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7782U -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7782U
CN208007782U CN201820088238.8U CN201820088238U CN208007782U CN 208007782 U CN208007782 U CN 208007782U CN 201820088238 U CN201820088238 U CN 201820088238U CN 208007782 U CN208007782 U CN 208007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
connecting rod
dustbin
biological deodoriz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82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 Tian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 Tian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 Tian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 Tian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82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7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7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7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结构包括顶盖、连接环、第一铆钉、连接杆一、第二铆钉、外桶、底座、踩板、连接杆二、铰链、支点、踩杆、内桶,第一铆钉的下端与顶盖的上端相连接,第一铆钉通过连接杆的外侧与第二铆钉相连接,踩板由铝合金制成,不易变形,耐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具有独立安装的内桶,在进行打开垃圾桶时,通过踩板向下踩,带动踩杆踩杆通过支点使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顶盖向上移动,也可以赶走小虫子,通过除臭腔吸取垃圾桶底部的水分,使臭味得到减少,通过干燥腔进行干燥除臭,通过垃圾桶侧壁的黑炭吸附臭味,从而进行除臭,这样就能够进行多重除臭效果,使得臭味减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减少。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属于垃圾桶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家居的垃圾桶多数放于厨房,以便放置厨余,有些家庭会在主要房间都各置一个,有些游乐场的垃圾桶会特别设计成可爱的人物。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913261.7的一种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包括外箱底座,外箱正面,外箱侧面,外箱后面和外箱顶盖,还包括内箱,所述内箱通过机械结构与所述外箱正面连接在一起,所述外箱正面通过旋转结构可以相对于所述外箱底座做旋转运动,所述外箱顶盖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设有生物除臭材料,所述凸台的外边还设有透气滤网,所述透气滤网通过抽插方式与所述凸台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除臭垃圾桶除臭效果差,导致臭味过重,造成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以解决现有技术除臭垃圾桶除臭效果差,导致臭味过重,造成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结构包括顶盖、连接环、第一铆钉、连接杆一、第二铆钉、外桶、底座、踩板、连接杆二、铰链、支点、踩杆、内桶,所述第一铆钉的下端与顶盖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铆钉通过连接杆一的外侧与第二铆钉相连接,所述第二铆钉嵌入安装于外桶表面,所述连接杆二的上端与连接环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二的下端安装于铰链的上端,所述铰链的右端与踩杆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支点设于踩杆的下端,所述内桶设于外桶的内部,所述内桶包括樟脑丸存放盒、通气层、外壳、除臭腔、干燥腔、黑炭,所述樟脑丸存放盒设于通气层的右端,所述通气层贯穿安装于外壳的左端,所述除臭腔的内侧与干燥腔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干燥腔的下端与外壳的内侧相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黑炭的外侧与外壳的内侧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桶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嵌入安装于顶盖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桶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贴合,所述踩板设于外桶的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侧与外桶的内侧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由合金钢制成,硬度强,耐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踩板由铝合金制成,不易变形,耐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具有独立安装的内桶,在进行打开垃圾桶时,通过踩板向下踩,带动踩杆踩杆通过支点使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顶盖向上移动,打开垃圾桶,在进行除臭时,通过樟脑丸存放盒吸取垃圾桶吸附垃圾桶内部的臭味,也可以赶走小虫子,通过除臭腔吸取垃圾桶底部的水分,使臭味得到减少,通过干燥腔进行干燥除臭,通过垃圾桶侧壁的黑炭吸附臭味,从而进行除臭,这样就能够进行多重除臭效果,使得臭味减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减少。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的透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的内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盖-1、连接环-2、第一铆钉-3、连接杆一-4、第二铆钉-5、外桶-6、底座-7、踩板-8、连接杆二-9、铰链-10、支点-11、踩杆-12、内桶 -13、樟脑丸存放盒-131、通气层-132、外壳-133、除臭腔-134、干燥腔-135、黑炭-1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盖1、连接环2、第一铆钉3、连接杆一4、第二铆钉5、外桶6、底座7、踩板8、连接杆二9、铰链10、支点11、踩杆12、内桶 13,所述第一铆钉3的下端与顶盖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铆钉3通过连接杆一4的外侧与第二铆钉5相连接,所述第二铆钉5嵌入安装于外桶6 表面,所述连接杆二9的上端与连接环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二9 的下端安装于铰链10的上端,所述铰链10的右端与踩杆12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支点11设于踩杆12的下端,所述内桶13设于外桶6的内部,所述内桶13包括樟脑丸存放盒131、通气层132、外壳133、除臭腔134、干燥腔135、黑炭136,所述樟脑丸存放盒131设于通气层132的右端,所述通气层132贯穿安装于外壳133的左端,所述除臭腔134的内侧与干燥腔135 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干燥腔135的下端与外壳133的内侧相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黑炭136的外侧与外壳133的内侧相贴合,所述外桶6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连接环2嵌入安装于顶盖1内部,所述外桶6的下端与底座7 的上端相贴合,所述踩板8设于外桶6的右端,所述外壳133的外侧与外桶6的内侧间隙配合,所述底座7由合金钢制成,硬度强,耐磨损,所述踩板8由铝合金制成,不易变形,耐用。
