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6370U -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6370U
CN207976370U CN201721734241.4U CN201721734241U CN207976370U CN 207976370 U CN207976370 U CN 207976370U CN 201721734241 U CN201721734241 U CN 201721734241U CN 207976370 U CN207976370 U CN 207976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lecting ring
inlet pipe
contain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42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马玉红
霍春平
孟秦倩
任鹏帅
赵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7342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6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6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63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包括中空的容器,容器内设置分水板,液体下流时,所述分水板将液体分流,模拟降雨的情景;容器的下端安装集水环,分流的水进入集水环内;集水环紧密放置在透水地面上,使集水环内的液体能够渗入地面;还包括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与集水环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抽水装置利用进水管抽取集水环内的水流。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进气管的高度,形成容器内恒定压力水头,进而模拟形成强度一定的降雨;吸气管与真空泵相接,利用真空泵形成负压吸力,吸取集水环中预定深度以上水分,通过容器内标尺,量取各时刻抽取水体量,进而借助水量平衡方程计算透水地面入渗水量。

Description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水地面入渗速率测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模拟降雨并借助负压收集积水,来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透水地面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生态地面硬化技术,能够渗透雨水,是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的途径之一。它具有连通降水与地下水、降低路面噪音、减轻防洪压力、消弱城市热岛效应等特点,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透水地面渗透速率是透水地面的核心指标,用于衡量透水地面基本特性,也是透水地面施工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透水地面渗透速率目前尚无可行的测定办法。传统的土壤入渗速率多采用入渗环法,但受地面影响,透水地面入渗环无法打入地面,无法形成有效水层;采用倒水的方式,入渗面积无法准确确定;利用降雨来估算,但无法人为控制降雨强度。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简便、准确的透水地面入渗率测定办法。装置中的地面水层形成装置采用内外两同心环,内环用来测定入渗速率,外环主要用来保证两环之间水位平衡,在地面以下不形成侧向水流,更与天然降雨状态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测定透水地面渗透速率的装置。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在地表形成一定深度水层,利用真空泵抽取多余水量,借助水量平衡原理即可计算出入渗水量。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包括中空的容器,容器内盛装液体,所述容器内设置分水板,液体下流时,所述分水板将液体分流,模拟降雨的情景;
容器的下端安装集水环,分流的水进入集水环内;
集水环紧密放置在透水地面上,使集水环内的液体能够渗入地面;
还包括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与集水环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抽水装置利用进水管抽取集水环内的水流。
优选的,容器顶端设置插孔,插孔内适配的插入进气管,进气管的底端高于分水板,通过调节进气管与分水板之间的高度,使容器内形成恒定压力水头,进而模拟形成一定强度的降雨。
优选的,所述分水板为一盘状结构,分水板的端面上设置数个透水孔,液体通过透水孔下流,模拟降雨的形成。
优选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呈液管、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呈液管之间连接吸气管,进水管插入呈液管内,真空泵通过吸气管,使呈液管内形成负压吸力,吸取集水环中预定深度的液体。
优选的,所述呈液管和容器内安装标尺。
优选的,呈液管的底部具有外延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阀门,所述阀门控制排出呈液管内的水流;
所述进水管与吸气管上都安装阀门,阀门分别控制水流和气体的流通。
优选的,进气管的顶部开口上适配的安装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集水环为同心圆环体,分别为内环和外环,外环与内环间隔的放置,所述内环的一端与分水板连接,另一端插入或放置在透水面上,外环插入或放置在透水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进气管的高度,形成容器内恒定压力水头,进而模拟形成强度一定降雨;吸气管与真空泵相接,利用真空泵形成负压吸力,吸取集水环中预定深度以上水分,通过容器内标尺,量取各时刻抽取水体量,进而借助水量平衡方程计算透水地面入渗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分水板示意图;
