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6864U -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6864U
CN207996864U CN201721845250.0U CN201721845250U CN207996864U CN 207996864 U CN207996864 U CN 207996864U CN 201721845250 U CN201721845250 U CN 201721845250U CN 207996864 U CN207996864 U CN 207996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cleaning
control valve
glass disk
fritted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52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夏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cro Carbo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cro Carbo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cro Carbo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cro Carbo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52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6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6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6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包括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导流系统、供液集液系统和蠕动泵,导流系统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联通形成一个相互导通的液体导引通道回路,供液集液系统的清水供给装置、清洗酸液供给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分别与导流系统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联通形成的液体导引通道回路连通,通过液体导引通道回路、清水供给装置、清洗酸液供给装置以及废液回收装置上的各控制阀的开关控制,组成不同的液体导引回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清洗模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控制简单,而且清洗流程简化,清洗周期短,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壁残留或者沉淀吸附的物质清洗更彻底。

Description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清洗系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环境监测工程中的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气的大量超标排放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避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人们的对环境监测工程中的气体检测越来越重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是对环境气体污染物测定的一种常用仪器瓶,其主要用于采集常见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甲醛、氟化物等气体;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79-2009的文件中提到了使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来对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进行吸收。再利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完气体后,管内一般会残留用于溶解或者吸收气体的吸收液,残留的吸收液容易变成难以清洗的污渍附着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壁上。因此,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在气体检测试验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常用方式是用吸耳球将清洗酸液滴入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让清洗酸液充满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并长时间浸泡,以利用清洗酸液中和残留的吸收液中碱性成分,再利用吸耳球把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清洗酸液慢慢吹出,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再用纯水冲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以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清洗酸液慢慢清洗干净,其清洗过程操不仅极其不方便,耗时长,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清洗效果较差。此外,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主要包括由相互联通的粗管段和细管段组合形成U形管状结构,粗管段上设置了一个球体状的容纳空腔,粗管段的底部设置了用来实现微孔曝气的曝气块,以便于更好的使气体和液体接触。因此,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操作通常比较非常麻烦,特别是实验中需要使用非常多个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因此造成实验人员需要长时间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浪费了较多时间与人力。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72016235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装置》于2017年10月24日公开了一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装置,它包括机壳,机壳上安装有封闭的功能箱体和封闭的收液箱体,功能箱体的箱底设置成倾斜状,功能箱体和收液箱体之间通过联通控制阀的联通管连通,收液箱体的高度低于功能箱体的高度,联通管与功能箱体连接的位置与箱底的低端位置对应;功能箱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抽气管,进水管和抽气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和抽气阀,机壳上设置有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接头,进水接头用于与清洗水供应系统连通;机壳内设置有抽气泵,抽气泵的抽吸端与抽气管连通,抽气泵的出气端与机壳外部连通;功能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分接管道,机壳上分别固定有与分接管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接头,每个分接头上均设置有分控制阀,分接头上连接有外置分管,外置分管的端部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细管段管口伸入至U形管段底部,利用此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装置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进行清洗,虽然相对目前的操作方法,无需频繁的多次对接管道,实验人员可做同时清洗多个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但是这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装置结构复杂,操作控制难度大,而且清洗流程复杂,清洗周期长,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壁残留或者沉淀吸附的物质不易清洗彻底,从而影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下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控制简单,而且清洗流程简化,清洗周期短,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壁残留或者沉淀吸附的物质清洗更彻底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它包括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导