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9458U -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9458U
CN207989458U CN201820082320.XU CN201820082320U CN207989458U CN 207989458 U CN207989458 U CN 207989458U CN 201820082320 U CN201820082320 U CN 201820082320U CN 207989458 U CN207989458 U CN 207989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square pipe
connecting piece
square
squa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23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ny R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ny R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ny R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ny R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23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9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9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9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方管连接件包括方管和一个以上滑动卡接于方管内的六面连接器;方管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该容纳空间一直延伸至方管两端并分别在其端部设有开口;方管的四个侧壁均沿方管的纵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孔且相邻侧壁的连接孔位置一一对应,该连接孔与容纳空间连通;六面连接器的每个面均设有螺纹孔,所有螺纹孔均向六面连接器的中心延伸并相互贯通。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个以上方管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螺丝;所述方管连接件的端部或中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连接螺丝螺母等材料,使机器人框架搭建更加简单方便。连接的过程更加方便,耗时更短,连接效果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机器人领域、玩具领域和使用到方管金属材料连接的场景,具体涉及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框架搭建时,需要使用方管和方管的相互连接件,目前连接件使用较多的是“角铝”,“螺丝”,“螺母”,通过连接件将方管连接形成一个稳定框架结构。
但是使用传统的连接方式,所需的耗材量大,需要大量的“角铝”、“螺丝”或“螺母”才能完成连接,并且连接耗时,在方管转弯时还不容易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连接方式耗材量大、连接耗时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方管连接件,包括方管和一个以上滑动卡接于方管内的六面连接器;所述方管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该容纳空间一直延伸至方管两端并分别在其端部设有开口;所述方管的四个侧壁均沿方管的纵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孔且相邻侧壁的连接孔位置一一对应,该连接孔与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六面连接器的每个面均设有螺纹孔,所有螺纹孔均向六面连接器的中心延伸并相互贯通。
该方管连接件结构简单,耗材少。
具体地,所述六面连接器为长方体,该六面连接器的大小与方管内部的容纳空间大小一致,使六面连接器卡接在方管内部的容纳空间内并可在该容纳空间内沿方管的纵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六面连接器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设于同一平面上且螺纹孔与连接孔的大小保持一致,使六面连接器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可与方管上位于任意同一横截面上的四个连接孔连通并匹配。
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个以上方管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螺丝;所述方管连接件的端部或中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
该方管连接结构可以节省连接螺丝螺母等材料,使机器人框架搭建更加简单方便。
当所述方管连接件的端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时,通过螺丝依次穿过该方管连接件的方管端部的连接孔、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或者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方管端部的连接孔、该方管连接件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所述六面连接器端壁为朝向方管两端的侧壁。
当所述方管连接件的中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时,通过螺丝依次穿过该方管连接件的方管中部的连接孔、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连接结构还包括角铝,所述角铝的两连接壁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丝和螺母分别与两个相互连接的方管连接件上方管的连接孔连接固定。方管连接结构的作用是使方管连接件相互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于机器人框架方管的互相连接,使用该结构,可以节省连接螺丝螺母等材料,使机器人框架搭建更加简单方便。使用该结构,通过六面连接器六个面的连接,最少只需要三个螺丝,一个螺母,减少传统连接方式一半左右的角铝、螺丝和螺母,连接的过程更加方便,耗时更短,连接效果更加美观。让用户学习机器人的过程更加简单快速,更容易让学习者获得成就感,体会到创造机械结构的乐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连接结构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端部-端部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连接结构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爆炸图(端部-端部连接)。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管连接结构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中部-端部连接)。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铝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方管,101-开口,102-开口,103-连接孔,2-六面连接器,201-螺纹孔,3-角铝,301-第一固定孔,302-第二固定孔,a-第一方管连接件,b-第二方管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方管连接件,包括方管1和一个以上六面连接器2。
在本实施例中,方管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该容纳空间一直延伸至方管两端并分别在其端部设有开口101和102。
在方管的四个侧壁均沿方管的纵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孔103,相邻侧壁的连接孔位置一一对应,该连接孔与方管内部的容纳空间连通。说明:纵向为方管的长度方向,即开口101至开口102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六面连接器2为长方体,六面连接器2的每个面均设有螺纹孔201,所有螺纹孔201均向六面连接器2的中心延伸并相互贯通。
六面连接器2的大小与方管1内部的容纳空间大小一致,使六面连接器2卡接在方管1内部的容纳空间内并可在该容纳空间内沿方管的纵向滑动。