图3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序号说明:容器1、分水板2、透水地面3、进水管4、主管41、分管42、进气管5、橡皮塞6、密封盖7、内环8、外环9、呈液管 10、抽水泵11、吸气管12、标尺13、出水管14、阀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包括中空的容器1、抽水装置,容器1用来盛装液体,例如水,所述容器1内设置分水板2,液体下流时,分水板2将水流分流,以此来模拟降雨时的情景,形成模拟降雨装置;容器1的下端安装集水环,分流的水进入集水环内;集水环紧密放置在透水面上,例如需要实验的透水地面3上,集水环的作用是聚拢从分水板2流下来的水,使集水环内的液体能够渗入地面;所述抽水装置与集水环之间通过进水管4连通,抽水装置利用进水管4 抽取集水环内的水流,通过进入进水管4的水流速度、容量测量渗入地面的渗水量。容器1顶端设置插孔,插孔内适配的插入进气管5,进气管5的底端高于分水板2,通过调节进气管5与分水板2之间的高度,使容器1内形成恒定压力水头,形成一定强度的降雨,在大气压或预设压力下模拟自然界的降雨。
下面具体描述每个部分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器1可以是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开口朝下设置,开口位置安装分水板2,容器1的顶端设置插孔,插孔内适配的插入进气管5,进气管5的目的是调整容器1内的水头压力和进气,因此进气管5的底端高于分水板2,通过调节进气管5与分水板 2之间的高度,使容器1内形成恒定压力水头,进而模拟形成一定强度的降雨。进气管5与插孔之间需要良好的密封,因此插孔内套入橡皮塞6,进气管5穿过橡皮塞6进入容器1内,橡皮塞6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可以紧密的包裹住插孔与进气管5,避免漏气。进气管5的顶部开口上适配的安装密封盖7,容器1内的水通过进气管5倾倒进去,实验的时候密封盖7将进气管5堵住,容器1内可以安装标尺 13,控制注水的用量。
所述集水环为同心圆环体,分别为内环8和外环9,所述内环8 的一端与分水板2连接,另一端插入或放置在透水面上,外环间隔一定距离插入在透水地面上。内环8和外环9底部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以紧密的与透水面接触,集水环放置在待测地点,通过底部橡胶材质与透水地面紧密相接,避免水分向外流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同心环底部橡胶材质主要是防止水漏出,起到密封作用,内环与外环分别放置,以防止局部地形不平导致的密封不紧,造成漏水的现象。
分水板2为一盘状或板状结构,分水板2的端面上设置数个透水孔,水通过透水孔下滴,模拟降雨的形成。
抽水装置包括呈液管10、抽水泵11,所述抽水泵11与呈液管 10之间连接吸气管12,进水管4插入呈液管10内。真空泵11使吸气管12内形成负压吸力,吸取集水环中预定深度的液体。
为了方便实验,所述进水管4包括主管41与分管42,所述主管 41与分管42垂直连接,主管41从呈液管10的顶部插入,所述分管 42插入集水环内,为了方便吸水,所述分管42的头部略微向下倾斜,调整管口高度至预定高度,使地面形成预定的积水深度。分管42平行于透水地面,方便观察分管42内的水量。对于进水管4、吸气管 12与各部件之间插入连接后,为了密封,最好设置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真空泵11工作形成负压吸力,呈液管10内的空气通过吸气管12被吸出,从而使呈液管10内也形成负压,因此集水环内的水从进水管4进入呈液管10内,进而借助水量平衡方程计算透水地面入渗水量。
进水量可以通过设置的量尺进行读数,例如可以在集水管上设置刻度,也可以在集水管内放置标尺13,量取各时刻抽取的水体量,本实用新型中以在呈液管10内放置标尺13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方便放掉呈液管10内的水分,呈液管10的底部具有外延的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上安装阀门15,阀门15控制呈液管10内的水流流出。在进水管4与吸气管12上也都安装阀门15,所述阀门15 分别控制水流和气体的流通,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同心环放置于待测地点,通过底部橡胶与透水地面紧密相接,避免水分向外流动;
步骤2、打开橡皮塞,向容器内注满水,塞上橡皮塞,同时确保橡皮塞与容器密封,进气管与密封盖密封;
步骤3、模拟降雨装置放置于集水环的内环上;
步骤4、打开密封盖开始试验,开启秒表,同时读取容器内水面的高度H1,所述H1为实验开始时的水面读数(即水的高度,下同),通过标尺进行读数;
步骤5、同时开启真空泵,关闭阀门,打开吸气管和进水管的阀门;
步骤6、观测进水管中水流情况,如有水流通过,对应时间则为地面积水达到预定水层深度的时间t1;
步骤7、记录各时刻呈液管中水面的高度hi;
步骤8、试验结束时,确定试验时长t’;记录容器内水面高度 H2,H2可以通过标尺进行记录;
步骤9、计算试验时降雨强度,I=(H2-H1)/t’;
步骤10、透水地面入渗速率为:
积水达到预定水层深度以前(t<t1),透水地面入渗速率为降雨强度I,积水达到预定水层深度后入渗速率根据水量平衡原理,f=I- (hi-hi-1)d2/D2进行计算。其中,D为内环直径(mm),d为容器内径 (mm),t1为进水管中开始有水时的时间,I为实验时降雨强度、hi为第i时刻呈液管内水面的读数、hi-1为第i-1时刻呈液管内水面的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测定透水地面在降雨强度大于入渗速率后形成径流量,借助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出透水地面入渗速率,从而为透水地面入渗速率测定提供了便捷方法。克服了传统入渗环法无法打入地面的特点,同时避免了人为倒水入渗面积无法控制的缺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包括中空的容器,容器内盛装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设置分水板,液体下流时,所述分水板将液体分流,模拟降雨的情景;