流系统和供液集液系统,所述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系统包括第一导液管、第一三通管接头、第二导液管、第三导液管、第一控制阀、第四导液管、第二三通管接头、第五导液管、第二控制阀、第三三通管接头、第六导液管、第三控制阀、第四三通管接头和第七导液管,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通过第一导液管与所述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细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第二导液管的一端与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第二导液管的一端与第三导液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三导液管上,第三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导液管的一端连接,第四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五导液管的一端与第四导液管相连通,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五导液管上,第五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三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与第六导液管的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六导液管上,第六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四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四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通过第七导液管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粗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供液集液系统包括清水供给装置、清洗酸液供给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所述清水供给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自来水或者纯净水自动输送管道上的水龙头的连接接头、第八导液管和第四控制阀,所述连接接头通过第八导液管与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八导液管上;所述清洗酸液供给装置包括盛装有清洗酸液的第一容器、第九导液管、微型防酸腐蚀泵和第五控制阀,第九导液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容器的底部并与第一容器相连通,第九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微型防酸腐蚀泵和第五控制阀均设置在第九导液管上;所述废液回收装置包括第二容器、第十导液管、第六控制阀、第十一导液管、微型抽真空泵和第七控制阀,第二容器通过第十导液管与第三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第六控制阀设置在第十导液管上,微型抽真空泵通过第十一导液管与第二容器连通,第七控制阀设置在第十一导液管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设置在第二导液管与第四导液管之间,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口与第四导液管连通,所述蠕动泵的输出端口与第二导液管连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容器为一个完全密闭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储液容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吹气干燥系统,所述吹气干燥系统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导气管、第八控制阀、第一回气管、第九控制阀、微型抽气泵、第二回气管、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和发热装置,所述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设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导气管与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第八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气管上,所述微型抽气泵的抽气端口通过第一回气管与第四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第九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回气管上,所述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微型抽气泵的排气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上对应于其回气口的位置,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排气口设有排气扇。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的内侧壁上铺设有一层用于吸湿保温的开孔膨胀珍珠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包括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导流系统和供液集液系统,导流系统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联通形成一个相互导通的液体导引通道回路,供液集液系统的清水供给装置、清洗酸液供给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分别与导流系统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联通形成的液体导引通道回路连通,通过液体导引通道回路、清水供给装置、清洗酸液供给装置以及废液回收装置上的各控制阀的开关控制,组成不同的液体导引回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用清洗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清洗模式:首先利用酸液浸泡清洗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进行清洗,酸液浸泡清洗模式清洗完毕后开启酸液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进行清洗,酸液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清洗完毕后开启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在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清洗过程中可以间歇地开启清水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进行清洗,以提高清洗效果和节约水资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控制简单,而且清洗流程简便,清洗周期短,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壁残留或者沉淀吸附的物质清洗更彻底,从而克服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操作通常比较非常麻烦的缺陷,使得实验人员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较多时间与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在第二导液管与第四导液管之间设置有蠕动泵,以使得蠕动泵与第三导液管并联,在各控制阀的开关控制下使得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第四导液管、第五导液管、第六导液管、第七导液管以及与第一导液管和第七导液管连接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形成一个封闭的液体循环连通的导引回路,在蠕动泵的蠕动工作时产生一个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内的清水或者清洗酸液进行来回蠕动震荡,从而使得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内的清水或者清洗酸液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进行自循环浸泡清洗,其相对于传统方式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清水或者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进行的冲洗或者浸泡的方法,使得清水或者酸液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进行来回蠕动震荡的过程中,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管壁上残留附着的清洗酸液或者污渍产生