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1899U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11899U CN208011899U CN201820389653.7U CN201820389653U CN208011899U CN 208011899 U CN208011899 U CN 208011899U CN 201820389653 U CN201820389653 U CN 201820389653U CN 208011899 U CN208011899 U CN 208011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ub
- conditioner
- wind wheel
- cabi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柜机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自上而下呈长条形延伸的出风口;所述空调柜机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壳体内,且对应出风口设置;所述贯流风轮包括自上而下同轴拼接第一子风轮和第二子风轮,且所述第一子风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风轮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其出风口下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高于出风口上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在制热时,可避免空调柜机下部送出的热风过早的向上运动,从而可提高空调柜机的送风距离,进而可提高空调柜机的送风舒适性。同时,由于空调柜机下部热风的送风距离远,可大大改善、甚至避免室内产生温度分层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柜机在制热运行时,其出风口送出的热风,容易向上运动,致使空调柜机的送风距离不够,送风舒适性差。同时,由于热风过早向上运动,容易使得室内产生温度分层的现象:室内上方温度高,而人体膝盖及小腿处温度相对偏低,容易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柜机制热时,送风距离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自上而下呈长条形延伸的出风口,所述空调柜机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所述贯流风轮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子风轮和第二子风轮,所述第一子风轮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子风轮的上端,所述第一子风轮和所述第二子风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风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子风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风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子风轮的直径之间具有第一比值,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优选地,所述第二子风轮的高度与所述贯流风轮的高度之间具有第二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0.5。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固定设于壳体内,所述限位隔板上开设有避让通孔,所述第一子风轮套设于所述避让通孔,所述限位隔板与第二子风轮的顶隔板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子风轮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所述第二子风轮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前端,且第一风道的前端宽度小于第二风道的前端宽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子出风口和第二子出风口,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对接,所述第二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对接,且所述第一子出风口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子出风口的宽度之间具有第三比值,所述第三比值大于或等于1.02,且小于或等于1.4。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为单排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的流路设置为下进上出。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对应所述第一子风轮设置成双排,所述换热器对应所述第二子风轮设置成单排。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自上而下呈长条形延伸的出风口,所述空调柜机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所述贯流风轮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子风轮和第二子风轮,所述第一子风轮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子风轮的上端,所述第一子风轮和所述第二子风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风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子风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通过同轴分设第一子风轮与第二子风轮,并使第一子风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风轮的直径,可使得出风口下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高于出风口上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从而在空调柜机制热时,可避免空调柜机下部送出的热风过早的向上运动,从而可提高空调柜机的送风距离,进而可提高空调柜机的送风舒适性。同时,由于空调柜机下部热风的送风距离远,可大大改善、甚至避免室内产生温度分层的现象,从而使得室内下部温度高,从而提升空调柜机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换热器设置为单排换热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换热器对应第二子风轮设置为双排换热器;
图4为图1中贯流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限位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空调柜机 | 221 | 第二子风轮的顶隔板 |
10 | 壳体 | 30 | 限位隔板 |
11 | 出风口 | 31 | 限位通孔 |
111 | 第一子出风口 | 32 | 环形滑凸 |
112 | 第二子出风口 | 40 | 蜗壳组件 |
20 | 贯流风轮 | 41 | 第一风道 |
21 | 第一子风轮 | 42 | 第二风道 |
22 | 第二子风轮 | 50 | 换热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具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前表面设置有自上而下呈长条形延伸的出风口11,所述空调柜机100包括贯流风轮20,所述贯流风轮20安装于壳体10内,且对应出风口11设置。
所述贯流风轮20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所述第一子风轮21的下端连接第二子风轮22的上端,所述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
具体的,所述贯流风轮20自上而下竖立于壳体10内。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风轮21与第二子风轮22连接在一起,所以,所述贯流风轮20旋转时,所述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转速相同。又因为所述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使得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量多于第一子风轮21产生的风量,从而使得出风口11下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高于出风口11上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从而使得出风口11下部前方的风压小于出风口11上部前方的风压,从而可抑制热风的向上运动趋势,从而可使得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更远,从而在空调柜机100制热时,可避免空调柜机100的出风口11下部送出的热风过早的向上运动,从而可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进而可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同时,由于空调柜机100的出风口11下部送出的热风的送风距离远,可大大改善、甚至避免室内产生温度分层现象,从而使得室内下部温度高,达到暖足的效果,进而提升空调柜机100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100,通过同轴分设第一子风轮21与第二子风轮22,并使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可使得出风口11下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高于出风口11上部的送风量和送风速度,从而在空调柜机100制热时,可避免空调柜机100下部送出的热风过早的向上运动,从而可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进而可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同时,由于空调柜机100下部热风的送风距离远,可大大改善、甚至避免室内产生温度分层的现象,从而使得室内下部温度高,从而提升空调柜机100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与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之间具有第一比值,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可以理解,若第一比值过小,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与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相差过大,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与第一子风轮21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相差过大,即会使得第二子风轮22与第一子风轮21的受力严重不均,从而使得贯流风轮20容易变形、破损等,同时会降低贯流风轮20的使用寿命;若第一比值过大,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与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相差过小,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量和与第一子风轮21产生的风量相差过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不明显。