六面连接器2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201设于同一平面上,六面连接器2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201与方管1上的连接孔103的大小保持一致,使六面连接器2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201可与方管1上任意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四个连接孔连通并匹配。说明,六面连接器2的两端壁的螺纹孔分别指向方管的开口101和102。
如图2-5所示,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个以上方管连接件、角铝3、连接螺丝和螺母。
在本实施例中,方管连接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方管连接件a和第二方管连接件b,第一方管连接件a通过连接螺丝与第二方管连接件b的端部垂直连接。
第一方管连接件a和第二方管连接件b的连接方式包括:第一方管连接件a的端部与第二方管连接件b的端部垂直连接,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方管连接件a的方管端部的连接孔、第二方管连接件b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或者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二方管连接件a的方管端部的连接孔、第一方管连接件b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
或者第一方管连接件a的中部与第二方管连接件b的端部垂直连接,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一方管连接件a的方管中部的连接孔、第二方管连接件b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
角铝3的两连接壁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301和第一固定孔302,第一固定孔301和第一固定孔302设置的位置分别与第一方管连接件a和第二方管连接件b连接后的连接孔位置对应,第一固定孔301和第一固定孔302通过螺丝和螺母分别与第一方管连接件a和第二方管连接件b上方管的连接孔连接进一步固定。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质仍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方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管(1)和一个以上滑动卡接于方管内的六面连接器(2);
所述方管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该容纳空间一直延伸至方管两端并分别在其端部设有开口(101、102);
所述方管的四个侧壁均沿方管的纵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孔(103)且相邻侧壁的连接孔位置一一对应,该连接孔与容纳空间连通;
所述六面连接器的每个面均设有螺纹孔(201),所有螺纹孔均向六面连接器的中心延伸并相互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连接器为长方体,该六面连接器的大小与方管内部的容纳空间大小一致,使六面连接器卡接在方管内部的容纳空间内并可在该容纳空间内沿方管的纵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连接器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设于同一平面上且螺纹孔与连接孔的大小保持一致,使六面连接器四个侧壁上的螺纹孔可与方管上位于任意同一横截面上的四个连接孔连通并匹配。
4.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管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螺丝;
所述方管连接件的端部或中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方管连接件的端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时,通过螺丝依次穿过该方管连接件的方管端部的连接孔、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
或者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方管端部的连接孔、该方管连接件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
所述六面连接器端壁为朝向方管两端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方管连接件的中部通过连接螺丝与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端部垂直连接时,通过螺丝依次穿过该方管连接件的方管中部的连接孔、另一个方管连接件的六面连接器端壁的螺纹孔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连接结构还包括角铝(3),所述角铝的两连接壁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301)和第二固定孔(302);
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螺丝和螺母分别与两个相互连接的方管连接件上方管的连接孔连接固定。
CN201820082320.XU 2018-01-17 2018-01-17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Active CN207989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2320.XU CN207989458U (zh) 2018-01-17 2018-01-17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2320.XU CN207989458U (zh) 2018-01-17 2018-01-17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9458U true CN207989458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0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2320.XU Active CN207989458U (zh) 2018-01-17 2018-01-17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9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9458U (zh) 方管连接件及其方管连接结构
CN106346397A (zh) 一种机械工程装配用折叠式套筒扳手
CN213706225U (zh) 一种智能电表用运输周转箱
CN206884583U (zh) 一种学前教育用画板
CN206574331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立体教具
CN220695411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夹板
CN206385890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应急救援帐篷骨架及应急救援帐篷
CN213877186U (zh) 一种辅助智力训练教具
CN212460914U (zh) 一种数学教学模具
CN204856880U (zh) 通用型传感器接口
CN205093861U (zh) 多功能快拆组合架
CN210052340U (zh) 一种用于音乐教学的音乐识谱板
CN109817054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仪表安装与维护综合实训装置
CN208896762U (zh) 便于携带的画板
CN209634125U (zh) 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用多功能手绘板
CN207654715U (zh) 三角架式插接玩具
CN202086001U (zh) 稳固书立
CN215538270U (zh) 一种新型瑜伽桥
TWM502403U (zh) 置物架結構改良
CN211054841U (zh) 一种专门用于动画设计的画板
CN215770195U (zh) 一种数学课教学用模型展示装置
CN213524407U (zh) 一种多用组合柜金属框架
CN220877723U (zh) 一种磁力片积木粘贴装置
CN207817589U (zh)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网络集成接口
CN206136456U (zh) 模块化插接式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