本专利所说的干燥腔135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常分为两类:化学干燥腔,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物理干燥腔,如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通过物理吸附水进行干燥,所述樟脑丸存放盒131分为天然樟脑丸存放盒与合成樟脑丸,天然樟脑丸存放盒则是光滑的呈无色或白色的晶体,气味清香,会浮于水中,用于防虫、防蛀、防霉的天然樟脑丸存放盒又被称为臭珠,原本是从樟树枝叶中提炼出的有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也用来制药、香料等,医药上用作强心药。
在进行使用时,在进行打开垃圾桶时,通过踩板8向下踩,带动踩杆 12踩杆12通过支点11使连接杆二9向上移动,带动顶盖1向上移动,打开垃圾桶,在进行除臭时,通过樟脑丸存放盒131吸取垃圾桶吸附垃圾桶内部的臭味,也可以赶走小虫子,通过除臭腔134吸取垃圾桶底部的水分,使臭味得到减少,通过干燥腔135进行干燥除臭腔134,通过垃圾桶侧壁的黑炭136吸附臭味,从而进行除臭。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除臭垃圾桶除臭效果差,导致臭味过重,造成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独立安装的内桶,在进行打开垃圾桶时,通过踩板向下踩,带动踩杆踩杆通过支点使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顶盖向上移动,打开垃圾桶,在进行除臭时,通过樟脑丸存放盒吸取垃圾桶吸附垃圾桶内部的臭味,也可以赶走小虫子,通过除臭腔吸取垃圾桶底部的水分,使臭味得到减少,通过干燥腔进行干燥除臭,通过垃圾桶侧壁的黑炭吸附臭味,从而进行除臭,这样就能够进行多重除臭效果,使得臭味减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减少,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内桶13包括樟脑丸存放盒131、通气层132、外壳133、除臭腔 134、干燥腔135、黑炭136,所述樟脑丸存放盒131设于通气层132的右端,所述通气层132贯穿安装于外壳133的左端,所述除臭腔134的内侧与干燥腔135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干燥腔135的下端与外壳133的内侧相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黑炭136的外侧与外壳133的内侧相贴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顶盖(1)、连接环(2)、第一铆钉(3)、连接杆一(4)、第二铆钉(5)、外桶(6)、底座(7)、踩板(8)、连接杆二(9)、铰链(10)、支点(11)、踩杆(12)、内桶(13),所述第一铆钉(3)的下端与顶盖(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铆钉(3)通过连接杆一(4)的外侧与第二铆钉(5)相连接,所述第二铆钉(5)嵌入安装于外桶(6)表面,所述连接杆二(9)的上端与连接环(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二(9)的下端安装于铰链(10)的上端,所述铰链(10)的右端与踩杆(12)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支点(11)设于踩杆(12)的下端,所述内桶(13)设于外桶(6)的内部,所述内桶(13)包括樟脑丸存放盒(131)、通气层(132)、外壳(133)、除臭腔(134)、干燥腔(135)、黑炭(136),所述樟脑丸存放盒(131)设于通气层(132)的右端,所述通气层(132)贯穿安装于外壳(133)的左端,所述除臭腔(134)的内侧与干燥腔(135)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干燥腔(135)的下端与外壳(133)的内侧相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黑炭(136)的外侧与外壳(133)的内侧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6)为圆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嵌入安装于顶盖(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6)的下端与底座(7)的上端相贴合,所述踩板(8)设于外桶(6)的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3)的外侧与外桶(6)的内侧间隙配合。
CN201820088238.8U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Active CN208007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8238.8U CN208007782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8238.8U CN208007782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7782U true CN208007782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8238.8U Active CN208007782U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7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0943U (zh) 一种便于调整容积的垃圾桶
CN208007782U (zh) 一种生物除臭垃圾桶
CN104709641A (zh) 踩踏开闭式密闭垃圾箱
CN206187774U (zh) 一种翻斗式物品回收箱投放口结构
CN204549064U (zh) 踩踏开闭式密闭垃圾箱
CN209275377U (zh) 内置垃圾袋的双层垃圾桶
CN2818389Y (zh) 多功能生活垃圾收集柜
CN201268493Y (zh) 垃圾桶
CN204688868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
CN214691488U (zh) 带有支杆开合隔离仓结构的消杀垃圾桶
KR200425922Y1 (ko) 음식물쓰레기통 탈취기
CN205771184U (zh) 一种具有异味去除功能的环保垃圾桶
CN2897896Y (zh) 地下卫生保洁箱
KR20220047700A (ko) 탈취 음식물쓰레기통
CN205526097U (zh) 新型家用垃圾桶
CN208165790U (zh) 一种环保厨房垃圾回收装置
CN201049826Y (zh) 一种踩踏式分类垃圾桶
CN219668963U (zh) 一种便于取用的香料存储装置
CN207046181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桶
CN2345510Y (zh) 一种保洁垃圾箱
CN107640472A (zh) 一种可使塑料袋充分利用的环保垃圾箱
CN205045310U (zh) 改良型垃圾桶
CN108146917A (zh) 一种新型垃圾桶
CN207293150U (zh) 一种医用自动化垃圾收纳装置
CN202481630U (zh) 一种新型的垃圾桶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