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比值优选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风轮22的高度与贯流风轮20的高度之间具有第二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0.5。
可以理解,若第二比值过小,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量和与第一子风轮21产生的风量相差过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不明显;若第二比值过大,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量和与第一子风轮21产生的风量相差过大,则会使第二子风轮22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与第一子风轮21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相差过大,即会使得第二子风轮22与第一子风轮21的受力严重不均,从而使得贯流风轮20容易变形、破损等,同时会降低贯流风轮20的使用寿命。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比值优选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0.5。
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100,由于第一子风轮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使得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量大于与第一子风轮21产生的风量,从而使第二子风轮22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大于第一子风轮21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即使得第二子风轮22与第一子风轮21的受力不均,从而使得贯流风轮20容易变形、破损等,进而会影响贯流风轮20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第二子风轮22旋转时产生的吸力较大,则会使壳体10内上部的空气容易向下流向第二子风轮22,从而容易在壳体10内产生气流紊乱等不良现象,进而会影响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质量。
进一步地,为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限位隔板30,所述限位隔板30固定设于壳体10内;所述限位隔板30上开设有避让通孔31,所述贯流风轮20套设于避让通孔31内,且所述限位隔板30靠近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连接处设置,所述限位隔板30与贯流风轮20可转动连接。
如此,通过设置限位隔板30,并使限位隔板30与贯流风轮20可转动连接,使得限位隔板30可对贯流风轮20进行限位,从而可缓冲贯流风轮20旋转时受到的力,从而可减小贯流风轮20发生变形、破损的风险,可提高贯流风轮20的使用寿命;而且将限位隔板30靠近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连接处设置,可较大限度地起到上述效果。同时,通过设置限位隔板30,可将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的外周空间隔开,从而可减少气流流动分离、脱流、旋涡等现象的出现的频次,进而降低了噪声。
进一步地,为简化贯流风轮20的结构、合理利用壳体10内有限空间,所述限位隔板30套设于第一子风轮21,所述限位隔板30与第二子风轮22的顶隔板221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限位隔板30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环形滑凸32,所述第二子风轮22的顶隔板221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滑槽(图未示),所述环形滑槽环设于第一子风轮21的外周侧,所述环形滑凸32可转动地安装于环形滑槽221。如此,可使限位隔板30与第二子风轮22的顶隔板221可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使环形滑槽设于限位隔板30的下表面,环形滑凸32设于第二子风轮22的顶隔板221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环形滑凸32与环形滑槽之间的摩擦,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限位滚珠(图未标),所述限位滚珠设于环形滑槽的内壁面和环形滑凸32的外表面之间。
特别地,所述限位隔板30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与贯流风轮20可转动连接,比如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限位轴承(图未示),所述限位轴承位于贯流风轮20和限位隔板30之间,且所述限位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贯流风轮20的外周面,所述限位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限位通孔31的内壁面。又比如,也可将环形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子风轮21或第二子风轮22的外周面,并靠近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连接处设置,将所述限位隔板30的内缘设置为环形滑凸;如此不仅可以提高限位隔板30的限位效果,还可简化限位隔板30和贯流风轮20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蜗壳组件40,所述蜗壳组件40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所述第一子风轮21设于第一风道41的前端,所述第二子风轮22设于第二风道42的前端,且第一风道41的前端宽度小于第二风道42的前端宽度,以使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分别与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相匹配。
如此,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以分别对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进行导流,可减少气流的流动损失,从而增大送风距离。同时,相较于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等宽度设置,可增大第一子风轮21在第一风道41内的风压,以提高第一子风轮21的送风速度、送风距离;此外,还可减少蜗壳组件40的用材,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出风口10包括第一子出风口111和第二子出风口112,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11与第一风道41对接,所述第二子出风口112与第二风道42对接,第一子出风口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子出风口112的宽度,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11的宽度与第二子出风口112的宽度之间具有第三比值,所述第三比值大于或等于1.02,且小于或等于1.4。
如此,通过使第二子出风口112的宽度小于第一子出风口111的宽度,可进一步增大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气流经第二子出风口112流出的流出速度,从而可进一步增大出风口11下部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从而在空调柜机100制热时,可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同时,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室内温度分层的现象。
可以理解,若第三比值过小,则会使第二子出风口112对气流的压缩、加速作用不明显,其实用性不高。若第三比值过大,则会增大气流的流动损失,增大噪音。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比值优选大于或等于1.02,且小于或等于1.4。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11的宽度也可以不变。或者,为了与第一子风轮21和第二子风轮22的直径相对应,也可使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11的宽度小于第二子出风口112的宽度,此时,所述第二子出风口112的宽度与第一子出风口111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02至1.4。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空调柜机100还包括换热器50。