容器的下端安装集水环,分流的水进入集水环内;
集水环紧密放置在透水地面上,使集水环内的液体能够渗入地面;
还包括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与集水环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抽水装置利用进水管抽取集水环内的水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顶端设置插孔,插孔内适配的插入进气管,进气管的底端高于分水板,通过调节进气管与分水板之间的高度,使容器内形成恒定压力水头,进而模拟形成一定强度的降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为一盘状结构,分水板的端面上设置数个透水孔,液体通过透水孔下流,模拟降雨的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呈液管、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呈液管之间连接吸气管,进水管插入呈液管内,真空泵通过吸气管,使呈液管内形成负压吸力,吸取集水环中预定深度的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呈液管和容器内安装标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呈液管的底部具有外延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阀门,所述阀门控制排出呈液管内的水流;
所述进水管与吸气管上都安装阀门,阀门分别控制水流和气体的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的顶部开口上适配的安装密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环为同心圆环体,分别为内环和外环,外环与内环间隔的放置,所述内环的一端与分水板连接,另一端插入或放置在透水面上,外环插入或放置在透水面上。
CN201721734241.4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6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4241.4U CN207976370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4241.4U CN207976370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6370U true CN207976370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424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6370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63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4300A (zh) * 2017-12-13 2018-07-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4300A (zh) * 2017-12-13 2018-07-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8796B (zh) 一种精确快速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装置
CN206756653U (zh) 定水头和变水头土壤渗透系数测定组合装置
CN110275009B (zh) 一种高水位下堤坝管涌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US10823720B2 (en) Deep soil water percolation monitor and monitoring method therefor
CN203894141U (zh) 透水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透水系数测试装置
CN107505448A (zh) 地下管线破损引起的渗流侵蚀模型装置、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9270244A (zh) 一种降雨作用下土壤中溶质运移模拟观测装置
CN108254300A (zh)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CN203758882U (zh) 一种消除边壁效应的粗颗粒土渗透试验装置
CN106771087A (zh) 一种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6645582A (zh) 用于模拟注浆过程中地层隆起的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7976370U (zh) 一种测定透水地面入渗速率的装置
CN209400386U (zh) 一种混凝土试样饱和渗透系数测试装置
CN106568699B (zh) 一种测试沥青路面层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658120B (zh) 一种高水压下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9827886A (zh) 水泥混凝土填缝料抗渗实验方法
CN210243653U (zh) 一种高水位下堤坝管涌模拟试验装置
CN209525228U (zh) 一种变水头径向渗流试验装置
CN209310790U (zh) 一种组合式沉降观测设备
CN208721547U (zh) 测定沥青路面在动水荷载下的渗水系数装置
CN206920294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测定装置
CN207882117U (zh) 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测试装置
CN207470190U (zh) 模拟泥水盾构开挖面泥浆成膜及测量泥膜渗透系数的装置
CN108760599A (zh) 一种入渗模拟测量装置
CN204314191U (zh) 快速测定粗粒土渗透系数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