冲刷的剪切力,并使得残留的酸液充分溶于清水或者清洗酸液中并随清水或者清洗酸液一同排出,不仅使得酸液或者污渍冲洗得更彻底、清洗效果较好,还有效节省了用于冲洗酸液的清水,节约了水资源,还有效缩短了清洗酸液的浸泡时间,提高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清洗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设置有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联通的吹气干燥系统,在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清洗完毕后,开启抽气快速干燥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残留水分与吸附在其内壁的水进行快速吹干汽化,并利用不断循环流通的气流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蒸发水汽快速被带走,从而达到快速去除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水分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每一种清洗模式的控制时间可根据实际清洗需要,在PLC控制器和定时模块的控制下进行精确的全自动控制,实现智能化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清洗的智能化,克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操作通常比较非常麻烦的缺陷,使得实验人员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较多时间与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酸液浸泡清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酸液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清水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抽气快速干燥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它包括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导流系统2、供液集液系统3、蠕动泵4、吹气干燥系统5、定时模块、液位传感器和PLC控制器,其中:
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支架(图中未示出)上,导流系统2用于实现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联通形成一个相互导通的液体导引通道回路,以利用液体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进行清洗。导流系统2包括第一导液管201、第一三通管接头202、第二导液管203、第三导液管204、第一控制阀205、第四导液管206、第二三通管接头207、第五导液管208、第二控制阀209、第三三通管接头210、第六导液管211、第三控制阀212、第四三通管接头213和第七导液管214,第一三通管接头202的第一连接端口通过第一导液管201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的细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第二导液管203的一端与第一三通管接头202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第二导液管203的一端与第三导液管204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205设置在第三导液管204上,第三导液管204的另一端与第四导液管206的一端连接,第四导液管206的另一端连接与第二三通管接头207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五导液管208的一端与第四导液管206相连通,第二控制阀209设置在第五导液管208上,第五导液管208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管接头210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三三通管接头210的第二连接端口与第六导液管211的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212设置在第六导液管211上,第六导液管211的另一端与第四三通管接头213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四三通管接头213的第二连接端口通过第七导液管214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的粗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
供液集液系统3用于通过导流系统2向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输送清水或者清洗酸液,以及通过导流系统2将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清洗过的废液(清水或者清洗酸液)进行集中回收。供液集液系统3包括用清水供给装置31、清洗酸液供给装置32和废液回收装置33,其中:
清水供给装置31包括用于连接自来水或者纯净水自动输送管道上的水龙头连接的连接接头311、第八导液管312和第四控制阀313,连接接头311通过第八导液管312与第二三通管接头207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第四控制阀313设置在第八导液管312上。
清洗酸液供给装置32包括盛装有清洗酸液的第一容器321、第九导液管322、微型防酸腐蚀泵323和第五控制阀324,第九导液管32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容器321的底部并与第一容器321相连通,第九导液管322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管接头207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微型防酸腐蚀泵323和第五控制阀324均设置在第九导液管322上。
废液回收装置33包括用于集中回收并储放废液(清水或者清洗酸液)的第二容器330、第十导液管331、第六控制阀332、第十一导液管333、微型抽真空泵334和第七控制阀335,第二容器330为一个完全密闭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储液容器,第二容器330通过第十导液管331与第三三通管接头210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第六控制阀332设置在第十导液管331上,微型抽真空泵334通过第十一导液管333与第二容器330连通,第七控制阀335设置在第十一导液管333上。
蠕动泵4通过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泵从而利用蠕动泵4在运作时会产生一个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2内的清水或者清洗酸液进行来回蠕动震荡,从而使得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2内的清水或者清洗酸液进行自循环浸泡清洗。蠕动泵4设置在第二导液管203与第四导液管206之间,以使得蠕动泵4与第三导液管20并联,蠕动泵4的输入端口与第四导液管206连通,蠕动泵4的输出端口与第二导液管203连通。
吹气干燥系统5用于向清洗后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连续不断地吹入热空气以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进行干燥。吹气干燥系统5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导气管52、第八控制阀53、第一回气管54、第九控制阀55、微型抽气泵56、第二回气管57、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和发热装置59,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排气口511和回气口512,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排气口511通过导气管52与第一三通管接头202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第八控制阀53设置在导气管52上,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排气口511内设有用于输送热空气的排气扇50,微型抽气泵56的抽气端口通过第一回气管54与第四三通管接头213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第九控制阀55设置在第一回气管54上,第二回气管57的一端与微型抽气泵56的排气端口连接,第二回气管57的另一端与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回气口512连通,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设置在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上对应于其回气口512的位置,发热装置59设置在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内侧壁上铺设有一层用于吸湿保温的低温导热系数0.028~0.038W/(m·K)的开孔膨胀珍珠岩层,一方面可以避免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内的温度容易受到外部气温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开孔膨胀珍珠岩层吸收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内的空气湿度,以使得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内的热空气保持一定的干燥度。