具体地,所述换热器50竖立于壳体100内,所述贯流风轮20位于所述换热器50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换热器50设置为单排换热器。
如此,通过将换热器50设置为单排换热器,使得换热器50的进风阻力小,从而可增大进风量,从而可增大空调柜机100的送风量和送风距离。同时,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室内温度分层的现象。此外,将换热器50设置为单排换热器,可使得热交换更加充分,从而可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50的流路设置为下进上出。
如此,即可保证空调柜机100的制冷效果,又可以改善空调柜机100的制热效果。具体而言,当空调柜机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由于换热器50的流路为下进上出,经过换热器50下部的气流温度相对较高,经过换热器50上部的气流温度相对较低,从而使得经出风口11下部流出的气流温度相对较高,经出风口11上部流出的气流温度相对较低,从而使得出风口11上部前方的气流温度低于出风口11下部前方的气流温度,从而可抑制出风口11下部送出的热气流上浮,从而使得出风口11下部送出的热气流送出的更远,进而不仅可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形成足暖头凉的送风效果,进而可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为实现上述效果或类似效果,所述换热器50对应第一子风轮21设置成双排,所述换热器50对应第二子风轮22设置成单排。
如此,将换热器50对应第二子风轮22设置成单排,可减小第二子风轮22吸风时受到阻力、增大进风量,从而可进一步增大第二子风轮22产生的风量,从而可进一步增大空调柜机100下部的送风量、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从而在空调柜机100制热时,可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同时,可进一步改善、甚至消除室内温度分层的现象。
同理,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50的流路也设置为下进上出。如此,即可保证空调柜机100的制冷效果,又可以改善空调柜机100的制热效果。具体而言,当空调柜机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出风口11上部前方的气流温度低于出风口11下部前方的气流温度,从而可抑制出风口11下部送出的热气流上浮,从而使得出风口11下部送出的热气流送出的更远,进而不仅可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距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形成足暖头凉的送风效果,进而可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送风舒适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换热器50优选为竖向延伸且开口朝前的“U”型换热器,贯流风轮20位于换热器50的前方内侧,以增大换热器50的换热面积、提升换热器50的空气流通量,从而提升换热器50的换热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50也可为平板状的换热器、或“V”型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如上所述的空调柜机,该空调柜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柜机,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自上而下呈长条形延伸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所述贯流风轮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子风轮和第二子风轮,所述第一子风轮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子风轮的上端,所述第一子风轮和所述第二子风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风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子风轮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风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子风轮的直径之间具有第一比值,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风轮的高度与所述贯流风轮的高度之间具有第二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固定设于壳体内,所述限位隔板上开设有避让通孔,所述第一子风轮套设于所述避让通孔,所述限位隔板与第二子风轮的顶隔板可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子风轮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所述第二子风轮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前端,且第一风道的前端宽度小于第二风道的前端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子出风口和第二子出风口,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对接,所述第二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对接,且所述第一子出风口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子出风口的宽度之间具有第三比值,所述第三比值大于或等于1.02,且小于或等于1.4。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为单排换热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流路设置为下进上出。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对应所述第一子风轮设置成双排,所述换热器对应所述第二子风轮设置成单排。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89653.7U CN208011899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89653.7U CN208011899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11899U true CN208011899U (zh) | 2018-10-26 |
Family
ID=6389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89653.7U Active CN208011899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118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7812A (zh) * | 2018-11-20 | 2020-05-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 |
-
2018
- 2018-03-21 CN CN201820389653.7U patent/CN2080118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7812A (zh) * | 2018-11-20 | 2020-05-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07490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0020368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088058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240479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WO2020020237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228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011892U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 | |
CN108278683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24159759A1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10762634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 |
CN108488910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011897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8011899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08488923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1119676U (zh) |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8286745A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10966677B (zh) |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3349387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1119690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8059074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8059078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8475458U (zh) | 空调壁挂机 | |
CN208011902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6973850U (zh) | 风管机的出风组件及风管机 | |
CN208920208U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