位置的改进>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优选地,风扇15被设置于冷冻室12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宽幅变温室13的一侧。更优选地,设所述第二间室的宽度为a,风扇15被设置于距所述第二间室的边框为2a/3的位置。依靠风扇15的偏心位置能够实现冷冻室冷气的最大化带出。表1说明了说明:风扇15设置于a/2处和2a/3处的风量的比较结果。
[表1]
从表1中可知,通过将风扇15偏心设置,根据风扇15的“甩风”效果,能够平衡第二间室12和第三间室13的风量,从而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宽幅变温室回风路径的改进>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宽幅变温室的回风口以及蒸发器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宽幅变温室的回风路径的背面图。
如图4所示,优选地,宽幅变温室13的回风口16的最低位置与第二蒸发器B的最低位置的高度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高度的二分之一。例如,第二蒸发器B的高度为d,宽度为0.7d。为了使宽幅变温室13的回风口16在高度方向上与第二蒸发器B,优选回风口16的高度方向上的最低位置与第二蒸发器B的最低位置之间的高度差小于等于d/2。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宽幅变温室的回风路径,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如图5所示,宽幅变温室和冷冻室的中间隔板下部设置有回风腔17。优选地,回风腔17设置于第二蒸发器B的背面,并将从回风口16返回的冷气引导至第二蒸发器B的底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来自宽幅变温室13的回风与第二蒸发器B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由此增加热交换效率。此外,优选地,回风腔17设置于所述第二间室的内胆的内部(参见图6)。图6显示了冷冻室12的内胆与宽幅变温室13的内胆的截面结构。如图6所示,回风腔17位于内胆内部。并且回风腔17和蒸发器之间可以设置隔热材料。根据这样的结构,回风腔17可以与内胆一体形成,从而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和制造工序,并同样能够得到良好的热交换效率。此外,作为后续的工序,将图6所示的冷冻室12的内胆与宽幅变温室13的内胆装入箱体后进行发泡,从而完成冰箱的制造。
<宽幅变温室的存储空间的改进>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宽幅变温室13的内胆和冷冻室12的内胆的对比的侧面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宽幅变温室13的深度大于冷冻室12的深度。如图6所示,冷冻室12的背面由于需要设置蒸发器,其下部抽屉的深度分别为X和Y。而宽幅变温室13的背面由于不设置蒸发器,因此下部抽屉的深度可以分别增加X1和Y1。由此,宽幅变温室13的存储面积增加,用户体验得到加强。
<挡板的改进>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挡板的改进例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挡板14可以拆分为第一挡板141和遮蔽面积大于第一挡板的第二挡板142,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并排设置于风路内。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并排设置的2个挡板141,142来调节间室内冷气的进入量,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三间室13内温度的均匀性。
此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第一挡板141的遮蔽面积为第二挡板142的遮蔽面积的1/3~1/2。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2个挡板的总体遮蔽面积的组合,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三间室13内温度的均匀性。
此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当达到各个挡板141,142的开合频率所规定的时间时,无论第三间室13中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均对各个挡板141,142进行一次强制开闭。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挡板四周结冰,从而无需追加防冻结加热器。
此外,优选地,第一挡板141和第二挡板142可以为0~90°之间的任意角度。例如,当挡板关闭时,其开合角度为0°,即0%打开。当挡板正好打开一半时,其开合角度为45°,即45%打开。当挡板完全开启时,其开合角度为90°,即100%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能够保证间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并有效地防止挡板四周结冰。
为实现第二蒸发器B在保证冷冻温度的情况下保证宽幅变温室温度控制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依靠双挡板141,142进行宽幅变温室的温度开、停控制,依靠中间隔板侧部回风口C1,宽幅变温室回风依靠第二蒸发器B背后的回风腔17返回至第二蒸发器B的底部,即冷冻回风口C处。由此,使整个制冷风路系统进行合理有效循环,从而达到宽幅变温室的制冷效果。为了考虑双挡板在宽幅变温室不同设定值时的冷量需求不同,为了更好地控制间室温度,对双挡板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和不同的宽幅变温室设定值时的挡板开合进行控制,从而更好地达到宽幅变温室间室温度在各个环境温度和设定值的条件下均匀分布的目的。
<冰箱的控制方法>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判定步骤S11,判定间室内的当前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设定步骤S12,根据环境温度以及设定温度设定各个挡板的开合角度;开启步骤S13,根据各个挡板开合角度来打开各个挡板;以及关闭步骤S14,关闭各个挡板。当判定步骤S11的判定结果为“否”时,执行设定步骤S12和开启步骤S13;当判定步骤S11的判定结果为“是”时,执行关闭步骤S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能够保证间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中,在设定步骤S12中,进一步根据环境温度以及设定温度设定各个挡板的开合频率,该控制方法在关闭步骤S14之后还具备开合频率判断步骤S15,其判定各个挡板的闭合时间是否达到开合频率所规定的时间。开合频率判断步骤S15中判定结果为“否”时,执行判定步骤S11;开合频率判断步骤S15中判定结果为“是”时,执行开启步骤S13。由此,即使是低负荷情况由于挡板141,142开合次数也不会减少,所以能够防止挡板四周结冰,从而无需追加防冻结加热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中,设定步骤S12中,将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分别设置成多个分段区域,各个挡板的开合角度的数值的组合分别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不同的分段区域的组合而设置。由此,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组合来设置各挡板开合角度的组合,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间室内温度的均匀性。表2为设置挡板的开合角度的一个具体的例子。其中F1表示第1挡板141,F2表示第2挡板142。例如,F1*100%+F2*50%表示第1挡板141完全开启而第2挡板142开启45°。
[表2]