定时模块用于对清洗系统的各电气元件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时控制,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球体状的容纳空腔内的液体是否充满或者达到清洗所需的溶液量,液位传感器设置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的粗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处的第七导液管214内,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清洗系统的各电气元件装置的工作状态,以使得清洗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上进行清洗。PLC控制器分别与定时模块、液位传感器、导流系统2的第一控制阀205、第二控制阀209、第三控制阀212、清水供给装置31的第四控制阀313、清洗酸液供给装置32的微型防酸腐蚀泵323、第五控制阀324、废液回收装置33的第六控制阀332、微型抽真空泵334、第七控制阀335、蠕动泵4、吹气干燥系统5的第八控制阀53、第九控制阀55、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发热装置59、以及排风扇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各控制阀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电磁阀或者光电开关阀实现,发热装置59采用现有技术的发热电阻或者微型电发热管组实现,蠕动泵4、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微型防酸腐蚀泵323以及微型抽真空泵334均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定时模块、液位传感器和PLC控制器均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的工作模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酸液浸泡清洗模式,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209、第四控制阀313、第八控制阀53以及第九控制阀55均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五控制阀324、第一控制阀205、第三控制阀212、第六控制阀332以及第七控制阀335处于打开状态,微型防酸腐蚀泵323和微型抽真空泵334处于工作状态,蠕动泵4、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发热装置59、以及排风扇均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第一容器321、第九导液管322、第四导液管206、第二导液管203、第一导液管201、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第七导液管214、第六导液管211、第十导液管331、第二容器330、以及第十一导液管333形成一个联通的导液回路,设置在第十一导液管333上的微型抽真空泵334对第二容器330进行抽真空处理,以使得第二容器330内形成负压,从而利于联通的导液回路中的清洗酸液快速流入处于负压状态的第二容器330内进行快速集中回收,第一容器321内的清洗酸液经设置在第九导液管322上的微型防酸腐蚀泵323泵入第九导液管322,并依次经由第四导液管206、第二导液管203、第一导液管201导引至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清洗酸液在第二容器330内负压抽吸作用下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粗管段的连接端口导引至第七导液管214内,设置在第七导液管214内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清洗酸液流出,液位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判断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球体状的容纳空腔内的液体已经充满或者达到清洗所需的溶液量,同时,PLC控制器控制第六导液管211上的第三控制阀212、以及第九导液管322上的第五控制阀324又打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第九导液管322上的微型防酸腐蚀泵323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充满的清洗酸液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壁上残留的难以去除的污渍进行浸泡清以溶解清除。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酸液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205、第四控制阀313、第五控制阀324、第八控制阀53、第九控制阀55、第六控制阀332、以及第七控制阀335均处于关闭状态,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发热装置59、排风扇、微型防酸腐蚀泵323以及微型抽真空泵334均处于非工作状态,蠕动泵4处于工作状态,设置在第五导液管208上的第二控制阀209、设置在第六导液管211上的第三控制阀212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导液管201、第二导液管203、第四导液管206、第五导液管208、第六导液管211、第七导液管214以及与第一导液管201和第七导液管214连接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形成一个封闭的液体循环连通的导引回路,在蠕动泵4的蠕动工作时产生一个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2内的清洗酸液进行来回蠕动震荡,从而使得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2内的清洗酸液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进行自循环浸泡清洗,其相对于传统方式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清洗酸液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进行的静止浸泡清洗的方法,使得清洗酸液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进行来回蠕动震荡的过程中,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管壁上残留的难以清洗的污渍产生冲刷的剪切力,不仅使得污渍清洗更彻底、清洗效果较好,还有效缩短了清洗酸液的浸泡时间,提高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清洗的效率。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清水(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冲洗的清洗模式,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控制阀209、第五控制阀324、第八控制阀53以及第九控制阀55均处于关闭状态,且第四控制阀313、第一控制阀205、第三控制阀212、第六控制阀332以及第七控制阀335处于打开状态,微型抽真空泵334处于工作状态,微型防酸腐蚀泵323、蠕动泵4、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发热装置59、以及排风扇均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自来水或者纯净水自动输送管道、第八导液管312、第四导液管206、第二导液管203、第一导液管201、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第七导液管214、第六导液管211、第十导液管331、第二容器330、以及第十一导液管333形成一个联通的导液回路,设置在第十一导液管333上的微型抽真空泵334对第二容器330进行抽真空处理,以使得第二容器330内形成负压,从而利于联通的导液回路中的清洗清水快速流入处于负压状态的第二容器330内进行快速集中回收,自来水或者纯净水自动输送管道内的清水经过与水龙头连接的第八导液管312,并依次经由第四导液管206、第二导液管203、第一导液管201导引至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清水在第二容器330内负压抽吸作用下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粗管段的连接端口导引至第七导液管214内,接着依次经由第六导液管211、第十导液管331流进处于负压状态的第二容器330内进行集中回收,使得各导液管形成的导引回路中的清洗液流动更加顺畅,提高了冲洗残留酸液的冲洗效率和冲洗效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清水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205、第四控制阀313、第五控制阀324、第八控制阀53、第九控制阀55、第六控制阀332、以及第七控制阀335均处于关闭状态,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发热装置59、排风扇、微型防酸腐蚀泵323以及微型抽真空泵334均处于非工作状态,蠕动泵4处于工作状态,设置在第五导液管208上的第二控制阀209、设置在第六导液管211上的第三控制阀212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导液管201、第二导液管203、第四导液管206、第五导液管208、第六导液管211、第七导液管214以及与第一导液管201和第七导液管214连接的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形成一个封闭的液体循环连通的导引回路,在蠕动泵4的蠕动工作时产生一个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2内的清水进行来回蠕动震荡,从而使得脉冲流实现导流系统2内的清水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进行自循环浸泡清洗,其相对于传统方式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清水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进行的冲洗的方法,使得清水在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进行来回蠕动震荡的过程中,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管壁上残留附着的清洗酸液产生冲刷的剪切力,并使得残留的酸液充分溶于清水中并随清水一同排出,不仅使得酸液冲洗得更彻底、清洗效果较好,还有效节省了用于冲洗酸液的清水,节约了水资源。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抽气快速干燥模式,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205、第二控制阀209、第三控制阀212、第四控制阀313、第五控制阀324、第六控制阀332和第七控制阀335均处于关闭状态,蠕动泵4、微型防酸腐蚀泵323以及微型抽真空泵334均处于非工作状态,设置在导气管52上的第八控制阀53和设置在第一回气管54上的第九控制阀55处于打开状态,微型抽气泵56、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发热装置59、排风扇均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导气管52、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第一回气管54、第二回气管57、以及与第二回气管57和导气管52分别连通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共同形成一个闭合的气体流通回路,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的发热装置59对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设置在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排气口511内的用于输送热空气的排气扇50将中空内腔的热空气输送至上述气体流通回路,并利用设置在第一回气管54上的微型抽气泵56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气体向外抽吸,以使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气体快速流出至第一回气管54,微型抽气泵56再将第一回气管54内还有余温的气体泵入与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相连通的第二回气管57内,第二回气管57与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回气口512连接处设有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58将经过第二回气管57流入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的回气口512的带有余温的气体中还有的水汽进行分离后再输送至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进行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的气体不断地输送至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进行管内吹气干燥,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带有余温的气体又回流至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进行加热而实现循环利用,可以避免加热气体在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进行管内吹气干燥后的气体所带的余温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加热空气所需消耗的电能,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的抽气快速干燥模式,通过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的发热装置59对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5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空气在气体流通回路中不断循环流通,循环流通的热空气不仅能使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快速气化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的水分,还可以通过不断循环流通的热空气,在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形成气流,使得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含有的蒸发水汽快速被带走,从而达到快速去除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水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首先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固定在支架上,并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与各导液管组成的液体导引回路、气体流通回路分别连通,首先利用酸液浸泡清洗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进行清洗,酸液浸泡清洗模式清洗完毕后开启酸液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进行清洗,酸液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清洗完毕后开启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在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清洗过程中可以间歇地开启清水蠕动自循环的清洗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进行清洗,以提高清洗效果和节约水资源。最后,在清水冲洗的清洗模式清洗完毕后,开启抽气快速干燥模式对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残留水分与吸附在其内壁的水进行快速吹干汽化,并利用不断循环流通的气流将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蒸发水汽快速被带走,从而达到快速去除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1内的水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每一种清洗模式的控制时间可根据实际清洗需要,在PLC控制器和定时模块的控制下进行精确的全自动控制,实现智能化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1清洗的智能化,克服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操作通常比较非常麻烦的缺陷,使得实验人员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较多时间与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导流系统和供液集液系统,所述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支架上,所述导流系统包括第一导液管、第一三通管接头、第二导液管、第三导液管、第一控制阀、第四导液管、第二三通管接头、第五导液管、第二控制阀、第三三通管接头、第六导液管、第三控制阀、第四三通管接头和第七导液管,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通过第一导液管与所述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细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