如表2所示,当环境温度较高而设定温度较低时,需要尽可能地使冷气导入间室,因此将双挡板完全开启。而随着环境温度变低以及设定温度变高,双挡板的开启角度以及总的开启面积也随之减少。通过将该表格存储在存储器中,在控制挡板的开闭时,能够快速地查找所对应的开合角度,从而快速地对挡板进行控制。此外,表2中例示了开合角度为0%、50%和100%的例子,当然其他开合角度,例如30%,60%也可以被适宜地设定。
另外,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中,设定步骤S12中,将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分别设置成多个分段区域,各个挡板的开合频率的数值的组合分别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不同的分段区域的组合而设置。由此,能够在最优化的时间进行挡板的强制开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挡板四周结冰,无需追加防冻结加热器。表3为设置挡板的开合频率的一个具体的例子。其中F1表示第1挡板141,F2表示第2挡板142。例如,F1*30+F2*30表示第1挡板141以频率30分钟/次进行强制开闭,第2挡板142也以频率30分钟/次进行强制开闭,强制打开后根据表2要求判定控制。
[表3]
在表2和表3的例子中,如果环境温度为AT5℃、宽幅变温室设定为4℃时,按照此程序,仅挡板141打开,挡板142不需要打开,这样能够保证宽幅变温室库内温度均匀。此外,挡板142在闭合20分钟后进行一次强制开闭,从而挡板142周围不会发生结冰。此外,由于挡板打开的时间较长不会因为宽幅变温室间室湿度大而导致与冷冻间室隔断面中间隔板出现凝露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制冷系统、风路、动力的优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达到降低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一个宽幅变温室蒸发器,以及蒸发器除霜所对应的加热器、熔断器、线束等)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增大宽幅变温室的有效存储空间。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能够保证间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并有效地防止挡板四周结冰。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间室,其背面设置有第一蒸发器;
第二间室,其背面设置有第二蒸发器;以及
第三间室,其与所述第二间室共用所述第二蒸发器,
所述第二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一风路被导入所述第二间室并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
所述第二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通过风扇经由第二风路被导入所述第三间室并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风路内设置有挡板,
所述第二风路中的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回风口被设置于接近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一侧,并且,从所述回风口返回的冷气通过设置于所述冰箱背面的回风腔而从下方返回至所述第二蒸发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间室的宽度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三间室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第二间室的宽度为a,
所述风扇被设置于距所述第二间室的边框为2a/3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腔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背面,并将从所述回风口返回的冷气引导至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腔设置于所述第二间室的内胆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室为冷藏室,所述第二间室为冷冻室,所述第三间室为宽幅变温室。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口的最低位置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最低位置的高度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间室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间室的深度。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遮蔽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根据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来设定各自的开合角度和开合频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当达到各个所述挡板的所述开合频率所规定的时间时,无论所述间室中的温度是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均对各个所述挡板进行一次强制开闭。
CN201721901795.9U 2017-12-29 2017-12-29 冰箱 Active CN208012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1795.9U CN208012203U (zh) 2017-12-29 2017-12-29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1795.9U CN208012203U (zh) 2017-12-29 2017-12-29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2203U true CN208012203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1795.9U Active CN208012203U (zh) 2017-12-29 2017-12-29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22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528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528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8147A (zh) 冰箱
WO2018040442A1 (zh) 冰箱
CN109764602B (zh) 冰箱的控制方法
CN211552175U (zh) 一种用于美式冰箱的单蒸发器三温区风路系统
CN209569941U (zh) 带制冰机的冰箱
CN202562164U (zh) 冰箱
CN106679322B (zh) 机械旋钮控制冰箱运行的方法
CN207095129U (zh) 带有制冰功能的冰箱
WO2017113769A1 (zh) 一种风直冷变换式冰箱
KR101986575B1 (ko) 냉장, 숙성, 해동 및 냉동보관을 위한 다용도 일체형 식품저장창고
CN106679287A (zh) 冰箱的风量调节装置
CN104024772B (zh) 具有冷存格的家用制冷器具
CN204902362U (zh) 冰箱
JP3904965B2 (ja) 冷蔵庫
CN208012203U (zh) 冰箱
CN110579032A (zh) 一种具有多循环制冷系统的风冷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207095133U (zh) 对开门冰箱
CN109990528A (zh) 冰箱
CN109764603B (zh) 冰箱的控制方法
CN207501532U (zh) 具有冷冻室、冷藏室及变温室的冰箱
CN214537000U (zh) 冰箱
CN214039120U (zh) 冰箱
CN204902369U (zh) 冰箱
CN106482438A (zh) 双开门冰箱
CN207688490U (zh) 一种单系统三温区对开三门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