第二导液管的一端与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第二导液管的一端与第三导液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三导液管上,第三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导液管的一端连接,第四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五导液管的一端与第四导液管相连通,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五导液管上,第五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三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三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与第六导液管的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六导液管上,第六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四三通管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口连接,第四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通过第七导液管与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粗管段的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供液集液系统包括清水供给装置、清洗酸液供给装置和废液回收装置,所述清水供给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自来水或者纯净水自动输送管道上的水龙头的连接接头、第八导液管和第四控制阀,所述连接接头通过第八导液管与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口连接,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八导液管上;所述清洗酸液供给装置包括盛装有清洗酸液的第一容器、第九导液管、微型防酸腐蚀泵和第五控制阀,第九导液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容器的底部并与第一容器相连通,第九导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微型防酸腐蚀泵和第五控制阀均设置在第九导液管上;所述废液回收装置包括第二容器、第十导液管、第六控制阀、第十一导液管、微型抽真空泵和第七控制阀,第二容器通过第十导液管与第三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第六控制阀设置在第十导液管上,微型抽真空泵通过第十一导液管与第二容器连通,第七控制阀设置在第十一导液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设置在第二导液管与第四导液管之间,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口与第四导液管连通,所述蠕动泵的输出端口与第二导液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为一个完全密闭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储液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吹气干燥系统,所述吹气干燥系统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导气管、第八控制阀、第一回气管、第九控制阀、微型抽气泵、第二回气管、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和发热装置,所述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设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导气管与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第八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气管上,所述微型抽气泵的抽气端口通过第一回气管与第四三通管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口连接,所述第九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回气管上,所述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微型抽气泵的排气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高速离心油雾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上对应于其回气口的位置,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有排气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中空内腔的封闭壳体的内侧壁上铺设有一层用于吸湿保温的开孔膨胀珍珠岩层。
CN201721845250.0U 2017-12-22 2017-12-22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Active CN207996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5250.0U CN207996864U (zh) 2017-12-22 2017-12-22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5250.0U CN207996864U (zh) 2017-12-22 2017-12-22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6864U true CN207996864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3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5250.0U Active CN207996864U (zh) 2017-12-22 2017-12-22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68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745A (zh) * 2018-10-31 2019-04-02 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职业卫生检测用多孔玻板吸收管清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745A (zh) * 2018-10-31 2019-04-02 江苏天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职业卫生检测用多孔玻板吸收管清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1347B (zh) 一种可喷雾或喷水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03099582B (zh) 一种玻璃表面清洁装置
CN208787138U (zh) 用于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新型快干型清洗装置
CN109759406A (zh) 一种用于复杂多孔吸收瓶的快速清洗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630226A (zh) 全密封微波消解管酸清洗装置
CN207996864U (zh)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CN204544922U (zh) 一种安瓿洗涤机
CN107931267A (zh) 用于清洗u形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清洗系统
CN203343107U (zh) 全自动微孔板快速消毒清洗机
CN202070175U (zh)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的蒸汽加热液氨蒸发器
CN206676853U (zh) 一种医学分析原试管全血取样针清洗装置
CN203664304U (zh) 一种比色皿清洗装置
CN205628813U (zh) 卷烟夹持器清洗装置
CN205146812U (zh) 一种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的洗涤和吹干装置
CN203417593U (zh) 一种用于酸性气体淋洗的碱洗塔
CN109092033A (zh) 一种水洗脱硫一体化装置
CN204912150U (zh) 双车位大型清洗机
CN210057876U (zh) 一种实验室酸雾回收系统
CN104614222A (zh) 烟气管道脱硝用测氨装置
CN207537539U (zh) 全密封微波消解管酸清洗装置
CN203196964U (zh) 药厂用移动罐清洗机
CN209355726U (zh) 一种硅胶干燥用吸收蒸汽式换热装置
CN204008410U (zh) 一种大容量型盐雾试验箱
CN208195160U (zh) 储奶罐冲洗及高压蒸汽杀菌系统
CN206064672U (zh) 一种能够监控流量的高压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